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案例范文10篇

时间:2023-11-28 18:25:01

污水处理案例

污水处理案例范文篇1

关键词:污水处理池;沉降缝;渗漏;修补

0工程概况

某药厂污水处理池出现渗漏情况,经现场观察,沉降缝漏水基本确定是因原预埋橡胶止水带破裂、移位等导致漏水,现修补建议采用在沉降缝内侧加设止水条,并在结构层表面加铺设一道3mm沥青自粘防水卷材。

1基本设计方案(如图)

2材料性能

2.1膨胀橡胶止水条

遇水膨胀橡胶是经过多年研制开发的一种新型防水材料,经力学性能测试,产品物理性能已达到国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产品广泛用于地铁、隧道、公路、桥梁、水利等重大工程领域。

遇水膨胀橡胶为橡胶与亲水型的聚氨酯用特殊的工艺制成的结构遇水膨胀材料。由于在橡胶中有大量的亲水基因〔CH2-CH2-O〕存在,这种基因与数目众多的水分子以氢键相结合,致使橡胶体积增大,这些被吸附的水分子即使在压缩、吸引等机械力的作用下也不易被挤出,在一定温度加热作用下也不易被蒸发,同时由于亲水基团中链节的极性大,容易旋转,因此这种橡胶还有较好的回弹性,抗酸碱性、干湿循环、交替浸水膨胀,橡胶仍保持较好的物理力学性能。

指术指标:

2.2JSS聚合物水泥砂浆防水胶是采用进口高分子乳液、助剂和填料加工制成的防水乳液。

掺入水泥砂浆中组成聚合物水泥砂浆,抹压成坚韧密实的防水层。该产品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40Mpa)、抗折强度(8Mpa),抗裂性好;具有较高的抗渗性能,抗渗标号达S20;具有较高粘结强度,可达到4Mpa以上;具有与水泥砂浆相同的耐久性和耐腐蚀能力;可在潮湿基面上施工,干燥基面应湿润(无明水);工艺简单,施工方便等优点。

2.3水溶性聚氨脂灌浆液

水溶性聚氨酯灌浆液是由环氧甲烷、环氧乙烷及环氧丙烷开环共聚的聚醚与异氰酸合成制得。它遇水后自行分散、乳化、发泡、膨胀,立即进行聚合反应,生成胶凝体,封堵漏水缝隙,从而达到止水堵漏的目的。

性能指标:

3施工工艺

3.1沉降缝内嵌止水带施工工艺

1)基层清理:将沉降缝内泡沫板清除至橡胶止水带,修补沉降缝混凝土边界不得有突出边界1cm以上锐角和砼疙瘩,基本做到平直。沉降缝原边界不是很平整,局部砼有凸出大于1cm和缺口,对凸出部分用凿子凿除或用切割机修平,对缺口部分用聚合物水泥砂浆修补平整压实,养护到砂浆有一定的强度。

2)填聚合物砂浆:在沉降缝内用刮板或铲刀刮(厚度根据现场尺寸调整)聚合物砂浆压实、养护,用钢丝刷将待施工部位砼表面清理干净,去除浮尘及松动体,表面不得有明显的漏水现象。

3)嵌填橡胶止水条:采用橡胶止水腻子嵌缝用木锤压实。

4)嵌填膨胀橡胶止水条:将膨胀橡胶止水条压入沉降缝内,使其能随着变形而紧贴缝侧壁,防止水渗入,并能随着进水量大小而膨胀,实现变动中密封。

5)在膨胀橡胶止水带外用聚合物砂浆压实(方法同2)厚度根据现场尺寸调整。

6)铺贴3mm厚聚酯胎带铝箔橡胶自粘卷材。

4安全

1)施工环境应通风良好,如果自然通风不良,应采取强制通风。

2)灌浆现场严禁烟火,并备有灭火器。

3)操作人员必须佩带保护用品。

4)每次灌浆完毕应及时用溶剂清洗灌浆设备和容器,一个工地完工后应立即拆机清洗保养,重新组装试机。

5)未用完的浆液应密封分别堆好。

5结语

1)污水处理池沉降缝渗漏情况在目前工程实践中出现的概率较大,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也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因此需要认真加以对待。

污水处理案例范文篇2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GIS;规划选址;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利用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资源短缺和污染问题愈加凸显。然而,我国的污水处理基础设施仍不够完善,污水实际处理水平和效率较低。随着污水处理厂处理标准、建设形式的完善,其选址逐渐摆脱诸多限制因素,污水处理厂的选址需要同步考虑更多的综合因素进行优化,才能符合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1]。

1数据与方法

1.1数据来源

(1)南京市县界图.shp;(2)南京市地物分布图.shp(居民点、公服设施、公路、自然资源、水系、工业区和特殊用地);(3)南京市地价分区图.shp;(4)南京市现行污水处理厂经纬度(通过Python软件爬取“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公开端”网站中数据)。

1.2分析方法

1.2.1优序图法与熵值法优序图是1个棋盘格的图示,优序法就是由专家对系统指标或者工程方案,根据目的需要将各因子进行两两对比,最终确定系统指标的重要程度或工程方案的优劣次序,以便对系统进行评价或者对工程方案决策进行优先排序。该方法属于主观赋权法,既能处理定性问题也可以处理定量问题,应用较为简便。熵值法属于客观赋权法,其通过计算指标的信息熵,根据指标相对变化程度对系统整体的影响来决定各指标的权重大小,相对变化程度较大的指标具有较大的权重。权重的客观性更强,更具科学性及数学依据。1.2.2标准差椭圆创建标准差椭圆来汇总地理要素的空间特征:中心趋势、离散和方向趋势。标准差椭圆工具可创建一个其中每个案例(案例分组字段参数)都对应一个椭圆面的新的输出要素类。这些椭圆面的属性值包括平均中心的X和Y坐标、2个标准距离(长轴和短轴)及椭圆的方向。

2研究区概况

2.1需水量预测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结合各区、乡镇和片区规划,综合考虑城市人口与用水量水平、城市规划用地建设时序,以及近年水量发展特点,在现有水量基础上采用综合用水指标法、用地用水量指标法和水量趋势预测法分别预测水量,相互比较验证,最终确定近期、远期需水量[2]。

2.2用水量预测

中心城区、新城最高日综合用水指标为600L/(人·日),新市镇最高日综合用水指标为400L/(人·日),村庄最高日综合用水指标为250L/(人·日)。全市最高日用水量约570万m3,年用水量约17亿m3[3]。

3影响因素及其权重确定

3.1影响因素确定

依照GB50318—2017《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2版)、《南京市城镇污水处理总规划》(2006)和《南京市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2008)等文件,从环境、社会和经济3个层面选取了以下10个要素[4]。环境因素:水文分析、坡度、与自然资源距离、与河流距离,以及是否为农田。社会因素:与居民区距离、与公服设施距离。经济因素:与工业区距离、与公路距离及地价水平。

