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教育课堂范文10篇

时间:2023-08-15 17:28:31

心理教育课堂

心理教育课堂范文篇1

关键词:翻转课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

一、翻转课堂的含义

翻转课堂(FlippedClassModel)被直译为“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又被国内学者称为颠倒课堂、颠倒教室、翻转学习、翻转教学等。这种教学型态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最早出现于2007年的美国高中化学课上。之后,教育性非营利组织可汗学院的创始人萨尔曼可汗在2011年美国的TED大会上将其推广,他指出:“很多中学生晚上在家看教学视频,第二天回到教室做作业,遇到问题则向教师和同学请教。这一模式称之为theFlippedClassroom。”综合国内外的专家学者的观点,可以把翻转课堂定义为,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翻转课堂教学方案,并利用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制作出教学视频、学习任务单等教学资源,学生在课外(也可在家中)展开以教师提供资源为主的自主性学习,然后回到教室,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以情景体验、辅导答疑、互动讨论、共同完成作业和测验等形式进行充分的交流与沟通,到达新知识内化和巩固的目的。

二、翻转课堂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应用条件

1.现代化技术。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需要心理教师在设计好教学目标与方案的前提下,将知识点与教学技术进行完美融合,完成教学资源的准备工作。而翻转课堂中使用最多的教学资源就是微视频。“微视频”播放时间在10分钟以内,集中说明一个或几个知识点的小视频,一般要求不超过3个知识点,内容短小精悍。

2.教师的实施能力。翻转课堂的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有效应用关键取决于心理教师的相关能力水平,如微视频与微课程开发与制作能力、熟练掌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并熟练应用的能力、翻转课堂教学组织能力、教学活动设计能力等方面。而这些能力的提高的关键取决于心理教师的重视程度与自我更新意识。心理教师需要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学习,掌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所需要的新的技能和各种前沿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自身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的能力素质。

3.学生的学习素养。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翻转课堂中,学生除了需要有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动性、使用互联网与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并获得相应信息的能力、讨论交流的主动性、协作互助的能力外,更加要提高所谓的心理保健意识和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其核心是自我了解、自我改变和自我悦纳。因此,要具备一定的心理素养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所必需的学习素养。

4.教学内容的整合。“翻转课堂”中心理教师制作的学习资源一般都是不超过10分钟的微视频或是PPT放映文件。由于学生采用软件进行自学,而这些材料和资源都很短小精悍,所以基本要求体现出教学重难点。因此,心理教师采用“翻转课堂”进行教学,在制作教学资源时就需要对相关的内容进行整合,一个自学材料中可能需要含有原来传统教学几节的内容。有时候,由于自学材料都是相关的内容,可能需要学生进行几次自学环节整合后,即相关的内容都学习完毕,再始课堂环节。

三、翻转课堂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实施步骤

1.课程准备阶段:心理教师明确教学内容、教学目,并针对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设计翻转课堂学生自学内容。心理教师设计并提供的学习资源要能够准确构建出课程思维框架,突出教学重点与难点。首先要制作出明确的翻转学习导图和任务单,然后设计制作PPT和微视频,内容设计上要具有趣味性、启发性与悬念性,要适当植入思考题和体验、闯关和测试环节。除了微视频和教材外,可以适当加入拓展性资料和辅助资料,目的是帮助学生自主的进行完整的学习与知识内化。

2.课堂教学环节。(1)答疑解惑:心理教师要设计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根据自主学习的情况主动提出有共性和价值的问题,也可以在课前进行搜集和筛选,节省课上时间。如果问题较少,心理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兴趣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以个人或小组形式进行解答,以便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学习成果。(2)互动交流:在解决了基础知识和教学盲点部分存在的问题后,心理教师可以给学生分组进行基于问题、项目或体验任务的学习,以促进教学难点和重点知识的内化和熟练运用,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和团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互动方式上采取情景体验、小组活动、心理训练、师生合作等方式进行反馈,适当引入竞争机制,鼓励、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3)反馈评价:与传统课堂不同,翻转课堂的反馈评价过程是多元化并贯穿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每个部分的,心理教师、家长、学生、专家、督导等都应该参与到反馈评价中来。翻转课堂不仅仅要关注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还可以通过设计评价计分表、建立学生的学习档案、学习问题反馈表等形式,完成对整个学习过程的反馈评价,真正做到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对个人的评价和对小组的评价的良好结合,尤其要以多元化的方式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学习态度,并予以肯定和鼓励。

作者:徐露凝 单位:沈阳工学院

参考文献:

心理教育课堂范文篇2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近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整个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伴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的不断融合,传统意义上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灌输式教学被各种丰富的教学形式所取代[1]。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与传统学科相比,课堂组织形式相似,但是整个教学活动又存在很大区别。《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明确要求“心理健康教育课应以活动为主”“要防止学科化的倾向”。传统的教学方式显然不能满足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的教学活动。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开辟了新道路。

一、信息技术应用于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必要性

心理健康教育课既要注重科学性也要注重实效性,这就要求心理健康教育课不能是知识点的简单传授,而是让学生切实运用心理健康的理念、技巧和方法等解决和预防心理行为问题。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特点要求教学采用以活动为主的多种教学形式,其目的在于增强学生在课堂中的感受、体验,而在传统的教学条件限制下这些目标很难达到。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心理教师了解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有效备课、提升课堂效率、丰富心理课堂形式等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信息技术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信息技术在备课过程中的应用

1.信息技术有助于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想处理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预防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在备课的过程中就必须对学生的现实心理状态有充分的了解。这就要求教师既要借助理论和广泛的调查来了解中学生群体的身心发展普遍规律、特点,也要深入学生当中。2021年我校按照上级要求对全校师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网络普测,信息技术的应用让心理教师和相关领导非常迅速地了解了全校师生的整体心理健康状况和部分特殊状况。作为“网络文化”的重要传播者和参与者,不少青少年学生更乐于在网络世界表达自己的真实心声,因此,要想深入了解学生,心理教师不只要常跟学生谈心,也要了解网络世界中的青少年,及时发现潜在的心理行为问题。例如,前些年网络中出现的“蓝鲸”游戏在部分中学生的网络圈子里悄然流行,但是这种新现象在当时的专业书籍中根本不会存在,而在一般情形下教师对这一危险“游戏”也无从问起。教师只有关注青少年群体在网络中的动态,才能有针对性地询问、了解实情,才能针对这类问题给予有效的引导,消除可能引发的心理行为问题。2.信息技术有助于教师获得丰富的教学素材由于学科性质等现实原因,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没有统一教材、没有考试,学习形式也轻松,这就使得学生在心理课上基本没有压力。这一现实状况无疑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让学生在心理课上沉浸其中、学有所得,就必须牢牢抓住学生的“心”,教学素材的具体内容和呈现形式就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今,丰富的网络资源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素材的重要来源,计算机也使得教育素材的呈现形式多样化。例如,我在给学生上“校园欺凌”主题的心理课时,在网上就非常便捷地找到了触目惊心的新闻事件作为案例,通过视频片段的方式向学生呈现校园欺凌新闻案例的经过、恶劣影响和官方媒体的点评,使得学生很受触动,促进了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3.信息技术为教师提供学习成长的机会现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在很多中小学校都是最小的科组,个别学校只有兼职心理教师,甚至由非本专业的教师兼任。在这种情况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如何有效开展教学准备活动、如何成长就成为了大问题。现在信息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就为心理教师提供了向他人学习的机会和提升能力的平台。2021年暑假我通过网络学习的形式参加了全国“中小学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培训班”,在线上看到了很多像任志洪、桑志芹教授这样的前辈专家,很有收获;2021年11月我通过网络连线实时观摩了上海市中小学、中职校心理健康教育优质展示课;2021年12月我收看了深圳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展示研讨周活动……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不出办公室就可以向心理学专家和优秀的一线教师学习,甚至在相关主题心理课中直接借鉴其教学方法。信息技术的应用既有利于具体的教学工作,也增加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自我提升的动力和途径。

