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障大学生英语教育问题解决路径

时间:2022-04-20 04:27:31

视障大学生英语教育问题解决路径

摘要:教育对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特殊职业教育取得了较快发展,残疾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已成为现实。和普通学生一样,英语也是残障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一门课程。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析新时代高校视障生英语教学现状以及视障生英语学习特点,从教师教学、学生自身、学校、国家和社会层面探究提高视障生英语教育的有效性,旨在提高视障生英语学习兴趣和效率,增强其语言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自身竞争力。

关键词:融合教育;高等院校;视障生;英语教育

“融合教育”又称为“全纳教育”,是指满足所有儿童的教育,无论其身体、智力、社会、情绪、语言或其他情况如何,也无论其民族、性别、年龄、种族、国家、是否有障碍、语言或社会经济地位如何[1]39。从以上概念可以看出,融合教育特别强调普通学校对全部学生的接纳,它是一种在普通学校的普通班级内对所有学生进行教育的形式,注重每位学生平等受教育的机会,反对因学生个体的生理或心理缺陷而对其排斥、歧视。自20世纪80年代融合教育思想产生以来,我国不断推进视障生随班就读模式。近些年来,高等特殊教育中的残疾人教育虽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国内学者虽然对高校的英语学习和教学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但大多都是针对健全学生的,针对视障生的研究较少;其次,高校视障生英语教育仍存在教育质量不高、学习效率低下等问题;再次,高职视障生的课程设置、教材选择、教学设备配置、师资队伍建设等环节存在不合理、不充足的现象。这些都严重影响了高校视障生的英语教学和学习。

一、新时代高校视障大学生英语教育现状

(一)宏观教育和社会环境对高校视障生英语教育的影响

首先,我国随班就读模式多集中在义务教育阶段,国内普通高等院校在招收视障生这一点上,仍处于不甚乐观的状态。高校在招生时,主要采取限额小范围招生的形式,视障大学生能够就读的高校特殊教育院系数量少且大多在城市,由于专业极其有限,所以可供视障生自主选择的空间相对较小。近年来,招收视障生的高等教育院校在数量上虽有大幅增加,但仍不能满足庞大的视障生教育需求,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视障生进入高校学习的机会。其次,鉴于全国各地的视障生在高中阶段没有统一的英语课程标准,高等院校在招收视障生时,大多采用自主招生考试的形式。各高校招收的视障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难以达到普通学生的水平。胡孟[2]在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对视障生的英语学习情况做了全面调查和分析,结果发现,视障生使用的教材适用性不高,盲人出版社也没有出版与英语相关的高层次专业性教材和书籍,对高校视障生英语学习的质量和效率产生较大负面影响。再次,视障生就业存在严重供需失衡。视障生的数量虽然不多,但和众多的普通大学毕业生相比,视障生还处于相对劣势地位。从《就业白皮书》中可以看到,视障生的首选就业单位是外资企业,但是外资企业通常要求应聘者具有较强的综合英语水平与较好的沟通能力,视障生的英语水平不达标是就业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微观因素对高校视障生英语教育的影响

1.学生自身层面首先,视障生学习英语的优势。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视障生虽存在视觉障碍,但他们的听觉注意力、听觉记忆力、听觉表象和抽象思维能力较好[3]93。他们善于利用听觉和触摸优势,最大限度地记忆单词和材料还具有很强的自主学习意识,能够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并为班级树立学习榜样。其次,视障生的学习劣势也是显而易见的。英语学习是一个输入加输出的综合训练过程,视觉的丧失成为他们学习英语的最大障碍。视障生无法获取对话者的肢体语言,与会影响交流速度和质量。书写对于视障生来说难度更大,没有特殊设备的支持,他们无法在课堂上记笔记、完成写作任务。再次,视障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有些视障生在进入高校之前从未学过英语,这使英语教学步履维艰,出现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而后进生“难消化”的现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很难兼顾每位学生,长期以来,英语基础好的学生因为教学内容过于简单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后进生因学习内容较难而对学习失去信心。2.学校教育层面首先,教师方面。教师是否愿意接纳视障生、对视障生的态度、对教育视障生的自信水平和自我效能感都影响融合教育的成败[4]93。在普通高等院校内,真正能胜任视障生英语课程教学的教师极少。高校视障生英语教学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英语专业知识和较强的教学能力,还要了解和掌握视障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并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有效教学[5]323。其次,教材是教学的基础和前提。高校视障生英语教学中最大的问题是教学内容大多从网上下载教学片段,没有高校视障生英语教学专用教材和参考书籍。英语盲文书籍资料的缺乏以及学生长期以来形成的对教师的依赖,都会对教师教学产生不利影响。再次,教学设施方面。高校用于视障生的教学设施不能和普通大学生相提并论,在英语教学上更是如此。我国还未建成专门针对视障生的、体系完备的无障碍环境,不利于视障生身心健康发展。由于我国视障生教育起步较晚,用于高校视障生教育的资金也非常有限,这些对高校视障生的英语教学和学习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