3.2影响因素权重确定

将优序图法所得的赋权结果经过熵值法修正后得到综合权重,见表1。

4选址结果可视化及其验证

4.1选址结果可视化

依据影响因子表现及其权重,并通过对各因素层进行叠置分析,得到南京市污水处理厂选址评分情况。评分依据见表2。此外,考虑到如湖泊一类的静态水域绝对意义上不可以建造污水处理厂,本研究对评分图进行修正,最终得到如下结果(图1)。

4.2污水处理厂选址结果现实性验证

4.2.1点统计参考《市政府关于批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2020年南京市城乡建设计划的通知》和《市政府关于批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2021年南京市城乡建设计划的通知》,得知2020和2021规划扩建的一批污水处理厂包括南京城南污水处理厂等7家处理厂[5](图2)。统计评分均分为3.66,属于“较适宜”等级,具体见表3。这说明南京目前规划中的污水处理厂选址在“点”层面上与本次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程度的吻合。4.2.2面统计本研究采用标准差椭圆的方式来验证现实已运行污水处理厂分布、现实未来规划污水处理厂分布和本研究分析所得污水处理厂选址三者之间的空间相关性与相似程度,即探究“面”层面上的相关性与相似程度,如图3所示。依据标准差椭圆结果所示,上述三种污水处理厂厂址所对应的椭圆形状、大小比例高度相似,即现已运行的污水处理厂与本次研究中叠置分析的选址结果(较优与最优)在空间属性上都呈现相似的分布规律———分布方向呈“西北—东南”走势,且中部地区分布较南北两端略微稀疏。

5现实意义

结合现实中污水处理程序的“排放”与“处理”两端信息,对南京市污水处理厂的选址提出进一步的相关建议[6]。本研究采取部分单位用地用水指标作为污水“排放”端信息的参考依据,从“用水量”的视角粗略量化南京各区域污水“排放”量,并通过确定现行各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收集范围,粗略得到南京污水处理的相对“盲区”。将二者结果进行叠置,得到结果如图4所示。依据该信息叠加的结果,本研究对2个区域提出应用型建议。第一,针对南京市最北端区域(六合区)而言,其污水处理情况存在相对明显的“盲区”。本研究认为,该处可采取扩建图示圈内原有污水处理厂(扩大污水收集范围)或者于图示圆点处修建一定规模的新污水处理厂的措施(图5)。第二,针对南京市较南端区域(溧水区、高淳区)而言,该区域具有一定的用水量规模且污水收集的覆盖区域相对稀疏。本研究认为,该处同样可采取扩建图示圈内原有污水处理厂(扩大污水收集范围)或者于图示圆点处修建一定规模的新污水处理厂的措施(图6)。

参考文献:

[1]王浩程,王琳,卫宝立,等.基于GIS技术的污水处理厂选址规划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20,36(11):63-68.

[2]孙同谦,徐峥.BIM与GIS的协同应用对污水处理厂设计的启示[J].中国给水排水,2021,37(20):66-70.

[3]黄璐.关于污水处理厂规划选址的新思考[J].低碳世界,2021,11(4):5-6.

[4]李斯.城镇污水处理厂布局的规划与研究[J].居业,2018(7):48-49.

[5]吴红波,杨肖肖,王国田.基于多目标优化模型的城镇污水处理厂选址分析[J].地理空间信息,2019,17(12):42-46,9.

污水处理案例范文篇3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BOT;优势;劣势

我国把环境治理和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水十条”的推出更是把环境可持续发展得战略推向一个更高峰。“十一五”期间,国家城市环境保护工作目标要求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就意味着需要落实更多的污水处理设施。面对如此庞大的污水处理市场,加之以现有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营费用,传统的政府治理模式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污水处理厂BOT运营模式,是通过政府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发挥市场自身资金、技术和管理优势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运营模式。

1污水处理厂BOT模式的介绍

污水处理厂BOT(Build-Operate-Transfer)模式,即“污水处理厂建造–运营–移交模式”,在我国又称为“污水处理厂特许权融资模式”[1]。指的是,政府机构通过对某地区或某区域污水处理厂的特许权授予给承包方,承包方在特许权有效期内,通过融资募集资金后,对该污水处理厂项目设计、建设、运营,赚取利润。在污水处理厂特许权有效期满后,承包方将该项目所有权无偿转移给原政府部门,并由原政府部门进行后续运营的模式[2]。

2污水处理厂BOT模式的优势和劣势

2.1污水处理厂BOT模式的优势

(1)对政府而言。由于污水处理厂BOT模式是通过承包方募集资金的形式进行,政府在特许权期满前并不需要承担建设及维护费用,因此在该阶段不需要消耗财政费用。一来减轻了政府的财政压力,二来也不会增加政府的债务负担[3]。更进一步而言,政府可以把节省下来的投资费用可用于社会发展更急需的基建项目建设当中,从而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4]。(2)对承包方而言。传统的政府自身募集资金、设计、建设运营的污水处理厂运营模式,不可避免地存在技术落后、粗放式经营管理方式落后、“大锅饭式”缺乏竞争意识、工作效率低下的经营问题。而通过引入承包方的运营模式,承包方在运营阶段是自负盈亏的,因此承包方必然会在利润的推动下,通过技术革新、引入更先进的管理运营方式,以最大程度地削减投资和运营成本。通过引入新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模式,可使得承包方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或得稳定的利润。同时在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营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更利于其申请下一个污水处理厂BOT项目,实现自身利润的持续增长[5]。

2.2污水处理厂BOT模式的劣势

(1)承包方融资合法性问题。BOT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鼓励承包方融资参与政府基建的模式,政府给予了很大的政策优惠。但是目前我国正处于一个经济的转型阶段,对于私人融资的监管并不完善,很多私人承包方为了能够顺利地完成该BOT项目,通过非法渠道融资的情况更是屡见不鲜[6-8]。资金的非法募集,必然会带来资金链不稳定的风险,从而影响到BOT模式运营下的污水处理厂的后续运营的稳定性[9]。(2)承包方素质不一。就目前市场而言,承包方鱼龙混杂,很多并不具备污水处理厂设计、建设和运营的经验,但是却都去参与BOT项目的竞标。而鱼龙混杂的承包方,必然会造成后续再运营过程中出现操作不规范或不具备技术实力进行运营等实际问题。但是在竞标项目时,很多承包方仅有的思维则认为,污水处理项目是与人生活贴近息息相关的项目,政府肯让出市场的份额,在忽略自身后续能够建设运营好的基础上就去竞标。污水处理厂是一项涉及国计民生的工程,在承包方素质如此参差的情况下,必然会导致项目效果的参差[10]。(3)政府在BOT模式中的角色不明确。污水处理厂BOT模式要求政府给予承包方特许权,让承包方在特许权期限内进行处理厂的设计、建设、运营。在此过程中,政府应该承担的监督者的角色。但是,就目前案例而言,却存在政府对于BOT污水处理厂项目的建设运营干预过多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BOT项目的发展规律,政府在特许期内不应扮演“所有者”角色[8]。

3展望

第一,政府机关需要明确在BOT模式中自身的定位,要做到“肯放权,勤监督”。只有把权利下方给承包方,并且在合理的范围内对项目进行调控监督,才能够真正地发挥BOT项目的优势,使双方的合作更趋于健康[11]。第二,政府加强准入标准,承包方明确自身的定位。政府部门通过制定竞标标准,加强审核机制,仅允许具备相关资质及经验的承包方参与竞标。同时也号召承包方不断地招募人才,提高自身的素质,进入良性发展阶段。第三,污水处理厂BOT模式是作为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厂运营模式,的确存在很多优势,但是也不可否认地存在很多劣势。只有通过对国外相关案例的研究,对各种每一步流程的细化,明确责任,并且结合我国的实际,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价值,使国民生活带来更多益处。

参考文献

[2]常杪,林挺.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BOT项目建设现状分析[J].给水排水,2006,32(2):101-106.

