浅析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报道

时间:2022-07-19 11:18:52

浅析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报道

在新的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中,经济工作是全社会的中心。如何搞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报道?笔者结合在地方电视台的工作实践,谈些粗浅看法。经济报道应有高屋建瓴的全局意识。这个全局意识应是立足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每个时期的工作重点。这就要求记者要学习、理解并吃透党的经济工作的各项政策,尤其是要掌握邓小平理论中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论述,正确分析和判断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向,把经济报道置于全局的统率之下,并服从和服务于这个全局。在采访报道中,记者要做到对经济问题有真知灼见、透过现象看本质,认识经济运行规律,切中要害,不能人云亦云。例如:你报道一个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情况,你就必须对现代企业制度的概念搞清楚,明白这项改革对整个国有企业有什么意义,对每一个企业有何切身利益,分析得透彻,言之有物,观众和读者才爱看、爱读,切忌只报道一些现象,或将别人成功的经验简单介绍一下,然后照本宣科地发出去,或用电视同期声让他们讲一下,回来甚至连记者都不懂,一古脑地播出去,这样的报道要想产生较大影响是不可能的。纵观我们目前的经济报道,可大致分为六类。

一是新产品、新项目;二是科技成果及应用;三是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四是农业生产经验;五是经济管理部门围绕经济开展的活动;六是产品质量及相关经营的法规。这几项报道内容,在新的条件下,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重要大变化。有些过去被视为重点的报道内容,如企业经营生产问题,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将不再是经济报道的重点或报道对象。企业生产将由政府行为而变为企业自身的行为。除了个别关系社会民生的企业,大多数企业的生产经济都不与民众发生直接关系,也经不起大众的关注,因而不再是报道对象。这是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生产与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的最大区别,也对新闻提出新的问题。事实上,现在一部分企业就认识到这一现象,出现不欢迎报道的现象。在笔者工作当中,有时与一些大型企业联系,报道他们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却屡次遭到婉拒,究其原因,有的是觉得企业经营办法是企业在市场上取胜的法宝,有的企业家,对自己的致胜之道讳莫如深,不置可否;有的则是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经济效益不错,无需报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项目、新产品的开发,只是企业自身的行为,除个别有关社会的公益(如产品在某一方面突破性进展对环境的作用等),标志着科技水平和国家的荣誉外,都不再成为社会公众关心的问题,因而不是新闻关注的对象。继续播出这类稿子,不仅引不起观众的兴趣,降低收视率,而且违反有关经济法规。如不许诱导消费者的广告法;不许利用不正当手段开展竞争的公平竞争法。长期以来,新闻界一直不停地反对有偿新闻,却苦于没有真正解决的办法。根本原因是存在有偿新闻滋生的土壤。有偿新闻是新闻在走向市场经济时,新闻改革落后于经济改革而造成的。不是记者要拍有偿新闻,而是我们的编辑方针,为有偿新闻提供了场地。现代社会的新闻传播媒体,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其主要任务之一,是为市场经济服务,世界各国的新闻媒体,无一不是这样。而有些人,就片面的把服务市场经济,服务经济建设简单地理解成为企业服务。新闻不是作为新政策的阐述载体,分析市场趋势,政策信息,引导各个经济实体关注市场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产业和产品结构方向。而是把电视频道变成企业自我标榜,压低别人,捞取名利的工具。新闻把公正平等的为大众服务的宗旨抛在一边,去与少数企业进行利益交换,造成目前常见的报道中嫌贫爱富现象。这种交换的结果,媒介尽管得到了短期的实惠,却失去了观众,助长了投机取巧、见利忘义的歪风。

解决这个问题,一定要从根本上着手。报道内容、服务对象的改变,有偿新闻就无生存的土壤。不正源而去治流,无异隔靴搔痒。只有从根本上改革新闻报道,根除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才能杜绝这类问题的发生。如:前段时间某电视台在经济新闻栏目报道了一名在校大学生,通过网上理财,月挣多少钱,不知这个记者是想通过新闻报道宣扬大学生在校可以一心二用,边上学边挣钱还是提倡网上理财?或是两者兼而有之?个人认为,这条新闻给人们带来的负面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关于科技开发与推广。应该说在科技走向市场情况下,除了经过实践检验成功的,政策性扶持推广的科技和农业基础建设技术外,都应在市场中通过竞争、比较,让用户自己选择。新闻部门没有义务,也不应该对某一项技术加以宣传,尤其是在对于这一技术缺乏了解情况下。关于农业种植经济报道。宣传成功的科学技术和农业管理经验,是我们长期的任务。农业生产因受土地级差、区域气候和种植水平的影响,有很大区别。受土地的限制,共同提高种植水平,增加产量,不仅不会危及其他,相反会促进农业生产加工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整个社会。但是在具体地宣传农民丰收经验,致富门路时,我们的一些报道,往往忽视报道对象的局限性、地区性和临时性,把个别经济当作普遍经验来推广。在观众把媒介信息的看法当作政策性宣传的情况下,就会给许多地区和农民带来危害。如一些地区一哄而起的养兔热、养甲鱼热和平原果树种植,造成盲目种养,频频转产,给经济带来损害。新闻报道在此应该承担责任并总结经验教训。如何引导农民种植养殖,帮助他们认识市场规律,介绍市场行情,这本是新闻应该做的,却没有做,同时却在不适当地介绍片面的致富经验。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从法律意义上讲,农民可以因为一篇养殖、种植致富的消息来起诉我们误导并要求赔偿损失。这就如市场条件下股市的报道一样,媒介对股市行情的分析必须注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风险自负”。新闻服务于经济是指服务于国家的经济政策(有宣传、推动和纠正调整作用)和广大群众,不是也不能服务于某一部门。关于经济管理部门围绕经济开展的活动,属于宏观管理范畴,今后仍是报道的重点,应受到更多的关注。新闻报道某个企业效益高低,仅仅是排列进度表,没有一点实际意义;而企业的经营经验,在千变万化的市场中,有不同类型、门类、产权、规模的企业中,是无法照搬挪用的。正像经济领域由加工、产值向效益、市场转化一样,经济报道内容也应遵循这一轨迹进行调整、改革。现在我们仅仅是从加工生产、产值报道转向效益报道,这远远不够。要想发挥报道的服务引导作用,就要尽快转移到市场动态、趋势和发展方向上。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过去我们认为是起指导作用的经验报道(主要在经济领域),反而会造成误导或侵犯消费者利益和企业权益。

改革为新闻媒体和新闻报道开拓了更大的空间,也使新闻机构承担着更大的责任。新闻宣传不仅要在政治上与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保持一致,在国家法律和市场法规制约下,对社会团体和公民权益负责外,在经济上也担负着生存与发展的压力。自主权力与社会责任的统一,使转变服务观念,转换管理机制,而向市场经济体制重新定位报道内容、报道形式,成为摆在新闻机构和新闻报道面前的一个不容忽视,又不容延缓的课题

作者:孙晓慧 单位:商丘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