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训练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8 15:13:28

语文训练论文

语文训练论文范文篇1

学生素质,从广义来说主要表现在政治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三方面。从大纲这两段鲜明的论述中,我们足可见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内容与提高学生素质有密切关系,对提高学生素质有特殊意义。所以,中学语文教学必须自觉地结合学科的特点教学,把语文教学和提高学生素质紧密地柔合在一起,为素质教育作出其应有的贡献。

在语文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素质,要从以下三方面下功夫。

一、结合语文学科“文道合一”的特点教学,努力提高学生

政治思想素质

课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体内容,而选进中学教材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是“文道合一”的有机结合体。这是语文学科教学的主要特点之一。这一特点决定了本学科课文教学必须把学科知识教学和政治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进行,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进行德育渗透。课文教学,离开了“文”的传授来讲“道”就不成为语文教学;同样,离开“道”的教育来谈“文”就成为机械枯燥的文字符号系统灌输,也是不可想象的。只有把两者有机地柔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才能把握语文学科性质特点的真谛,才能教会学生领悟出生动活泼的祖国语言的精华,才能使学生既掌握语文学科知识,又能提高政治思想素质。这既是语文学科重要教学规律之一,又是通过语文教学,有效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

结合“文道合一”的特点,对议论文进行教学时,就要教育学生在掌握议论文文体的有关知识和语言特点的同时,培养学生马列主义立场、观点和正确的是非观念,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政治思想素质。在《讲讲实事求是》的教学时,我们必须在教育学生掌握课文中心突出,说理充分,论证严密及引证法、例证法等知识的同时,有机地教育学生认识“实事求是”是思想的出发点和根本点,是我们的基本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在《人的正确思想从哪里来的》的教学时,除引导学生体会文章语言精练准确、通俗易懂、结构环环相扣、步步深入、逻辑性强外,还要教育学生,深刻认识并学会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等等。

结合“文道合一”的特点,对“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教学,使学生在掌握文学欣赏和文学写作知识的同时,受到文学美的熏陶,在这些潜移默化的熏陶过程中,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追求真、善、美的高尚品德、情操和审美情趣,憎恨厌恶“假、丑、恶”的灵魂和行径,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素质。在《荷塘月色》淡雅富于朦胧美的瑰丽文字教学中,隐约含蓄,但流露出大革命失败时期正直的知识分子厌恶黑暗现实,追求美好、自由的高尚情操,使学生在品味过程中,培养了他们正直纯洁的品格和对美好追求的欲望。《绿》明快、清新充满激情的行文,又能给予学生生机勃勃,富于生命活力的感受,从而激励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课文中大量的诗歌、小说、戏剧教学,无不如此。

二、结合语文学科知识广博的特点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科学

文化素质

知识性强,又是语文学科主要特点之一。其主要表现在:一是它本身就是一门博大精深的科学,因而知识性很强;再是这门学科涉及其他学科知识甚为广泛;三是语文学科是“学习各门学科必须掌握的基础工具”,学好语文“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对于将来继续学习有很大的作用。

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高低是文化素质优劣的重要标志,而一个人的语文水平高低很大程度上又决定他在中学阶段学习语文的情况。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中学语文教学必须……教学生学好课文和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进行严格的语文基本训练,使学生热爱祖国语言,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学,必须严格认真按大纲要求,使学生扎扎实实掌握应该掌握的语文学科知识和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文化科学素质。

中学语文教材涉及其他学科知识极其丰富广泛,天文、地理、历史、哲学,古今中外无不包溶。虽然这些知识在语文教材中都不是系统的而是零碎的,但是在语文教学中,在传授好本学科知识的同时,结合课文内容,准确适当地介绍课文涉及的有关知识无疑是十分必要的。它既是教学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教育学生掌握好本科知识的一个环节,既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课文中大量说明文的教学,除教会学生掌握有关说明文的读、写知识之外,还教会学生各方面的科学文化知识。《景泰蓝的制作》教学,使学生了解到景泰蓝,我国这一民族传统的精美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学使学生认识到荔枝生态结构和有关荔枝生产的知识等等。大量的优秀历史作品文选教学,对帮助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无疑有极大的收益。《崤之战》、《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的教学,当然加深学生对我国先秦历史的了解;《赤壁之战》的教学,当然又能加深学生对三国时期历史的认识。

众多优秀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又能帮助学生涉猎各国社会人情世态,窥见某方面的社会本质。《守财奴》的教学,可让学生窥见波旁王朝时期法国外省社会生活的一班;《装在套子里的人》的教学,又使学生认识到十九世纪末俄国反动保守势力的虚弱本质和可厌可憎的嘴脸。可见,语文教学有机地结合学科知识教学,准确恰当地传授课文涉及的其他学科有关知识是十分必要的。这是根据语文学科知识广博的特点进行教学,提高学生文化科学知识素质的重要一环。

值得一提的是,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学好语文,对学生目前以至将来学习各门科学文化知识都有极大的帮助,它是打开各门学科知识大门的锁匙。从这点来说,学好语文对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有着深远的意义。

三、根据语文学科对学生心理影响重要的特点进行教学,

努力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语文教学对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性,我们应该有足够的认识。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心理素质主要有三方面的因素:一是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能力因素;二是注意、兴趣、动机、情感和意志等心理倾向性和能动性的因素;三是个性心理特点的因素。这三方面的因素与语文教学有着极其密彻的关系。不少专家、学者、有识之士对这方面作了不少深刻的论述。当前语文教学界在教学目标上,注重总体提高学生语言、文字和语文修养的素质;在教学内容上,注重学生语感能力、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方法上,注重对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情感的培养。这些都充分反映了当前语文教学注重对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的趋势,是十分可喜的现象。但还应该进一步加强和促进,因为这是语文学科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领域,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广阔天地。每个语文教学工作者,都应自觉地在这方面下功夫,使语文教学更自觉地根据语文学科对学生心理素质影响的重要的特点进行教学,努力提高学生身心素质。

综上所述,结合语文学科特点进行教学,对提高学生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语文教学必须自觉结合学科特点进行素质教育,为素质教育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明确重点训练项目

本册第一单元承担了“学习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的训练任务,训练的重点是“边读边想象,理解课文内容”。因此,在教学时,要借助课文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让学生想象课文中描写的景色,把“话”变“画儿”,也可以借助文中的插图,让学生想象,把“画儿”变成“话”表达出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同时,要指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读写的实践中去,使读写紧密结合,相互促进。

二.精心设计训练过程

本单元安排了三篇讲读课文《桂林山水》、《火烧云》、《古诗四首》,一篇阅读课文《“天鹅嫂”》以及《听说读写训练1》。下面就三篇讲读课文,提出一些教学建议,供参考。

1.《桂林山水》

这篇课文是本单元的首篇。这篇抒情散文运用总——分——总的构篇方法,描写了桂林山水奇丽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以读为主线,可安排这样几个教学环节。

(1)范读课文,图文对照,进入情境。

教师可配音范读或播放朗读课文的录音,让学生边看图、边听文、边想象,借助语言文字的描述进入意境,初步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美。

(2)默读课文,理解词语,理清文章脉络。

给学生较充分的时间默读课文、遇到不懂的词语,查查字典,初步知道课文四个自然段的大致内容,了解文章的思路: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的水独具特色(静、清、绿)→桂林的山别具一格(奇、秀、险)→桂林的山水美如画。

