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语文文本阐释的坚守

时间:2022-12-18 03:16:32

浅谈中学语文文本阐释的坚守

摘要:近年来,文本阐释领域嫁接式移植西方阐释学理论,导致文学成为了阐释理论的工具非研究对象,中国文学成为西方理论的试验田,随即便出现了理论滥用和强制阐释。读者为中心的“个性化”误读和外部解读的泛滥同样是中学语文文本阐释的问题所在。加强对读者中心之下的“个性化阅读”的引导,理清文本阐释由内到外的解读顺序,辩证地借鉴西方阐释理论,针对性地解决文本阐释的自身问题才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文本阐释;中学语文;文本解读

人们对文本阐释的关注度,随着问题的产生逐渐增强。文本阐释理论将语文文本作为实验田,同时,国内文本阐释在国外阐释理论的影响下,自身的文本阐释问题仍然未得到解决。辩证地吸取借鉴西方文化阐释理论,从中国文化阐释的根本问题出发才能找寻到中学语文文本阐释坚守的方向。

一.中学语文文本阐释的现状

文本是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和依托,语文教学离不开对文本的解读。文本阐释是对文本价值与意义的理解与阐释的哲学思考,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但同时又呈现出不断革新的趋势。首先,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不断引入的西方文学阐释理论在中国文学界掀起一股理论运用的潮流。在文本阐释力求创新的前提上,西方文学阐释理论为其提供了“新出路”。然而,在引入西方阐释理论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文本脱离了自身土壤,丢失了自身语境,文本内在的民族精神和情感价值也被埋没。其次,受多元化文本解读的影响,读者中心再一次被强调。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阅读的个性化和主体体验,教师不能限制和代替学生的思考。在文本解读中,读者的文本体验站立在原始文本之上,被提到了首位。另外,受到教材选文完整性和注释选择主观化等因素的影响,脱离文本的误读也就存在于如今的课堂之中。最后,在文本阐释上出现了集中于外部解读而忽视从文本出发的内部解读。当然,从创作背景和作家生平等方面出发,的确给文本解读带来了一定便利,但外部解读应该作为文本解读的“辅助点”而非“出发点”。对于文本的内部解读的忽视,就会造成文本自身价值意义的丧失。中学语文文本阐释面临着外来理论和自身问题的威胁,对于文本阐释的重新建构为当务之急。