[4]苏文军.污水处理厂建设BOT模式的风险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9.

污水处理案例范文篇4

关键词:乡镇污水;工艺设计;现状

1污水处理厂对乡镇污水的处理工艺流程

污水处理厂对城镇生活污水采取的是分级处理方式。一级处理是对污水进行最基本的初步处理,主要是通过过滤、沉淀等比较普遍的方式除去污水中的悬浮颗粒以及胶状物质,并初步调节生活污水的pH值,城市生活污水经过一级初步处理仍然达不到国家污水的排放标准,需要进行后续的二级处理。采用生物处理方法对城镇污水进行二级处理,目的是除去生活污水中溶解有机物,还可以将一级处理中过滤干净的悬浮颗粒和胶状物一并分解除去。城镇生活污水经过二级处理后基本可以达到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但为了使污水得到进一步的净化和处理,降低污水对人体和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害与破坏,需要进行城镇生活污水的三级处理。三级处理是对经过二级处理后的污水的再净化,该过程会发生一些物理反应、化学反应以及生物反应,最终达到除去溶解在污水中的有机物、不容易进行生物降解的有机物、矿物质、氮磷化合物、病原体以及其他类物质。城镇生活污水经过污水处理厂的三级处理后就可以达到工业用水的基本要求,如果处理过程比较严格,就会获得更好的处理效果,理想状况下亦可当作生活用水供城镇居民使用。

2我国主要的乡镇污水处理工艺

2.1淹没式生物膜工艺

目前,淹没式生物膜工艺被广泛应用于城镇生活污水的处理过程中,处理效果较为明显。淹没式生物膜工艺中的生物载体主要是由具备弹性的生物环填料、球形悬浮状填料以及软性填料组成,曝气池中生物的存在状态有两种,分别是悬浮状态和固定状态,选用该种工艺进行城镇生活污水的处理需要进行后续的再次沉淀,目的是进行固液分离。该工艺的主要优点:(1)生物种类和生物量较多,对污水的处理能力较强,处理效果也较好;(2)对污水的水质和水量变化的适应性较强,工艺性能比较稳定,不易被破坏;(3)成本费用较低,操作简便,易于运行。综上所述,淹没式生物膜工艺具有低耗能、高效率、无二次污染的优点,是处理城镇生活污水的最佳选择。

2.2氧化塘处理工艺

氧化塘处理工艺也是当前用的较为广泛的一种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是利用水中天然存在的各种藻类植物和具有分解作用的微生物对城镇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发生一系列的需氧、厌氧生物反应的天然或人工建造的池塘。该工艺是通过天然的生物净化作用达到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的目的。该处理工艺的优点:氧化塘的修建是在现有河道的基础上进行,投资成本低,而且可以利用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水生植物和生物的养殖,从而实现处理后城镇生活污水的再利用。不足之处:对城镇生活污水的处理效率较低、占据较大的空间面积,更严重的是该工艺的设计和操作一旦出现问题,很容易造成水体的二次污染,使水资源滋生大量的蚊虫等危害人体健康的生物。

3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重点

3.1高效率、低成本的污水处理技术

由于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尚不发达,我们现在的主要资金还是运用到了经济发展方面,在污水排放量一天天增加的同时,我们的污水处理技术却不能以相同的速度提高,尽管政府已把部分资金投入到污水处理技术方面,但是还相差甚远,先进的设备成本过高,迫使许多政府机构放弃投资。因此我们需要努力争取更大的支持、加大污水处理的投资,但也不能仅靠扩大投资来增加更多的污水处理,我们需要利用有限的投资提高污水处理的规模及标准,研究开发低成本、低投资、高效率的污水处理新技术和新设备,这将是我们未来发展的首要任务。

3.2大力发展污泥处理技术

在我们处理城市污水的同时,势必会产生许多的污泥,且污泥中含有的污染物浓度更高,所以处理好污泥也是我们处理污水的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可是怎样才能处理好污泥,这对我们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我国的有关环保部门规定,因污泥量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如果不处理就会对环境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污泥必须进行妥善的处理。因城市污水产生的污泥含水率极高,所以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产生的污泥量也特别多,虽然我们不能阻止污泥的产生,可是我们可以让污泥量减少:一是我们可以从源头去减少污泥量的排放,这样在污泥处理中也会减少费用;二是对处理污泥量的力度提高,但是第二种方法是我们大多数人不能接受的,因为这样会使成本更高,所以我们都会选择简单、节省成本的第一种方法,这就需要我们去开发更为有效的技术,以解决污泥处理的问题。

4结语

我国乡镇污水的处理任重而道远,只有加大对污水处理的重视,才能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随着经济发展的越来越快,我们可以使用的水资源也会越来越匮乏,而我国的污水处理技术水平非常有限,我们需要进一步去开发新的技术和新的设备,这样我们的生活环境才会改善,我们的生活质量才会提高,我们的社会经济才能源源不断地得到发展。

作者:马三贵 单位:河南恒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污水处理案例范文篇5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臭气;大气环境影响;防治

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污水产生量不断增加,为做好城市污水的收集、处理,国家加大了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底,我国城镇累计建成运行污水处理厂4063座,污水处理能力达1.78亿m³/d,累积处理污水269.39亿m³。大量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修建并运行在有效解决污水问题的同时,污水处理厂臭气也给周边居民的生活产生较大影响。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恶臭气体所带来的污染及其危害也日益受到市民的重视和关注,投诉案例也是屡见不鲜。因此,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加强污水处理厂臭气对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和预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城市污水处理厂恶臭组分、特点及来源