(3)重点讲读,指导自学,融情于境。

第二、三自然段写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是全文的重点。两段的写法基本相同,即首先运用对比的方法来强调桂林山水独特的美,接着用排比、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述出桂林山水的特点。教学时可重点讲读第二自然段,设问:①默读全段,边读边想象漓江的水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②既然写漓江水,为什么课文还写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③请你边读边想象,体会漓江水的美。通过读、议、品词句,反复吟诵,让学生领会文章是如何准确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漓江水的特点。文中的排比句要着力指导学生读好第一个分句,以便让学生触类旁通,读好第二、三句,读出赞美之情。

第三自然段放手让学生自学,教师作适当的指导。

(4)归纳课文主要内容,总结全文,熟读成诵。

2.《火烧云》

课文描写了夕阳西下时、火烧云的变化,表现了大自然的瑰丽,表达了人们看到火烧云时的喜悦心情。教学时、可根据课文描写细致、想象丰富、图文并茂的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发挥想象,品味词句来感受和欣赏火烧云的美,以此激发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观察的方法。

教师应着力指导学生品味语言文字,深入到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意境中去,调动学生的想象力,让作者所描写的画面在学生的头脑中活起来。例如:

教学第一段(1~2自然段),紧扣“变”、“烧”两个词,让学生思考①什么变了,变成什么样子,为什么变了,读文想象当时景色的奇异,体会火烧云的出现给人们带来的欢乐和生活情趣。②你是怎样理解“烧”的?读句,联系上下文。

教学第二段(3~7自然段),这段文学浅显易懂,抓住“火烧云的变化极多”这句话以读代讲,用读促理解。可以安排三次有层次的读:①自由读全段,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火烧云?②默读思考: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各有什么特点?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读后分组讨论,全班评议。在议论的过程中要指导学生把读句、理解、想象等结合起来。③自由读,边读边想象天空中火烧云瞬息万变的情景,有重点地指导背诵。在这段教学中,特别要注意从整体入手,再到部分,最后回归整体。只有这样,在学生的头脑中才有一幅完整的、美丽的、活动的画面,而不是单摆浮搁的景物。

3.《古诗四首》

本课包括《少年行》、《马》、《游园不值》、《横溪堂春晓》四首诗,古诗篇幅短小,语言凝练、含蓄,富有节奏感和音乐性,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强烈的感情。教学古诗,应按照叶圣陶先生提出的下两层功夫——“第一,在于透彻地了解字句;第二,在于根据自己的经验去推见诗人的经验”的要求及“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力”的主张。可做如下设计:

(1)解题。诗的标题一般揭示出诗的主要内容。因此,教学时要先简介作者,然后引导学生弄清标题含义。

(2)读懂词句,了解内容。古诗大都“一字一词,字词一体”。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借助书上的注释,了解部分字义词义;借助字典,结合诗句弄懂既无注释又不懂的字词,再初步弄懂句子的意思,了解诗的大意。

(3)启发想象,引入意境,领悟情感。教学中要想方设法让诗中的画面、诗人的感情在学生的头脑里活动起来,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尽力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少年行》一诗重点抓住“虏骑千重只似无”,让学生想象异族骑兵层层包围、气势汹汹的情景,以及少年不当回事,沉着应战、英勇杀敌的形象,从而产生对少年的敬佩之情。

《马》一诗让学生边读边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想象的画面:宁静的夜晚、皎洁的月光、辽阔的原野……通过学生的描述就会感到这样的环境可以奋足奔腾。再理解后两句,学生就能较好地体会作者想为国家大干一番事业的强烈愿望。

《游园不值》要引导学生在想象中“观赏”满园鲜花竞相开放,一枝红杏笑容可鞠地把脸探过墙来的优美意境,感受到春天旺盛的生命力,体会作者的欣喜之情。

语文训练论文范文篇2

一、制约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提高的不利因素

1,性别因素。

在现实学习生活中,任何阶段的男女学生都具有其各自性别特点和发展规律。而性别差异的研究蕴藏着极大的教育潜能。美国心理学家桑戴克和麦科比认为在说话、朗读、口头语言的表达方面,女生明显优于男生。事实也是如此,我们发现在学校的演讲、朗读、小品、讲故事比赛中,女生的成绩总是较男生好,就是平时在课堂上,女生就声音的洪亮、语句的流利、内容的准确上都优于男生。然而不可忽视的时,高中的男生他们的讲话一般很注重逻辑性。所以作为老师应重视这一差异,因“性别”施教。

2,性格因素。心理学家认为,尽管人的性格千差万别,但从行为表现来说大体可分外向型和内向型。性格内向的学生在语言表达上与性格外向的相比明显存在着差异。内向的学生一般都不善言谈,即使心里有话也表现为不主动,长此以往,就会产生一种自我封闭的心理。一说话就显得面红耳赤,结结巴巴。作为老师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音“性格”施教,切不可认为是消极态度,给予批评,其后果是更加内向。

1、环境因素。由于每个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不同,见识、知识水平、社会交往和所操语言的发音准确,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而来自农村的学生一般由于所处环境的影响,在口语表达上较普遍的存在着自卑感和羞怯感,常是一问三不知。老师要及时了解这些,帮助一些在口语上有障碍的学生尽快适应,在教学中,在城乡同学交往中得以提高。

2、教育因素。由于教育不能面对全体学生,一些先天口齿伶俐、性格外向、家庭教育良好、成绩优异的学生往往得到老师的青睐,得到锻炼的机会就更多,相反,那些拙于表达、性格内向、成绩一般的学生得到的机会将更少,最后人为地造成了两极分化。失败的教育导致了失败的结果,更导致了失败的人生结局。

二、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

1、鼓励性的开启。教师在充分了解了学生口语能力的基础上,对一些表达相对比较差的学生,采取鼓励性的谈心,消除他们恐惧说话的心理障碍,讲清口才在人生中的重要作用,正如一位哲学家说的一个人如果不表白自己,别人就会把你忘掉,使他们由我怕说到我想说。适时抓住这一契机,课堂及时提问,给他们创造在人面前说话的机会,一旦有所进步,便不吝鼓励,让他感到成功的喜悦和老师的关心。

2、多形式的训练。课堂口语训练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都有其阶段性和针对性特点,如果应用得当,将会起到良好的作用。下面就此谈谈我们的一些尝试。

(1)新学生的姓名介绍:到一个新的环境里,老师渴望了解学生,同样学生也渴望了解老师,这为口语训练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同时因为是第一次表白自己,大家都像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所以训练效果是很成功的。我们的做法是利用以到两节课的时间,让每个学生介绍自己的姓名,并说出取这个名字的原因。

(2)每节“三分钟的演讲”“两分钟的评说”:学生在课外三五成群,经常是侃侃而谈,但面对大家却胆量顿消,为此我们的做法是要求每个学生写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在条子上,装在盒子里,课前抽条准备,上课后站在讲台上演讲,每次演讲结束后,有另一个同学讲评。同学评同学,无所顾忌,有感而发,肯定中有建议,不足中又补充,常常会赢得大家的掌声。实践证明,这一活动对于开拓学生的知识面,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3)“课前美文欣赏”:课前安排一个学生准备一篇优美的诗歌或散文,在台前朗读,要求其他学生仔细倾听,然后让一位学生复述美文中自己认为最好的语句。由此生发出一篇口头作文,这样既训练了口语,也提高了作文水平和美的鉴赏能力。