(二)信息技术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的应用

1.信息技术的使用有利于教师激发学生兴趣,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以活动为主,常常需要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对此,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辅助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是十分有效的。例如,在教学活动的导入环节常常会用到音乐和视频,在活动的工作阶段更是常以PPT的形式展示图片,播放背景音乐等。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功能丰富的PPT,能有效增强心理课堂的形象性和情景性,从而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兴趣,全面增强心理课堂的吸引力和影响力[2]。如在“性格探索——西游新编引发的生涯探索”一课中,我通过几组卡通的西游动图,再加上几句引导语“唐僧师徒四人取经归来,他们要到尘世体验生活,恰逢人力资源公司提供了五个工作岗位。如果你是人力资源经理,你会怎样给他们安排工作岗位呢……”做导入。几组动图、寥寥数语就让学生很快进入主题活动当中来。这个活动环节之所以能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设计,也离不开多媒体的恰当应用。2.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心理课堂效率一堂优秀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必定是高效完成教学目标的课,而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有时候会受到传统课堂表达方式的限制。比如有些观点直接用语言表述效果不好或者过于拖沓,而用粉笔书写的方式呈现有时又会占用较多的时间。多媒体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就体现出优越性,它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传播媒介于一体,多方位、多角度、多途径地向学生传递信息,不但呈现速度快,也有利于突出重点,形成高效课堂[3]。3.信息技术有助于增强学生课堂体验,促进良性互动课堂的形成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既是践行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要求,也是心理课堂的基本要求。初中生由于年龄特点,很多时候缺乏耐心,这时候教师如果恰当使用电教设备就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与此同时,在学生分享其观点或个人课堂成果时如果能使用投影仪、麦克风等电教设备就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或呈现自己的创作,这既能增强学生参与课堂的体验,无形当中也是对其他学生的激励,进而有助于形成良性互动课堂。

三、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一)选用网络素材时要以审慎的态度把握所选材料的科学性

信息技术的应用使用户面临着巨量的信息,网络信息真假混杂,而心理学又是网络伪科学的重灾区,这就要求教师在选用网络素材时要以审慎的态度把握其科学性。例如,有个别教师在课堂上贸然采用网络上的心理小问卷或所谓的测试图片,然后请学生作答并以心理测量的名义进行评价,这是十分不妥的。几年前,《水知道答案》这本书中的相关内容和观点通过网络大肆传播,我曾遇到数位心理教师将其中有关所谓的实验和图片讲给学生,其中有个代表性的观点是“爱和赞美可以影响水的结晶形态,影响花朵的鲜艳程度等”。我认为“爱和赞美”虽然符合有关教育的主旨,但原文作者江本胜的“发现”显然充斥着唯心主义谬误,时间也证明了其错误所在。

(二)信息技术要合理、有度地应用于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对于教育教学是一种辅助手段,是为了更好地提升课堂效果。教师在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同时,更要注重提升自身整体的教学能力,不能把省时省力作为信息技术使用的目的。对信息技术的不当理解和应用会损害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个别教师唯课件是从,最后把过去我们极力否定的“人灌”转变成“机灌”,这是不足取的。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使用可以辅助教师在知识传授方面的工作,教师要以具体教学目标为着眼点,合理、有度地应用信息技术。总之,信息技术应用于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是信息时代教育创新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特点使然。信息技术只有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教学目标相结合,才能真正在心理课堂上扎根,成就精彩课堂。

参考文献

[1]杨宗凯,吴砥,郑旭东.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中国道路[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2]蒋美琴.现代信息技术在心理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8(7):99.

心理教育课堂范文篇3

关键词:心理教育;接受;制约

心理教育的接受主要包括方面:接受主体即大学生、接受客体即心理教育施教者以及二者关系。大学生心理教育接受过程具体表现为: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内在需求过程;心理教育施教者传授心理教育知识的过程;大学生内化心理教育内容的过程。大学生心理教育接受过程就是这一切过程的动态结合。可以看出接受主体即大学生是这一过程的核心[1]。

1大学生心理教育接受现状调查

1.1调查过程

(1)调查对象。选取滁州学院大一至大四在校生120人,其中男女各半,每个年级各取30人,这些都是上过或者正在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生。(2)调查方法。采用自编《心理教育接受情况调查问卷》,题目涉及大学生一般情况及在心理教育中“接受”了多少,举例:题目“你在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上学到了哪些?”、“心理教育课上,你认为影响你上课认真听讲的原因有哪些”等等,学生根据自己情况进行回答,问卷包括8个题目,都是开放式问题。目的在于获得学生真正“接受”了多少心理教育。(3)调查结果。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发现,大部分学生(67.3%)认为在心理教育课程上接受的知识难以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出现“接受”困难,只有一小部分学生(11.5%)觉得学到了很多;很多学生(52.1%)认为导致“接受”困难的原因是没有兴趣,有的学生(15.2%)随波逐流,还有的同学(6.8%)认为教师讲课无趣。

1.2存在的问题

心理教育是否有效的一个根本标准是接受主体对教育者传递的信息接受了多少,而不是教育者传递了多少信息。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学生在心理教育接受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学生心理教育学习兴趣不浓,大多数学生就是为了拿到两个学分,而不是说真正学到多少知识;(2)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心理教育针对人群就是心理不健康的人,受这种观念的影响,他们对心理教育产生抗拒。

2大学生心理教育接受的制约因素

2.1个体自身主观原因

(1)性格方面。性格是制约大学生心理教育接受的一大重要因素,性格包括两方面:内向和外向。过于内向属于一种性格缺陷的,这类学生在心理教育接受方面会产生抗拒,这是因为很多人认为内向性格是一种病态性格,内向型的学生本来就不善言辞,被别人另眼相看会更加抗拒,对心理教育这类知识更是产生逃避,他们会不自觉的给自己贴一个不正常的标签[2]。(2)自制力方面。大学生尤其是刚进入大学的新生,意志力比较薄弱,易受他人影响,有的学生看到其他人在玩,自己也会跟着玩,自制力差,上课时间大多数时候在开小差,注意力难以集中,对课上的知识完全没有听进去,这也是制约大学生心理教育接受的一个因素。(3)认知态度方面。学生对心理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及态度方面也是制约他们接受心理教育的一大因素,很多大学生认为开设心理教育类课程没有意义,认为大学生都是健康的,没有必要增设这样的课程,即使在心理教育的课堂上,他们也是仅仅为了凑学分,毫不重视,甚至有的学生认为这只是一门选修课,可上可不上,这种认知偏差也就导致现在心理教育接受越来越困难。