1.1恶臭组分。依据《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有关规定,臭气是指一切刺激嗅觉器官并能引起人们不愉快及损害生活环境的气体物质。从城市污水处理厂恶臭组分来看,其向城市大气中溢出的恶臭气体主要包括:含硫化合物、烃类化合物、含氧化合物,以及含氮化合物。其中含硫化合物主要有硫化氢、二氧化硫等;烃类化合物有烷烃、芳香烃等;含氧化合物如醇、有机酸等;含氮化合物则主要有氨、胺类、吲哚类等等。这四种组分所代表的化合物物质在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及设施中普遍存在。1.2恶臭污染物特点。城市污水处理厂溢出的恶臭污染物特点主要表现在:(1)影响范围广。恶臭物质排放到城市大气中,随着大气环流作用会迅速向污水处理厂周围扩散,在短时间内就会造成较大范围的空气污染;(2)难测定。恶臭物质产生的臭气污染的影响主要是心理。这种心理影响通过人的嗅觉引起。由于人的嗅觉异常敏感,即便是恶臭气体浓度较低也会被人所感知。但恶臭物质的嗅阈值又非常低,因此,恶臭的浓度测定异常困难。(3)难评价。恶臭的组分多种多样,也不是单一的,且恶臭的污染源多为局部、无组织排放源,常常会在较短的时间、突发性的排放出来,难以捕捉和判断,此外恶臭在大气中的扩散受到大气环流等外界因素影响较大,扩散方式复杂,加大后期恶臭的评价难度。(4)难治理。正因为恶臭物质的嗅阈值极低,在恶臭治理时很难以将某一浓度的恶臭气体处理至嗅阈值之下。1.3城市污水处理厂臭气产生环节。城市污水处理厂大多选择“二级生化+深度处理”处理工艺,并辅助以污泥处理间。城市污水处理厂生化法包括活性污泥法、氧化沟法、A/O、接触氧化法、A2/O、SBR法等。而污泥处理则包括了浓缩、脱水、干化等加工过程。在污水处理的各个单元都有可能产生恶臭气体。(1)废水。污水处理厂每天收集到的新鲜废水中携带大量污染物质,会释放出令人不快的气体。(2)处理单元。污水处理设备的不同单元都有可能会产生臭气,如,初沉池,在污水进水水流湍动、出水辐流均会产生恶臭气体;泵站,污水集水池中污泥在厌氧菌的作用下会产生许多具有臭味的物质;格栅,长期积累及刮渣机处理过程中产生臭气;污水及污泥处理单元也会产生强烈的臭味。

2污水处理厂臭气对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2.1确定臭气源强。从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现状来看,在其运行期间产生的废气主要为恶臭类,其组分主要表现为硫化氢、氨、甲烷。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臭气来源主要是在污水处理单元以及污泥处理单元两个部分。根据对某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系统及污泥处理系统的实际监测,结合该污水处理厂的臭气净化除臭效果,确定该污水处理厂的恶臭污染物排放量为硫化氢0.0028kg/h,氨0.0118kg/h。2.2有组织臭气预测。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的相关要求,采用Screen3估算软件,对某污水处理厂恶臭排放物的估算,并以该估算模式所获得的结果作为污水处理厂有组织臭气的预测和分析依据,见图1:从上述估算的结果的分析,该污水处理厂在运行过程中,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周边区域及最大地面浓度点污染物浓度贡献值都要低于《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居住区标准要求。综上,该城市污水处理厂项目在满负荷运行情况下有组织排放源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周边的大气环境影响较小。

3城市污水处理厂臭气对大气环影响防治对策

3.1恶臭控制技术。(1)抑制恶臭气体溢出。针对恶臭气体中的含氮化合物或含硫化合物是在极低氧化还原电位(-300~-100mV)形成的,因此,在污水处理系统或者污泥处理系统中加入氧化剂,提升氧化还原电位,达到抑制恶臭气体产生。(2)收集恶臭气体。污水处理厂恶臭气体的控制,重点应从源头做好恶臭气体的源头收集,减少恶臭气体向大气环境中的排放量。(3)处理恶臭气体。根据污水处理厂的维护运行能力、处理对象以及臭气流量、性质特点等选择物理脱臭法、化学脱臭法或生物脱臭法等处理恶臭气体。3.2恶臭防治措施。(1)源头防治。在城市污水处理厂选址规划建设之初就要把臭气防治纳入到重要考虑范畴,开展好恶臭气体的环境影响评价。(2)药剂防治。在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系统、污泥处理环节以及新鲜废水中直接投加氧化氢、氯、高锰酸钾、硝酸钠、硫酸亚铁等化学药剂,能够有效防止恶臭气体的逸散。

4结语

综上,城市污水处理厂废气污染物主要是恶臭气体,恶臭气体具有测定难、治理难、易扩散等,因此,要综合采取各种控制技术和防治举措,最大限度地降低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恶臭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刘一洲.城市污水处理厂之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分析[J].企业导报,2016(3):46.

[2]郝玥.城市污水处理厂恶臭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分析与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36):137-138.

[3]王帅.对于城市污水处理厂恶臭防治措施的探讨[J].中国科技纵横,2011(9):251.

污水处理案例范文篇6

关键词:污水处理;绿色节能;应用

1污水处理过程中的绿色节能概况

绿色施工是在工程施工阶段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工程建设规划、设计要求,通过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相关政策。随着我国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居住高度城镇化、生产工业化,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在环境污染问题中,水污染问题已经成了非常严重的问题。如何高效的处理污水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比如目前投入使用的氧化沟处理技术具有处理流程简单、操作管理方便、维护管理容易、出水水质好、工艺环境稳定、投资成本低等优势,相比其他的污水处理技术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污水处理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技术难点,如在可升降微孔曝气器模块化安装工程中就经常会遇到曝气器水平不平整、连接处不严密、加工误差缺陷大、存在粉尘颗粒等问题。污水处理过程中绿色节能问题在国外的参考技术案例比较少,所以在施工工程、施工技术和绿色环保上不能严格保证,如何高效的解决污水处理中的绿色环保成为整个施工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2污水处理过程中绿色节能控制中的问题

2.1能耗和出水水质互相矛盾。污水处理过程中需要考虑每个环节的所有因素,如排水量和成本等影响因素,虽然目前能耗和出水水质相互之间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的解决,但是其中还是存在一定的矛盾,污水处理过程既需要保证出水水质,又要保证降低能源消耗,这对于污水的有效处理非常重要。2.2绿色节能的适应能力不足。因为污水处理过程中存在很多不可控因素,所以要合理分析这些不可控因素,有效控制能源消耗和出水水质。污水处理过程有很多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影响因素,一旦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到污水处理的效果。2.3污水处理的成本高、能耗大。传统的污水处理技术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难度,水处理过程中会存在能源消耗大的问题。所以污水处理过程中会非常重视降低能源消耗,与此同时,降低能耗又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一过程中,要处理好降低能耗和保证成本之间的关系,从而采取更加有效、绿色节能的污水处理体系。