二.当代中学文本阐释三大问题

1.理论之下的强制性阐释畸形。经济全球化的同时也助推了国家之间的文化交往。在吸收新理论所带来的便利之后,人们享受着这场文学活动繁荣的盛宴。与此同时,西方文论对中国文学经验的“强制阐释”又成为学术界反思的焦点。在人人都可借用理论进行文本阐释的情况下,人人都成为了批评家。简单的理论移植,即标新立异,又展现了解读的新意,于是给“强制阐释”遮上了一层保护膜。近年来,理论之下脱离文本的阐释愈加受到人们关注。陈跃红整理论文时发现,“三十年前他们说哈代的作品揭露了资本主义罪恶感,过了五年他们说哈代的作品反映了人道主义精神,再过五年,他们说哈代的作品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和人的异化与回归的主题……这样的研究做下去,恐怕下一步哈代对转基因也要提出意见了”[1]。人们盲目追逐理论研究热点,无论在西方学界还是中方学界都同样出现。我们都知道,《荷塘月色》实际上是省略了部分内容的,而这部分较裸露的内容成功的让学术界的关注点转向对朱自清人格的审视。在杨朴《中学语文名篇新讲》中提到“朱自清本来是想通过古诗来表现远古采莲的文化习俗,特别是习俗的,这正是朱自清的潜意识愿望的完整表达”,这里所认为的就是前面以荷象征出美人,紧接着写出对这一美人的爱欲,是朱自清想以采莲的习俗来表现他的爱欲的,但很显然是不符合意识的要求,由于“内心的防御稽查作用”[2]就把采莲习俗的重点由移置到了对少女的美的表现中去了。《荷塘月色》在精神分析法的阐释中,将朱自清的潜意识愿望总结为美人和爱欲的思想。另一方面,对朱自清的潜意识愿望的分析研究必不可少的涉及到他的其他作品中。朱自清的作品中关于各类“花”的形象的描写不在少数。比如《温州的踪迹》三篇中的两篇,《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中的“海棠”,《绿》中的梅雨潭的绿,无一不是轻盈美丽的少女象征。在弗洛伊德“性”的存在即生理发展推动任何物种演化的动力和西方精神分析法理论对朱自清《荷塘月色》的分析上来看,看似文本的阐释拥有理论优势,实则脱离了原始文本,转向了畸形的强制阐释。2.读者为中心的个性化误读。作者中心、读者中心、文本中心、理论中心是西方文论阐释的四大中心,以理论为中心的文本阐释近年来备受青睐,成为指向目标。在中国则不同,《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课程内容部分强调:“阅读整本书,应以学生利用课内外时间自由阅读、撰写笔记、交流讨论为主,不以教师的讲解代替或限制学生的阅读与思考”[3]。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比很重,目前倡导教师尊重与支持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悟,读者中心便在此得到了很好的重视和强调。由此,对学生进行文本解读的培养不可缺少。狄尔泰认为读者思想与作者意图之间实际上是存在很大差距的。另一方面,温默萨特和比尔兹利曾明确指出,“作家意图无法追寻,甚至连作者本人都不知道自己的真正意图是什么。因此,想重建作者原来的意图,从一开始就是一种‘意图的谬误’”[4]由这两点可以知道,文本拥有它的客观存在,作家意图可能直接表现在文本的字里行间,也可能与实际表达之间存在差距。再者,文本真的能够还原作家意图吗?基于以上因素的分析,以读者为中心的阐释文本,确实存在较多疏漏之处。其一,读者对文本的阐释往往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学生在进入学校之前已经有了个体的经验与认识,具备初步的思辨能力和判断力,这也是读者的前理解。“前理解指的是读者阅读文本前的就已有的知识、记忆、经验、价值观、思维方式、思想情感和潜意识。”[5]所以,基于“前理解”的文本分析往往就呈现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说法。但当这种理解被视为理所当然,文本的解读就会变得漫无边际,最终造成误读。比如有的同学在分析《背影》中父亲翻过栏杆买橘子的画面时,说父亲擅自翻越铁道是不遵守交通规则,从而解读出父亲违反交通规则这一主题。这看似创新的点,实际上就是一种偏颇的解读,也是对于文本的误读。第二,教材选文的完整性同样也是影响文本阐释的另一重要因素。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篇课文,选编者故意删掉了其中的议论抒情句,而只保留了对荷塘月色的景色描写,成为了写景文。有的没有江南采莲旧俗,成为了抒情文。鲁迅的《社戏》原有三次看戏的经验,如今删头删尾,原始文本的完整性被破坏了。在文本没有完整性的基础上,侧重读者的个人体验,使得文本出现多样解读,使得以读者中心的文本阐释极易出现个性化误读。第三,注释也是影响文本阐释的因素之一。注释在文本中具有重要地位,但由于教材编者的不同,对文本的私人见解的不同,在注释的选择上就具有随意性和主观化等特点。受“合法化”的注释的影响,读者的情感倾向就容易被注释局限。由于以“读者为中心”的文本阐释自身存在缺陷,并受到各个方面的影响,不加以引导和纠正,就会造成文本阐释的个性化误读。3.外部解读在文本阐释中的泛滥。勒内•韦勒克与奥斯汀•沃伦合著的《文学理论》中提出了文学研究的“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的划分,认为我们的文本阐释应该建立在内部研究的基础上。胡塞尔的现象学理论强调“回归事物本身”,“认为要将一切与客体毫不相关的意识剔除出去”[6]。杨朴明确在《中学语文名篇新讲》一书中提出文本解读应该是从内到外的解读。作者不是为了表现某种政治观念,不是为了表现某种社会背景,也不是为了表现自身经历和人格而进行创作的。“文本的内部解读就是指对文本形式的解读,文本形式主要包括语音、意象、隐喻、象征、结构、神话、类型等。”[7]因此,在外部解读的视域下,理所当然地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与“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时代背景联系起来,从而解读出知识分子在面临中国政治形式变化时的彷徨与苦闷。时代背景式地解读也就是政治性的解读,这种强行加入时代背景给文本的例子还体现在《孔雀东南飞》中。《孔雀东南飞》的主题以往被归类为相爱的夫妻双方因封建家长制的阻挠而死。然而这种说法是基于时代背景下的外部解读。接下来我们从文本内部进行探讨,就会发现其中隐藏的事实细节。其一,在文本开篇关于刘兰芝的100字自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她的身世、家庭状况和她对美好爱情的憧憬,以及对婚后生活并不如意的哀叹。其二,焦仲卿在听了刘兰芝的苦苦诉求之后,并没有表示任何态度,在母亲那里求情也只是说“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焦仲卿的交谈立足点在于自己,他没有站在刘兰芝的立场去求情。综上所述,刘兰芝的女性自由意识与男权的统治思想才是造成这一对夫妻爱情冲突的根源。再加上,两人并非一直相亲相爱,如胶似漆,在婚变之前他们早有矛盾,最终注定也会分别。封建制度的阻挠只是他们悲惨结局的助推力,并非前人所说的决定因素。在文本阐释中过分注重外部研究,忽视立足文本自身的内部解读,只会使阐释离文本越来越远。文本存在的价值只是为了凸显时代背景和作家经历等外部因素,文本自身所存在的文化与审美价值未被挖掘出来,对学生的审美思维和品质的提升没有实质上的意义。

