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气道湿化法研究论文

时间:2022-11-09 09:22:00

人工气道湿化法研究论文

【关键词】人工气道

人工气道的建立(包括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术)是抢救及治疗危重症患者的重要措施。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本科对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患者采用加热蒸汽加温、加湿法,湿化人工气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科100例建立人工气道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男42例,女58例;年龄6~46岁。颅脑疾患49例,急性中毒导致呼吸意竭8例,其他疾病43例。入院后均连续进行心电,血压,无创血氧饱知度(SpO2)监护,同时给予抗炎,营养支持等治疗。翻身拍背1次/2h,同时进行吸痰护理。

1.2湿化方法

(1)实验组:将湿化罐内加入无菌蒸馏水,连接电源,将无菌水加热,产生水蒸汽,与吸入气体进行混合,从而达到对吸入气进行加温、加湿的目的。通常使吸入气体(气道口气体)维持在32~35℃之间,为此,湿化器的水温一般应维持在50℃左右。(2)对照组:每隔30~60min向气道内滴入2~3ml湿化液(生理盐水20ml加入庆大霉素针剂8万U、糜蛋白酶5mg、地塞米松5mg)进行气道湿化。吸痰前后再次滴入3~5ml,每日湿化液总量需根据病情、患者的痰液黏稠度调整。一般每日总量在400ml左右,以患者分泌物稀薄、痰液易吸出为目标。(3)两组均采取相同肺部护理方法:翻身、拍背、吸痰,严格无菌操作,患者住单间病房,谢绝探视,固定陪护,陪护及医护人员一律带口罩,定时开窗通风,采用巴氏消毒液消毒地面、吸引器、床头柜、治疗车等,每日紫外线消毒空气2次。

1.3观察

(1)刺激性咳嗽:指在气道湿化过程中,发生连续性咳嗽;(2)痰痂形成:是指吸出痰较黏稠、干燥,有痰痂吸出或吸痰时不畅似有痰痂粘附在气管套管壁上;(3)气道出血:指湿化不够或频繁抽吸导致气管黏膜损伤出血;(4)肺部感染:经常听诊肺部是否有痰鸣音、音,观察痰的性质、量、颜色及体温变化,必要时送检痰培养。

2结果

两组患者不同方法治疗结果见表1。表1两组患者不同方法治疗结果比较(略)

3讨论

3.1加强人工气道湿化的重要性

人工气道建立后,丧失了上呼吸道的加湿、加温、过滤作用,易导致呼吸道干燥,气管、支气管黏膜上皮纤毛运动功能降低,痰液脱水变稠而不易咳出,甚至变成痰痂或痰栓,防御功能减弱,对肺功能造成一定的损害或引起气道堵塞,肺部感染随气道湿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1,2],吸入气体的湿化是保证气道黏膜纤毛活动正常的重要条件,呼吸道湿化不足有很大的危害,持续吸入未经湿化或湿化不全的气体还可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遭到破坏,导致肺顺应性下降,从而引起或加重缺氧、炎症,危及生命[3]。而湿化充分时,即使是无咳嗽反射的昏迷患者也能保持呼吸道纤毛运动的活跃,保证有效的呼吸道分泌物引流,确保气道通畅[4],说明人工气道加强气道湿化很重要。

3.2两种不同气道湿化方法的临床效果比较

(1)气道内直接滴注法,即定时定量间断湿化法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气道干燥、失水,但在临床应用中存在以下缺点:由于每次气道滴药量大(每次2ml),易引起患者刺激性咳嗽,甚至由此引起憋闷、心率加快、血氧饱和度下降、血压升高等;由于刺激性咳嗽,把部分滴入的湿化液咳出,影响湿化效果,使痰液黏稠,甚至形成痰痂不易吸出,阻塞气道,使吸痰次数增加,吸痰时间延长而导致气道黏膜损伤出血;由于痰阻影响正常呼吸功能,易导致细菌侵入,使肺部感染率增加。(2)加热蒸汽加温、加湿法:加热蒸汽加温、加湿法是将无菌水加热,产生水蒸汽,与吸入气体进行混合,从而达到对吸入气体进行加温、加湿的目的,其湿化过程接近生理状况,达到湿润气道黏膜,保持黏膜纤毛正常运动,稀薄痰液,不易形成痰痂,保持了呼吸道通畅;对气道刺激小,患者感觉舒适,几乎不引起呛咳或刺激性咳嗽;减少了吸痰次数和时间,持续气道湿化能使痰液稀薄,易于咳出,不需要重复吸引,患者可自行将痰液咳出从而减少了气道黏膜损伤出血的危险;加热蒸汽温湿化,不需要重复操作和反复开放气道避免了间断湿化中需反复抽取湿化液、频繁打开气道的操作,从而减少了肺部感染的发生,并有利于患者休息,简化了护理工作程序,减少了工作量。因此,加热蒸汽加温、加湿法湿化气道优于气道内直接滴注法。能够明显降低刺激性咳嗽、痰痂形成、气道黏膜出血以及肺部感染等临床症状。(3)在临床应用中应注意:加热蒸汽加温、加湿法湿化的湿化罐内只能添加无菌蒸馏水,不能用生理盐水或加入药物;吸痰操作时应轻柔,痰液黏稠时,应配合使用气道内直接滴注法,以预防痰痂形成。罐内水量要恰当,防止水蒸干;根据室温调整加热蒸发器的温度以及通气管道的长度,保证吸入气体温度控制在32~35℃为宜[5]。

【参考文献】

1施毅,陈正堂.现代呼吸病治疗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1.

2李有莲,郭楼英.气管切开后呼吸道护理相关因素的监护.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0,10(2):141.

3孙玉妖,贡浩凌,纪艳阳天.六种不同液体气道湿化效果比较.护理研究,2005,12(12):2708.

4石美玉.人工气道湿化方法的研究进展.中华护理杂志,2002,37(7):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