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药学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8 12:09:17

应用药学论文

应用药学论文范文篇1

1.1资料来源

2000-2010年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ChinaHospitalDigitalLibrary,CHDL)收载的1368种医学期刊,4946种相关期刊,229个医学博硕士培养单位,51个医药卫生学会或协会会刊及论文集,22种报纸刊登的医药卫生类文献,期刊覆盖率达100%。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与临床药学工作相关的文献,排除有关制剂(新药)研发、质量标准与控制、药品采购供应等其他药学类文献。

1.3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以关键词合理用药、药学监护、药学服务、药学保健、临床药学、临床药师、药师、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个体化给药、药物应用研究、药物利用评价、处方点评、医嘱评价等分别检索。

2结果

2.1以药学监护、药学服务、药学保健为关键词检索

本研究检索出1979-2009年有关药学监护的文献为1989篇,药学保健为679篇,而药学服务则达10857篇。

2.2以临床药学为关键词检索

以临床药学作为关键词,检索2000-2010年CHDL收载的文献,检索出文献24871篇,有效文献(检索时,会出现重复文献、会议通知、期刊索引、投稿须知等,称为无效文献)8286篇,包括期刊文献5866篇,博硕士学位论文61篇,报纸文献906篇,会议论文587篇。纳入研究7539篇,包括期刊文献5207篇,涉及期刊640种;博硕士学位论文57篇,涉及36所大学;报纸文献764篇,涉及报刊103种;会议论文561篇;其他文献950篇。2000-2004年有1745篇期刊文献,平均349篇/年,2005-2010年有5794篇期刊文献,平均965.7篇/年,呈明显增长趋势。

2.3以药师和临床药师为关键词检索

以药师或临床药师作为关键词,检索2000-2010年CHDL,得文献61866篇,其中以临床药师作为关键词得文献10076篇,有效文献4842篇,包括期刊文献3704篇、会议论文379篇、博硕士学位论文27篇、报纸文献732篇。与临床药学相关文献2875篇,占纳入研究文献量的59.38%,期刊文献涉及期刊395种,占CHDL收载期刊(1368种)的28.87%。结果见表1。以药师为关键词共检索到文献12207篇,其硕士学位论文152篇,涉及68所大学,与合理用药相关论文9篇,占5.92%;期刊文献6542篇,其中有效文献5670篇,纳入研究分析4930篇,涉及657种期刊;报纸文献5263篇,其中有效文献4922篇,涉及309种报纸;会议论文250篇,其中有效文献220篇,涉及136次学术会议论文集。

2.4以合理用药为关键词检索

以合理用药为关键词做全文检索,文献量达91383篇,其中有效文献81677篇,占89.38%。从开展与合理用药相关研究角度考虑,仅选择期刊文献和博硕士学位论文为统计对象。统计结果见图1。

2.5以临床药学实践工作相关内容为关键词检索

以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个体化给药方案设计、药物利用评价、药物应用研究、处方点评、医嘱评价、用药教育、会诊、查房等为关键词,检索获取文献5181篇,其中有效文献4809篇,结果见图2。

2.6期刊文献引用和下载分析

期刊文献被引用和下载次数可反映学科某个领域被关注和研究的程度。本文检索出的文献中,被引用次数和下载次数排序居前10位的文献中与抗菌药物相关的文献均为6篇,具体结果见表2、3。2.7作者区域分布分析与临床药学相关论文2927篇,作者区域分布情况见表4,部队单位统一为部队,如地处上海的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纳入部队统计。2.8发表文献数量≥4篇的作者纳入临床药学类期刊文献7909篇,2000-2010年共有150名作者以第一作者发表文献≥4篇,文献总数为804篇,占10.17%。

3讨论

3.1总体情况

2006年卫生部在全国19家医疗机构启动了国家卫生部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工作,到2009年全国共培训临床药师415名(约占全国药师总数的0.13%),分布在全国374家医疗机构,其中35%的医疗机构分布在省会城市,65%分布在地、县城市(约占全国医疗机构总数的0.038%)。截至2010年9月底,全国医疗机构数量达92.44万个,其中医院2.05万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88万个,乡镇卫生院3.83万个,村卫生室64.80万个,诊所(医务室)17.51万个,药师约30万人。作为医院药学重要组成部分的临床药学,其核心工作是药学服务,工作目标是合理用药。近10年来,这项工作在我国医疗机构呈快速增长趋势。从2000-2010年发表的文献数量可以看出,随着合理用药关注度增加,与合理用药相关的文章、科研成果也在增加,但是合理用药的结果并不是很理想,特别是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问题突出。为此,卫生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为期3年(2011-2013年)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

3.2文献数量、文献引用与下载次数及作者区域分析

2000-2010年,我国与临床药学工作相关的文献量呈逐步上升趋势,与国家同期(2002、2004、2007、2009年)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呈正相关。2000-2004年,文献内容主要集中在处方点评(以形式审查为主)、血药浓度监测、临床药学的方法学探讨、临床药学工作主体的培养等;2006年后,新的一轮以执行《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处方管理办法》等法规性文献为主的工作成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的主要工作,相关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抗菌药物应用分析、处方点评[2]、临床药师培养[3]、药师工作模式[4]、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药品应用评价等,其他散在的研究文献集中在专病或专药的研究、个体化给药方案设计(丙戊酸钠、华法林、氨茶碱等)、药物利用评价、药物应用研究等方面。通过文献分析发现,对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应用的关注度逐年增加,但我国合理用药现状与实际期望值之间存在很大差距。文献引用与下载量反映了药学工作者对当前医疗机构药学重点领域的关注度,也反映了医疗机构药学工作的政策走向和药师自身晋升的需求。文献的区域性分析,反映了作者单位的科研水平和学术水平,也反映了不同系统、不同医疗机构、不同作者、不同地区性药学工作的关注点和差异。

3.3药学服务观念转变

我国的临床药学工作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以药物信息工作、血药浓度监测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为主要内容。2003年中国药师周珠海会议主题名为“健康,药师伴您同行”,明确了药师在健康保健系统中的地位。2002、2004及2007年陆续颁布的法律法规使全国各级医疗机构药师及管理者的观念发生了质的转变,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服务新概念逐步确立,临床药学工作内容及内涵进一步拓展,对病人健康的关注得到了根本的体现,以合理用药为目的的研究、学术探讨日益深入,文章数量逐年增多。

3.4强化入口管理、过程监督和结果评估

应用药学论文范文篇2

1.1资料

以2013年全国中药临床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为研究对象,共80篇。

1.2研究方法

从论文类型、研究内容、作者地区分布等方面对80篇会议论文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论文类型分布情况

本次会议80篇论文中,理论探讨性论文占43.75%,调查分析性论文占22.50%,其余为综述和实验性论文,未有应用中药临床药学干预疾病治疗的个案报道。可见,全国中药临床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以理论探讨性论文为主,中药临床药学应用在中医临床的具体实践性论文较少,这与中药临床药学目前在全国医疗机构开展情况基本一致。

2.2论文研究内容分布情况

80篇会议论文中研究内容除中药临床药学浅论最多外,还有中药用药分析、中药不良反应、中药药动学、中药煎药及临方炮制、中药说明书及包装、中药处方点评、中药药源性疾病、中药循证药学等,研究内容较广泛,涉及研究领域也较多。但是,涉及中药药动学、中药处方点评、中药药源性疾病、中药循证药学的论文较少,且多以理论探讨性和综述性论文为主,缺少开展上述具体研究的成功案例和经验总结性论文。通过统计还发现,在中药用药咨询、中药药性理论研究、中药生物利用度监测等方面未有相关论文。

2.3论文作者单位所在地区分布

80篇论文的作者单位所在地区分布较广,但投稿数量最多的为会议主办地广东(31.25%),其次为天津(18.75%)、北京(16.25%)、河南(10.00%)、江苏(8.75%),其余11个省市只有1~2篇,投稿数量均很少,另外还有海南、广西、云南、贵州、江西、山西、辽宁、福建、浙江、西藏、宁夏等10多个省市未有论文。