3污水处理过程中绿色节能控制的有效措施

污水处理过程中,需要通过电气节能的优化控制、污水生物脱氮技术以及采用反硝化除磷技术达到绿色节能的效果,有效提高污水处理的质量和效率。3.1电气节能的优化控制。污水处理过程中,电气节能优化控制应该引起足够重视,污水处理过程中最重要的即降低成本和能耗,所以,电气节能应该有效降低电路本身的线路中电容电阻引起的功耗,如配电过程中的线路电能损耗和效率损耗都应该有效控制,可以通过减小繁体的电阻率,减小电容等措施来加以控制。选择装置线缆时,可以用铜材料作为主要的材料,缩短低压电缆的长度,从而有效保证变压器和负荷中心的距离,进一步达到污水处理过程中绿色节能的要求。3.2污水生物脱氮技术。我国污水处理中水体富营养化的现象非常严重,经过很多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发展,虽然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还是难以解决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目前解决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已经成为污水处理技术研究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通过利用污水生物脱氮技术可以有效的改善这一问题。当然,在使用污水生物脱氮技术时,要将平衡好低成本和低能耗的问题放在首位,在使用过程中要做好绿色节能的控制工作。污水处理中,氮主要包括氨氮和硝态氮化合物,存在不同形式的氮,我们需要根据不同形式的氮来选择不同的合理的污水处理技术。如有机氮不溶于水,所以污水处理过程中就可以选择沉池的方法进行过滤。3.3采用反硝化除磷技术。反硝化除磷技术需要在厌氧的条件下进行,首先将污水中的基质转化为聚合物,而细胞中的多聚磷酸盐可以为这一过程中提供足够的能量,从而既可以转化为聚合物,又可以有效的将磷酸盐去除,一举两得。从而在达到好氧条件时,之前生成的聚烃基丁酸酯充当有效的基质。而且好氧条件下,也可以补充足够的糖源,而好氧条件下离析增值的细胞也可以有效的排除在外。其中细胞中的磷含量在聚磷酸盐中只能达到干细胞的12%左右,另外的1%~3%是一般的细菌细胞磷含量。这样,污水里的磷酸盐就会被聚磷中的细菌分离从而脱离。这种反硝化除磷技术的污水处理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达到绿色节能的要求,无论在好氧还是厌氧条件下,反硝化除磷技术都是将硝酸氮作为电子受体,从而在一定条件下将硝酸氮还原为氮气。目前,反硝化除磷技术经研究已经得到了很多科学的验证,可以有效地应用于污水处理中,在污水处理的绿色节能方面做出很大的贡献,奠定了一定的技术基础。

4污水处理后的节能应用

4.1工业用水的回用。为了绿色节能,很多工业中所生产的冷却水、锅炉用水、生产加工产品的用水、清洗、辅助的用水等都可以有效的利用处理过的污水。处理过的污水也可以用于其他行业,比如说旅游业、商业洗衣、洗车、各种工厂施工等。4.2居民及社区的非饮用用水回用。居民和社区的非饮用水可以有效的利用处理过污水,如马桶冲洗、家庭洗车、植物灌溉以及灌溉花园等都可以利用处理过的污水,提供一种非饮用水的使用,建立一套有效的分质供水系统是当务之急。

5结语

污水处理过程中绿色节能问题非常重要,应该重视绿色节能的问题,认真分析传统污水处理过程,比如说绿色节能的适应能力不足、污水处理的成本高、能耗大以及能耗和出水水质互相矛盾等问题,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技术研究和创新,利用新型的技术解决这些问题,通过电气节能的优化控制、污水生物脱氮技术以及采用反硝化除磷技术等技术,加强提高污水处理的质量,促进绿色节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春生.浅谈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节能施工技术[J].居业,2016(7).

[2]段钢.谈节能低碳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7(30).

污水处理案例范文篇7

1农村污水来源及其治理现状

1.1农村污水来源。厕所污水、厨房污水、洗涤污水以及其它污水这四种污水是农村地区主要的污水来源,由此可知农村污水主要来源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排放的污水。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排污量在逐年上升,目前为人均100升。1.2农村污水治理模式。目前我国农村污水治理仍处在初级阶段,主要有分散式处理模式以及居民集中居住区采取县、区以及乡镇的污水治理场集中治理和村集中治理等治理方式。接下来笔者将结合自己的经验介绍几种常见的农村污水治理模式:一是污水治理场集中处理模式,这种治理模式实现了农村污水的集中治理,但是这种模式对农村的区位要求较高,必须是污水能直接排入工业废水以及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农村生活污水才能采用这种模式,这就要求该农村必须靠近市区或者工业区,如有不具备这样的区位,那么该农村的污水将无法通过排入中心城镇以及工业污水处理系统,集中处理。二是人工湿地污水治理模式,这种模式是最为环保的模式,也是农村地区应用得最为广泛效果最好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主要利用生物降解和稀释的功能,净化农村污水,实现农村污水的循环在利用。三是地埋式处理模式,顾名思义,这种处理模式主要通过挖坑填埋,在填埋过程中加入降菌剂,利用生物的降解反应堆污水中的污染物进行降解,已达到污水净化的目的,这种模式也是比较环保且在农村地区广泛应用的一种模式。1.3农村污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虽然就目前来看,我国乡镇居民的居住越来越集中,但是乡镇的污水处理设备比较落后,再加上不少农村地区缺少相应的处理设备,致使大量的农村生活污水未经净化处理就直接排放,这给土壤、地表水以及地下水等带来了极大的破化。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排入周边的湖泊河流,使得水体富营养化,这不仅会导致地表水水质变差,也会破坏地下水的水质。水是万物之源,水质下降会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比如植被的破坏等等,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非常大。

2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的问题

农村地区,由于处理设备落后,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淡薄,在生活污水的处理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2.1污水处理系统不完善。我国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系统比较落后,这是受农村经济条件的限制也与农村居民环保观念浅薄有关。我国农村地区的污水收集设备及其落后,主要采用明渠或者暗道的方式,这种集污方式根本无法将生活污水与雨水的收集分开来。使得污水被雨水稀释,水量增多,导致处理成本的增加以及处理效果的折扣。此外,这种粗放式的集污方式,特别容易使污水渗透,直接污染地下水。2.2污水处理技术不科学。我国幅员辽阔,国土面积广大,区域差异明显,因此不是所有的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都可以采用同一种处理技术,在处理过程中,要做到因时因地制宜。但是,我国农村地区在对生活污水的处理过程中,普遍存在为了节省研究成本,为了方便,而直接照抄照搬其它地区的成功案例,最终导致复制失败,污水无法得到处理,给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因此,在对农村污水处理的技术选择上,一定要综合各方因素,选择最科学合理的技术,妥善地处理好农村地区的污水问题。2.3处理设施寿命短。由于农村地区资金匮乏,在选择污水处理设备时首先考虑的是价格而不是质量,这就可能导致,污水处理设备无法长期运作,易出现故障。此外,农村地区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污水处理设备的保养和修缮,导致一旦设备出现问题,无法运作就很可能被闲置。最后还要一点是农村地区没有足够的资金聘任专业的监管人员,无法确保机器对污水的处理效果[1]。