2.2学校方面的制约

(1)学校风气。学校的教育方式方法、校风学风、人际关系以及在学习上的成就与挫折等,都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教育的接受,一个学校只注重专业课的知识传授,忽视心理教育知识的传授,就会造成学生对心理教育漠不关心,只注重高分和奖学金,而他们的心理素质出现失衡,目前很多高校对大学生心理教育关心力度不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风、校风。(2)教育者。学校中学生为接受主体,教育者为接受客体即施教者,学生心理教育接受程度与教育者有很大关系,教育者对学生接受过程中的制约主要表现在:师生关系的处理,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漠不关心,没有耐心和爱心,会让学生产生不良情绪,学生对教师教育的话也会当做耳旁风,应付教师;教法单一,上课采用传统的讲授方式,像心理教育这样的课程更多地是注重学生的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的“满堂灌”反而会限制学生对知识的接受。(3)心理教育实践的缺乏。心理教育注重的是通过实践方法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因此,实践与理论同等重要,在很多高校中,心理教育课程都设置了实践训练,但是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并用的很少,基本上实践课只是一种虚设,这也是导致学生心理教育接受困难的一大制约因素。心理教育如果只是通过理论讲授来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这基本是不可能的,学生要内化呈自己的知识,更多地还是要借助于实践,如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心理咨询活动、心理宣泄、心理访谈、心理剧等等。

2.3社会方面的制约

社会变革带来的一系列不良道德思想侵袭了当代大学生,使大学生产生了很多前所未有的困扰,处在极其敏感时期,加上大学生处于自我意识相对薄弱期,遇到挫折承受能力差,易产生情绪上的波动,他们想寻求心理帮助,但是碍于面子,在过强的自尊心面前,他们选择了逃避,甚至逃避所有跟心理教育有关的内容,这些人是社会上最活跃“敏感”有知识的群体,不愿让自己暴露在任何人面前,尤其是心理教育者面前,这也是传统思想的束缚,所有人都不想把自己当成“非正常”人类,认为只要进了咨询室,看过心理医生的人就是不正常的,因此对心理教育方面的内容产生越来越多的抗拒。

3结论

当前大学生心理教育接受的制约因素主要包括个体自身因素、学校因素与社会因素,在对大学生心理教育接受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上述三个因素,有针对的突破限制的因素,填补高校心理教育领域的空白,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心理教育接受水平。

作者:朱海雪 张晓旭 单位:滁州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心理教育课堂范文篇4

关键词:课程作业;心理健康教育课;课程思考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一些教师认为心理课属于非考试科目,是一门“放松的活动课”,所以不需要布置作业;还有一些一线的心理教师出于给学生“减负”等想法,也不会给学生布置作业。与此同时,部分心理课的作业也存在零散化、口头化和非强制性的情况。这样不仅不利于教师及时获得学生对于课程的反馈,进而对课程设计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估;也不利于学生及时巩固课堂所学内容,对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有效迁移。2012年,教育部在新修订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强调,心理健康教育应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做到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服务的紧密配合。由此可见,在中小学心理课堂中布置具有趣味性和实践性的心理作业是非常紧迫和必要的。

一、心理作业的开展形式

(一)按作业时间分类按布置时间,可分为课前作业、课中作业、课后作业。课前心理作业的主要形式包括课前调查、资料收集等。通过课前调查,可以帮助教师更加明确学生的需求,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并促进教学内容的灵活调整。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资料收集等课前心理作业,也可以让学生提前进行简单思考,对课程内容形成一个初步的认识,进而帮助学生更全面和深入地理解教学内容。课堂作业的主要形式包括完成课堂任务和活动、表演心理剧、填写心灵札记等。课堂作业是与教师的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教师可以实时对作业要求进行更加细致的讲解;在学生作答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巡视和询问了解学生的作答情况,评估任务的难度和有效性;在学生作答完成后,也可以及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反馈,对学生的疑难问题进行回应。课后作业的主要形式有阅读心理图书、观察生活中的细节、观看心理电影、在父母或同学的协同参与下完成任务、撰写感受和收获等。

(二)按作业主题分类按作业主题,可分为认知提升型作业、情感表达型作业、实践体验型作业、思维探究型作业、反思总结型作业。认知提升型作业是通过作业实现认知观念的提升,促使学生对世界进行更全面的思考。例如,在讲授“异性交往”之后,可以让学生在心理作业上写下自己喜欢的同性品质和异性品质、自己向往的理想型和理想交往模式,再结合教师所讲的斯滕伯格的爱情三元论,判断某一异性是否符合自己的理想型、自己欣赏该异性身上的什么品质,以及自己对该异性的情感更贴近哪一种,进而判断这种关系应当属于什么类型。通过对异性和异性关系进行更深入的思考,澄清自己的异性交往模式,进而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异性交往。情感表达型作业是通过觉察、体验和表达情绪,帮助学生释放压力、排解负面情绪、提升积极情绪的作业形式。例如,在讲授“情绪调节”主题之后,可以让学生在心理作业中完成自己的“情绪调节象限图”。通过在四个象限中罗列对情绪调节有帮助和无帮助的事情,以及对问题解决有帮助和无帮助的事情,帮助学生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更多的觉察,逐步学会调节情绪的方法。实践体验性作业是通过鼓励学生亲身参与某件事或体验某种经历,进而在亲历和反思中获得自我成长。例如,在讲授“团结的力量”之后,可以让学生自行准备一些细的树枝或木棍,不断累加树枝或木棍的数量,然后尽力折断。通过反思折断一根木棍和折断数根木棍的难易程度,帮助学生理解和体会团结的力量。思维探究型作业是通过作业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不断提升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创新性和灵活性。例如,在讲授“应对生活中的不确定性”之后,可以让学生完成“4I”表格,即思考和罗列如何看待这个不确定事件(Ithink)、如何从自身寻找优势和内部资源进行应对(Ican)、如何从外界寻找外部支持(Ihave)以及如何进行自我关怀(Icare)。通过有步骤地思考如何应对不确定,实现助人自助,掌握应对不确定事件的方法。反思总结型作业又叫心灵札记、周记,是以文字书写表达心迹,从而了解自己在活动过程中的学习和发现。一般来说,反思总结型作业的提问方式包括“哪一个活动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在书写时,你有怎样的心情”“你在哪些层面对自己有了更新的了解”“你认为自己在哪些方面还需要进步和扩展”等。学生可以采用文字、绘画、思维导图等多种形式完成作业,教师只需要写下一些共鸣语句、反思提问、支持鼓励等语句。

(三)按作业完成方式分类按作业完成方式,可分为个人作业、团体作业。个人作业是以某个独立的个体为单位完成的作业。一般而言,自尊自信、生涯展望、挫折应对、生命价值等与自我心理品质和自我成长紧密相关的主题都以个人作业的形式开展。团体作业是在多人协同的情况下完成的作业。通常来讲,学会共处、同伴交往、合作共赢等与他人息息相关的主题都以团体作业的形式开展。

二、心理作业的作用分析

(一)对于教师而言1.评估学生课堂表现心理课堂面向的是全体学生,需要尽量关注到所有学生。但在实际活动过程中,教师很难仅凭自身观察和个别学生的分享来了解所有学生的状态和表现。心理作业弥补了这一点,可以帮助教师及时记录下学生当下的收获与感受,以便教师了解和评估所有学生的课堂表现。2.及时获得学生反馈教学过程不应该是教师的单向输出,而应该是双向的互动过程。及时获得学生的反馈有利于教师及时透过学生的文字和表达来反省自己的行为和教学效果,就像照镜子一样,方便教师随时进行自我评鉴。3.及时改进课程设计课程设计应该从学生出发,注重学生的感受与收获。每个学生对于课堂的各个环节都会有不同的想法,甚至是教师的某一句引导语都会在学生心中唤起不一样的感受。心理作业可以帮助教师关注到学生不同的情绪体验和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真正做到从学生出发,不断改进自己的课程设计和语言使用。