3讨论

3.1建立完整的科学的中药临床药学学科体系,促进中药临床药学由理论研究向具体实践转变近年来,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逐步开展起来,临床药学工作也成为医疗机构药学服务的核心内容。但是,目前的临床药学工作多以化学药临床药学为主,中药临床药学开展较少,多数中药临床药学研究仅停留在理论探讨层面。本次会议80篇论文中,理论探讨性论文较多,而实践性论文较少。究其原因有多方面,其一,目前还未建立有一套完整、科学的中药临床药学学科体系,也未有一套规范的、行之有效的中药临床药学开展模式,使中药临床药学人员无所适从,不知道如何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其二,中药临床药学人才的缺乏限制了中药临床药学的开展。目前在我国尚无一名正式的中药临床药师,也没有中医药高等院校设置过中药临床药学专业或开设中药临床药学课程。现在从事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人员多为受传统中药学教育的中药师经简单的临床药学知识培训而来。传统中药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中药饮片鉴定,中药制剂生产及质量控制各个环节的药学人才[2],他们往往缺乏中医基础理论和中药药理等知识,导致难以胜任中药临床药学工作;此外,还存在医疗机构主管部门及医疗机构本身对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重视不够等因素。鉴于上述原因,大多数中药临床药学理论研究成果均未能在实践中得到充分的应用,阻碍了中药临床药学的发展及水平的提高。随着中药临床药学相关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高水平的中药临床药学理论研究成果也不断涌现,本次会议论文中也有不少,如有2篇论文对中药临床药学概念、主要任务和最新研究进展作了详细论述;有的论文从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实践出发,从思想认识、机构建立、编写资料、信息服务、中药调研和处方分析与点评等方面探讨了医院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方法;有的论文就中药临床药师的定位、工作内容等作了深入探讨;有的论文探讨了医院中药房开展中药临床药学模式;有的论文还深入探讨了中药临床药学研究内容中的中药处方点评的科学化、系统化实施要点。此外,有的论文还从中医药院校的课程设置、实习安排及医疗机构的培养安排方面,对临床中药师的培养方法进行了分析,以探讨及完善具有中医药特点的临床中药师培养模式。上述会议论文中一些有关中药临床药学的理论研究成果和本次会议首发的《中药临床药学》专著,对指导建立一套中药临床药学开展模式甚至建立中药临床药学学科体系都具有重要的参考。因此,本次会议论文中占多数的理论性文章为中药临床药学学科理论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使人们对中药临床药学的开展内容、方法等有初步了解,为中药临床药学工作者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有助于中药临床药学由理论研究向具体实践转变,推动中药临床药学发展。

3.2拓宽中药临床药学研究范围,进一步深化研究内容,有利于完善中药临床药学研究中药临床药学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患者为对象,研究中药及其制剂与人体相互作用和合理、有效、安全用药及应用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学科[3]。狭义来讲,中药临床药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是指导临床医师合理应用中药治疗疾病。从广义上说,中药临床药学研究的内容非常广泛,除上述狭义研究内容外还包括中药不良反应的监测与上报、中药药动学研究与生物利用度监测、中药药性理论、中药之间及中药+化学药之间的配伍、中药处方点评、中药用药咨询、中药药源性疾病防治、中药药物经济学、中药循证药学、中药调剂与煎服、中药临方炮制、中药临床试验与评价等多方面研究内容[4]。从中药临床药学本身定义及其内涵外延的需要,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中药临床药学研究领域绝不能局限于狭义的指导临床医师合理应用中药治疗疾病,必然会是多元化的研究领域。从本次会议论文的内容分布情况看,虽然中药临床药学研究内容在多方面已取得一定成绩,但在某些方面的研究力度、深度仍然不够,且有些领域未有相关研究报道。因此,应积极拓宽中药临床药学研究范围,进一步细化、深化研究内容,丰富完善中药临床药学的内容。

3.3调动医院药学人员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积极性,加强地区间合作与交流,促进中药临床药学水平的提高中药临床药学作为一个新生事物,现正处在一个研究探索阶段,开展过程中肯定也会碰到不少困难和问题。为了使中药临床药学更好的发展,需要组织全国各地专家、学者对其存在或碰到的个性与共性问题进行研讨及学术交流,本次学术研讨会正是以此为目的而召开的。本次研讨会共有来自全国23个省市的专家、学者参加,有16个省市的专家、学者向大会提交了论文,论文作者单位所在地区主要集中在广东、天津、北京3个省市。虽然本次会议论文投稿数量较多,但仅分布在16个省市。由此可知,各地区开展中药临床药学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地区对开展中药临床药学意识薄弱,缺乏开展中药临床药学的积极性。因此,要加强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必要性、重要性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中药临床药学的认知度,强化医务人员的中药临床药学意识,调动医院药学人员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积极性。同时,要注意加强地区间合作与交流,邀请开展中药临床药学水平较低或未有开展相关工作的地区医院代表参加有关中药临床药学的学术活动,促进上述地区与较发达地区中药临床药学工作人员的沟通和交流,以带动该地区中药临床药学的发展,促进各地区中药临床药学水平的协调发展,最终促进全国中药临床药学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

4结语

应用药学论文范文篇3

关键词:叙事医学;药学服务;临床药学;药师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推进和医院药学的不断发展,医院药师工作重点逐渐从“以药品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转变。越来越多的药师开始从事直接面向患者的药学服务,如开展药学查房、协助制定给药方案、药物重整、用药教育、用药咨询、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慢病管理等工作。药师在抗感染、抗肿瘤、抗凝治疗、降糖治疗等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1-5],已经成为治疗团队的重要一员。笔者早期曾指出:药师与患者之间双向、积极的交流有助于双方的理解,提高药学服务的有效性[6]。药学服务(pharmaceuticalcare,PC)要求药师不仅仅提供用药支持,更应重视患者的身心健康,提高患者生命质量[7]。因而,提高药师沟通等人文素养,对于推进药学服务的深入开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医学人文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叙事医学(narrativeMedicine)日益受到临床医学界的关注,为药学服务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新的机会和动力。本文拟就叙事医学在药学服务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1叙事医学的概念内涵

2001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者丽塔·卡伦首次提出了“叙事医学”[8]。叙事医学是由人文医学、叙事学和医患关系研究等学科知识汇集而成的一种医学,叙事能力具有识别、吸收、解释和被疾病故事所打动的能力。卡伦教授认为,医学与文学渊源深厚,医学在本质上是叙事的,叙事的作用不亚于数字及专业术语。以情说话、带情倾听、用情看病,回归医学本身,叙事医学由此应运而生[9]。实践叙事医学,由具有叙事能力的临床工作者通过“吸收、解释、回应患者的故事和困境”,为其提供充满尊重、共情和生机的医疗照护[10]。叙事医学采用文学叙事来丰富医学,认知生命、疾苦、死亡的意义;用叙事来体现医学人文,聆听排斥科学话语的患者声音。简单讲,叙事医学就是讲生命的故事,把医者和患者紧紧地联系在一起[11]。根据卡伦教授研究,书写平行病历是医生实践叙事医学的主要形式。平行病历记录疾病带给患者的主观感受,也描摹诊治过程中医患的所思所悟,是“非技术性”的人文记录。提高医者叙事能力,可以从“细读、关注、共情”三步做起。细读。以读者而不是医者的角度阅读疾病的故事,从文字中体会和意识到患者面临疾病、苦难、死亡时的精神冲击,也可以意识到技术的局限和冰冷。卡伦教授在著作《叙事医学:尊重疾病的故事》中提出了细读法,以及细读文本的五个要点[11],包括:1)框架(文本的作者、读者及其空间结构);2)形式(文本体裁和结构、叙述者、暗喻、典故等);3)时间(故事发生的时间线);4)情节(文本中发生的故事);5)意愿(作者创作的目的)。关注。关注病情是考验医者的智商,而重视病人的心情可以检验医者的情商。在医疗实践中,除了关注病人的病情变化,更应积极关注病人及家属的心理状态、情感诉求。共情。通过细读和关注了解病人的心理需求,就能够实施有效沟通,与病人的情感相融合,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共同面对治疗的成功与失败。叙事医学包括三个要素[12]:即关注病人的故事、再现医者的实践、接纳医患间的共情。三者合一,为现代医学注入情感的活力,也是医者成为“师”的必由之路。国外叙事医学临床实践可参考该领域的奠基之作卡伦教授主编、郭莉萍教授主译的《叙事医学:尊重疾病的故事》一书[11]。学者Bayoumi指出了作叙事医学的五条原则[13]:第一、数据的呈现顺序应反映这些故事,而不是混乱的数据收集;第二、病例报告应反映患者的患病经历,例如:包括病人主诉,而不是令人遗憾的转诊原因;第三、病例报告应反映演讲者的诊断或治疗逻辑;第四、既往病史应包含涉及患者现状的一切因素,如用药史和家族史;第五、案例报告的语言应适合讲故事,并顾及患者的经历。