语文训练论文范文篇3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句式训练。

好新、好奇、好仿是低年级学生显著的心理特点,因此,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学时要充分运用多媒体展示图画来激发学生看图的兴趣和说词组句的积极性。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原则,指导学生看图说词、组句。如第一册教材拼音部分,每个字母都配有图画,在进行拼音教学的同时,把图片制作成动态画面,启发学生看图说词说句,进行语言基础训练。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加强朗读训练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章是口语训练的起步,也是一条重要的途径。新大纲明确提出:“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常听常读好文章,可以帮助学生吸取人类语言精华,积累佳词好句、精彩的语段,开拓视野、发展思维,确切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在朗读训练中,应充分利用录音朗读或电脑光盘朗读教材。这样恰到好处地再现了文章的语言、节奏、格调和文章蕴含的感情色彩,能帮助学生把握朗读时声音的高低轻重、停顿、快慢,调节和控制语调。录音、电脑光盘教材还具有可暂停可重复使用操作方便等特点,所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强化朗读训练,效果甚佳。三、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语言模仿训练

研究表明:小学生年龄尚小,语言的创造能力及情感把握稍差一点,但是他们的模仿能力、再现能力非常强,也很乐意去模仿。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在口语训练当中,充分发挥多媒体的集成优势,播放一段人物对白或相声小品,让学生模仿其中情节进行表演或复述,学生兴趣谙然,收效显著,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即兴说话训练

现代认知心理表明:一幅形象的画面,一组动听的声音,一段动态的场景,往往可以诱发认知内趋力,使人对自己的认知对象产生强烈的热情,从而产生说话的欲望。口语训练时,教师要抓住这一特点,课堂上播放一段少儿文艺节目或影片,引导学生口述观看的节目精彩片段或观看后的感想,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如教学第七册课文《》时,结合课文内容,我适时播放了影视片段:为了让战斗取得胜利,不顾个人安危,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光荣地倒在了血泊之中。学生看了,感动不已,同时也感慨万千,争先恐后地说出了自己的感想,不仅使阅读教学达到高潮,口语训练也水到渠成。

五、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引导想象说话。

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善于动脑、敢于创新的人才。爱因斯坦也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口语训练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培养和发展他们创造性说话的能力。形式大概有以下几种:1、续讲故事。看幻灯投影故事的主要情节,想象故事的开头,续编故事的经过和结尾。2、想象配音。看图片或配乐录像,引导观察人物或动物的动作表情,然后根据所看到的给所看到的给录象人物配音或用生动的话语描述故事内容。3、听音乐,编故事。放上一段优美的音乐,让学生想象乐曲所表达的情景。并将这些情景编成故事,说给大家听。

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及时反馈信息。

语文训练论文范文篇4

关键词:情操重视教材善于积累开阔视野加强训练

如何丰富学生的语言,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善说。我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具体措施如下:

一、围绕教材,随时作文

1.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鉴赏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使学生有了判断是非的能力,有了较高的思想素质,写出的文章才思想健康,感情真挚。在学习了《舍身炸暗堡》一课后,我让学生对叔叔说一段话。

学生写道:“叔叔,您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您的鲜血没有白流,您的愿望早已实现,我们现在生长在社会主义新中国,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过着幸福的生活,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这样.联系教材,不仅提高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而且在“润物细无声”中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2.重视教材的写作要求。教材每一单元都安排有一个写作训练,这是在学习了本单元的一组课文后,针对本单元的写作方法进行的一次练笔。对每次练笔我都认真对待。写作前.提前2周告诉学生下次作文的内容,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有目的地观察,组织语言;写作后,在作文课上进行讲评。通过总结和评价;一是对没有达标或达标率较低的采取个别辅导的形式进行补偿,二是尽量挖掘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进行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习作的成功动力。这样,既加深了对本单元训练项目的学习,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也顺应了大纲要求。

3.重视仿,改、缩、扩。仿即仿写。可以仿写一个片段,也可以仿写整篇课文,关键是抓住仿写对象的写作方法。在学习了《大树底下的悄悄话》一文之后,对一些素质较好的学生命题《房间里的悄悄话》有一位同学通过写房间里家用电器的悄悄话,反映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生活的巨大变化,立意新颖。

改即改写。主要是提倡学生将诗歌改写成记叙性的文章。一开始学生也只是将诗句的意思机械地罗列在一起,经过几次的念范文,帮助他们修改,渐渐地,一部分同学能加上自己丰富的想象,将诗改写成一篇篇意境优美的记叙文了。

缩即缩写。我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将一些故事性较强的文章,保留主干,适当削剪枝叶进行小练笔。不仅对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大有帮助,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全面素质。

扩即扩写。教材中一些文章很多地方留下了许多艺术空白,让学生顺原文的意思猜想故事发生的原因,进行开头联想;一些课文的结尾言虽尽而意未完,就让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续写结尾。二、丰富生活,促进作文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生活越丰富,学生的作文越充实。所以,作文教学必须重视丰富学生的生活,以解决“无米”的难题。

1.写日记,积累材料。“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小学生在写作文时,往往觉得没的可写。我以学生的日记为切入口,指导他们把一天中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写下来,从而积累写作材料,进行大量的灵活练笔。通过记日记,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

2.随时随事写感想。小学生喜欢看电视、电影。电视节目中规范化的语言对学生的朗读起着很好的示范作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看电视还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世界,理解生活,提高分析事物辨别是非的能力。

3.生活琐事,写成文字。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幼稚的发展时期,认识生活的能力较薄弱.知识阅历较肤浅。我们不能脱离学生的认识和生活实际,要求学生写反映社会生活、具有社会价值的大题材,不能企盼学生写出什么惊人之作。

三、开阔视野,强化练笔

在学生有了一定的生活积累、语言积累之后,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一些活动,给学生创造各种机会,提供写作材料,强化练习,让学生灵活自如地写入叙事,描景状物,提高写作水平。

1.结合课外活动。创作离不开生活,小学生作文当然也离不开生活。于是我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引导他们动脑筋,感受生活。秋天来了,我让学生认真的观察秋天,然后再写一篇有关“秋”的作文。

学生在作文中写道:“韭菜叶上的颗颗露珠在朝阳的照耀下反射出美丽的色彩”。班队会上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吹泡泡、钉纽扣、拔河、成语接龙”等。让学生亲自参与活动,直接感悟,直接表达,积累了语言材料,基本杜绝了原来作文中写一些“美极了”、“热闹极了”的语言。

2.结合日常生活,加强应用文训练。学生不断到图书馆借书,但借条却写得不规范。我不放过这个机会,教学生怎样写借条。学生有事请假,必须留下请假条;有事离开,留下留言条。其他如表扬稿、寻物启事、通知等随时遇到就随机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不让这些练笔的机会白白溜掉。

语文训练论文范文篇5

作家要写出好的作品,必须观察生活。作为中学生,要写出好的作文,同样也要观察生活。所谓作文,同文学作品一样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社会生活(包含了学校的学习、生活)则是作文的唯一源泉。我们写作文,就是要写我们的生活,因此,如果没有对生活的观察、思考,哪里能对生活进行描述?