(二)对于学生而言1.总结自我的心得感悟心理健康课的落脚点应是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长。虽然心理课可以借助各种精心设计的活动启迪学生,但有些活动对于学生的自我成长而言还有些浮于表面,需要再进行更深入的自我反省和自我总结,进而使学生将所学内容内化为自己的内心能量,实现自我升华。2.巩固课堂的教育效果心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重在“落地”。教师完成讲解和引导后,学生已经对该部分有了一个初步的认知。通过心理作业,学生便可以进一步梳理本堂课的收获,强化自身的内心感受,检验自己使用某些心理知识和技能的能力,达到巩固课堂教育效果的作用。3.见证自我的成长过程学生的心理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有时候会停滞不前,有时候会走入“死胡同”,有时候也会“豁然开朗”,教师、家长甚至学生本人也无法准确掌握学生的心理成长路径与方向。阶段性的回顾与总结在心路成长中起着重要的指导性作用,可以帮助学生总结过往的经验、发现自我选择的偏好、总结自身面对困难挑战的优势与弱势、见证自己在不同阶段处理相似事件的行为模式的异同,见证自身在心灵成长上的切实变化。

三、布置心理作业的注意事项

(一)作业形式多样化心理作业应当突破传统作业的程序性、模块化,与国家提出的“双减”政策一脉相承,注重形式的多样化和创新性,布置不同类型的作业。

(二)作业内容兼具有用性和趣味性心理作业的目的是助力学生心灵成长,应该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不给学生带来额外的任务压力和心理负担。因此,心理教师在布置心理作业的时候,应当以理论为基础,兼顾作业的有用性和趣味性,帮助学生以积极、主动和开放的心态看待作业,在快乐中成长。

(三)重视学生在作业中反馈的心理信息考试科目的作业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而心理作业则更多关注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发生的认知提升、情绪转变、思维进步和自我成长,能够从侧面反映学生的内心世界和心理状态。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心理作业本中表达自己的心理困惑,以及希望获得的支持和帮助。在审阅作业的时候,教师也要多留意学生的书写内容,对于书写内容较消极或留下求助信息的学生,教师需要在恰当的时候,以恰当的方式给予一些反馈,如关心、提醒或建议。

(四)最大化发挥好心理委员的作用心理委员是帮助班主任和心理教师在班级和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活动的班干部,在推进班集体的心理健康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职责之一就是承担或协助实施针对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类事务和活动,包括分发课堂材料和收集心理作业。因此,应当充分利用心理委员的朋辈身份,帮助学生提升心理作业的完成率和有效性。心理教师也需要提前对心理委员做培训,包括语言的组织和使用、作业的保存和管理等方面。

(五)鼓励学生制作自己的心理作业本在第一节心理课的时候,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课下自行准备一个空白的素描本作为心理作业本,并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制作具有自身特色的心理作业本,如在封面设计自己的“姓名画”、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装饰上自己喜欢的贴纸、胶带和装饰品。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的心理作业本具有自身的特色,鼓励学生相互之间形成积极竞争的氛围,还有利于引导学生对作业本进行积极赋义,从而提升学生之后在心理课堂上的表现。总的来说,心理作业的设置可以帮助一线心理教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自我探索和个人成长。未来,教师应结合心理作业的常见问题和注意事项,采用多种形式布置心理作业,以期发挥作业在学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邓淑英,麦淑华.青少年团体心理活动培训手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

[2]郭艳彪.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作业布置的实践与反思[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1(22):25–27.

[3]袁媛.开学第一课:打造“心理味”浓郁的心理课堂[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1(30):29–31.

[4]周隽.心理课怎么玩——心理教师实战进阶手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

心理教育课堂范文篇5

【关键词】理工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途径

一、理工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现状

本文主要从课程性质、授课学时、班级规模、师资力量、教学模式等方面对理工科院校心理健康课程开展情况进行分析,发现高校均按教育部文件要求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或必选课,也有部分高校将该课程以必修加选修的形式开展;多数院校心理健康课开设在大一学年,授课学时从8学时到32学时不等;课堂教育形式多采用合班制,班级人数在100-300之间;授课教师一般由专职和兼职心理教师组成,专职心理教师平均2人,多数由辅导员担任兼职教师;授课模式多以传统讲授为主,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兴趣较低,对于团体活动等实践课程的参与性较高,但受到班级人数、活动场地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频率下降,学生听课积极性不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不佳;在考核方式上多采用平时成绩加期末考试相结合的形式。

二、理工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1.课程定位不明晰,课程建设不规范。由于各高校教学目标不同,在国家政策精神落实上存在很大差异,很多理工科院校对心理健康课重视度不高,定位不清晰,课程设置较随意、心理工作归属不一致等问题,导致该课程建设不规范,课程落实不到位。2.师资力量较薄弱,班级规模较庞大。理工科院校兼职心理教师多数是理工科专业,人文社科类很少,心理学专业更是稀缺,对心理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所欠缺。同时,受教师少、学生多、教学时间等限制,多数院校都采用合班制的大班化上课形式,降低了学生参与度。3.学生层次差异大,课程开设范围窄。多数理工科院校主要面向大一新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使得该课程涉及的学生面较窄,课程的延续性较差,缺少针对性和差异性。由于课时较少,对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又无法展开详细讲解,不能够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致使学生对课程的评价不高。4.教学缺少多元性,师生缺乏互动性。多数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模式以课堂讲授为主,采用灌输式的说教方式,教学模式较单一,缺少互动性、多元性、创新性;教师讲授的心理案例大多摘自教材或网络,缺乏鲜活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很难引起学生听课的兴趣及情感上的共鸣。

三、理工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有效途径

1.转变思想理念,提高心理意识。高校学生工作者首先要转变观念,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课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将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重视学生人格完善,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自觉完善自身心理素质。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面向所有年级的学生开设,将培养学生心理健康意识贯穿课程始终,使理工科学生既有过硬的技术,又有强大的内心,真正成为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2.依据学生需求,合理安排课程。依据不同年级的学生需求,运用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开设不同主题的心理健康课,拓宽课程覆盖面的同时,提升课程的针对性、发展性和有效性。如:大一新生重点放在环境适应及学习认知上,帮助他们顺利度过从高中到大学的转变;大二、大三学生侧重帮助他们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试方法、以及如何处理好情绪、人际、恋爱、压力等方面的问题;大四学生以社会适应为重点,帮助他们正确自我分析,了解社会形势及发展趋势,为进入社会做好心理准备。3.结合学生特点,创新教学方法。理工科学生对理论知识敏感度较低,动手操作能力较高,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上要考虑理工科学生的特点及将来的工作性质,将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予于活动中,通过设计和开展多样活动让学生近距离体验心理的力量。将心理健康课与“第二课堂”、科技竞赛、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结合起来,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利用微信、QQ、微博等媒介,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收集学生心理动态数据,打破时空限制,创造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杨红兰,冯守富等.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中团体心理辅导运用研究[J].考试周刊,2018(15):31.

[2]王斐.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探析[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8(6):8-10.

