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常规检验质量控制对策与效果

时间:2022-12-19 03:02:39

尿液常规检验质量控制对策与效果

临床三大常规检查中包括尿液检查,可将患者某些疾病表现有效检出,可掌握患者身体具体病变情况,可对患者疾病治疗效果及预后起到准确反映作用。临床探讨得出,尿常规检查出报告较快,方法简单,但是,存在不合格样本问题,与标本采留、运送及化验单开具等环节存在关联[1],经手人员较多,样本质量控制不利因素较多,因此,临床上对于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对策及效果进行了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0月60例尿液样本纳入对照组,男女比例40:20,患者年龄22岁-63岁,中位年龄46.2岁,病程3d-11d,中位病程5.2d;随机抽取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10月60例尿液样本纳入实验组,男女比例41:19,患者年龄23岁-64岁,中位年龄46.5岁,病程4d-12d,中位病程5.0d。分析两组患者入组数据,可对比,P>0.05。1.2方法。对照组患者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实施常规监控对策:对尿液样本检验结果进行监控,统计核对不合格样本数量,分析不合格样本产生原因。实验组患者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实施质量控制对策,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增加以下质控内容:(1)详细告知患者、患者家属关于样本各方面注意事项、留取样本的时间、留取样本的方法等相关知识,指导患者进行样本采集,促使患者更加了解取样步骤及方法,若患者存在疑问,需耐心解答,为患者提供相应指导。叮嘱患者注意避免影响样本质量的因素。取样期间内,要对样本质量进行严格控制,遵循医院相关性规章制度。(2)分析前,采取质控措施,严格质控各个环节,包括采集环节、运送环节、交接环节及退回环节[2],对申请单及医嘱等文书填写进行严格规范及管理。收集样本前,了解检测要求,针对性告知患者取样前需要注意的事项,对检验器具进行统一规定及管理,加强患者信息管理并在发现不合格样本后及时退回,促使样本不合格数量明显减少。(3)对质控实施力度进行有效强化,了解实际情况,制定对应规章制度,定期为相关医护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促使医护人员责任感及专业程度有所提升。(4)对检验人员素质进行提升,严格遵照相关性标准进行检验[3],促使检验人员责任感提升,减少不合格样本数量,提升质控效果。1.3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19.0软件分析,计数和计量资料比较分别行χ2和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临床探析得出,实验组患者样本合格率显著更高,样本不合格率明显更低,对比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表1、表2)。对样本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包括采集时间不合理、样本量少、标识不清、标本污染。

3讨论

若想对尿液样本不合格率进行严格控制,首先需对样本不合格诱发原因进行查找及分析,本组探究结果得出:实验组患者样本不合格率明显更低,为1.66%。对样本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包括采集时间不合理、样本量少、标识不清、标本污染。结果证实,在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实施质量控制对策,具有可行性,可严格控制尿液样本质量,有利于临床诊疗。临床探析发现,尿液检查结果可辅助医护人员明确患者病情发展,若出现不合格尿液样本,可对医护人员判断患者病情产生干扰,不良影响较为严重,若在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实施质量控制对策,可促使尿液样本检测质量提高,可促使样本不合格率降低。2008年,临床对尿液常规检查质控力度重要性进行了确定,尿液常规检查活动中,受检患者需申请提前性审核,给予符合条件患者实施检查前准备以保证尿液标本质量最佳,采集尿液检验样本时,医护人员需进行行为干预,预防采集失误,采集结束后,立即送检,避免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另外,检查前,需积极沟通患者、患者家属,告知采集注意事项,实验室需对质控体系进行完善,培训相关检验人员,促使临床尿液常规检验操作更加严格及规章制度更加完善。

综上,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实施质量控制对策的效果理想,临床应用价值较高。临床后续探讨中,可实施长时间、大样本实验,增加本组研究临床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彭奥,雷梦.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2):169.

[2]李正凯,赵丽影.分析临床尿液常规检验中质量控制的对策与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4):157-158.

[3]黄春花.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策略及效果观察[J].保健文汇,2016(5):235.

作者:李瑾 迟翠玲 单位:1.青岛按摩康复医院 2.日照市岚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