2叙事医学在国内的发展及应用

国内从2008年开始引入叙事医学的概念。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于2011年11月召开了首次叙事医学座谈会;2015年10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了郭莉萍教授主译的叙事医学奠基之作《叙事医学:尊重疾病的故事》。2018年9月,韩启德院士主编的《叙事医学》杂志创刊;10月,南方医科大学将叙事医学列为住院医师规培课程,随后国内多所医学院校将其列为选修课程;11月,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设立了全国第一个叙事医学研究中心。2018年11月15日—16日举行的第二届北大医学人文国际会议中,叙事医学创始人丽塔·卡伦做了《叙事医学》主题发言;2019年4月的博鳌·健康界峰会上首次设立了“叙事医学分论坛”[12]。2011年被认为是叙事医学正式引入我国的时间[14]。截止2020年2月4日: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检索篇名/题名中包含“叙事医学”的论文,排除会议、报纸、重复等文献,共计246篇中文期刊文献,另有学位论文3篇。研究领域涉及临床医学、护理学和中医学,研究方向涉及肿瘤或临终关怀、重症医学、妇产科、慢性疼痛、糖尿病、精神心理等。由各年度发文数量可以看出(图1),近年来叙事医学研究热度逐年增高。其中,有10位作者论文署名≥5次,为叙事医学的主要研究者,然而,叙事医学应用于临床药学和药学服务的文章极少,截止2020年2月4日,国外仅有2篇发表[15-16];如一项研究评价了叙事医学的应用对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16],药师采用叙事方式和传统方式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访谈。结果表明,叙事性访谈揭示了患者需要进行更多的沟通,有助于改善用药依从性。国内药学期刊尚无相关主题文献。随着叙事医学的应用,已开始衍生“叙事药学”的概念。“药事网”2019年12月31日登载了一篇题为“叙事药学--倾听患者擅自停药背后的声音”的文章;南京鼓楼医院药学部葛卫红主编的《中国临床药师成长实录》[17],收集了47家医院127名药师的171篇文章,以亲身体会或真实案例的形式展现了临床药师在临床工作时所经历的困难与困惑、成功与收获,充满了叙事医学的元素。

3叙事医学理论应用于药学服务作用和意义

3.1有助于药学工作向“以患者为中心”转型。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推进,药师“以患者为中心”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药学服务,将是医院药学工作的核心内容。药师可将“叙事”融入到药学工作中,落实“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做患者疾病故事的讲述者、倾听者,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增进对患者的理解,从而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3.2有助于提高药学服务的深度。目前医院药学已开展和参与了病区药学服务、多学科联合诊疗、药师咨询门诊、线上咨询服务等多种项目,推动了药学服务的快速发展。在提高药学服务的数量的同时,我们更须注重药学服务的质量。基于“叙事医学”的个体化药学服务,有助于保障药物治疗的适当性、有效性、安全性和依从性,提高药学服务的深度。3.3有助于培养药师人文素养。目前,医护人员已逐渐将叙事医学应用到医疗工作中。药师将叙事医学应用于药学服务,有利于进一步培养药师人文素养,与医护人员同步。建立医药护协作关系、职业集体关系,对药师深入临床工作有积极的意义。3.4有助于构建和谐的药患关系,树立药师良好的职业形象。叙事医学实践对医患关系的促进作用在国外的研究中已经得到证实[18]。叙事不能替代科学,但有助于建立有温度的医学;将“叙事”应用于药学服务中,有助于赢得患者信任,增强患者对“药师”职业的理解,从“模糊认识”逐渐转为“清晰认知”,树立良好的药师职业形象,这在当前国情下尤其具有特别的意义。

4提高药师叙事能力的方法

应用药学论文范文篇4

1材料和方法

以我国的“中国期刊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为检索资源,以1995-2011年10月31日为年限检索,将“药学服务”、“药学监护”和“药学保健”作为篇名进行期刊精确检索,剔除重复发表和少部分实际内容离题的论文,获得药学服务相关有效文献1840篇。对检索出的每篇文献按照论文年度发表量、发表文献出处的区域分布和研究内容、覆盖的疾病种类及药品类型等项目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发表文献的数量年度变化情况1995-1999年药学服务相关文献年度发表量相对较少,2000年开始迅速增加。药学服务相关文献的阶段发表量与构成见表1。

2.2作者机构分布情况按文献第一作者的所在机构对对1840篇药学服务文献的出处进行汇总分析,见下表2。排名前五位与后五位文献出处机构的省际分布表,见表3。从表2可见,我国的医疗机构是非常重视药学服务研究与实践工作的,占总发表文献量的88.9%,高等院校及研究所是开展药学服务理论研究的中坚力量,同时,我国卫生行政部门也开始重视药学服务的管理和法律问题。从表3可见,总体上,17年间经济发达地区对药学服务的关注度远远高于经济不发达的地区。药学服务的研究关注度最高的为北京,最低的为西藏,发展最快的为江苏省。

2.3研究领域分类情况药学服务文献研究主题内容归为3类: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其他类。其中,理论研究包括介绍药学服务相关概念、理论、准则、方法、分析模型和管理等但不涉及具体疾病或药物分析的文献;而将药学服务在医院、疾病、药品和社会药房、社区和卫生应急事件中应用的实践经验分析以及药师职责转变分析、社会调查研究文献列入应用研究类;将对国外文献的翻译和教学实践等文献归为其他类。从表4可见,我国目前药学服务理论概念研究文献占32.6%,应用研究文献占65.3%,其他类占2.1%。在理论概念研究中,我国学者将引入价值链管理、6σ管理、品管圈、质量管理、象形图示等理论与方法应用于药学服务研究中,不断丰富了人们对药学服务的内涵和层次的理解和药学服务质量评价的手段[5-11],具体见表5。药学服务应用研究的主体为医院,文献报道涉及综合性大医院、县级医院、基层医院、儿童医院、军队医院等多层次医疗机构,覆盖面较广。尽管社会药房和社区药学服务实践文献占总文献量的4.5%,但近两年人们对社区药学服务研究关注呈快速上升趋势。这与我国人口的老年化和慢性病问题密切相关。信息技术在药学服务实践中的应用从开始的医院信息、病案信息系统的引入发展到自主软件的设计[12]。其次,我国学者也对美国、瑞典、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药学服务模式、服务体系、临床实践和高等药学教育系统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与报道。

2.4我国药学服务文献覆盖的疾病和药品类型我国的医务工作者对哪些疾病和药品开展了药学服务实践活动呢?表6和表7对文献中覆盖的疾病种类和药品类型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表6、表7显示,医务工作者对呼吸系统、重症感染、心脑血管的药物治疗问题和抗菌药、中药的合理使用及药品的不良事件重视程度更高。

2.5我国医务人员和患者对药学服务的认知情况对医务人员、患者和社区居民对药学服务的认知状况社会调查文献共计48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3-24]:

(1)目前我国临床药师开展的主要药学服务工作包括处方点评、药师参与查房、药物信息服务、用药咨询、药品不良反应收集、监测血药浓度,设计个体化药物治疗方案;

(2)未来医院药学发展方向是药学服务,药师的主要任务是实施药学服务,大部分调查的医院、临床医生、患者支持药学人员开展药学服务;

(3)医师最希望从临床药师处得到的药学信息为药品的适应征、正确使用方法、药物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新药的信息、同类药物比较、特殊人群用药调整等方面;

(4)患者最希望临床药师提供的药学系信息为用药选择、用法用量、用药咨询、药物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注意事项、用药宣教、药物贮存方法、药物的价格、药品报销范围;

(5)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目前最欠缺的知识体系为:疾病知识、临床知识、药物治疗知识和联合用药知识缺乏。

2.6药学服务干预对疾病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在345篇关于药学服务干预对疾病治疗效果的文献报道中,以医务作者的个案的药学服务干预报道居多,而对照性干预评价报道偏少。在药学服务评价指标的选取中以患者用药依从性、患者对药物治疗知识的知晓率偏多,综合性的评价偏少[25-27]。国外学者在临床药学服务质量的评价上,对照研究较多,评价指标既包括患者用药依从性,也包括患者对于药物治疗的认识、药物不良事件和药疗错误的发生率、合理用药状况、干预措施被医师接受的程度、抗生素使用频度等客观指标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水平、患者满意度等主观指标[28]。

应用药学论文范文篇5

1我校临床药学研究生教育现状

我校于2013年开展了临床药学研究生教育,学制学位:三年学制、毕业后授予理学硕士学位;培养方式:采用理论学习、教学实践与科学研究相结合,集中授课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导师指导与学科集体培养相结合,在教研室领导下组成以导师为组长的指导小组对研究生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及独立工作能力等全面负责,侧重素质和能力培养;培养目标:培养具备临床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同时具备药学、医学及其相关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际交流能力,能够参与临床药物治疗,从事临床药学实践和教育,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实验技能,具有独立进行课题设计、从事临床药学创新研究的能力,能够在药品临床应用、研究、开发和管理方面从事临床药学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临床药学人才;研究方向:药物临床应用研究、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药物应用安全性研究、循证药学研究。课程设置:包括专业基础课程(高等药剂学、医学科研方法学导论、外科学进展、循证医学、肿瘤基础理论、药物分析选论、内科学进展、医学分子生物学、医学信息检索、现代仪器分析实验与技术)和专业课程(临床药理学、专业外语)及公共课、选修课。考核方式:考试、论文答辩。实践教学分为教学实践和临床药学实践,临床药学实践分为初级实践(在门诊药房、住院药房、药库、药检室、制剂室、静脉药物配制中心、临床药学室等部门轮转3个月)、高级实践(在导师和指导小组指导下参与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肿瘤科等临床科室轮转5个月)和专科实践(根据个人兴趣选择临床药学某个专业方向进行较深入的专科临床药学实践,时间4个月)。