心理教育课堂范文篇6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品质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心理健康不仅指个体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个体社会生活适应良好,还应指人格的完善和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即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将个人心境发挥到最佳状态[1]。随着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这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有相似之处。积极心理学创始人Seligeman认为,积极心理学是指人们将积极情绪投入而获得满意的情感,获得幸福。它倡导关注人的生活是否健康、幸福,是否得到了积极的改变[2]。近年来,积极心理学倡导积极的情绪情感、意志、习惯、人格、心态、学习意识和人际关系等积极心理品质[3],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输入了正能量。Susan曾发现,当人们感受到幸福的同时也可感受到快乐、自信等积极情绪,它们之间具有同步关系[4]。主观幸福感和快乐作为积极心理学中的情绪体验,在中国的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激发学生内在积极品质,使其学会创造并分享幸福与快乐,让学生爱学、会学和学会[5],这是将积极心理学知识及对积极情绪、积极心理品质的研究运用到心理健康教育领域新的教改目标,这也将是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的探索。

一、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重点,因此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研究表明,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心理承受能力偏低、人际交往能力偏差、缺乏学习兴趣等[6]。传统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一般是使用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等方式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7],这种教育模式具有局限性,无法有效解决学生的心理需求问题。笔者就目前实地调研发现,在乡村小学的心理健康团辅活动中至少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小学生排斥心理健康教育。乡村小学近几年开始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每周开设一节心理健康教育团辅选修课程。但是小学生认为选修这门课程是因为自身有心理问题,对此产生排斥心理,造成了团辅课程的实施困难。2.心理学专业师资力量匮乏。心理教师未进行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训练,缺乏相关专业知识。目前我国对心理教师的需求量大,而心理教师的数量却不多,专业的心理教师数量更少,大多是学科教师兼顾心理教师的职务。因此学生很难学到相关的专业心理知识,才会出现人际交往、学习能力等方面较差的现象。心理学专业师资力量匮乏也是导致小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要素之一,对此也要加强重视。3.课程种类单一。部分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并未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仅开设了团辅课程,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缺乏理论知识,且团辅课程覆盖不全面,许多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了解仅限于团辅活动,并无深入了解。(二)心理健康教育新目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以下简称“《纲要》”)明确表明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其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这与积极心理学中的培养积极品质相吻合。积极心理学的引入也使部分专家学者开始反思,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否应该融合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并重新定义它[8]。在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心理健康课应将学生视为独立的发展个体,注重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教师需要塑造师生平等的、有情境性、互动性、体验性、学生可以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和心理品质是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的重点。积极的情绪是一种主观体验,对于在校的中小学生来说,教师对他们的肯定和赞扬是很重要的。中小学生处于不同的生理发展阶段,教师需要对不2020年4月同阶段的学生给予不同的关注,《纲要》曾明确指出,从不同地区的实际和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做到循序渐进,设置分阶段的具体教育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更需要关注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人际交往、自信乐观等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9]。对于中学生,教师则更需要关注他们的创造创新、积极情绪情感、道德素质等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二、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实施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课程途径:多元议程设置。目前大部分学校对心理健康课程设置都是团辅活动和每周一次的心理健康课,但无论是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还是积极情绪的养成,都不仅限于心理健康课程。因此,学校可安排学科教师进行课程实训,让他们学习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将其理念渗透学科课程,构建学科一体化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在加深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的了解的同时,多方位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和积极情绪。另外,积极心理学可以激发学生潜能,教师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时,可将挫折教育、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内容融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拓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做好中小学生心理问题预防,引导学生正确地面对心理问题并解决问题。(二)课堂途径:建立“体验和参与式”课堂。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往往采用“问题导向”式,这种课堂模式缺乏主题鲜明性和可操作性。为了唤醒学生的积极情绪力量,笔者倡导“参与式”和“体验式”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师在课堂中通过团体辅导活动,运用提问和讨论等课堂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校也可以开展“心理沙龙”和“团体辅导”等类型的选修课程,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增加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三)评价途径:多元评价体系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具有选拔性质的课程,它是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课程,因此,教师在设施评价体系时应强调其发展功能[10]。其他学科中的分数评价体系并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应该设置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将教师批改、讲评作业与学生自己批改、讲评作业相结合,让学生从被动变为主动,这样教师才能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了解学生的心理感受,从而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价值,增加其自信心,并不断地提升积极心理品质。(四)校园文化途径:构建积极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隐形课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对中小学生心理具有导向作用,营造积极的校园环境和心理健康教育文化氛围对培养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至关重要[11]。学校教育工作者可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构建积极的校园文化。首先,良好的校园环境是课程开展的前提,学校应营造积极向上的环境氛围,考虑学生真正的心理需求,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其次,民主的管理方式可以贴近学生的内心生活。学校应倡导民主的管理风格和积极导向的班级管理方式[12],对学生进行适当教育,让学生积极交流,乐观交往,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最后,学校应积极组织心理健康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每月一次的“心理健康活动周”,每次活动选定一个主题,通过手抄报评比、板报评比、专题讲座等活动将积极心理健康知识渗透校园文化建设,增加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流,激发学生乐观的生活态度,进而营造一个良好和谐的学习环境,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效果。

三、结语

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不应该只针对心理问题的发现和治疗,而是关注大对数人的发展。学校需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如课程评价改革、课堂形式多样化和校园建设的丰富性引导中小学生积极关注自身心理健康。通过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品质,提升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营造积极的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牧新义,白世国,安莉娟.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5.

[2]ALANC.积极心理学[M].郑雪,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3]孟万金.中国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测评量表研发报告[J].中国特殊教育,2014(10):62-66.

[4]ENGINES.Mappingthemeta-domainofdiscretepositiveemo-tions[J].DissertationAbstractsInternational:SectionB:TheSciencesandEngineeing,200061(4-B):2260.

[5]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奠基幸福有成人生[J].中国特殊教育,2010(11):3-8,12.

[6]杨林娜.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5(6):197.

[7]夏江东.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实施的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25):37-40.

[8]曹新美,刘翔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反思与积极心理学取向[J].教师教育研究,2006(5):65-69.

[9]汤妮,汤燕.小学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建构[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2):22-25.

[10]李艳鸽.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研究[J].校园心理,2018,16(2):157-158.

[11]葛楠.积极心理学视阈下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路径[J].高教论坛,2018(9):24-26,40.

心理教育课堂范文篇7

关键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幼儿园是一种学前教育机构,通常是对三至六岁的幼儿进行统一的德育和智育,让幼儿的身体、智力、心理得到全方位的发展,不仅能够让幼儿学到简单的知识,还可以让幼儿从小就接触集体生活,体会交朋友的乐趣,培养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幼儿园教育作为教学体制的基础部分,对孩子的一生的发展都会起到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幼儿的身心成长和道德品格培养都会起到很大的帮助。

一、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不足

(一)忽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学前教育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成为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得到家长和社会的肯定。就目前的幼儿园教育来说,对幼儿的智力开发和知识教育为主要工作,经常会忽视对幼儿的心理教育,认为幼儿年纪太小,不适合进行心理的教育,即使部分幼儿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只是走形式,或仅仅对性格内向和存在行为问题的幼儿进行教育,然而事实证明,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幼儿来说非常重要,能帮助幼儿顺利的度过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衔接时期,并且培养幼儿的道德品质。

(二)个别幼教自身素质不高

近几年,幼儿园频频出现虐童事件,在各界人士揪心的同时,也反映出部分幼教自身的素质问题。很多幼儿园都认为幼儿课程都是些基础知识,幼教不具备专业教学水平也可上岗,恰恰相反,幼教不仅需要有丰富的知识,还需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爱心、耐心,很多幼教仅仅是中专毕业,自身素质不高,在教学过程中缺乏耐心,甚至打骂学生,给幼儿的心理成长造成不利的影响。

(三)心理教育课程的单一

幼儿园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内容形式单一,而且与幼儿的实际生活严重脱轨,导致教学成果不理想。将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局限在心理健康课堂上,不注重日常生活中的情境教学和游戏活动教学,使得幼儿对心理健康课程完全没有兴趣,课程效率不高。