二、高校视障生英语教育问题解决路径

(一)教师教学与引导层面

教师精心的教学设计和正面引导对视障生产生积极的影响。1.进行通用学习设计和差异化教学通用学习设计是一种适用于所有学生的课程设计的方法,其目的是为了增加所有学生的学习机会[6]32。差异教学的核心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在学习准备、兴趣爱好、智力倾向和学习风格等方面的差异,通过调整教学目标、内容、方法与进度等,适应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实现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充分发展和最佳发展[7]254。教师要拟定差异教学计划,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有效反馈。2.培养视障生良好的学习策略认知策略是包括控制与调节学习者自身的注意、记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策略。调控策略是学习者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和结果的意识与控制,它使学习者使用元认知意识对学习进行合理的计划、监控和评价。情感策略是语言学习者为完成某一学习任务而控制或调动自己情绪的手段。教师在英语教学进程中要不断培养、强化视障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自信心。社交策略是向他人学习的策略,视障生可以通过与他人互动来促进学习[8]64。社交策略包括询问别人、与别人合作、移情。3.丰富视障生的学习材料,营造和谐师生关系在视障生英语教学中,教师在合理、高效使用教科书之外,还应利用盲用软件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可以更好实现教育培养目标,而且可以促使师生不断努力、共同进步[9]125。和谐的情感关系能缩短师生之间的差距,因此,教师要注重并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建立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的师生关系。4.传播文化背景知识,加强融入型动机的培养文化是语言最重要的属性之一。教师积极引导视障生主动了解国内外文化,培养对文化的敏感性和洞察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动机是由某种需要引起的有意识的行为倾向,它是激励或推动人们采取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动力[10]127。动机分为融入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视障生学习英语主要是为了找工作,因此他们的学习动机主要为工具型动机,融入型动机学习者往往比工具型动机学习者更容易习得第二语言,因此要加强视障生融入型动机的培养。

(二)学生自身层面

视障生可通过原典英语学习法来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原典法,又称为荷马学习法,是一种传承人类自古以来聆听为先的语言学习方法[11]180。它适用于除聋哑人以外的任何学习者,且适用于学习任何语言。它不仅可以训练学生对英语语音精细化、敏锐化的听觉,建立起目标语的语音流模式,而且可以让视障生在听读训练过程中理解并记忆生词,达到积累词汇的目的。视障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主动复习所学内容并对其加以归纳和整理。

(三)学校层面

针对视障生问题行为,可以在学校范围内开展积极行为干预计划。学校范围内的积极行为支持是指在全校范围内使用适用于所有学生的行为规则,以增加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并使学校成为一个对所有学生而言都是安全的、有效的学习环境[12]146。初级干预面向全校所有学生,是基本的预防性质的行为支持;二级干预覆盖的学生需要更加深入的支持才能得到改善;三级干预是专门的个别化的行为干预[13]199。学校范围内的积极行为支持能够更好地满足所有学生尤其是视障生的多样化需求。学校肩负培养视障生的重任,不仅要把知识教授给他们,还要创设残疾人大学生心理辅导中心、残疾人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给予他们心理的安慰、疏导和鼓励。此外,学校要做好特教教师的培训工作,持续完善教师培养体系和教师教育课程,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综合素质。

(四)国家和社会层面

视障生的“社区和社会接纳感”对融合教育的推进有着重要的影响。真正接纳视障生的教师才能更好地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的困难和障碍,不断调整教育教学策略来满足不同个体需求;同伴之间的接纳可以培养视障生的价值感,有利于良好友谊的建立;家长的接纳态度通常反映了整个社会对视障生的接纳水平。融合教育的推进要以强有力的法律、法规、政策为依托,其保障范围应从视障生随班就读扩大到经费、人事、就业等方面[14]247。国家有待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大对特殊教育学校的投资力度。这样不仅可以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特教教师队伍,而且可以为视障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此外,国家还要加强盲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包括视障生使用的教材以及有利于综合语言能力发展的学习材料和辅助资源。解决视障生英语学习障碍一方面需要国家和社会的关注与支持,另一方面需要学校的“人性化”管理和教师的关爱与教导,最重要的是学生要有顽强拼搏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参考文献:

[1]刘婷.城镇化发展与农民工子女学校教育的融合[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19.

[2]胡孟.浙江省高职视障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为例[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28(2):109-110.

[3]张忠华.教育学原理[M].北京:世界图书北京出版公司,2012.

[4]邓猛.融合教育与随班就读[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卢家楣.学习心理与教学理论和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6.

[6]北京教育委员会,北京市特殊教育中心.随班就读教师基础知识与技能[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

[7]夏正江.一个模子不适合所有的学生:差异教学的原理与实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8]张伟,胡玉洁.基于需求分析理论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8.

[9]赵红革.师生关系探究[M].山东: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7.

[10]李秀文.大学英语教学中二语习得问题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5.

[11]徐火辉,徐海天.中国人英语自学方法教程[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

[12]安·M.格林伯格,瑞吉娜·米勒.儿童早期融合教育实用指导[M].苏雪云,吴择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

[13]昝飞.基于功能评估问题行为干预[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

[14]彭兴蓬.随班就读的发展与社会支持[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作者:汪洁 刘佩玲 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