2我校临床药学研究生教育分析

2.1我校临床药学研究生教育优势我校临床药学研究生教育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壮大的过程,成为临床药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拥有临床药学研究生导师5名,都是从事临床、教学、科研的高级双师双证导师[3];拥有3家直属大型三甲附属医院及30多家非直属三级教学实践基地,多家实践教学基地同时也是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具备临床药学人才培养的丰富经验及优质资源。通过对我校临床药学相关师生广泛调查发现,他们均对招生就业情况评价较为满意,这与“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医院药学服务由原来的“以药品供应为中心”转变到“以病人为中心”[4]以及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水平需求、药学从业人员职业发展需求、学生就业背景需求[5]有关;教师队伍、教学质量与效果评价也较为满意,这与我校拥有完善的实践教学基地及较好的教师队伍有关。2.2我校临床药学研究生教育不足美国是临床药学研究生教育的发源地,1957年美国密西根大学药学院的DonaldFrancke教授首次提出六年制Pharm.D.(Doctorofpharmacy)[6],国外发达国家临床药学研究生教育现己较为成熟,国内临床药学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中国药科大学是最早(2006年)获批设置临床药学专业的学校,我校的批准时间是2011年。由于我校地处中西部地区,地理位置相对偏僻,学科发展时间短,与国内一流大学及欧美相比,我校临床药学研究生教育尚不成熟:学制学位较为单一,培养方式合理,但很多细节未到位,培养目标是复合型人才,与现代临床药学教育发展方向(服务型临床药学人才[7])有所偏颇,研究方向较少,需拓宽研究领域,课程设置无特色,在深度和广度上有所欠缺。目前我校临床药学研究生教育还属于科学学位型培养模式,毕业授予理学学位,这与我国还没有独立设置临床药学专业学位有关[6];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学生大多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积极性差,尽管应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但还有待提高;课程设置欠合理,教材实用性较差;见、实习安排不尽合理,临床药学实践范围较窄,时间短,偏重于药学研究、实验室监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以及用药咨询,而临床用药决策参与较少,不能适应现阶段医院药学、社区药学领域对临床药学人才的需求[8];考核方式较为单一尚需修善,教师、学生国际合作交流机会少,很难跟上学科前沿。

3建议

应用药学论文范文篇6

【关键词】医疗机构;药学人员;培训;药学服务

医疗机构药学人员是医疗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疗机构中分别从事药品的采购、储存、保管、调剂、制剂、药品的质量管理、药品的临床应用、经济核算、临床药学、药学教学、科研、监督等工作[1]。具有专业性强,知识更新快的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药物新剂型不断涌现,医院药学人员也要与时俱进,适应时展的要求,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增加业务知识。医疗机构药学人员的能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工作水平的好坏,甚至会影响医疗机构的声誉。因此,加强药学人员的培训,提高药学人员的专业素质有着重要意义。

1加强医疗机构药学人员培训的必要性

1.1现代药学发展的进程和相关法律法规的需要

随着制药工业的飞速发展,现有药品的品种、剂型、规格、用途、用法、名目繁多,药品推陈出新速度加快,单个药物涵盖的知识和信息量不断加大,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导致现代临床用药和解决用药问题更多依赖于药学信息服务。药学人员的这种知识更新和信息获取的过程,仅靠个人自身的力量已经难以完成。同时药学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和实施,使药学人员的法律法规培训成为必要。如有新出台或新修订的药品法规,应及时进行解读和培训[2]。

1.2是医疗机构药事活动的需要

1.2.1加强医疗机构药学人员的培训能够减少药品采购、使用的盲目性,保障临床对药品的需求在医疗机构药学日常业务中,药品的采购和贮存需要药学人员掌握多变的药品市场行情,准确把握药品的质量和价格信息。药学人员也需要及时了解临床用药趋势,掌握新产品信息和科研新动态。临床药品的选用和淘汰更新受多种因素制约,其中医生的要求和药品生产厂家的促销活动对医院药品采购决策有重要影响[3]。但是医生意见尤其是厂家的推荐往往带有很大的片面性。药学人员必须加强创新药品信息的培训,对引进新药有全面的了解,做到引进新药的评价,广泛收集新药品完整资料。特别是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方面的信息,还要收集同类药品疗效和毒副作用比较研究的信息,为临床提供决策依据。1.2.2为医疗机构开展药学服务提供有力保障医疗机构药学人员开展药学服务,传播合理用药知识,一方面使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方面增加了信心,另一方面也使药学人员的专业特长得以发挥,在医疗机构药学人员的调剂工作中,加强药师的业务学习,提高审核处方能力[4],及时发现错误,避免不合理处方的调配。在药学人员加强专业学习的同时,加强医患沟通培训也是必须的。药学人员需要熟练掌握与医护人员及患者的沟通技巧,并具备解答药学相关问题的能力,能够在不良反应未出现或出现初期及时发现处理[5],并加以指导,以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和用药不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1.2.3指导临床药学的开展,促进合理用药医疗机构药学人员参与医生查房,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发挥了重要作用[6-7]。合理用药首先是医疗的基本要求,如为了迅速控制病情,减少病痛和伤害,必须针对患者的病情,把适当的药物,在适当的时间,选择适当的剂量,通过适当的途径,使用适当的疗程,达到适当的目标。合理用药需要多方面的通力协作,需要有利的内外环境。在药物治疗过程中,临床药学人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临床药学人员要不断加强学习,加强业务培训,更新业务知识,熟练掌握药物的功效主治、配伍禁忌、不良反应等知识,为临床药学服务提供帮助。1.2.4改善医院自制制剂的生产和研发医疗机构自制制剂作为医院药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医院临床需要和患者健康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为医院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8]。但是,医疗机构制剂研发人员观念陈旧[9],对制剂研发的科学性、严谨性认识不足,因此,加强医疗机构中药学人员自制制剂法律法规、生产工艺流程及监测、贮存保管等方面的培训,使药学人员在制剂生产过程中,从原料的采购到制剂出品的各个环节,严格控制质量,遵守药品法律法规,保障了自制制剂的质量,同时医疗机构药学人员通过培训学习,在开发和研究新剂型方面也能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1.3药学人员科研思维和能力均需不同程度的提高

医疗机构中药学人员由于大多数在调剂室工作,离开了学校研究环境很多年,科研思维及科研能力都需要进行相应的提升。在医疗机构中的药学人员,大部分都是从事药品的调剂工作,形成了一定的工作模式,对药学科研思维的切入点把握不准,进行科研能力不足。以临床科室为主的科研立项和科研成果占了大多数,而药学人员大多也都是参与其中,而真正的做为主研立项的人,或者学科带头人还不够多。因此,加强对医疗机构药学人员的科研思维和能力的培训是必要的。

2药学人员培训内容及方法

2.1建立健全培训制度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药学人员的法律法规培训制度,由药学部组织实施培训计划。建立全体员工培训细则,如各种法律法规的宣传培训,要定期进行开展,使药学人员及时掌握药品的法律法规,指导其在医院药事活动中,有法可依,减少执业风险。通过对药品信息的培训,减少药品釆购、使用的盲目性。

2.2建立药学专业培训项目

由药学部根据工作需要定期推出学习科目,不同科室的药学人员参加本科室的学习项目。如临床药师通过参加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培训,对临床提供技术指导,确保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窗口人员应该始终保持微笑来对患者进行服务,并且及时地解答患者所提出的问题,相关医患关系处理主任也要对窗口人员进行培训,增强其窗口服务意识[10]。医院制剂属于药品管理范畴,其质量同样是生产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影响制剂质量的主要因素概括起来包括“人、机、料、法、环”,其中人员的因素摆在首位,也就是说,只有加强人员培训,强化员工的法规意识、质量意识、责任意识,提高实践操作技能,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制剂质量安全[11]。

2.3药学科研的培训

医疗机构要定期对药学人员进行科研思维和能力的培训。随着医学水平的提高,对药学人员科研水平的需求也与日俱增,药学人员因在医院任职或离开学校学习数年,科研思维和能力均需不同程度的提升。如在文献阅读及论文撰写方面,需要掌握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数据库的使用方法及文献检索策略,能够利用计算机网络检索相关的国内外药学文献,具有一定的阅读、翻译英文文献的能力,以及掌握中文科技论文的写作格式与技巧,初步具备自主写作、修改、排版、发表中文科技论文的能力,具备一定的英文写作能力[12]。