也许有同学会说现在临近高考(中考),生活对我们来说,只意味着紧张的学习,一切都平板而单调,有什么可观察的?抱有这种想法的同学不妨体会一下法国大作家福楼拜的一段话,它或许能给你许多启发:“对你所要表现的东西,要长时期很注意地去观察它,以便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过和没有写过的观点。任何事物里,都有着未曾被发现的东西,因为人们观察事物的时候,只习惯于回忆前人对它的想法,最细微的事物里也会有一星半点未被认识过的东西,让我们去发掘它。”

其实,“平板单调”的生活中蕴藏着多少新意呀!不信,去看看朝阳、去看看晚霞,甚至去看看小鸡啄食、嬉闹,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去注意观察你的同桌,他或许与你原来想的完全不一样;去利用极有限的闲暇看看报,看看电视,难道你没有发现,在不知不觉中,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吗?总之,我们应该先去发掘生活,再去写作文。

文章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既要有好的内容,又要有好形式,才能称为好的作文。因此,一篇好的作文,不仅要有充实、新颖的内容,而且还要有准确流畅的语言和独到的笔调。

写作文常常被中学生们视为最令人头痛的事件之一,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大家常常感到“要说的话憋在心里说不出”,或者勉强成文,也是“言不达意”。大家总爱抱怨:总不能把口语都写上作文本吧?!其实,文学语言并不完全就是一般日常生活中的用语,高尔基说过:艺术作品的目的是充分而鲜明地描写事实里面所隐藏的社会生活的重大意义,所以必须有明确的语言和精选的字眼……。这就是说,作文中的语言必须是经过选择、取舍、加工、提炼的。

在语言上同学们真要认认真真地像我们的古人、文学大师们学习,学习“唯陈言之务去”的韩愈;学习苦练“推敲”、“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贾岛;学习“春风又绿江南岸”炼“绿”字的王安石;学习“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的卢延让;学习“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杜甫……

优美的词语对读者或阅卷老师来说,是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的,大家都偏爱它们,同学们一定要注意积累。此外,还要注意句式的使用,同一个意思,不同的句式,其表达效果会很不相同。我们很难忘记鲁迅先生的句式:“不必说……不必说……也不必说……单说……”,就比一般地使用“不仅……而且……”效果要好得多。因此,我们如果能在平时注意句式的积累,在做作文时,不落俗套,大胆使用新颖的表达方式,那么,我们的作文一定会增色不少。

另外,我们写作文,最好要尽量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笔调,不要一味模仿。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清新、淡雅;叶圣陶的散文《苏州园林》朴实、纯真。我们在阅读它们时,不是还应该细细体味作者独特的风格和笔调吗?

总之,只有对生活细致地观察,深刻地发掘,作文才能有充实的内容;只有对词句长期地积累、精心地提炼,才能赋予作文以文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有长期进行基本功的训练,才能写出好的作文。

固然,平时的基本功训练是很重要的,但我们也决不能忽视作文的临场发挥。因为在高考(中考)的紧张气氛中,在较短的时间内怎样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水平,写出一篇完整的作文来,这本身也是一种能力和技巧。

一般来说,考场上完成一篇作文的时间要比平时少得多,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作文,首先要不慌张,树立信心,不要老是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写出好作文怎么可能呢?如果老是这样想,那你首先就在心理上失败了。对这种情况,你应该这样考虑:既然已经只剩下这么短的时间了,我唯一的办法就是集中精力在短时间内写出完整的文章来。这样,在心理上稳定以后,再抛开其它一切念头,着手构思你的文章。

在考场上作文,关键是动笔前就对你的文章有一个总的想法,下笔后,就要紧紧扣住自己的想法,一气呵成,切忌慌慌张张地拿到题目,提笔就写,写一句,想一句,这样写成的作文往往会文不对题,或者前言不对后语,段与段之间毫无逻辑联系。

审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事先对文章产生想法的过程。在审题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确定文体与中心内容,这就需要我们细细地体味作文题与写作要求了。特别是写作要求,因为它往往很明显地提示了最具表现力的文体。

审题可以说是作文的关键,而审题的能力又最能反映我们同学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在考场上,要求我们准确而迅速地审题,这就等于要求我们要有扎实的基本功。

语文训练论文范文篇6

一、课堂朗读一一克服畏惧心理的好办法从93届高中学生入学时的情况来看,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比较差,大倍分学生在大众面的回答问题时,态度忸怩,口语不清,甚至词不达意,男生在这方面尤为突出。那么,怎样消除这种害畏惧心理呢?课堂教学是语文课最基本的授课形式,也是进行口语训练的主要场合。课堂朗读是克服学生畏惧心理的最好形式。照本朗读学生的心理压力小,站起来读课文就放得开,畏惧心理就慢慢消失。胆子孝声音小的学生要多让他们站起来读,逐步提高其口语能力。

二、课堂内问答一一口语表达的初期训练课堂提问,是教师在教学中经常运用的一种形式,也是进行口语表达的初期训练方法,是发挥性的口语练习。课文后的思考练习题,有不少是要求口头答的。这就为教师进行口语训练提供了材料和问题。几乎每课都有这样的练习题,只要坚持不懈地让学生口头回答、就可达到训练目的。为了达到好的效果,如果没有训练题目时,可以自行设计。设计问题和选择答题的学生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设计问题时除了考虑难易适中,开拓学生的思路外,还要考虑学生经认真思考后能否回答出来,该提示什么,补充什么等。不至于使学生站起来答不出而感到尴尬。在选择回答问题的学生时,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请学习成绩不同,口头表达能力不同的学生来回答。在教学中持久地坚持这种训练,既完成了课文教学任务,又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达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

三、五分钟讲话——指令性口语训练口语训练要经常化,要形成一种习惯,要给每个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锻炼的场合。这样才能人人都讲,个个过关。五分钟即兴讲话目的就是这样.训练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如讲见闻,讲故事,谈理想等.学生们尽管读高中了,但还是喜欢听故事和讲故事的。所以开故事会是寓教于乐的一种好的训练方式。除了上面这几种外,课本中的说话训练也是进行五分钟口语训练的素材。在高二我根据课文单元训练的题目,安排了“五分钟讲话”。

为了使学生重视,我按十分制计成绩,作为平时成绩计入期末语文成绩中。

语文训练论文范文篇7

科学地认识和处理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维训练只是近十多年的事,但是它所反映的却是一条客观存在的教学规律,不过以前我们没有认识它,当然就谈不上自觉地运用它了。

一、语言与思维的亲缘关系

思维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和事物内在规律性的联系的、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是一种心理现象。语言作为“思想的直接现实”(马克思语),是人类用以进行思维活动、表达思维成果的载体,它产生于社会交际,是一种社会现象。人一旦与社会隔绝,就会既丧失思维能力,又丧失语言能力。作为心理现象的思维和作为社会现象的语言,都是以社会作为自己产生和存在的前提条件。狼孩之所以不具备正常人的思维能力和言语能力,正是他远离人类社会的结果。思维能力和言语能力都以人脑为依托,以人脑正常的生理机制为基础,以社会交际为前提,是人类特有的本领。

对思维和语言的基本属性有了粗浅了解之后,我们再来讨论二者的关系。

1979年,周建人先生在《光明日报》撰文提出了“思想先于语言”的观点,[1]这是国内学术界首次针对斯大林于50年代初期在《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一书中论述的一个偏颇观点:“只有唯心主义者才会谈到同语言的‘自然物质’不相联系的思维,才会谈到没有语言的思维。”此后十余年来,思维先于语言的观点,为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所赞同。

限于篇幅,笔者不想就此展开论证,只举出两个事实来证明周建人先生论断的正确:其一,儿童在学会说话(通常在两岁左右)以前,已经能用手势、表情、哭声等来表达许多要求,从五个月开始就能根据颜色和形状把玩具进行分类了;其二,古今中外都有大作家发出“语言的痛苦”的慨叹。我们平常人说话或作文,也常常感觉到“辞不达意”,可见人的思想都要通过语言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是不容易办到的,因此语言对思想的表达大都只能是“近似值”。如果认为“没有语言,人就不可能进行思维”,那么上述两个事实便不可理解了。