3农村地区污水处理措施

农村地区在污水处理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接下来笔者将结合自己的经验,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应对措施[2]。3.1对污水收集体系进行完善。污水收集是污水处理的第一步,对污水处理的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完善农村污水收集的体系,提高农村污水收集率,是我国农村污水的关键环节。完善农村污水收集体系,要建立完善的农村生活污水收集网加大对农村污水收集的投入。3.2政府设立专项基金由于农村地区资金匮乏,自身的财政收入无法满足对污水的治理需求,因此,政府必须发挥其宏观调控的作用,设立专项基金,帮助农村地区解决污水治理问题。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使得企业和个人主动投入农村污水的治理中来,为专项基金的供应提供保障,降低自己的财政压力,支持农村地区做好污水处理工作[3]。3.3建立健全完善长效的污水处理机制。要解决农村地区的污水问题,仅靠农村自身是远远不够的,相关部门,如环保部门应当勇担责任,研究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健全农村污水处理机制再比如其它相关部门,也要明确自身的职责,为农村的污水处理问题建言献策。经过各方的努力,在农村地区建立起一个完善的、长效的污水处理机制,并且确保机制能够有效运行。3.4科学的污水处理技术。在解决了处理机制的问题以后,农村污水能否得到有效的处理,也离不开处理技术的应用因此,这就要求在对农村污水进行处理时,要综合各方因素,因时因地制宜,采取最科学最合理的处理技术[4]。

4结束语

处理好农村的污水问题,对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本身就优于城市,也应当优于城市,因此必须重视对农村地区的污水的处理,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水污染现状,实现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得以循环在利用,实现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同时也解决我国农村部分特别是西部农村地区,比如山西省农村地区用水难的问题,缓解水资源的压力。综上,各方必须重视对农村污水的处理,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片片绿水青山。

参考文献

[1]鞠昌华,张卫东,朱琳,等.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环境保护,2016,44(6):49-52.

[2]林翠丽.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3):00065-00065.

[3]胡智锋,叶红玉,孔令为,等.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营管理对策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6(1):38-40.

污水处理案例范文篇8

关键词:污水处理工程;基坑设计;基坑施工

在城市化进程全面推进的今天,我国的污水处理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本文主要结合某污水处理工程实例,提出污水处理工程基坑设计与施工要点,能够更好的提高基坑结构的稳固性,保证污水处理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1案例分析

某污水处理工程属于浅海相沉积平原地貌类型,工程规模为10000m3/d,占地面积为3.8hm2。在污水处理工程项目之中,MSBR池基坑开挖长度是40.0m,宽度是30.0m,因为基坑开挖施工环节,基坑四周的钢板桩出现显著变形,基坑底部出现严重的隆起现象,故基坑设计人员决定将底板适当抬高。

2基坑支护设计要点

2.1设计依据。污水处理工程中的活性砂滤池与紫外消毒池基坑开挖深度分别是3.0m、1.7m。基坑支护设计人员主要按照以下设计依据进行设计:《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平阳县某污水处理厂工程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等。如果污水处理工程中的基层支护结构出现失稳现象,土体会出现较大变形,对MSBR池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也会降低活性砂滤池与紫外消毒池的施工质量。结合上述设计规范得知,该污水处理工程中的支护工程等级属于二级。2.2选择合理的力学参数。由于该污水处理工程的基坑底部属于淤泥层,承载力比较差,施工难度特别大,而且在浇筑垫层与底板的过程当中,荷载不能够有效的传递到管桩,混凝土出现不均匀沉降现象,影响底板混凝土施工质量,故设计人员需要选择合理的设计参数,可以更换淤泥50.0cm厚,然后回填厚度为40.0cm的块石,并采用厚度为10.0cm的碎石找平[1]。基坑设计人员结合以往的设计经验,确定该污水处理工程及基坑支护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具体见表1。当墙底以下存在软弱下卧土层时,稳定性验算的滑动面中尚应包括由圆弧与软弱土层层面组成的复合滑动面。因为污水处理工程墙底存在软弱下卧层,基坑设计人员通过开展稳定性验算,制定完善的基坑支护施工方案[1]。

3某污水处理工程的基坑施工处理措施研究

3.1加强基坑施工工序的管理力度,提高基坑支护施工质量。在某污水处理工程基坑施工环节,作业人员需要按照以下施工流程进行施工,具体见表2。3.2制定完善应急预案,保证基坑施工管理工作有序进行。由于某污水处理工程海滩,呈现流塑状淤泥,在具体的施工环节,特别容易出现以下现象:基坑周围地表容易出现沉降、周围的建筑物出现较大位移、基坑边坡稳定性下降、基坑底部出现隆起现象等等。为了避免上述现象的出现,施工单位可以采取以下应急预案:(1)基坑地表沉降现象处理方案。由于地下水不断下降,淤泥周围应力平衡性下降。施工单位如果发现基坑地表的位移过大,要立即停止施工,并对基坑支护施工方法进行优化,对原有的基坑支护方案进行评估。(2)基坑边坡滑移处理方案。如果基坑边坡出现较大滑移,滑移数值超过警戒数值时,表明基坑处于失稳状态,作业人员要停止施工,并撤回大安全区域,作业人员可以在基坑周围使用片石进行回填,并做好反压施工工作[3]。(3)基底隆起处理方案。如果基坑出现隆起现象,特别容易引起边坡失稳现象,若淤泥应力不平衡,则会特别容易出现移动与隆起现象,故施工单位需要将原有基坑支护施工方案进行改进,进一步提高基坑的稳定性。3.3加强基坑施工安全管理力度,降低基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在污水处理工程基坑施工过程当中,施工单位要加强施工管理力度,进而保证基坑支护施工质量得到更好提高。施工管理人员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在基坑施工现场,采取封闭式围蔽方法,施工单位要安排专业人员对围蔽出口与入口进行看管,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到施工场地。(2)在基坑上通道与下通道,需要有效搭设拉杆,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在平台之间,包括通道外部空间,均需要搭设安全防护网[4]。(3)全部施工机械设备进入到施工现场后,施工单位要进行全方面检验,禁止施工设备带病作业。(4)污水处理工程基坑施工结束后,施工作业人员需要将各项机械设备的电源直接切断。(5)针对基坑施工现场的各项电气设备,要做好接地处理,保证电气设备保险丝和其容量符合相关规定要求。(6)作业人员在进入到基坑施工场地前,需要使用软爬梯,并佩戴安全帽,禁止赤脚或者穿拖鞋进入施工场地。基坑施工场地夜间要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监护,并配备充足的照明设备。(7)在基坑施工过程当中,施工现场各个路口,包括围蔽出口与入口位置,要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指挥,避免出现交通拥堵现象[5]。(8)在进入到基坑施工现场前,作业人员要佩戴好安全帽,接受良好的安全教育,从根本上减少基坑支护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

4结束语

综上,通过对某污水处理工程的基坑施工处理措施进行科学的分析,例如加强基坑施工工序的管理力度,提高基坑支护施工质量、制定完善应急预案,保证基坑施工管理工作有序进行、加强基坑施工安全管理力度,降低基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率等等,能够保证某污水处理工程基坑施工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朱云龙.浅析城市污水处理厂深基坑水土方工程与深基坑支护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9(06):15-16.