2.4建立考评机制,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医院和药学部定期组织进行优秀药学人员的教学观摩,是药学人员通过授课提高业务能力,激发起他药学人员学习的积极性。可以将培训授课与交流、质量评价结果、年度培训出勤情况、人员培训考核成绩等内容逐一公示,也可以在绩效补助中增设教学培训授课补助与年度培训奖励,将培训考核结果与个人的年度评优评先、进修培训机构、岗位安排、骨干竞聘等直接挂钩。通过上述举措,进一步激励员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与学习的主动性[13]。

3探索与思考

医疗机构药学人员的构成具有多元化、学历层次跨度大的实际情况,并且业务繁重,自觉加强法律法规学习和业务学习,有较大困难。因此,为药师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提高其执业能力与水平[14],为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提供保障。

3.1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注意互相关心爱护

医院和科室努力创造条件,以各种可能的方式和途径为药学人员培训提供理想的学习环境,医院图书馆的阅览室可以供药学人员进行业务学习和浏览国内外专业期刊,医院图书馆的专业教学网络资源和期刊书籍也全面开放,有助于药学人员在工作之余进行学习。药学人员相互之间积极交流学习知识和学习体会,不仅提高了工作能力,而且使同事关系更加团结。

3.2建立长期的培训体系,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要内容的医学继续教育是医务人员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手段,药学人员的继续教育也是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药学人员要建立长期培训体制,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使药学人员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不断激励学习的积极性。鼓励药学人员积极撰写论文和著作,在医疗机构中,逐渐成为科研领军人物和学科带头人。通过对医疗机构药学人员的培训,弥补了药学人员业务知识的短缺和对药学相关法律法规认识的不足,使其业务能力和沟通能力有较大提高,法律法规意识增强,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面做出了贡献,降低了药学人员的执业风险。同时也使药学人员的地位有所提高,为临床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保证了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用书编写专家委员会.2020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药学(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325.

[2]赵艳梅,韩昆,董敏等,完善制药企业药品研发质量管理体系的探讨[J].中国药事,2019,33(8):896-903.

[3]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2013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药学(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763-764.

[4]丁古.加强门诊药学服务减少患者不当退药[J].职业卫生与病伤,2012,27(5):320.

[5]马腾飞,王允,李梅,等.在药理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研思维能力的探索卫生职业教育,2012,30(23):77-78.

[6]唐景财,阎敏.临床药师参与肾病综合征并发胃肠道感染患者的药学实践[J].中国药事,2016,30(2):167-170.

[7]谢希晖,倪建锋,罗丽琼,等.药师参与镇痛辅助药物治疗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效果分析[J].中国药事,2016,30(11):1161-1166.

[8]国家卫生计生委药物政策与基本药物制度司,国卫药政发[2015]70号,关于落实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采购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S]2015.

[9]陈家润,江映珠,孟兰贞,等.广东省医疗机构中药制剂注册申报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国药事,2019,33(10):1097-1101.

[10]丁彦春.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在中药房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民康医学,2018,30(10):89-90.

[11]吴禾,何为,徐超斗,等.实施2015《军队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验收标准》的思考与建议[J].解放军药学学报,2016,32(2):185-186.

[12]陈熹,王晓东,倪建腾,等.中药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药事,2019,33(5):594-600.

[13]倪晓霞,王庆芬,陈锦珊.加强医疗机构制剂生产人员培训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药事,2018.32(10):1419-1421.

应用药学论文范文篇7

关键词:治疗药物监测;精准药学服务体系;临床决策;合理用药;药房管理

我院于2016年建立事前实时干预、事中互动审方、事后点评分析的一体化用药决策库,并获得美国医疗信息与管理系统学会(HIMSS)6级认证[1]。审方中心的建立与实践,对我院的闭环用药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相依的药物决策知识库也需要做针对个体化用药的相应更新。我院传统开设的血药浓度检测存在不足,如血液样本取样时间点未严格遵守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药理学规律,样本检测时间过长,检验结果准确度无多重方法验证,只有数值结果,即无相应追踪,也无相应药学干预,如个体化用药剂量调整,无系统科学的数据及样本库管理。2017年至2020年,在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简称卫健委)临床药学重点专科项目和上海市卫健委重要薄弱学科建设项目的支持下,我院药剂科在2018年12月正式上线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血药浓度检测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经验,于临床药学治疗药物监测研究室建立了个体化用药平台,并进行持续改进。平台包括血药浓度检测平台、基因检测平台及标准数据库管理平台。血药浓度检测仪器为6410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仪(安捷伦科技公司)及VIVA-E型治疗药物监测仪(西门子<中国>公司);基因检测仪器为TL998A型数字荧光分子杂交测序仪(天隆科技公司)。目前,我院LIS中已接收临床开具的检测要求,并完成血药浓度检测600余例次,调整异常血药浓度值并出具调整剂量建议的个体化给药报告300余例次。血药浓度检测和基因检测是个体化药学服务开展的基石[2-3],本研究中分析了监测平台的持续改进措施,全科室精准药学服务体系的构建方法与应用成效。现报道如下。

1改进措施

1.1规范取样时间点及样本检测时间

取样时间的规范和准确直接决定了样本检测对临床是否有意义。传统的血药浓度检测项目并未关注特殊使用品种,也未准确交代特殊采血要求,如万古霉素的峰/谷浓度采集时间点;丙戊酸钠需在药物使用至少3d后达到稳态血药浓度时才可采集。统一并规范检测品种的取样时间点并制作成手册,开展交流会,了解心内科、呼吸科、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肿瘤科、妇产科等临床科室的需求,并向其规范取样时间。采用HPLC法检测血药浓度,在取样后8h内检测完毕,系统上结果(当天取样当天出结果),极大地缩短了临床和患者的等待时间,以及复杂疾病的用药决策调整周期。

1.2多重技术验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度

临床样本检测结果的准确度是质量控制的重要指标。我院运用HPLC法及酶扩大免疫测定技术(EMIT)验证检测结果,以比较2种分析结果的一致性。以甲氨蝶呤为例,复测71例样本,低浓度范围内,上述2种测定方法的测定结果无差异,提示EMIT的交叉验证准确度高。

1.3异常检测数值的药学追踪与个体化用药报告出具

传统的血药浓度检测项目通常聚焦在报告检测值上,并未对患者进行药学干预,治疗药物监测研究室也未根据检测结果进行追踪。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我院检测的400余例万古霉素(峰/谷浓度)样本中,对低于/高于正常值的65例患者进行追踪,并根据其生理学参数,结合万古霉素的实测血药浓度进行公式计算,作出用药调整建议。

1.4构建精准药学服务体系

以阿尔茨海默病(AD)为试点病种,参考前期的血药浓度和基因检测的临床研究结果,构建了AD专病种的精准药学服务体系,并以AD专病联合门诊为载体,将个体化用药服务推广至临床[4]。临床研究筛选出来的疗效生物标志物基因载脂蛋白E(Apoe)及CYP2D6(rs1065852)结果显示,未携带ApoeE3基因型,同时具有CYP2D6*10/*10型的患者对多奈哌齐(DNP)的疗效响应最高。故临床建议同时具有上述两类基因型的AD患者选择DNP治疗[5-6]。AD专病种精准药学服务体系,以AD专病联合门诊为载体,以尽早诊断、尽早治疗为目的,最终优化DNP的治疗用药规范。复制本体系的成功模式,并推广至其他专病的精准用药门诊,如肿瘤药学门诊、抗凝药学门诊[2]。

1.5开展样本库、数据库建设及个体化用药临床研究

科学、规范管理的样本库和数据库是本平台建设与实践的重要组成。本系统在完成血药浓度检测后,按治疗药物监测研究室的编号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科别、ID号、诊断、检测药物、与疾病相关的生化指标,以及患者血液样本的基本信息,如全血/血清/血浆及何种抗凝剂、体积,按样本号和检测药物的类别分类纳入样本电子数据库,血液样本按电子数据库的编号纳入样本库,储存于-80℃冰箱。

2应用成效

2.1药师对临床决策的干预率

推进了11个品种(14个项目)的血药浓度检测,辅助26种药物的相关药动学/药效动力学(简称药效学)(PD/PD)基因检测。本项目基于治疗药物监测和个体化用药平台,对辅助临床的用药决策及个体化用药已取得明显成效。药师基于个体化用药平台对每个异常值患者进行了药学追踪,追踪指标包括用药时间、频次、剂量、合并用药、抽血时间点。具体如下:1)对抽血不规范或不合理用药造成的异常值进行药学干预,告知临床,规范后再次检测;2)记录患者生理、遗传、病理或不明原因造成的血药浓度异常值,并辅助相关PK/PD基因检测,部分通过公式计算万古霉素、华法林血药浓度,给予临床个体化用药报告,辅助医师调整用药方案。基于本系统给予临床的个体化用药建议,药师对临床决策的干预率由2019年的60.15%升至98.78%,干预成功率由93.95%升至96.49%。