从“思维先于语言”的基本观点出发,思维与语言的关系可作如下理解:

1.语言是思维的主要工具

语言不是思维的唯一工具,然而,语言却是思维的主要工具,而且是思维工具中最有效、最方便、最常用的一种。思维作为人脑的一种心理机能,是不显形、不出声、不能传播、不可感知的,它经过语言传递之后,就转化为有声、显形、可以传播、可以感知的了。因此,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是思维成果的物化形式。古人所云“言为心声”,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2.思维制约语言

人们用语言表达思维的时候,静态的语言就成了动态的言语。在“言语”这一思维的物化体中,思维是内核,语言符号是外壳;思维处于主导方面,支配和制约语言,语言从属于思维,作为运载工具为思维服务。一个人思维水平的高下,影响到他的言语能力的优劣;概念模糊,表现为用词不准确;思维缺乏条理,表现为说话颠三倒四、层次混乱;思维不严密,表现为前言不搭后语、自相矛盾,或者上下文不贯通,缺少照应;思维方法片面,表现为说过头话、强词夺理、不能自圆其说,等等。要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从思维训练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一条切实有效的途径。

3.语言对思维起加工作用

语言对思维的表达,不是被动、消极的,而是能动的、积极的。思维具有非离散性和非线性的特点。所谓非离散性,是指“思维把客观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反映的时候,对象的各种要素在思维中互相渗透、连接,无法分解成一个个界限分明的单位”[2]。所谓非线性,是指“思维的内容,往往是同时交织在一起的,无法形成明确的先后次序而有条理上要步步展开”[3]。而语言则恰恰相反。用语言表达思维的时候,必须把处于非离散状态的思维分解为一个个清晰的单位(即言语的层次),并将其纵横交织的内容纳入在时间意义上展开的直线轨道(即语句的先后次序)。语言的长处弥补了思维的不足。由此可见,语言表达思维的过程,是一个对思维进行加工、整理、改造,使之趋于完善的过程。叶圣陶先生所说的“修改调整语言就是调整思想”,就是这个意思。因此,有效的语言表达和言语理解的训练,其中也包含了思维训练。

综上所述,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这个角度看语文教学,可以这样认为:语文教学所应该培养的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实质上就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维(输出思想)和通过语言理解别人的思维(汲取思想)的能力。语文教师对这一点理解得越深刻,将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结合起来的自觉性越高,他的教学效果就越好。

二、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的结合点

如果说,数学是思维“体操”,那么,语文课则是思维的“田径场”。在这里,思维经受着“投掷跑跳”、“摸爬滚打”等多项目、全方位的锻炼。

尽管思维训练在语文教学中几乎无处不在,但是为了提高效率,我们不能四面出击、漫无边际地进行。作为语文教师,该如何选择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的结合点呢?

1.从思维方向把握言语思路

人的思维活动是沿着一定方向展开的。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以时间和空间为条件。思维反映客观事物,也离不开时间和空间要素。当思维活动沿着时间意义的直线展开的时候,形成纵向思维;思维活动在时间意义的直线上展开一段之后,向其它方向折去,出现折向思维;当思维活动以空间意义的背景为依托呈“横断面”展开的时候,成为横向思维。思维方向在语言运用中表现为言语思路。同三种类型思维方向相对应,言语思路有纵向、横向、折向三种。从本质上说,言语思路是思维方向的反映。只有思维方向清晰的人,他的言语思路才有可能清晰。

言语思路制约着言语作品的结构。结构单纯的文章,只采用了单一的言语思路。例如《人类的出现》按照“古猿→猿人→古人→新人”顺序介绍人类进化历史,是纵向思路;《任弼时同志二三事》围绕主人公“三怕”(一怕工作少,二怕麻烦人,三怕花钱多)来安排结构,是横向思路;《范爱农》先写“我”对范爱农的“反感”(“中国不革命则已,要革命,首先就必须将范爱农除去”),后写他的朴实、正直、高傲、倔强,不和旧势力同流合污的思想性格,是折向思路。结构复杂的文章,则兼用两种或三种思路。例如《天山景物记》在总体上采用纵向思路(由天山写到天山深处,从低处写到高处),而在某些片断中又用了横向思路(《千里牧场》一节中写野马、蘑菇圈、旱獭、雪莲)。由此可以看到,文章结构复杂,实际上是几种思路套用的结果。三种基本类型的言语思路按不同的方式排列组合,可以创造出变化无穷的文章结构来。因此,要帮助学生提高谋篇能力,改善语言的条理性和锻炼思维方向,是治本之道。

2.在读写实践中培养思维方法

思维方法是形成思维能力的基础,又是认识事物的枢纽。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具备科学的认识能力的标志,为言语技能的提高准备了条件。和运用语言能力关系最密切的思维方法是: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分类、比较、对应。

分析,是指人们在思想上把研究对象分解为若干组成部分、若干个方面或要素,再分别对它们加以研究,揭示它们在整体中的作用;综合,是指人们在思想上将研究对象的各个组成部分、各个方面或各种要素联系起来加以考察,以把握对象的整体的结构、功能、性质、规律。心理学家认为,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是其它一切思维的过程的基础”[4]。分析与综合是彼此相反的过程,同时又是相互依存的统一体。综合以分析为基础,没有分析便无以综合;分析以综合为前提和归宿,丢开综合搞单纯的分析,则失去了分析的价值。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广泛应用于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与写作教学。但在应用中常常犯片面性的毛病;在阅读教学中,重分析,轻综合,甚至只搞分析,不搞综合。从50年代开始,课文分析之风日盛,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肢解课文上,致使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既妨碍了对文章整体的鉴赏,又无助于布局谋篇能力的养成。这些老师不懂得,分析文章仅仅是帮助学生达到认识文章整体的手段、途径和方法。写作教学中的情况则与此相反;重综合,轻分析,不善于引导学生对表达对象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剖析,不告诉他们如何将一个整体的事物分解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又怎样安排成若干层次。

抽象与概括也是互相联系的两种思维方法。“抽象是在思想上把某种事物的本质属性或特征和非本质属性或特征区分开来,从而舍弃非本质的属性或特征,并抽取出本质的属性或特征”;“概括是在思想上将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许多事物,或将某种事物已分出来的一般的、共同的属性、特征结合起来”[5],并把个别事物的本质属性推广为同类事物的本质属性。阅读教学中给各篇课文总结写作方法,这是抽象;找出同一类课文的写作方法,这是概括。在教学实践中,这方面有两个偏颇:一是只满足于“一篇”的抽象,而缺少“一类”的概括,难以形成规律性的知识;二是为了省事,把教师预先准备好的答案塞给学生,而不是引导学生自己去进行抽象、概括的实践,殊不知学会用什么方法得到答案比知道并记忆答案重要得多。

分类,“是通过比较,按照事物的异同程度而在思想上加以分门别类的过程”[6]。分类的过程,是一个认识和揭示事物之间种与属的关系的过程。在阅读和写作教学中广泛应用分类的方法。例如:从一篇篇地教文章发展到一组组地教文章;同义词、反义词的归纳;某一类文章应该怎样读、怎样写;记人叙事时怎样把繁杂的材料组织得井井有条;状物说理时如何安排层次等等。特别是在写作活动中,分类更是须臾不可离开的。凡是取横向思路来谋篇时,必以分类为基础。有的学生写议论文,只知道堆砌大量的事例,材料虽多,却处在同一个平面上,原因在于不会分类。如果以科学的分类为基础,选取不同类别的材料来证明各个分论点,各个分论点共同支撑中心论点,这样写成的议论文自然要高一个档次。

