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对策

时间:2022-07-09 09:29:46

浅谈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对策

【摘要】“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随着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话题,它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健康,关系着社会和谐稳定,关系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受到中央和各级政府、部门的特别关注,用“四个最严”的要求,要求各级党委政府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我县涉农各单位在抓好农业生产、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同时,按照上级部门的统一安排,加大农产品质检体系和监管体系的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较之前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风险隐患依然存在。必须要认真对待。本文将通过对农产品质量监管的现状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监管;现状;对策

1芮城县农业发展现状

芮城县是山西省的南大门,地处晋、秦、豫三省交界的黄河中游金三角地带,素有“鸡鸣一声听三省”之美誉。全县辖7镇3乡,172个建制村,714个自然村,40.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0.9万。境内北高南低,东西狭长,阶梯分布,一面阳坡,东西长65公里,南北宽18公里,国土面积1176平方公里。县域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14度左右,一月均温0-2度,七月平均温度28度。年均降雨量为514毫米左右,全年无霜期约205天。境内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森林覆盖率达到34.59%。全县粮食面积97.49万亩,总产量35.31万吨,其中夏粮面积50.20万亩,产量17.77万吨,秋粮面积47.29万亩,产量17.54万吨,水果面积24.9万亩,产量57.99万吨,花椒10万亩,产量0.5万吨。是全国粮食生产大县、中国花椒之乡、部级出口水果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国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部级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县农业产业化水平较高,有部级龙头企业2个(天之润枣业、丰润公司),省级重点龙头企业3个(亚宝药业、利尔达果业、山西田康果蔬),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6个。列入省农业产业化“513”工程企业7家,其中省级梯次2家。2017年全县市级以上龙头企业销售收入完成30.15亿元,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完成11.51亿元,截止2017年底,全县46%的农用地和62%的农户纳入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带动农户8.4万户,户均增收3200余元。总之,全县优势农产品基地初具规模,主导产业优势突出,粮食生产基础稳固,设施农业亮点纷呈,一村一品形成规模。南卫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循环农业示范园、休闲农业观光园建设和效应凸显。农技推广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农业机械化程度大力提升。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稳步推进。农业合作组织持续壮大。农业综合执法迈上新台阶。全县现代农业发展正步入步伐加快、质量优化、效益提升、良性运作、规范发展的快车道。

2芮城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现状

2.1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建设。全县10个乡镇设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建立了农产品生产记录监管巡查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配备了必要的检验检测设备和办公设备。全县基本形成了县、乡(镇)、村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基本解决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2.2农产品标准化建设。芮城县把申报“三品一标”认证作为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前提和基础。近两年来,全县完成无公害农产品的申报认证30个,绿色食品认证3个,制定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5个,获得农业部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4个。同时,县政府鼓励“公司+农户+标准+基地”,实施农产品品牌公司化管理,使全县农产品向生态、安全、品牌化的方向发展。2.3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县级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办公面积达370余平方米,自开展工作以来每年抽样检测各种蔬菜、水果样品达1000多个,乡镇农产品监管快速检测工作已全面铺开,年均检测瓜果、蔬菜样品2000个左右。2.4执法体系建设。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一体两翼”监管职责,执法大队加强对农药、肥料、种子等农资经营门店执法检查力度,加强对农业投入品和产地环境的监督管理,严格实行高毒、限用农药定点经营制度;对违法事件做到有案必查、处罚到位。