2.2新技术项目成果辐射六院医联体集团

我院药剂科依托本项目的建设形成了6个具有医院特色的临床药学服务重点发展方向,包括心内科、肿瘤内科、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骨科、呼吸内科,创立了新的精准药学服务模式,构建了基于精准药学的个体化药学服务平台。此外,本团队相关个体化给药科研转化成果丰硕,获得了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临床类研究课题;科室或与临床合作发表临床类SCI论文7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4篇。血药浓度监测项目涵盖我院及医疗联合体(简称医联体)医院,医联体集团相关部门多次组织药学团队来我院调研、参观、交流,并选送进修。为医联体区域内合理用药、精准药学服务转型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血药浓度监测及个体化药学服务的品种包括华法林、丙戊酸钠、卡马西平、环孢素(峰/谷浓度)、他克莫司(峰/谷浓度)、甲氨蝶呤(0,12,24,48,60,72h)及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如万古霉素峰/谷浓度、美罗培南、替考拉宁、伏立康唑、利奈唑胺等。2019年,我院医联体集团送检样本32例,占总检测数的6.0%;2020年,送检样本15例,占总检测数的2.6%。2.3衍生精准药学体系———精准药学门诊AD专病联合门诊、肿瘤药学门诊、抗凝药学联合门诊吸引了上海市其他医院的药师的多次来院参观、学习。其中,肿瘤药学门诊为上海市第1个药学专病门诊。2.4开展多次临床合作专科共识会和行业交流我院治疗药物监测研究室开展院内专科合理用药共识会6次;并在2018年至2020年上海市医学会临床药学年会作关于个体化用药为主题的经验分享和交流,获得同行的一致好评。

3讨论

应用药学论文范文篇8

[关键词]实习模式;临床药学;本科生;三阶段+两环节;教学改革

近年来,国内药师的工作模式发生了变化。临床药学专业本科生的培养普遍重视与国际接轨,借鉴美国2年药学预科+2年临床医学+2年临床药学的6年制PharmaD,及在此基础上的6+2年专科临床药学的8年制PharmaD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和就业岗位需求,开设了5~7年制的临床药学本科专业。本科生前期学习药学、临床医学知识,最后利用1年时间到医院实习。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是一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集医、教、研工作为一体,药学部每年承担繁重的医药学本科生教学任务,既有《医院药学》的理论教学,还有大量毕业实习带教任务。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教育部对高等院校教育工作提出的要求[1]。毕业实习阶段是贯通院校理论教学和学生未来工作岗位的桥梁,是药学专业素养,特别是实践技能、法规意识、沟通技能培养的关键环节[2-4]。本院药学部对此高度重视,在实习带教模式方面不断总结经验,开拓创新,取得了一些成果,在此基础上创建了“三阶段+两环节”的实习模式,反响较好,现介绍如下。

1基本情况

本院临床药学本科毕业实习生生源较广,有成建制地来自签订实习合同学校的实习生,如中国药科大学临床药学专业、徐州医科大学临床药学专业、大连医科大学临床药学专业等,同时也有因定向考研、家庭所在地等原因自行联系的实习生,每年的实习生人数在50~70名。本院药学部承担临床药学本科生的实习教学,结合实习生母校颁发的《本科生实习教学大纲》和本院多年承担的本科实习带教改革项目安排实习带教工作。在本院实习期间,需要经历药学部各室轮转、临床科室轮转、科研实习三个主要阶段和临床药学实习、社区药学服务实习两个主要环节,时间少则半年,多则一年。1.1药学部各室轮转阶段。即医院药学实习阶段。先后安排学生到门诊中药房、门诊西药房、急诊药房、住院药房和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实习,各室实习时间2~3周不等,最后到药库、制剂室、分检室及科研教学部门分别见习1周。这一阶段实习采取教员带教,跟岗实习。首先让学生熟悉药房的工作环境,掌握基本设施与设备的日常管理要求,直接参与配方工作,零距离接触药品,要求掌握处方和医嘱的审核、调配、点评、管理,熟练背诵“四查十对”内容,了解药品调配差错的预防措施及调配差错的应对原则和报告制度;熟悉医院药学部门的组织管理制度,了解医院药学专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见习药品采购供应、仓储管理、药品院内物流;见习制剂生产、药品质量控制环节;了解药事管理制度和具体执行情况,了解药品信息及经济管理。这一阶段,在学生学习药学服务技能、培养团队意识的同时,还要求带教教员讲解科室的各项管理制度和各个岗位的标准操作规程,使学生明确知晓药师职责及日常工作程序和要求;让学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麻醉药品与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等专业法规,培养其法规意识;让学生掌握特殊药品的管理要求、调配程序,为以后的工作开展奠定基础。1.2临床科室轮转阶段。即临床医学实习阶段。在医院医教部教务科和临床科室教学助理的协助下,安排药学本科实习生到心内科、呼吸科(或消化科)、皮肤科、普外科、妇科、儿科轮转,各科实习时间1~3周不等,实习生完全跟随临床医师工作,了解临床专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和日常工作程序,熟悉病房工作制度、医疗流程及护理常规,学习3种以上疾病的治疗原则及指南、治疗规范,在工作中逐步了解医护人员对药学知识的需求、临床用药特点,学习医护人员与患者或同行的沟通技巧,培养临床思维,为日后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积累临床知识,发现切入点。此外,多数内科科室都有临床药师,要求实习生在临床实习期间,主动与临床药师沟通,初步观摩其与医护人员的配合,了解医护人员对临床药师的需求。1.3科研实习阶段。即专题实习阶段。安排科研实习期为5个月,根据实习生母校对本科毕业论文的要求,要求学生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毕业课题的选题、设计、实施、论文撰写、论文答辩工作,重点锻炼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习科研方法,拓展科研思维,为以后在医院药学工作中解决相关问题奠定基础。1.4临床药学实习环节。临床科室轮转阶段结束后,实习生在临床药师带领下参加病例讨论、药学查房,开展治疗药物监测,学习临床药学服务技能,熟悉临床药学工作内容及临床药师的角色。规定实习生在此阶段必须写出5次查房、3次病例讨论的汇报,由教学助理或临床药学部门负责人审核;在临床药师辅导下书写一份完整药历。通过带教,让实习生掌握药品不良反应(ADRs)的定义,了解《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管理办法》,熟悉ADRs报告的程序与要求。掌握抗菌药物应用的基本原则及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基本要求,熟悉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办法,了解《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掌握常规监测药物的治疗窗范围及其中毒症状,熟悉治疗药物监测的常用方法,了解治疗药物监测的指征;掌握药物信息检索方法,熟悉常用的药物信息查询软件,了解药物信息资源,初步具备为医护人员提供合理用药知识的能力。实习生们在此阶段普遍能够建立药物治疗思维,具备与临床医师沟通的能力,认识到临床药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的医药保健知识面很广,能够认清本科期间学习的不足,从而主动去接受继续教育,不断提升自己的药学服务能力。1.5社区药学服务实习环节。该环节通常嵌套在科研实习阶段,结合3月5日学雷锋,7月1日纪念建党,10月1日国庆节期间社区的大型综合服务活动来开展。实习生在高年资药师带领下,须参加至少2次社区药学服务实习,主要开展用药咨询、合理用药知识讲座或清理家庭小药箱等服务,使之“知实际社情,练沟通能力,学服务技能,树服务理念”。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到医药保健知识科普教育对提高社区患者用药依从性、保障药物治疗效果、提升社区慢性病治疗的达标率和控制率的重要意义。部分感兴趣的实习生甚至可以直接参与社区药学科研课题,从而得到很大程度的锻炼。将各校实习生分散到每一阶段或环节,每组1~2人,平行进入不同科室,按计划进行轮换,确保所有实习生都有相同的岗位实习履历和实习质量。每一阶段的实习都要求实习生及时总结,相互探讨、交流,结束后撰写实习小结和感想,相关资料以电子版保存,便于总结和提高。