比较,是在相关的事物之间求同比异的思维方法。比较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得相当普遍,诸如词语的比较、句式的比较、章法技法的比较、题材的比较、思路的比较、正误的比较、替换的比较、删改的比较,等等。比较又是一种写作技法,对比、类比是比较的具体应用。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留心比较的方法并自觉地运用它,既是思维的训练,又是语言表达技巧的培养。

对应,是指思维的某一阶段与另一阶段、某一方面与另一方面之间,通过适当的概念、判断或推理而建立起对称、呼应、对立、相关、相承、相反之类的联系。也许心理学家还很少注意到这一点,一般研究思维的论著中没有涉及对应的方法。其实,对应在言语活动中是用得很多的。例如:“小碑座的四周,雕刻着牡丹花、荷花、菊花等组成的八个大花圈,这些花朵象征着品质高贵、纯洁和坚韧。”(《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初中语文第二册)这里“高贵”、“纯洁”、“坚韧”三个词的顺序是不可更换的,因为和前边的“牡丹花”、“荷花”、“菊花”有对应关系,显示出思维的严密性。如果忽视了对应的思维方法,语言运用就会出现疏漏。例如:“要是那天上的棉山粮垛能落入人间仓库,那数不尽的羊群马队能赶进乡村的牛栏,那无际的瓦块能送给百姓盖房,该多好啊!”(《云赋》,高中语文第三册,1981年版)这里将“羊群马队”赶进了“牛栏”,显然不伦不类,运用对应,“牛栏”须改为“羊圈马厩”。教学中指导学生注意范文的文题照应、首尾照应、文眼的设置、伏笔与交代,以及对偶、排比、互文等修辞格的运用,都有助于对应方法的培养。

3.在写作教学中改善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是指在个体的思维活动中智力特征的表现。心理学家认为,发展和培养思维品质,是发展和培养思维能力或智力的主要途径。

关于思维品质的划分,是一个探索中的课题。前苏联心理学界早在50年代就把思维的个别品质区分为:广度和深度,独立性和灵活性,顺序性和敏捷性[7]。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把思维品质作为创造性因子来研究,区分为对问题的敏感性、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细致性和再定义能力。[8]我国心理学家朱智贤、林崇德将思维品质划分为: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五个方面,并认为深刻性是一切思维品质的基础。[9]由于思维品质尚未得到充分研究,因此深入讨论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各种思维品质的条件还不够成熟。根据教学实践中的感受,我认为有几个“结合”是应当注意的:思维的条理性与言语的层次性相结合,思维的严密性与言语的连惯性相结合,思维的明晰性与言语的准确性相结合,思维的灵活性与言语的变化性相结合,思维的辩证性与言语的深刻性相结合。

注释:

[1]周建人:《思想科学初探》,《光明日报》1979年6月13日。

[2][3]刘伶等主编:《语言学概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94页。

[4][5][6]朱智贤、林崇德:《思维发展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94、41、578页。

语文训练论文范文篇8

科学地认识和处理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维训练只是近十多年的事,但是它所反映的却是一条客观存在的教学规律,不过以前我们没有认识它,当然就谈不上自觉地运用它了。

一、语言与思维的亲缘关系

思维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和事物内在规律性的联系的、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是一种心理现象。语言作为“思想的直接现实”(马克思语),是人类用以进行思维活动、表达思维成果的载体,它产生于社会交际,是一种社会现象。人一旦与社会隔绝,就会既丧失思维能力,又丧失语言能力。作为心理现象的思维和作为社会现象的语言,都是以社会作为自己产生和存在的前提条件。狼孩之所以不具备正常人的思维能力和言语能力,正是他远离人类社会的结果。思维能力和言语能力都以人脑为依托,以人脑正常的生理机制为基础,以社会交际为前提,是人类特有的本领。

对思维和语言的基本属性有了粗浅了解之后,我们再来讨论二者的关系。

1979年,周建人先生在《光明日报》撰文提出了“思想先于语言”的观点,[1]这是国内学术界首次针对斯大林于50年代初期在《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一书中论述的一个偏颇观点:“只有唯心主义者才会谈到同语言的‘自然物质’不相联系的思维,才会谈到没有语言的思维。”此后十余年来,思维先于语言的观点,为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所赞同。

限于篇幅,笔者不想就此展开论证,只举出两个事实来证明周建人先生论断的正确:其一,儿童在学会说话(通常在两岁左右)以前,已经能用手势、表情、哭声等来表达许多要求,从五个月开始就能根据颜色和形状把玩具进行分类了;其二,古今中外都有大作家发出“语言的痛苦”的慨叹。我们平常人说话或作文,也常常感觉到“辞不达意”,可见人的思想都要通过语言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是不容易办到的,因此语言对思想的表达大都只能是“近似值”。如果认为“没有语言,人就不可能进行思维”,那么上述两个事实便不可理解了。

从“思维先于语言”的基本观点出发,思维与语言的关系可作如下理解:

1.语言是思维的主要工具

语言不是思维的唯一工具,然而,语言却是思维的主要工具,而且是思维工具中最有效、最方便、最常用的一种。思维作为人脑的一种心理机能,是不显形、不出声、不能传播、不可感知的,它经过语言传递之后,就转化为有声、显形、可以传播、可以感知的了。因此,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是思维成果的物化形式。古人所云“言为心声”,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2.思维制约语言

人们用语言表达思维的时候,静态的语言就成了动态的言语。在“言语”这一思维的物化体中,思维是内核,语言符号是外壳;思维处于主导方面,支配和制约语言,语言从属于思维,作为运载工具为思维服务。一个人思维水平的高下,影响到他的言语能力的优劣;概念模糊,表现为用词不准确;思维缺乏条理,表现为说话颠三倒四、层次混乱;思维不严密,表现为前言不搭后语、自相矛盾,或者上下文不贯通,缺少照应;思维方法片面,表现为说过头话、强词夺理、不能自圆其说,等等。要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从思维训练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一条切实有效的途径。

3.语言对思维起加工作用

语言对思维的表达,不是被动、消极的,而是能动的、积极的。思维具有非离散性和非线性的特点。所谓非离散性,是指“思维把客观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反映的时候,对象的各种要素在思维中互相渗透、连接,无法分解成一个个界限分明的单位”[2]。所谓非线性,是指“思维的内容,往往是同时交织在一起的,无法形成明确的先后次序而有条理上要步步展开”[3]。而语言则恰恰相反。用语言表达思维的时候,必须把处于非离散状态的思维分解为一个个清晰的单位(即言语的层次),并将其纵横交织的内容纳入在时间意义上展开的直线轨道(即语句的先后次序)。语言的长处弥补了思维的不足。由此可见,语言表达思维的过程,是一个对思维进行加工、整理、改造,使之趋于完善的过程。叶圣陶先生所说的“修改调整语言就是调整思想”,就是这个意思。因此,有效的语言表达和言语理解的训练,其中也包含了思维训练。

综上所述,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这个角度看语文教学,可以这样认为:语文教学所应该培养的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实质上就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维(输出思想)和通过语言理解别人的思维(汲取思想)的能力。语文教师对这一点理解得越深刻,将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结合起来的自觉性越高,他的教学效果就越好。

二、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的结合点

如果说,数学是思维“体操”,那么,语文课则是思维的“田径场”。在这里,思维经受着“投掷跑跳”、“摸爬滚打”等多项目、全方位的锻炼。

尽管思维训练在语文教学中几乎无处不在,但是为了提高效率,我们不能四面出击、漫无边际地进行。作为语文教师,该如何选择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的结合点呢?