[2]曹志杰.双排预应力管桩在软土地区污水处理构筑物基坑支护中的应用[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7(06):301-302+313+33.

[3]郭自灿.深基坑施工新技术在某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工程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17,46(05):35-40.

[4]黄道海.基于深基坑工程施工技术研究———以南翔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为例[J].建材与装饰,2017(02):44-45.

污水处理案例范文篇9

[关键词]污泥浓度;市政;污水处理

某污水处理厂的设计规模为15万m3,处理厂所采用的污水处理工艺是鼓风曝气氧化沟。采用的工艺流程为初沉池、生物池、二沉池。初沉池的作用的污泥初次沉淀,生物池的作用是污泥的回流过程,二沉池的作用是剩余污泥。经过处理之后的水质就应当满足国家二级排放的标准。而现阶段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迅速上升,污水处理厂的工业污水比例在急剧上升,很多企业排放的污水水质都严重超标,远远超过国家二级排放标准。为了达到国家污水排放标准,该污水厂开始采用提高污泥的浓度方式来将水质提升。

1试验过程简介

本次试验从2017年7月10日正式开始,预计的试验时间时长为30d。在本次的试验期间,为了能够将污泥浓度得到有效地提升,我们所采用的工艺方式是减少污泥的排放量,在此期间,我们还会对生物池中的MLSS,SV,MLVSS,以及污水中的氨氮、SS与COD进行全面严格的监测。通过试验观察,在这为期30d的试验当中,MLSS的变化状况是呈上升趋势,在第18d的时候,已经高达6500mg/L。

2试验结果分析

2.1MLSS与MLVSS之间的关系分析。通过上述试验观察分析,如果MLSS的数值保持在6500mg/L以下时,MLSS与MLVSS之间的关系基本上保持着一致。当MLSS的数值超过6500mg/L时,两者之间的一致关系就会被打破,之间的关系就会呈现出反比例的关系。当MLSS的数值在不断增大时,MLVSS的数值就会不断的变小。2.2MLSS与COD之间的关系分析。通过试验观察分析得知,当污泥的浓度在最开始阶段增大的时候,水中的COD数值呈现出变小的趋势,当污泥浓度数值在65mg/L左右时,COD数值基本稳定,当污泥的浓度在持续上升时,COD的数值也会持续上升。2.3MLSS与SS之间的关系分析。通过上述的试验分析得知,MLSS与SS之间的关系也是呈现出反比例的关系,也就是当MLSS的数值在不断上升的时候,SS的数值就会不断的减小,但是变化的范围始终能够保持在6mg/L-9mg/L之间。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吸附能力的强弱,因此决定了MLSS数值的高低变化。在本次试验中,污泥的浓度得到了相应的提升,污泥的沉降性能也能够保持很好的效果,就不会有大量的污泥随着水流而流出。2.4MLSS与氨氮之间的关系分析。通过上述的试验分析得知,氨氮的数值变化幅度不是非常大,能够始终保持在20mg/L~25mg/L之间。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硝化菌属于一种极为敏感的细菌,能够加剧污泥的硝化反应。

3实际应用

本文以某城市的污水处理厂为案例进行分析,主要分析污泥浓度变化的情况。该污水厂的设计规模是6万t/d,以前主要采用的污水处理工艺是生物滤池生化处理,出水的水质能够达到国家的相关规范标准。本文将该厂的污水处理工艺进行改善,投资的费用是900万元,出水的水质可以达到国家的一级排放标准。本文主要讲述的就是将原来的生物滤池通过分解,改成活性污泥池,按照规定的要求分为02,03,A,04四个部分。将之前的氧化池也改成了平流式的积淀池,与之前的沉淀池可以合并使用,成为一个新型的二沉池。将污水的进水改成了分店进水,厌氧区的配水量占据了总共流量的45%以上,四个部分的配水量占据了总共流量的18%,14%,13%,9%左右。沉淀池占据总流量的11%左右,沉淀池的配水量占据了总流量的7%左右。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改善了污泥的浓度,对污水处理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4结语

我国很多工程在污水处理技术和处理工艺上存在很多的不足,不能有效发挥出新设备以及新工艺的优势,产生了很大的资源浪费,促使新设备以及新工艺的运行成本大幅上升。因此可以在今后的处理工艺中采用提高污泥浓度的方式,来提升污水处理的技术。

参考文献:

[1]陈海龙,季晓晖.讨论提高污泥浓度对市政污水处理的影响[J].广东化工,2016,(11):170-171.

[2]赵宇.提高污泥浓度对市政污水处理的影响研究[J].山西建筑,2017,(31):130-132.

污水处理案例范文篇10

关键词:地铁车辆段;给排水设计;节能环保

地铁车辆段给排水设计主要涉及雨水系统、污废水系统、废水处理系统、给水系统等、消火栓系统等,这类系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如污废水系统的处理效果不佳会直接影响生态环境。为尽可能提升地铁车辆段给排水节能环保设计水平,正是本文围绕该课题开展具体研究的原因所在。

1给排水节能环保设计方法

1.1给水系统节能环保设计方法

地铁车辆段给水系统节能环保设计需要聚焦最高日用水量,同时关注生活用水量和生产用水量的区分。考虑到城市自来水多为给水系统水源,具体的节能环保设计需要聚焦给水系统安全。具体设计可选择TPEP钢管为供水管道,这类供水管道存在不易结垢、耐腐蚀、自清洁等优势,如地铁工程位于北方寒冷地区,可同时在供水管道外部设置多层保温结构,如聚氨酯泡沫层、铝箔隔热层、玻璃棉毡保温层,保证管道保温效果,加热装置可由此省略,进而实现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目标。此外,还需要在供水管道中设置挡块,以此实现多角度水的流动,自动冲刷管道,污物堆积等问题能够更好预防,重量较轻的输水管道在降低施工难度等方面也能够发挥积极作用[1]。

1.2雨水系统节能环保设计方法

雨水系统同样属于地铁车辆段给排水设计重点,考虑到雨污分流制排水在我国地铁工程中广泛应用,为收集雨水,一般设置双箅雨水口于地铁车辆段道路两侧,具体设计需结合汇水面积、暴雨重现期计算暴雨强度并确定地面集流时间。为更好实现节能环保目标,需要分区域收集排放雨水,可以考虑向市政雨水管道排入汇集的雨水,也可以设置雨水回用系统用于回收雨水,以此满足道路冲洗和绿化用水需要。雨水回用系统设计应基于“弃流法”将污染较重的初期径流雨水排除,收集后期径流雨水,雨水处理工艺可选择“分流+过滤+消毒”,较为简单的工艺能够降低施工难度并满足节能环保要求。

1.3污废水系统节能环保设计方法

地铁车辆段的节能环保水平直接受到污废水系统的处理能力影响,具体设计需要结合最高日排水量,同时做好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的划分。在通过管道排放生产废水和生产污水的过程中,需要分别由废水管网系统污水管网系统进行收集,生产废水可排入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隔油池等构筑物负责对生活污水的预处理,处理后可将二者汇集排放[2]。