二、加强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一)心理教育与课程教学的融合

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单独的,而是应该融入到方方面面的教学工作当中。幼儿对心理健康教育还没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如果仅仅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来讲述理论性问题,幼儿必然理解不了,因此,完成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幼儿教师在日常上课的过程与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和,潜移默化的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教育。例如:在上体育课时,组织幼儿进行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加强团结合作,相互帮助,让学生在课堂当中学习如何与同学进行情感呢沟通,如何与其他小朋友友好的相处,消除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帮助学生在课堂中提升自己心理健康水平。

(二)师生情谊的建立

要想加强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应该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现在的幼儿大都独生子女,深受父母和爷爷奶奶的宠爱甚至是溺爱,不仅会养成孤僻的性格,还会有自私的不良心理。孩子刚刚融入幼儿园这个大家庭,会感到难以适应,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如何去交新朋友,这个时候,教师应该融入到幼儿当中,主动与幼儿交朋友,并且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帮助他们建立友好的情谊,让学生能够在积极的环境中学习,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

(三)心理教育内容和方式的创新

对于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来说,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十分关键。幼儿园的小学生都处于三至六岁,接受能力差,注意力不够集中,因此,幼教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心理健康教学活动。幼儿年纪较小,比较贪玩,教师应该提高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的接受心理健康课程,利用多媒体、游戏教学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提高幼儿心理教育的成果。

(四)家长与学校的密切配合

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门简单的课程,不仅学校要加强教育,更需要家庭的关怀教育。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人,在幼儿的成长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更应该时刻关注幼儿的成长。我国有关数据显示,单亲家庭的孩子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可见,家庭教育对幼儿的身心成长起着关键的作用。生活压力的加大,让很多父母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工作当中,忽略了对孩子的关心,为了幼儿的健康成长,首先,父母应该在工作之余,多抽空陪伴在孩子的成长程中,将心理教育渗透到幼儿的日常生活;其次,父母不应该在孩子的面前争吵,以免给幼儿造成心理阴影。

三、结语

总而言之,学前教育对幼儿的身心成长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教育工作者应该明确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幼儿心理教育的不足之处,通过心理教育与课程教学的融合、师生情谊的建立、心理教育内容和方式的创新、家长与学校密切配合等方式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提高幼儿心理素质,帮助幼儿从小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积极向上的道德品质。

作者:齐明华 单位:河北省青县金牛镇大杜庄中心园

参考文献:

[1]赵慧霞,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创新教育,2014(19)

[2]连洁荣,论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与游戏的心理功能[J].教育教学论坛,2012(22)

心理教育课堂范文篇8

<FONTsize=2>摘要:中学心理教育课程的开设优化了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这门课程不以传授心理学知识为任务,而是利用有关知识来维护、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其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态度三个方面。活动教学是这门课程的基本教学模式。<BR><BR>1997年4月,国家教委印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和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试行)》,第一次以课程标准形式规定了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和要求,以此规范教育实践。据此,1998年秋季,各地六三学制初中一年级、五四学制初中二年级在思想政治课中普遍开设了心理教育课,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或地方自编教材,主要由政治课教师任教。<BR><BR>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决定,心理教育以课程形式进入中学课堂,从根本上改变了较长时间以来心理教育在学校可搞可不搞和无合法地位、无明确要求、无具体措施的状况,使之进入合法、规范发展的轨道,它必将在形成、维护、促进、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上起到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课程的开设意味着心理教育作为现代学校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我国已经正式树立。<BR><BR>如何实施心理教育?十多年来各地探索出不少有效的教育途径。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研究成果中,不约而同地把专门课程放在各种途径的首位。首先,因为课程最能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学校心理教育主要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的以发展和预防为主的教育,目的在于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凭借课程有可能将教育内容较为全面地实现。其次,从我国教师队伍的现状看,受过心理或教育专业训练的教师奇缺,短时间内对众多教师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训又不大现实。而心理教育课程有专门的教材和翔实的教学指导用书,教师在学习一定的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经过培训、研讨、实践、总结、提高等一系列环节后,有可能把握心理教育课程的基本要求,因而是可行的。当然,专门课程也有其局限性,如难以顾及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需要,但这可以通过个别辅导等途径弥补。<BR><BR>就心理教育课程的建设而言,选择初中年级作为心理教育课程的试行年级,是抓住了一个有利的教育契机。这是因为,初中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一方面面对因青春期生理、心理急剧变化而产生的丰富而深刻的感受和体验,有诸多成长的烦恼;另一方面面对沉重的学习、升学压力和开放的社会环境带来的各种刺激和诱惑,难免困惑茫然,不知所措。这一成长阶段的特殊性,使得个体这一时期的心理健康显得格外重要。尤其在此时,他们对于自我、对于他人、对于人际关系、对于社会生活表现出极其强烈的认知需求,这种自觉、主动的求知状态,也构成了教育上可遇而不可求的最佳教育契机。因此适时适宜地进行心理教育,能化被动防范为积极预防,达到促进受教育者心理健康的目标,十分有效地对个体的发展发挥作用并对其将来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BR><BR>从课程改革的角度看,心理教育课程的开设无疑优化了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是一次重大的改革和必要的补充。在课程结构符合社会需求、学科体系及学生发展三大要素中,如果说原有结构更注重前两个因素的话,那么心理教育课程的开设,则是加强了学生自身发展的权重,三大要素逐步达到动态平衡。课程结构更趋合理,更符合教育现代化的需要,也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推进。<BR><BR>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我国是新生事物,其建设还刚刚开始,应当尽可能的借鉴国(境)外经验(心理健康教育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和应用国内研究成果,以便少走弯路。<BR><BR>心理教育课程标准如何确定,能否沿用一般学科制订课程标准的逻辑体系?这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其实