1.从思维方向把握言语思路

人的思维活动是沿着一定方向展开的。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以时间和空间为条件。思维反映客观事物,也离不开时间和空间要素。当思维活动沿着时间意义的直线展开的时候,形成纵向思维;思维活动在时间意义的直线上展开一段之后,向其它方向折去,出现折向思维;当思维活动以空间意义的背景为依托呈“横断面”展开的时候,成为横向思维。思维方向在语言运用中表现为言语思路。同三种类型思维方向相对应,言语思路有纵向、横向、折向三种。从本质上说,言语思路是思维方向的反映。只有思维方向清晰的人,他的言语思路才有可能清晰。

言语思路制约着言语作品的结构。结构单纯的文章,只采用了单一的言语思路。例如《人类的出现》按照“古猿→猿人→古人→新人”顺序介绍人类进化历史,是纵向思路;《任弼时同志二三事》围绕主人公“三怕”(一怕工作少,二怕麻烦人,三怕花钱多)来安排结构,是横向思路;《范爱农》先写“我”对范爱农的“反感”(“中国不革命则已,要革命,首先就必须将范爱农除去”),后写他的朴实、正直、高傲、倔强,不和旧势力同流合污的思想性格,是折向思路。结构复杂的文章,则兼用两种或三种思路。例如《天山景物记》在总体上采用纵向思路(由天山写到天山深处,从低处写到高处),而在某些片断中又用了横向思路(《千里牧场》一节中写野马、蘑菇圈、旱獭、雪莲)。由此可以看到,文章结构复杂,实际上是几种思路套用的结果。三种基本类型的言语思路按不同的方式排列组合,可以创造出变化无穷的文章结构来。因此,要帮助学生提高谋篇能力,改善语言的条理性和锻炼思维方向,是治本之道。

2.在读写实践中培养思维方法

思维方法是形成思维能力的基础,又是认识事物的枢纽。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具备科学的认识能力的标志,为言语技能的提高准备了条件。和运用语言能力关系最密切的思维方法是: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分类、比较、对应。

分析,是指人们在思想上把研究对象分解为若干组成部分、若干个方面或要素,再分别对它们加以研究,揭示它们在整体中的作用;综合,是指人们在思想上将研究对象的各个组成部分、各个方面或各种要素联系起来加以考察,以把握对象的整体的结构、功能、性质、规律。心理学家认为,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是其它一切思维的过程的基础”[4]。分析与综合是彼此相反的过程,同时又是相互依存的统一体。综合以分析为基础,没有分析便无以综合;分析以综合为前提和归宿,丢开综合搞单纯的分析,则失去了分析的价值。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广泛应用于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与写作教学。但在应用中常常犯片面性的毛病;在阅读教学中,重分析,轻综合,甚至只搞分析,不搞综合。从50年代开始,课文分析之风日盛,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肢解课文上,致使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既妨碍了对文章整体的鉴赏,又无助于布局谋篇能力的养成。这些老师不懂得,分析文章仅仅是帮助学生达到认识文章整体的手段、途径和方法。写作教学中的情况则与此相反;重综合,轻分析,不善于引导学生对表达对象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剖析,不告诉他们如何将一个整体的事物分解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又怎样安排成若干层次。

抽象与概括也是互相联系的两种思维方法。“抽象是在思想上把某种事物的本质属性或特征和非本质属性或特征区分开来,从而舍弃非本质的属性或特征,并抽取出本质的属性或特征”;“概括是在思想上将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许多事物,或将某种事物已分出来的一般的、共同的属性、特征结合起来”[5],并把个别事物的本质属性推广为同类事物的本质属性。阅读教学中给各篇课文总结写作方法,这是抽象;找出同一类课文的写作方法,这是概括。在教学实践中,这方面有两个偏颇:一是只满足于“一篇”的抽象,而缺少“一类”的概括,难以形成规律性的知识;二是为了省事,把教师预先准备好的答案塞给学生,而不是引导学生自己去进行抽象、概括的实践,殊不知学会用什么方法得到答案比知道并记忆答案重要得多。

分类,“是通过比较,按照事物的异同程度而在思想上加以分门别类的过程”[6]。分类的过程,是一个认识和揭示事物之间种与属的关系的过程。在阅读和写作教学中广泛应用分类的方法。例如:从一篇篇地教文章发展到一组组地教文章;同义词、反义词的归纳;某一类文章应该怎样读、怎样写;记人叙事时怎样把繁杂的材料组织得井井有条;状物说理时如何安排层次等等。特别是在写作活动中,分类更是须臾不可离开的。凡是取横向思路来谋篇时,必以分类为基础。有的学生写议论文,只知道堆砌大量的事例,材料虽多,却处在同一个平面上,原因在于不会分类。如果以科学的分类为基础,选取不同类别的材料来证明各个分论点,各个分论点共同支撑中心论点,这样写成的议论文自然要高一个档次。

比较,是在相关的事物之间求同比异的思维方法。比较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得相当普遍,诸如词语的比较、句式的比较、章法技法的比较、题材的比较、思路的比较、正误的比较、替换的比较、删改的比较,等等。比较又是一种写作技法,对比、类比是比较的具体应用。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留心比较的方法并自觉地运用它,既是思维的训练,又是语言表达技巧的培养。

对应,是指思维的某一阶段与另一阶段、某一方面与另一方面之间,通过适当的概念、判断或推理而建立起对称、呼应、对立、相关、相承、相反之类的联系。也许心理学家还很少注意到这一点,一般研究思维的论著中没有涉及对应的方法。其实,对应在言语活动中是用得很多的。例如:“小碑座的四周,雕刻着牡丹花、荷花、菊花等组成的八个大花圈,这些花朵象征着品质高贵、纯洁和坚韧。”(《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初中语文第二册)这里“高贵”、“纯洁”、“坚韧”三个词的顺序是不可更换的,因为和前边的“牡丹花”、“荷花”、“菊花”有对应关系,显示出思维的严密性。如果忽视了对应的思维方法,语言运用就会出现疏漏。例如:“要是那天上的棉山粮垛能落入人间仓库,那数不尽的羊群马队能赶进乡村的牛栏,那无际的瓦块能送给百姓盖房,该多好啊!”(《云赋》,高中语文第三册,1981年版)这里将“羊群马队”赶进了“牛栏”,显然不伦不类,运用对应,“牛栏”须改为“羊圈马厩”。教学中指导学生注意范文的文题照应、首尾照应、文眼的设置、伏笔与交代,以及对偶、排比、互文等修辞格的运用,都有助于对应方法的培养。

3.在写作教学中改善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是指在个体的思维活动中智力特征的表现。心理学家认为,发展和培养思维品质,是发展和培养思维能力或智力的主要途径。

关于思维品质的划分,是一个探索中的课题。前苏联心理学界早在50年代就把思维的个别品质区分为:广度和深度,独立性和灵活性,顺序性和敏捷性[7]。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把思维品质作为创造性因子来研究,区分为对问题的敏感性、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细致性和再定义能力。[8]我国心理学家朱智贤、林崇德将思维品质划分为: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五个方面,并认为深刻性是一切思维品质的基础。[9]由于思维品质尚未得到充分研究,因此深入讨论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各种思维品质的条件还不够成熟。根据教学实践中的感受,我认为有几个“结合”是应当注意的:思维的条理性与言语的层次性相结合,思维的严密性与言语的连惯性相结合,思维的明晰性与言语的准确性相结合,思维的灵活性与言语的变化性相结合,思维的辩证性与言语的深刻性相结合。

