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1741 影响因子:0.657
航空动力学报基本信息:
刊名:航空动力学报
JournalofAerospacePower
主管单位:中国科协
主办单位:中国航空学会
主编:陈懋章
周期: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中文;
开本:大16开
ISSN:1000-8055
CN:11-2297/V
创刊时间:1986
单价:30.00
复合影响因子:0.617
综合影响因子:0.449
航空动力学报期刊收录: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知网收录、维普期刊网收录、万方数据库收录、中文核心期刊(2011)、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文摘杂志》、《化学文摘(网络版)》、《哥白尼索引》、文摘与引文数据库、《工程索引》Compendex数据库(核心)、《剑桥科学文摘》、剑桥科学文摘社ProQeust数据库、《物理学、电技术、计算机及控制信息数据库》、《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中国文献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本刊MARC数据、本刊DC数据、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
航空动力学报主要栏目:
航空航天发动机原理与设计、叶轮机械、燃烧、传热、传质、自动控制、结构、强度、振动、气动热力学、机械传动、实验技术。
航空动力学报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
邮政编码:100083
电话:010-82317410
邮箱:JAP@
航空动力学报杂志信息:
本报是中国航空学会主办,经国家科委批准的高级刊物,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航空航天发动机的原理与设计、气动热力学,叶轮机械,燃烧学,传热传质学,结构力学,自动控制、机械传动、实验技术以及热动力工程等方面的最新科技成果。编委会由主编、副主编及编委共50余人组成,均为该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
航空动力学报杂志稿件要求:
来稿要求和注意事项
1.1网上投稿,稿件应具有创新性、实用性、科学性;内容重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文字精练,图表规整。
1.2稿件应为未公开发表过,并遵守国家保密规定和《著作权法》有关规定。如发生侵权或泄密问题,一切责任由作者承担。
1.3稿件内容及撰写顺序: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作者署名(一般不超过5人)、单位(单位著录到第二级单位,全称)、所在城市、邮政编码,中文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中文关键词(5-8个),中图分类号;与中文相应的英文题名、作者名、单位、所在城市、邮政编码、国别,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引言,正文,参考文献。首页下角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作者信息(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职称、学位、联系人姓名)。
1.4稿件中使用的各种量、单位和符号应符合新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量和单位》中颁布的有关规定。字母、符号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的字母、数码和符号高低位置应区别明显。非许用的单位,应换算成许用单位。
1.5文中的插图应大小适中、图线和数字应清晰可辨。
1.6列参考文献应在文章中标注,并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排,未公开发表的资料请勿引用。参考文献为中文期刊发表的文章时,应在该条文献下附相应的英文。(参考文献不得少于12篇)
稿件的审核、录用和版权
2.1稿件一般须经编辑部初审、专家两审和编委会最后审定等程序后决定是否刊用。因此,稿件的审稿周期一般为3个月。如果作者在投稿3个月后未收到本刊的任何通知,作者有权改投他刊。在此之前,请勿一稿多投,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2.2本刊文章发表的类型分综述、论文、简报3种。就某一学科或专题进行全面评述,提出指导性意义的意见,按综述发表;所研究工作内容完整,有较大的学术价值和工程实用价值,按;有创新或实用价值的阶段性成果、探索性研究、已有方法的新应用等,按研究简报发表。
2.3稿件在本刊刊出,即表明该文章所有作者都已认可其版权转自本刊编辑部。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
2.4来稿一经发表,赠寄作者期刊1本。
航空动力学报常见范例:
气膜孔形状对导叶冷却效果影响的数值研究---姚玉张靖周郭文
梯形突片气膜冷却特性的实验---陈利强杨卫华杨成凤张靖周
爆震管同一截面处压力测量试验---张彭岗何小民张靖周
带干摩擦阻尼结构叶片振动响应试验---陈璐璐马艳红杨鑫洪杰
涡定心衬套失效模式与疲劳寿命研究---马艳红刘书国洪杰董宏联
分位点形式专家信息的一致性检验方法---马溧梅武小悦刘琦
基于BAYES-模糊逻辑算子的小子样可靠性信息融合方法---冯静周经伦
混合数据及未知权值下的维修策略决策方法---李常有徐敏强郭耸王日新高晶波
孔隙率对多孔陶瓷材料失效强度的影响---袁义云宋迎东孙志刚
陶瓷基复合材料高精度宏细观统一本构模型研究---高希光宋迎东孙志刚
旋转机械故障诊断的灰度-基元共生矩阵方法研究---窦唯刘占生马晓峰
二次流喷射位置对流体推力矢量喷管气动性能影响的数值模拟---李志杰王占学蔡元虎
冲压发动机超声速进气道流动自激振荡研究---刘占生张云峰田新
高超声速钝头体变熵流表面热流计算---蒋友娣董葳陈勇
激波诱导轴对称气动矢量喷管流场数值模拟---雷金春金捷
高速运动弹丸诱导的瞬态流场数值研究---姜孝海范宝春李鸿志
一种腹下S弯进气道低速大攻角下气动特性实验---翁小侪郭荣伟
脉冲式燃烧风洞起动特性数值研究---张小庆乐嘉陵
一种仿蜜蜂类昆虫扑翼悬停控制的仿真估算研究---张西金方宗德杨小辉
典型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与侧压式进气道的性能比较---金志光张堃元
二维扩压叶栅非定常涡面分析---周晓勃侯安平周盛
刷式密封二维模型数值计算---王之栎梁小峰黄其武
三维五向编织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有限元分析---李典森卢子兴刘振国李仲平
一种改进的转子系统临界转速调整方法---王东华刘占生窦唯
水平集法在多相材料细观结构优化中的应用---孙杰宋迎东孙志刚高希光
基于接触有限元的面齿轮传动弯曲强度研究---郭辉赵宁方宗德沈云波
基于乏信息系统的本征融合技术---王雅红夏新涛王中宇
倾转旋翼机传动系统多状态响应特性研究---缪君王三民宁嵩
滑动轴承-转子系统的稳定性研究---杨金福杨晟博陈策王永军吴文峰
气体润滑轴承-转子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特征的实验---陈策杨金福聂超群
碳纳米管悬浮液强化重力型平板热管性能的实验---赵杰熊建国刘振华
直通篦齿静止衬套上磨损槽对泄漏特性影响的数值研究---纪国剑吉洪湖
超燃冲压发动机地面试验氢燃烧加热器流场数值模拟---王辽徐旭
环路热管的地面实验研究现状---林贵平李楠张红星
发散冷却控制烧蚀过程的数值研究---谢远远王建华
利用小孔射流改善气膜冷却效率的数值研究---蒋永健何立明苏建勇于锦禄
双旋流器单头部模型燃烧室冷态流场试验---韩启祥许铁军黄健
叶片内部蒸汽冷却的数值模拟---童齐宝王锁芳
小型化催化重整煤油燃气发生器的数值模拟---侯凌云卢小丰
内通道交错横流对气膜冷却效率的影响---白江涛朱惠人刘存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