3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

3.1职责交叉的环节分工不明确。农产品、食品生产和消费要经过一个完整的链条,包括生产(种植、养殖)、加工、运输、贮藏、销售、烹饪等环节,从农田到餐桌。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产生对食品的污染,造成农产品的不安全。实践中各行政机关按照2004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来进行分工,即按照一个监管环节由一个部门监管的原则,采取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方式。该规定虽然简单明确,但在管理体制上往往形成部门职能交叉的模糊地带,最容易出现质量安全问题。3.2散户生产经营主体管理难。《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对农产品生产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的违法行为有具体的规定,而对家庭散户生产中的违法行为缺乏约束机制。我县农产品的生产主体很大一部分还是种植、养殖散户,存在质量安全隐患。此外,有一部分农民专业组织合作社,实际上也是散户生产,根本做不到企业化生产的要求,其登记的目的不是为了生产需要,而是为了争取项目资金和银行抵押贷款使用。对于农产品生产散户,其数量多且相对弱势,在依法监管上存在监管难、处罚难、执行难的问题,需要在法律法规方面制定相应管理细则。3.3监管力量和技术支撑不足。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任务量大面广,而我县农产品安全监管机构人员偏少,有限的监管力量难以应付日益繁重的监管任务。而乡镇农产品安全监管站只是增挂牌子、明确职能,没有编制人员增加,很多监管职责没有落实到位。村级的协管员绝大多数是村组干部兼职,忙于村里的事务,属于义务工作,责任心不是很强,很难充分发挥监管的作用。农产品安全监管涉及面广,专业性强,基层管理还缺乏有效的技术支撑,农产品质量检测与实际要求差距较大。目前常用的监管手段就是抽样监测,包括定性检测和定量检测。我县目前主要是快速定性检测,但是实验结果误差大,可能导致误判,损害被检测者的利益,难以全面评定农产品安全。而定量检测时间长,费用高,时效性不强,由于农产品的流通很快,等检测结果出来时农产品早已销售出去并可能已造成危害,检测结果往往只能作为事后警告或责任追究的依据。另外,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农产品只能查封、扣押,不能采取其他处理手段,而农产品很多都是鲜活产品,比如蔬菜,不及时处理就会烂掉,以上这些经济损失或经费由谁来负担,在执法实践中都很难操作。3.4市场准入制度不够健全,质量问题追溯难。初级农产品实行市场准入的种类少,除了猪肉等个别农产品实行了市场准入外,许多初级农产品没有产地证明或未经质量检验便进入了市场。此外,加上来自我县区周边的河南、陕西农产品的涌入,对农产品市场造成冲击,销售的农产品来源更难监控,目前,我县虽然已经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与追溯平台,但是还不能真正付诸实施,一些生产者对农产品质量责任意识、安全意识比较淡薄,标准化措施得不到有效贯彻和执行。尤其对于那些散户生产、品牌市场知名度还不高、生产规模不大的农产品,一旦出现质量安全问题,消费者难以进行质量追溯以维护自身应有的权益。

4加强农产品监管的对策建议

4.1健全监管体系建设。抓住当前中央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良好机遇,积极争取省、市资金和政策扶持,加快健全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建设,配备专门人员、安排专项经费,强化乡镇农产品快速检测;加强乡镇监管队伍建设,强化生产环节的日常巡查,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充分发挥村级协管员的作用,给予一定的误工补助,实现从县到乡到村的监管体系全覆盖。4.2加大农产品质量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强化农产品安全意识。农产品质量安全不仅涉及种植业和养殖业,而且涉及生产加工领域和流通领域,贯穿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宣传媒介,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消除个别领导思想上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淡漠意识。要通过广泛宣传,把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落实到各级政府,落实到每个监管人员,每个农产品生产经营者,营造从上至下、从干部到群众、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人人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围。4.3切实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履行监管职责,加大巡查力度,加强日常监测和风险监测,加强农业行政执法;乡镇人民政府要履行属地管理职责,全面负责乡镇地域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加强领导、加大经费投入、加强产地环境保护。农业投入品经营者、生产经营主体要全面履行生产经营主体职责,建立完善农业投入品经营制度,实行农业投入品进货查验和进销台帐管理,对所经营的农业投入品实行质量安全承诺;农产品经营者要建立农产品经销档案,规范农产品标识,依法承担因经销不合格农产品引起的质量安全责任事故。4.4加强部门协作,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联动机制。当前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责存在分段管理和职能交叉监管重复的现象,要针对不同的受监主体,加强日常巡查,创新监管方式。农业部门要加强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环保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联动机制,实施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确保农产品质量源头可查、过程可控,提高监管整体效果。4.5加大农业执法力度。深入开展农资打假和农药安全使用专项整治,严厉打击使用违禁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等违法行为,突出抓好农村、城乡结合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和坑农、害农行为,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形成信息畅通、联防联动的应急处理网络。

5小结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就是要切实围绕“全面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目标,把住“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底线,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充分调动县乡村基层监管队伍的积极性,发挥他们应有的效能。唯有如此,才能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整体水平,真正确保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赵辉.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探讨[J].食物安全,2010,27(1):49-54.

[2]程瑞芳,高现奇.浅谈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5(18):78-81.

[3]章力建.进一步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几点建议[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4(3):12-15.

作者:郑谦 单位:芮城县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