2质量控制及措施

实习阶段主要抓教学质量和实习安全,前者强调带教老师主动讲解,启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主动学习药学服务知识和掌握技能,树立法规意识,培养沟通能力;后者则强调教学双方重视实习期间的院内、院外安全,防范可能的风险。2.1由专人总体负责实习事宜。设立教学助理,负责教学工作,包括本科实习生的征召考察、入院报到及平时的带教安排,负责实习生母校、实习生本人、带教老师、临床科室、住宿管理部门及上级教学管理部门各方的协调、沟通,负责教学管理规定和事宜的上传下达。实习生入科后,由教学助理安排入科教育,宣教政治纪律,介绍科室情况、实习安排、人员管理、请销假制度等日常行政管理规定。特别强调药品供应管理对医疗质量至关重要,让实习生从一开始就认识到药品质量安全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和责任心。教学助理与实习生母校指定的实、副组长保持联系畅通。教学助理平时会征求带教老师和实的意见和建议,并不定期地到各实习部门巡视、看望实习生,掌握实习动态,了解实习生的个人需求及困难,报科室主任和医院机关协助解决实际问题。2.2专人负责带教。带教实行全程导师(即带教老师)负责制(supervisordirectedsystem),实习安全由导师负全责。不同阶段有不同带教老师,在药学部门轮转时由各部门负责人为每名实习生选定一位本科学历、药师以上职称者作为带教老师,负责该生在该部门实习期间的全部带教。特别强调药房轮转是整个实习阶段的基础,没有扎实的药学基本功(包括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不了解医院当前所用的药品品种,则无法在以后的实习阶段与临床医师、患者沟通。在临床轮转期间各科室的教学助理为带教负责人,实习生跟随该老师实习,具体工作听从老师安排,最后结合出科考试成绩和评语进行考核。科研实习期间,选择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良好医德医风、富有科研工作经验者担任科研实习带教老师,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通过双向选择,确定具体导师。让学生预先了解导师及其研究方向,查阅资料,确定研究课题,开展实验设计。待到正式进入科研实习阶段,由导师指导,学生动手,重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研作风和严谨治学的态度,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协调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不求大的成果,但求全程独立完成某一项科研工作,获得经验,经受锻炼。2.3轮转科室评价。实习生母校配发的实习手册都有相应的轮转科室评价或带教老师评语栏目,实习生轮转结束,由带教老师或该科室负责人如实填写,教学助理负责核实。2.4中期座谈。每年12月份左右,教学助理组织全体实习生参加中期座谈,检查实习效果,征求同学们对实习安排及带教老师的意见和建议,做好解释工作,及时向科主任汇报部分好的建议和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办法和支持。每季度由教学助理利用科务会,组织带教老师讨论实习事宜,交流带教经验,研讨带教思路和实施措施,改进工作中的不足,提升带教质量。2.5实习中期检查。各实习生母校的检查团会来本单位进行实习中期检查。首先由教学助理、科主任负责介绍实习安排及带教情况,指出存在的问题和出现的新情况,然后由母校老师单独与实。习生交流,讲解学校实习政策法规,了解实习生的情况,征求实习生的意见和建议,接受学生反馈。最后,由中期检查团负责人与本院药学部教学助理、科主任交流,探讨问题及解决办法,达成共识。2.6出科考试。每年4月份左右,由教学助理组织当年所有实习生参加出科考试,试题涉及药学专业知识及药事法规。考试结束后,学生将自估得分写在试卷左下角,然后由教学助理逐题讲解知识点后,再请学生在试卷右下角写下试卷解析后的自估得分,通常前后得分差异较大。出科考试的目的是促使学生发现存在的知识点漏洞,珍惜实习机会,弥补实习缺憾。2.7毕业论文答辩药学部组织高级职称人员组成答辩委员会,于每年5月份为应届本科毕业生举行科研论文答辩,届时各校实习生全部统一参加答辩。参加答辩的学生按毕业论文和实习小结两个部分进行汇报,每人10min。答辩委员会成员根据学生的专业知识、实验方案设计、数据处理情况、论文答辩和实验操作共五个方面考核结果给出百分制成绩,平均分即为该生的答辩成绩。成绩单打印出来经科主任签字盖章后,寄往实习生母校学生处归档。

3结果

该实习模式在24批不同院校临床药学本科生的实习教学中实施。新模式创造了较多的学习和交流机会,兼顾了药学专业素养、药学专业法规及沟通技能,综合培养效果比较满意,增强了实习生胜任未来工作的信心。通过在本院的实习,实习生不仅专业技能有了长足进步,而且在人际交往方面也有明显提升。本院药学部还应邀在3所院校举行的实习工作会议上做了交流发言,这种实习模式得到了实习生母校的一致肯定。新实习模式的实施过程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认可。相关课题“药学本科实习新模式的建立和实践”于2010年获得第二军医大学教学成果三等奖;“‘临床药物治疗学’课程的创新实践与优化”于2012年获得第二军医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多位老师获得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和带教院校教学先进个人、带教先进个人、优秀教学助理等荣誉。

4讨论

应用药学论文范文篇9

1.1宏观理论研究

张广立(2007)认为药学服务对于药店是至关重要的,要做好这项工作就应从规范药学服务,提高服务技能,明确药学服务的内容等几方面入手。涂登云,黄久平,李金阳(2007)对我国零售药店药学服务的工作现状及对策进行探讨,认为我国目前药学服务队伍不够稳定,技术力量和业务能力不够,认识存在误区,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等。药学服务人员应着重核心服务、人本服务及长效服务。

1.2研究对象方面

1.2.1药师李阳(2011)通过对我国执业药师工作内容的发展思考,认为应把药师队伍的发展与提高素质结合起来,树立药师形象,指导安全用药,培训店员医药知识,强化职业道德。李秋惠,邱红(2011)从驻店药师的职责和素质出发,阐述了驻店药师在儿童安全用药中的作用,并认为驻店药师认真履职尽责、充分发挥作用是促进儿童安全用药的关键环节;驻店药师不断提高素质是儿童安全用药的保证。

1.2.2用药对象包淑云,张婕(2009)对巢湖市庐江县的5个社区进行抽样问卷调查,来了解安徽省巢湖市庐江县顾客对该县零售药店药学服务的需求与期望,调查发现巢湖市庐江县的被调查者对零售药店药学服务的总体需求较大,但对开展的药学服务的认知度和满意度不高,要加快培养药学服务的专业队伍,从不同层次完善药学服务,并且要加强宣传,提升消费者对药学服务的认知度。李维涅,邢利宝(2011)采用频数分析描述性分析等方法对海口市消费者进行任意抽样问卷调查,发现零售药店是消费者购药的重要终端,消费者已形成了“大病去医院,小病去药店”的自我药疗意识,对于专业化的药学服务需求迫切,对于多元化产品和服务的认可范畴有一定的局限。

1.2.3政策监管方面倪永兵,黄文龙,陈永法(2008)从药品监管的角度深刻分析现阶段零售药店开展药学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与药学服务相关的法律法规缺失,零售药店的准入条件与开展药学服务的必备条件不相匹配,零售药店监管现状与开展药学服务不相匹配,改善途径从完善法律、提高准入标准以及加强监控方面入手;樊迪(2010)分析了《优良药房工作规范》(GPP)的实施现状以及必要性,探讨了零售药店药学服务人员提高药学服务的模式的构建。

1.2.4质量评价方宇、黄泰康、杨世民等(2007)采用问卷调查法,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建立并验证西安市药店药学服务的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药师等对药店开展药学服务的影响因素的认知情况,探讨各影响因素的相互关系及其对药店药学服务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所获数据能够较好地拟合结构方程理论模型,部分研究假设得到了验证。倪永兵,褚淑贞,黄文龙(2010)选取南京地区500名零售药店的顾客作为研究对象,对零售药店的药学服务质量评价模型进行研究。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EFA),提出了服务的周到性、服务的能力、服务的可信性、服务的环境、服务的便利性五个维度的评价模型。并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CFA),对模型进行修正,用于国内零售药店的药学服务质量的评价。

2国外零售药店药学服务研究综述

2.1宏观理论研究

Galt等阐明了论文的目的就是调查“服务”的概念及其与药学的关系。论文主要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服务的定义,作为行为的服务,关怀行为与健康的关系,关怀行为与结果的关系以及关怀行为的教学。文章建议制定具体的满足患者需求的药剂师关怀行为列表,在实行的专业标准中引入具体的关怀行为并在病患照顾过程中按程序实施关怀行为。Nahata,MilapC不仅阐述了药学服务的不同定义并说明了其包含的具体能容,文章同时也研究了药剂师的干预对于药物治疗结果的影响。研究者对于药学服务中出现的问题给出了合理的建议。

2.2对象研究

Farris等研究了评价实践拓展计划在培训社区药剂师提供药学服务中的成效。结论显示参与这项为期16个月的综合实践拓展计划的社区药剂师主要将精力集中在药学系统和药剂师实施药学服务能力上,参与该项目的药剂师拥有在超过干预率水平提供药学服务的能力。AnnaT.Montgomery等通过定性研究对16位开处方者和5位药剂师进行集体采访,对11位医生进行半结构化电话采访。研究的目的就是确定开处方者、药剂师和医生的以患者药历信息显示的药学服务中的药方和经验。研究结果显示有患者药历信息协助的药学服务的提供对于开处方者的日常工作和对于他们职业角色的观点都有积极的作用。当开处方者和药剂师把患者药历信息应用到药学服务的概念和工作中时,他们变得更加自信,患者们也很乐意与更了解个人药物治疗需求的自信的专家接触。