注释:

[1]周建人:《思想科学初探》,《光明日报》1979年6月13日。

[2][3]刘伶等主编:《语言学概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94页。

[4][5][6]朱智贤、林崇德:《思维发展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94、41、578页。

语文训练论文范文篇9

阅读训练是一种能力的训练,它主要对学生阅读、理解、欣赏、分析、辨题、综合等方面的能力训练,也就是把平时所学的知识变为技能、技巧,实际上是个升华过程,所以对阅读题绝对不能用猜题押宝、死记硬背、临时应付的办法;更不能叫苦连天、怨天尤人或放任自流、得几分算几分地消极对待。而要把阅读训练当作一门系统工程看待,认思想上高度重视,大胆探索其规律,扎扎实实从起始年级抓起,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他们打开阅读大门。具体可分三步进行:

(一)可选择一些简单明显,容易分析、思考的文章进行阅读,给学生指一条阅读之路。

例如初中“课文《白杨礼赞》就适合同学的入门阅读,能帮助同学们找到阅读规律。课文第五自然段开头用了一个总起句:‘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紧接着用分说的方法,具体描绘了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对于这一段教师可以采用“学生自读——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析思考——师生共同归纳”的步骤进行示范训练。教师可以设疑:“白杨树是一种什么树?”让学生分析、思考,自由发表看法。起先有的只答第一句话,有的答具体形象描写的二点或三点,最后在教师的提示下,同学们都心悦诚服地明确了:一、白扬树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神形兼备,是总起句;二、文章从干、枝、叶、皮4方面具体描绘了白杨树的形象,?是形美;三、形象描绘了白杨树的性格,这是神美,运用了先总后分的写法。这一训练使同学们受到启发,初步探出了阅读的规律,必须认真阅读原文中的每一句话,顺着作者的思路,根据文章的内部联系,理清层次关系,最关键的是要善于抓关键性词语,有标志性的词语,以及文章的标点符号。

(二)要举一反三,由易而难,逐步加深,拓宽训练。

在教师指导阅读典起作品的基础上,可放眼课外自读课文上。起先教师可以设疑,稍加提示进行阅读,随后可采用学生自己设疑,自己解疑;或同学们分成组,这一组设疑,那一用分析、回答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多方面开拓同学的智力,提高阅读兴趣。真正把学生引人浩瀚的阅读领域里,让他们亲自去尝试,寻找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阅读路子。

语文训练论文范文篇10

段的训练应当由易到难,由读懂一段话到读懂几段话,再到读懂整篇文章。首先是让学生读懂一段话,因为一段话的内容较少,便于学生通过重点词语了解每句话,思考句与句是怎样连接起来的,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利学懂每段话乃至整篇文章。

三年级上学期如何进行段的初步训练呢?

一、启发思路,让学生掌握分析过程

读懂一篇文章要遵循一定的过程,一步一步地读下去,达到透砌理解。过程得当,能理解得顺,理解得深。我通常是遵循如下过程进行段的训练的:粗读课文,弄清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使学生获得初步认识棗细读课文,弄清本段共有几句话,理解每句话讲的是什么棗深读课文,分析理解重点词句棗把句子联系起来思考,体会本段文章的感情。为使学生认识这一阅读过程,教师要设计一组问题,以启发学生的思路。如教学《瑞雪》一课,引导学生观察挂图,使学生认识到图上画的是雪后的美景,图文对照,学生知道第三自然段描写雪景。我出示如下一组思考题:

1这段主要写了什么?

2这段共有几句话?每句是什么意思?

3哪些词句写得好?好在哪里?

4这段文字表达作者什么感情?

学生根据这组问题去读书、点画、思考、议论,然后一题一题把自己的认识讲给全班同学听,大家共同补充、修正、深化,从而引导全班同学完成对段的理解。学生遵循教师启示的思路进行段的阅读训练,逐步掌握分析过程,学会读书。

二、分析重点词句,读懂一段话

词、句的教学仍应作为三年级的教学重点。因为只有弄清了词、句的意思,才能进一步搞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读懂一段话。所谓读懂一段话,有三个层次:一是理解内容,二是理解思想,三是体会感情。达到第三个层次,才算真正理解。重点词句是指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的词句,理解了这些词句,也就理解了文章的思想内容,如《大海的歌》一课中的第二自然段,我就是抓住重点句(第四句)讲的。讲解海港繁忙的景象,抓住了装卸吊车和海轮两个景物。通过重点词语,如“钢铁巨人一般”“巨臂”“有如密林”“数不尽”“上下挥动”看出装卸吊车的高、大、多、忙;通过“飘着各色旗帜”“有如卫队”“密密层层”看出了海轮的数量多和排得齐。从这句话的分析中,有力地展现了我国海港的繁荣景象,也使学生体会到作者看到祖国社会主义建设蒸蒸日上那种自豪欢快的心情,从而对学生渗透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学生懂了这句话的意思,第三自然段的意思也就明白了,为进一步搞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打下了基础。

三、理清句子间的联系,学会连句成段

这里首先要让学生知道,一段话中的几个句子不是胡乱凑到一起的,而是有一定的联系。

如《大海的歌》第一自然段,先让学生看看这段有几句话,让学生一句一句读下去,由句子想到描写的事物,理解所表达的思想。第一句写早晨得到通知,第二句写向码头走去,第三句写看到的情景。通过学习、比较找出第三句是重点句,写出了作者在码头上看到蓝天、白云、碧海、朝阳这些景物。这些景物多彩多姿,构成了码头早晨的美丽图画,使人体会到作者当时那种愉快的思想感情。通过一句一句的理解,学生弄清了这三句话的顺序,并懂得了这三句话的顺序不能颠倒的理由,从而明白了这三句话之间的联系。从上述这个例子可以看到,在段的初步训练中,注意句子间的联系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段的训练的一个重要内。

句子之间的联系很多,有的是在内容上有联系,有的是在顺序上有联系,有的是在结构上有联系。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自然段的两句话:第一句是写海水色彩各异,第二句是写海水色彩各异的原因,这个因果关系就把两句话联系起来了。老师在钻研教材时,一定要注意把句子中的联系找出来,并让学生逐步学会分析句与句的联系。

四、弄清段落之间的联系,了解连段成篇的一些方法

与连句成段一个道理,每篇文章也不是任何几段随便连成的,段与段之间也有它的内在联系。进行段的训练时,注意找出其联系点,才能更好地把握整篇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如《大海的歌》就是按照码头--海港--大海这样的地点变换顺序来写的,使文章的几个段落紧密地联系起来。再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从结构上看是总--分--总的关系,这就是这篇文章段与段的联系。开始一段概括说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接着从海水、海底、海滩、海岛几个方面分别写出它的美丽富饶,最后一段写岛上的儿女保卫和建设西沙群岛,将使西沙群岛更加美丽富饶,另外在剖析段与段之间的关系时不可视过渡段的纽带作用。如《瑞雪》第二段只有一句话:“大雪下了整整一夜”。它既承接了上段,说雪下得时间长,雪大,又告诉人们一夜之后雪停了,为下段写雪后的美丽景色进行了过渡。

五、根据课后练习,进行初步分段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