只要稍作比较就不难发现,心理教育课程与学科课程二者之间的差距是十分显著的。一般学科的科学性是由与之对应的科学体系作保证的,其真理性有普遍的社会承认及科学的权威性作基础,例如数学、物理学、历史学等,中学学科课程的任务就是要求学生掌握比较系统的基础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而心理教育课程则不同,首先它不是心理学课程,不以学习心理学基础知识为任务;它也不是为今后更为深入系统地学习心理学或相关科学奠定基础。倘若将此课程定位于心理学课,哪怕仅仅是普及性的,其直接后果也是给学生额外增加了一门新的课程,无疑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其次,尽管心理教育课程在内容的选择和编排上,应以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作为依据,但是直接出现在课程中的并非这些学科的直接结论和理论形态,而是经过处理的比较浅显实际、生活化的阐释和形态。课程的目的并非要学生通晓这些学科,而是利用有关的知识来维护、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再次,它不是独立于生活之外的某一门科学知识,而是有关对受教育者自身生活和成长中种种现象的探索,以及对他们形成健康心理的各种需要的满足。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门课程能否为学生所接受,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必须依赖和借助受教育者的主观体验,即学生通过自身生活经验与课程内容之间的相似性联系来认同和接受它。因此,心理教育课程标准的建立不能沿用一般学科课程标准的逻辑体系,而应有新的思路。<BR><BR>既然心理教育课程不以传授某一门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较为系统的知识为任务,那么依据什么来选择其课程的内容呢?我认为,应依据优化学生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帮助成长、促进发展这一根本目的来确定课程内容。换句话说,什么因素对于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影响最大,它就应当成为心理教育的主要内容,即心理教育应该是生活逻辑和问题逻辑的。具体地说,心理教育内容应该包括知识、技能、态度三个方面。一是学习一些涉及面广,程度比较浅,然而决非随意拼凑的有关知识,使学生能科学地认识自身的心理,建立起为他们所接受的规范和价值。二是掌握一些应付刺激、明确感受、澄清疑惑、处理问题的技能,使之能比较从容主动地应付学习、生活、社会适应与发展方面遇到的问题。例如,初中生情绪变化多、幅度大,他们为此而困惑不安,不知如何分析和把握,往往被动应付,盲目地听任情绪的支配,有的甚至导致行为失当。心理教育一是要帮助他们认识人类丰富多样情绪的正常性,二是要帮助他们掌握一些化消极情绪为积极情绪的技能。对他们来说,知识的了解是必要的,而如何排解消极情绪的困扰则是更需要的,如掌握发泄愤怒的恰当方式,学会战胜挫折走向成功的方法,等等。总之,这些技能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应以个人经验为载体,根据中学生共同体验或普遍经历来选用。<BR><BR>技能虽建立在深厚的理论基础上,但教给学生时却简单明了、易于操作。三是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态度是对待任何人、观念或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它包括认识、情感、行为三个成分。”虽然一个人的态度更多的是以渐进方式在其生活经历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与解决知与不知的知识学习和会与不会的技能掌握相比,态度的培养比较困难,但仍然应该是心理教育课程的重要内容。面对学生事实上已有的或正确、或错误、或正误相参的态度,可以通过课程,有目的地对学生施加影响,促进他们形成开放的、积极的、正确的态度:正视身心变化,接纳自己,接纳他人,在较高水平上自觉地、积极地迎接来自自身和社会的挑战,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发掘心理潜能。<BR><BR>如果以上对心理教育课程内容的考虑是合理的话,那么在教学目标上也就不宜直接沿用学科教学中“识记”、“理解”这一类主要针对知识学习的基本要求,而应是心理教育在教学方式、方法方面不同于学科教学的特殊性提示和要求。不然的话,无论怎样强调开设这门课程的初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而最终任课教师还是会按学科课程的既定模式组织教学,即使是“应用”,也可能只是作业或考卷中将知识“生吞活剥”的书面应用,而少有个人的感受与体验。其教学效果的评价也将仍然决定于按知识学习的要求组织的考试。最终出现成绩的好坏与学生个体实际的心理健康状况不相关的尴尬局面,这是大家不愿意看到的。<BR><BR>心理教育课程教材的编写应有所创新,确定符合受教育者成长生活逻辑的编写线索和为学生喜闻乐见的编写形式。从国外境外比较成熟的教材看,大致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以北美地区此类课程为代表,以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心理的变化发展为线索,侧重于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一条是以港台《辅导活动》为代表,以学生面对的社会适应、学习、择业三方面实际生活内容为线索,侧重于生活、学习、择业等方面的心理辅导。从实际效果看,各有千秋,均受到所在地学生的欢迎。从学段看,前者较适合于初中生,后者较适合于高中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教材,在表现形式上,均充分考虑到现代中学生的特点,设计新颖,版式活泼,画面生动,文字鲜活,学生爱不释手,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BR><BR>心理教育课程在教学模式上应有所突破。传统学科教学普遍采用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与其教材相对应,这是由学科教学以传授系统科学知识为主的性质决定的。心理教育则不然,它主要不是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它的目的不在于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心理健康,而是要实际地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对个体心理来说,再精彩再生动的讲授都无法替代个人的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因而心理教育应当是一种以体验性学习为主的教育,不宜沿用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心理学认为,人的感受和体验产生于人的活动。心理教育课程应遵循这一规律,引入活动教学,并且将其作为这门课程的基本教学模式。以个体经验为载体,以活动为中介,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通过角色扮演、情景体验、经验分享、谈话沟通、行为训练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通过师生共同的参与,引起学生相应的心理体验,从而施加积极影响。在活动中建立起为学生所认同和接受的规范和价值,并以其促进学生达到自我认识、自我成长。<BR><BR>综上所述,心理教育进人学校课堂,对处在身心变化高峰期的中学生是福音,对教育工作者则是挑战。如果能在心理教育课程试行阶段作积极探讨和研究,势必对我国心理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产生重要影响。

(公务员之家整理)

心理教育课堂范文篇9

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决定,心理教育以课程形式进入中学课堂,从根本上改变了较长时间以来心理教育在学校可搞可不搞和无合法地位、无明确要求、无具体措施的状况,使之进入合法、规范发展的轨道,它必将在形成、维护、促进、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上起到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课程的开设意味着心理教育作为现代学校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我国已经正式树立。

如何实施心理教育?十多年来各地探索出不少有效的教育途径。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研究成果中,不约而同地把专门课程放在各种途径的首位。首先,因为课程最能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学校心理教育主要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的以发展和预防为主的教育,目的在于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凭借课程有可能将教育内容较为全面地实现。其次,从我国教师队伍的现状看,受过心理或教育专业训练的教师奇缺,短时间内对众多教师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训又不大现实。而心理教育课程有专门的教材和翔实的教学指导用书,教师在学习一定的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经过培训、研讨、实践、总结、提高等一系列环节后,有可能把握心理教育课程的基本要求,因而是可行的。当然,专门课程也有其局限性,如难以顾及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需要,但这可以通过个别辅导等途径弥补。

就心理教育课程的建设而言,选择初中年级作为心理教育课程的试行年级,是抓住了一个有利的教育契机。这是因为,初中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一方面面对因青春期生理、心理急剧变化而产生的丰富而深刻的感受和体验,有诸多成长的烦恼;另一方面面对沉重的学习、升学压力和开放的社会环境带来的各种刺激和诱惑,难免困惑茫然,不知所措。这一成长阶段的特殊性,使得个体这一时期的心理健康显得格外重要。尤其在此时,他们对于自我、对于他人、对于人际关系、对于社会生活表现出极其强烈的认知需求,这种自觉、主动的求知状态,也构成了教育上可遇而不可求的最佳教育契机。因此适时适宜地进行心理教育,能化被动防范为积极预防,达到促进受教育者心理健康的目标,十分有效地对个体的发展发挥作用并对其将来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从课程改革的角度看,心理教育课程的开设无疑优化了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是一次重大的改革和必要的补充。在课程结构符合社会需求、学科体系及学生发展三大要素中,如果说原有结构更注重前两个因素的话,那么心理教育课程的开设,则是加强了学生自身发展的权重,三大要素逐步达到动态平衡。课程结构更趋合理,更符合教育现代化的需要,也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推进。

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我国是新生事物,其建设还刚刚开始,应当尽可能的借鉴国(境)外经验(心理健康教育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和应用国内研究成果,以便少走弯路。

心理教育课程标准如何确定,能否沿用一般学科制订课程标准的逻辑体系?这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其实只要稍作比较就不难发现,心理教育课程与学科课程二者之间的差距是十分显著的。一般学科的科学性是由与之对应的科学体系作保证的,其真理性有普遍的社会承认及科学的权威性作基础,例如数学、物理学、历史学等,中学学科课程的任务就是要求学生掌握比较系统的基础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而心理教育课程则不同,首先它不是心理学课程,不以学习心理学基础知识为任务;它也不是为今后更为深入系统地学习心理学或相关科学奠定基础。倘若将此课程定位于心理学课,哪怕仅仅是普及性的,其直接后果也是给学生额外增加了一门新的课程,无疑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其次,尽管心理教育课程在内容的选择和编排上,应以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作为依据,但是直接出现在课程中的并非这些学科的直接结论和理论形态,而是经过处理的比较浅显实际、生活化的阐释和形态。课程的目的并非要学生通晓这些学科,而是利用有关的知识来维护、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再次,它不是独立于生活之外的某一门科学知识,而是有关对受教育者自身生活和成长中种种现象的探索,以及对他们形成健康心理的各种需要的满足。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门课程能否为学生所接受,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必须依赖和借助受教育者的主观体验,即学生通过自身生活经验与课程内容之间的相似性联系来认同和接受它。因此,心理教育课程标准的建立不能沿用一般学科课程标准的逻辑体系,而应有新的思路。