2.3干预研究

Leemans调查了一份由比利时Flemish社会药房的124位药剂师参加的对处方干预的研究,结果表明共有4.1%的处方(n=87.647)需要干预,在两个星期的研究期内,每个药店平均有20.2张处方需要技术干预,8.4张处方需要临床干预。在需技术干预的处方中,主要问题在于给药信息丢失或是不正确(23%)。在需临床干预的处方中,主要是缺少或是不正确的给药建议(37.8%)、剂量相关的问题(26.1%)和药物间的相互作用或是禁忌(20.2%)。药剂师利用患者的用药记录解决大部分问题。1/5的情况下能联系到医生。LAI等为了评价以社会药房为基础的高血压疾病治疗项目能否显著地改善美国西班牙社区患者的临床结果,提高其生活质量,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两个初级保健门诊和两个社区药店,对105例血压长期无法控制的高血压患者进行长达9个月的干预实验。结果显示,53位(50.5%)患者完成了整个项目,在第二个月,SBP/DBP从150.5、95.5mmHg显著下降到133.8、83.3mmHg,并且在研究期间保持该数值不变。生活质量和精神健康状况或是躯体健康状况得分略微有所上升,从48.58/46.68上升到50.39/51.51。通过9个月的干预,在家中检查血压的患者数目和用药依从性显著提高。CarterBL等通过在药店实施药学服务来进行疾病的干预效果评价,结果发现可以有效改善高血压、糖尿病、哮喘等一系列长期慢性病,从而促进患者的生命健康。

应用药学论文范文篇10

关键词:临床药学;量化考核;管理模式

临床药师走向临床,参与临床合理用药工作,为临床药物治疗工作提供相应的药学技术服务是当前医疗工作与患者的需要。我国临床药师培训已启动多年,已有大批受过培训的临床药师在临床参与药物治疗工作,但目前临床药师的数量及工作水平还远不能满足临床医疗工作的需求,对临床药学工作如何要求,如何管理,如何进行工作考评,如何加强培训,如何提高教学水平与效率是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1〕。少数学者对这些问题其中的几个方面做了部分探讨,刘琦瑛〔2〕报道了医嘱评价体系及绩效考核,郭代红〔3〕报道了量化考评用人的管理机制,有助于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李晓平〔4〕报道了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临床药学量化评估体系指标的权重,周鹏〔5〕报道了临床药师工作标准操作规程及量化考核体系,但评估指标在构建过程中受到很多主观和客观因素的限制,所以还只是一个初步的框架,尤其是关于指标的内涵和量化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细化和完善,为此,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初步探索并建立临床药师工作规范和量化管理模式为促进医院临床药学发展提供参考。

1构建临床药学信息平台,引进临床药学人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使临床药师能及时准确收集并掌握丰富的临床药学相关信息,我院基于医院信息系统,引进了大医通临床用药决策支持软件和药物咨询及用药安全监测系统,以及自主研发的处方点评软件系统〔6〕,同时在临床药师工作站安装了病案检索系统、化验检查查询系统及门诊处方查询系统,方便临床药师随时查询患者门诊及住院相关信息,为临床药师全方位开展临床药学工作构建了有力的信息平台。我院更加重视临床药学人才,先后引进临床药学及相关药学专业硕士5名,为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临床药学专业人才队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药学人员培训和继续教育,培养人才队伍

门诊药房调剂处方的人员素质、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上班绝大多数时间忙于门诊日常调剂工作,无闲暇时间学习了解药学前沿及资讯,所以对药学人员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7〕。根据临床药师的特点,在参与临床过程,通过长期与患者接触,了解到他们所需要的药学信息,做到立足临床,善于思考,积极发现、分析、总结和归类问题,达到能为住院患者提供优质的药学服务,然后定期与门诊调剂人员进行药学信息交流学习,做到每月1次,通过相互交流提高门诊药学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为患者提供更高水平的药学服务,力求做到门诊患者满意。通过临床药师和门诊药学人员的相互交流学习,使所有到院就诊的患者都能得到满意的药学服务,同时在此过程中,也培养了一批具有临床药学素质的人才,为医院临床药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3制定工作规范,明确工作内容

根据原卫生部下发的《临床药师培训试点工作方案》的法规文件,尤其是2011年《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中提出的“医疗机构应当根据本机构性质、任务、规模配备适当数量临床药师”,以相关文件对临床药师工作的要求为基础〔5,8〕,结合上级医院进修学习与我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情况,通过制定临床药师工作规范,初步探索并建立适合我院临床药师工作管理的模式。根据我院临床特点划分临床药师常驻病区工作模式。临床药师工作内容分为查房、患者用药教育、重点患者药学监护、用药咨询服务、医嘱审核及用药合理性分析、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疑难病例讨论、药历书写、合理用药讲座、科研设计、论文撰写及药讯编写。具体情况(见表1)。3.1病区直接相关工作。参与临床查房初期,主要是跟随管床医师和科主任查房,主要了解和熟悉常驻病区患者的疾病及药物治疗情况,随着参与临床查房的深入,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管床医师的处理意见以及更换药物治疗的疗效等情况,做到掌握所参与专科常见疾病诊断及药物治疗方案。在查房过程中,发现问题及疑问,及时与医师进行沟通交流,不断提升自己对疾病的认识,同时重点关注重症及特殊患者,随时密切关注应用药物后有无不良反应的发生,建立药历,详细记录患者使用药物情况更换药物治疗方案后的疗效及安全性等药学问题。当熟悉专科疾病后,可适当完成药学查房,在药学查房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内容主要包括:用药依从性差,用药品种偏多,特殊的用药方法及需要血药浓度监测的患者。对于当天出院的患者,及时做好出院的用药教育。积极参与临床患者疑难病例讨论,了解及熟悉不同科室疾病特点及药物治疗情况。3.2药学科室相关工作。临床药学本科室相关工作大部分都是文字记录工作,涉及医嘱审核及用药合理性分析、用药咨询、药历书写、开展合理用药专题讲座、药品不良反应收集上报、专题病例讨论会、血药浓度监测的开展、科研设计、论文撰写及药讯编写等。我院重点关注合理用药情况,因此临床药学全方位考察分析临床用药情况,工作内容包括:清洁手术不合理用药情况,抗菌药物金额排名前10位总结分析,特殊级抗菌药物金额排名前10位总结分析,全院用药金额排名前10位辅助药物及能量补充剂的总结分析,肿瘤药物的总结分析,激素类药物的总结分析,血液制品的总结分析,临床路径用药情况分析,细菌耐药性报告分析,超说明书用药分析,血药浓度监测对异常值患者的用药监护,临床严重用药错误用药分析。从不同角度分析全院用药情况,及时反馈用药情况,力争做到合理用药的目的。临床药师同时做好来自医、护、药、患的合理用药咨询,及时记录用药咨询情况,让咨询者得到较好的药学服务。

4我院临床药学工作管理模式

基于临床药师工作的特殊性,临床药师工作的管理模式我们采用量化考核,责任到人的方式。对于临床药师参与的查房次数规定每周不少于3次,有时间尽量参与临床查房。对于具体科室相关工作内容按常驻病区性质及工作量做到责任到人,在规范工作和指标筛选中,为保证临床药师常规工作量化考核目标的可行性、标准公平性、方法可操作性,依据临床药师的个人意见,做到意见统一,公平合理。

5结语

随着卫生部不断推进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与合理用药的措施,临床药学在全国各地医院不同程度地开展起来,这对转变传统医院药学工作模式,提高医疗质量等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但是对临床药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不再是几个临床药师的单打独斗,而是需要完善的教学和培训体系,需要规范的工作模式与绩效考核体系,需要恰当的能力评估与资质认证体系,我院正努力通过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打造一支会学习,会思考,善于沟通,能力强,素质高,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的专业技术队伍,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提供更加专业的药学技术服务,搭建医药沟通的桥梁,提高我院医疗质量。目前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要想得到患者及医护人员的认可,还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

作者:冯志平 王 芳 于思源 阮广新 林卓辉 单位: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药学部

参考文献

〔1〕袁锁中,赵志刚.关于我国临床药学的思考〔J〕.药学服务与研究,2008,8(3):166-170.

〔2〕刘琦瑛,李艳艳.临床药师工作绩效化考核方法探讨〔J〕.中国药业,2013,22(7):44-45.

〔3〕郭代红,等.设置岗位责任药师,强化药学服务团队〔J〕.中国药师,2011,14(10):1495-1497.

〔4〕李晓平,等.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临床药学量化评估体系指标的权重〔J〕.中国药师,2008,11(8):958-960.

〔5〕周鹏,等.某院临床药师工作标准操作规程和量化考核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26):7-9.

〔6〕谭文明,等.某三甲医院处方点评软件系统的自主开发和使用〔J〕.医药前沿,2013,(30):390-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