1.4废水处理系统节能环保设计方法

废水处理系统节能环保设计同样需要得到重视,废水处理效果直接关系着地铁车辆段对附近环境造成的影响。地铁车辆段的车辆清洗和检修会产生污水,这类生产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包括化学需氧量、生物吸氧量、矿物油。可通过污水处理站对地铁车辆段生产废水进行处理,如通过隔油沉淀去除生产废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和多数浮油,之后通过一体化气浮装置将大部分化学需氧量、生物吸氧量、乳化油去除,在污染物质处理达标后可以向市政污水管道排入处理后的污水。对于脱水处理后的剩余污泥,可通过焚烧或堆埋方式进行处理,但需要选择环保部门确定的地点[3]。

2实例分析

2.1工程概况

为提升研究的实践价值,以某地铁工程的车辆段给排水设计为例,案例车辆段承担着地铁车辆的定修、修程、大架修任务,总建筑面积为158600m2,具体组成包括运用库、检修库、洗车库、杂品库、汽车库、物资总库、联合车库、蓄电池检修间、综合维修中心、控制中心、工建料棚、牵动态检测棚、污水处理站、引降压混合变电所、食堂浴室、换热站、门卫等组成。案例车辆段的给排水设计直接关系着其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因此设计人员在给排水节能环保设计中投入大量精力。相较于其他地铁车辆段,案例车辆段存在多方面特点,包括:第一,场地特殊。案例车辆段存在局部自重湿陷性场地,具体为Ⅲ级湿陷性,这对给排水设计提出较高挑战,设计人员需要优选防水措施并做好地基处理设计,这直接关系着给排水节能环保设计效果;第二,保温要求较高。案例车辆段存在0.85m最大冻土深度,给排水设计需要高度重视保温措施选择,以此保证设计实用性且不会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第三,配套设施缺乏。案例车辆段存在不健全的市政给排水配套设施,由于位于市区一端,作为市政给水管网末端,案例车辆段仅允许一路接管,且仅存在0.15MPa的水压。管径较小的DE600市政雨水管无法实现对场区排水的完全接纳,因此必须设法解决相关问题,避免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第四,上盖物业开发影响。案例车辆段存在管线数量多、专业种类杂特点,同时上盖物业开发需要在运用库范围进行,车辆段场区内因此存在部分进入的上盖物业结构柱和排水管道。场区室外的管线布设采用直埋与综合管沟相结合方式,这使得设计难度进一步提升,设计人员面临更高的节能环保挑战。基于案例地铁车辆段特点,设计人员围绕给水系统、雨水系统、污废水系统、废水处理系统、消防系统开展了针对性节能环保设计,最终取得预期效果。

2.2基本设计

案例车辆段的给排水节能设计主要内容为:第一,给水系统。给水系统接入北侧市政给水管道0,接入管环状布设于车辆段,室外给水管网负责单层建筑用水直供,叠压供水设备负责2层及以上建筑用水供给;第二,雨水系统。按照31hm2的汇水面积和5年的暴雨重现期开展计算,可确定存在5min的地面集流时间。汇集雨水后由雨水提升泵井提升排放,最终排入市政雨水管道;第三,污废水系统。基于339m3的最高日排水量,分别收集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通过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处理后的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可回收利用,如用于车辆清洗、绿化浇灌;第四,废水处理系统。废水处理系统基于案例车辆段污水处理站设计,具体由污泥池、隔油池、调节池、膜生物反应器组成,负责同时处理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具体设置两级调节池,生产废水需要通过隔油池进行油水分离,之后在第一调节池进行水量、水质调节,第二调节池负责混合生活污水和处理后生产废水,最终通过膜生物反应器完成处理,生物降解、分离泥水后的污水可回收利用,图1为废水处理系统设计示意图,图中的4、501、503、502、5、8、分别为第二调节池、缺氧池、回流泵、膜生物反应池、生物膜处理器、自吸泵,401、6、101、1、2、3、7、8分别为生活污水进口、气浮池、生产废水进口、隔油池、第一调节池、污泥池、污泥泵、自吸泵;第五,消防系统。案例车辆段消防系统由自喷系统、室内外消火栓系统组成,按照3h火灾延续时间及同一时间内一处失火进行设计,室内外消火栓系统的用水量均为433m3/次,自喷系统为90m3/次,地下水消防水池负责提供消防用水,室外按照120m间距内设置地下式消火栓,室外环状布设自喷系统及消火栓管网,室内外消火栓系统分别设置2台消防泵,自喷系统设置4台。

2.3设计要点

案例车辆段给排水节能环保设计还需要关注以下几方面要点:第一,供水方式。考虑到案例车辆段存在较小供水压力,且车辆段多数建筑属于1层用水点,基于节约用地、节能环保、降低投资考虑,设计需要实现供水二次污染控制、市政水压充分利用。考虑到案例车辆段不存在独立给水所,因此采用叠压供给与管网直供结合方式进行供水,这种供水方式能够较好满足用水需要,同时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表现突出:第二,雨水排放。案例车辆段周围的市政排水设施较少,仅存在西侧的排洪沟和北侧的市政雨水管道,考虑到案例车辆段存在建筑密集、硬化路面多、占地面积大特点,且存在2m3/s的雨水排水总流量,一处排出口排放汇集雨水需要采用1.3m管径的雨水干管,管道接入及后期施工难度将大幅提升。因此具体选择雨水分区域收集排放设计,按照3块区域划分车辆段,包括东侧、北侧、南侧汇水区域,沿场区道路进行雨水管路敷设,北侧、南侧汇水区域收集的雨水由西侧排洪沟排放,收集后的东侧汇水区域雨水由北侧的市政雨水管道排放。具体设计设置雨水泵井2座,均安装雨水泵3台,雨水泵能够基于雨水水位自动启动并进行雨水抽升,顺利排放的雨水在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优化出行等方面能够发挥积极作用;第三,消防水池。消防水池有效容积确定未采用车辆段各室内外消防系统最大用水量之和,而是基于同一时间内一处失火,选择最大的室内外消防总用水量总和,同时选择异形全地下式消防水池设计;第四,工程防护措施。结合案例车辆段的地质和气候特点,设置管沟防护用于所有建筑给排水管进出户处,同时设置检漏井,需保证建筑与给排水管道间存在6m以上水平安全距离,管沟防护用于安全距离无法满足情况下。消防水池顶部设置聚氨酯复合保温材料,具体厚度为100mm。

结语

综上所述,地铁车辆段给排水节能环保设计存在较高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本文涉及的基本设计、设计要点等内容,则直观展示了给排水节能环保设计路径。为更好提升地铁车辆段节能环保水平,新型节能环保技术与设备的积极应用、设计过程中各类管线的统筹规划同样需要得到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巩师俞,包彩霞,黄静.地铁车辆段开发区室外给排水及管综设计探讨[J].水电站机电技术,2020,43(09):68-70.

[2]陈冲.雨水回用系统在地铁车辆段内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07):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