既然心理教育课程不以传授某一门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较为系统的知识为任务,那么依据什么来选择其课程的内容呢?我认为,应依据优化学生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帮助成长、促进发展这一根本目的来确定课程内容。换句话说,什么因素对于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影响最大,它就应当成为心理教育的主要内容,即心理教育应该是生活逻辑和问题逻辑的。具体地说,心理教育内容应该包括知识、技能、态度三个方面。一是学习一些涉及面广,程度比较浅,然而决非随意拼凑的有关知识,使学生能科学地认识自身的心理,建立起为他们所接受的规范和价值。二是掌握一些应付刺激、明确感受、澄清疑惑、处理问题的技能,使之能比较从容主动地应付学习、生活、社会适应与发展方面遇到的问题。例如,初中生情绪变化多、幅度大,他们为此而困惑不安,不知如何分析和把握,往往被动应付,盲目地听任情绪的支配,有的甚至导致行为失当。心理教育一是要帮助他们认识人类丰富多样情绪的正常性,二是要帮助他们掌握一些化消极情绪为积极情绪的技能。对他们来说,知识的了解是必要的,而如何排解消极情绪的困扰则是更需要的,如掌握发泄愤怒的恰当方式,学会战胜挫折走向成功的方法,等等。总之,这些技能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应以个人经验为载体,根据中学生共同体验或普遍经历来选用。

技能虽建立在深厚的理论基础上,但教给学生时却简单明了、易于操作。三是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态度是对待任何人、观念或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它包括认识、情感、行为三个成分。”虽然一个人的态度更多的是以渐进方式在其生活经历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与解决知与不知的知识学习和会与不会的技能掌握相比,态度的培养比较困难,但仍然应该是心理教育课程的重要内容。面对学生事实上已有的或正确、或错误、或正误相参的态度,可以通过课程,有目的地对学生施加影响,促进他们形成开放的、积极的、正确的态度:正视身心变化,接纳自己,接纳他人,在较高水平上自觉地、积极地迎接来自自身和社会的挑战,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发掘心理潜能。

如果以上对心理教育课程内容的考虑是合理的话,那么在教学目标上也就不宜直接沿用学科教学中“识记”、“理解”这一类主要针对知识学习的基本要求,而应是心理教育在教学方式、方法方面不同于学科教学的特殊性提示和要求。不然的话,无论怎样强调开设这门课程的初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而最终任课教师还是会按学科课程的既定模式组织教学,即使是“应用”,也可能只是作业或考卷中将知识“生吞活剥”的书面应用,而少有个人的感受与体验。其教学效果的评价也将仍然决定于按知识学习的要求组织的考试。最终出现成绩的好坏与学生个体实际的心理健康状况不相关的尴尬局面,这是大家不愿意看到的。

心理教育课程教材的编写应有所创新,确定符合受教育者成长生活逻辑的编写线索和为学生喜闻乐见的编写形式。从国外境外比较成熟的教材看,大致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以北美地区此类课程为代表,以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心理的变化发展为线索,侧重于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一条是以港台《辅导活动》为代表,以学生面对的社会适应、学习、择业三方面实际生活内容为线索,侧重于生活、学习、择业等方面的心理辅导。从实际效果看,各有千秋,均受到所在地学生的欢迎。从学段看,前者较适合于初中生,后者较适合于高中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教材,在表现形式上,均充分考虑到现代中学生的特点,设计新颖,版式活泼,画面生动,文字鲜活,学生爱不释手,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心理教育课堂范文篇10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模式研究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所有学生展开的,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能力为契机,通过常规的训练、心理疏导、情感教育以及心理指导等方式推动心理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关于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并不罕见,有的学生性格孤僻,会有考试焦虑症,经常出现注意力低下的问题,遇到事情情绪冲动等等,这些都在高校心理教育教学的研究范畴之中。对于具体行为的出现,给予相对应的解决方案和对策,真正做到对症下药[1-3]。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是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基础。为了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顺利开展,高校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优化:(一)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立健全相关机制。高校也对心理健康课程做了相应的投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及大型论坛会,针对学生群体的具体特点,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规划。(二)对学生心理健康情况展开调查。通过互联网问卷以及匿名信箱等形式,调查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的普遍情况。开通学生心理健康咨询通道,为学生解决各种心理方面的疑难杂症。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越来越严峻的高校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社会上广泛关注的焦点话题。伴随着人们思维理念的不断革新,进一步巩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对高校而言,普通的以及流于形式的健康教育可能并不能真正起到作用,因此创新是高校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经之路。如今教育改革已经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各项改革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出现得愈发频繁,因此亟待出台创新方案和措施。

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消极心理愈发严峻。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几乎在每一个高校中都有所开展,只是以不同的方式呈现。但大部分高校都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选修层面,导致并没有实质性地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教材往往忽略了针对性的培养,过分注重结果和形式,并未真正落实心理教育的问题诊断,大部分学生的焦虑性依然非常明显,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预防工作并没有开展到位。(二)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单一化。心理健康教育是由课程加上实践共同组成的,课堂对于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确有一定的效果,但课堂之外的心理教育活动就相对比较弱化。从目前的具体情况来看,课程,班型差异以及授课的时间段对心理健康教学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单一化的教学模式会使学生有抵触心理,认为课程过于枯燥,真正吸收知识并学以致用的人少之甚少,因此,改变单一的教育模式,是一项重中之重的任务。(三)心理健康教育未能同互联网有效结合。如今互联网的发展愈发迅速,心理健康教育有必要开通互联网运营渠道,进行大力宣传以及获取资源。线下所做出的投入和努力基本以单向输出为主,辐射力度小,覆盖范围不够广泛,需要利用互联网的前瞻性,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正常运转。

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模式探析

(一)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特点,制定可行性计划。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展开调查,可以通过网络问卷,调查采访的形式,设置问答环节,真正走入学生群体,了解到心理健康问题出现的根源,并制定合理且可行性的计划。针对不同学生遇上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课时的合理分配,划分出重难点,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帮助学生找到排解压力和释放情绪的最佳方法。(二)打造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以大学生心理健康为出发点,将心理健康课堂与拓展训练有机结合起来。结合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相关规定,同步理论与实操,优化技能培训。在课堂的拓展训练中,设计心理健康测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变换课堂的授课模式,学生可以自行选择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保障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三)将心理健康教育与互联网技术融合。开拓互联网渠道,宣传心理教育教学的知识,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开通学生服务通道,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问题自行提问,将会有专门的线上客服为学生解答,建立全方位深层次的心理教育工作平台。例如,心理健康咨询微信群、电子匿名信箱等等,鼓励学生有情绪及时倾诉,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进行资源整合,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五、结束语

现如今,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重中之重,吸引了全体师生的高度重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光是为了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而是更加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从而有更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之中。从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情况来看,学生消极心理愈发严峻、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相对单一、未能与互联网有机结合,一系列问题的暴露都成了制约心理健康教育顺利展开的客观因素。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创新是十分必要的,有待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徐炳谦,张能云.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与途径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7(3):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