三.对当前中学文本阐释的建议

1.坚持民族性的文本阐释。对于中国文本的分析,必须建立在中国的语境之上去研究。脱离中国的土壤研究中国文本,文本沦为理论阐释的工具丧失了其真正价值。我们之所以要“立足中国语境,研究中国问题”,其核心在于我们必须有自己的话语立足点。西方阐释理论虽然兴盛,但是谁又能透过一个窗口看到所有的风光呢?我们在看到西方阐释理论的优越性的一面之外,更要看到它的局限性。优越不代表放之四海而皆准,丰富不代表没有判断。正如学者代讯所言:“……西方中心与中国学者以中国语境和中国问题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并非完全一致,建立在西方文学史基础上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也未必完全适合于中国”[8]。不论是西方还是中国,都需要阐释学。西方的阐释理论的无节制使用极大威胁了中国文化的安全,最终必然会导致话语的失衡,在这一点上我们必须反思如何自觉且系统地形成中国本土化的阐释学。在全球化的趋势上,我们不可避免地接触和吸收西方文本阐释理论,但我们也应树立文化自信。“前人发其端绪,后人竟其引申”,学会因地制宜,为文本阐释提出新思路和新方法,积极构建中国本土化文化阐释理论才是解决中国文本阐释问题的当务之急。2.注重读者中心的积极引导。虽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无非也就一个,标新立异的解读不仅无法正确理解文章主旨,而且还会影响学生审美观和价值观的培养。我们应辩证的看待“一元”与“多元”,在学生出现偏颇解读的时候,教师要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引导,在尊重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基础上,及时对学生的误读进行指正,并逐步鼓励小组探究式的方式合作讨论,各抒己见,集体讨论。教师认真对待“越界”,不听之任之,及时纠正并引导师生和生生互动讨论才是解决个性误读的好方法。例如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一共出现了九种景物,意象的层叠使用与组合使得仅有二十八个字的曲子意蕴深远。而最后一句的“断肠人在天涯”则成为化龙点睛之笔,其中对于“断肠”这一意象的理解众说纷纭,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此时老师的引导也就非常重要了。其次,教师在针对教材课文不完整的问题上应该多下功夫。教师应利用课余时间,尽量为学生搜集完整的课文,补充学生学习资料,创造性灵活性的使用教材,真正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最后,在注释上的引导也同样重要。注释是辅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依据,但是绝不是唯一依据。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搜集课外资料,以小组汇报的方式为同学们“增添注释”,这不仅是学习上的分享,更是培养学生对自我价值的肯定。3.立足内部研究的文本阐释。立足内部研究的文本阐释应该从文本自身出发,从作者生平,时代背景、经历等要素出发脱离了文本,隐藏了文本的原始意义和价值。做到内部研究才实现了与文学作品的真实对话,才能理解文本的主旨,品味文本的语言美、文化美、思想美,才能进一步实现对人的思维品格以及审美品质的培养。文学作品不应该作为时代的传声筒或者政治的反视镜而存在,它有自身的审美艺术价值。所以在内部研究的思想下,我们应从语言、意象、表达方式等方面去阐释文本。在语言的品味上,体会《再别康桥》中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三位一体格局,字词之间看到风景,在语调之间品味情感。品味语言是文本解读的亮点之一,但是除此之外,意象的把握也是需要提高警惕的。任何意象的选择都具有目的性,如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梵高的向日葵不是为了表现生活中的虾、马、向日葵,作家选取这些意象是为了创造出一种艺术符号,由此来传达对于生命价值或者人生意义的思考。最后,文本中常出现的隐喻也是我们应该注意的。《文学理论》中指出,格律和隐喻是组织诗歌的两条重要原则,只有这两条原则同时出现时,我们才可以对诗歌进行完整的定义。“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顾城在《一代人》中用“黑色的眼睛”隐喻,作为一个意象,连接着人的身体结构和生命形式,通过“黑色的眼睛”我们看到的是无奈背后的坚持与面对困难依旧向前的勇士形象。注重内部解读不仅摆脱了理论的操控,而且还让读者真正回归到文本中,通过传神的语言感受到文学世界的美。综上所述,注重文本内部解读,才是文本阐释的正确突破口。

四.结束语

中学语文文本阐释继西方阐释理论之下应该有进一步的思考,反思自身理论存在的不足是完善文本阐释理论的重要一步。由于地域、人性的不同以及发展的无限性与认识的有限性,没有任何的理论能放之四海而皆准。充分认识本土化理论的优势,逐步摆脱中国文本作为西方阐释理论附庸的尴尬地位,找寻适合中国本土化的文本阐释理论才是解决中学语文文本阐释问题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何瑞涓.中国学术需要成为元话语的创造者[N].中国艺术报,2012-12-21(003).

[2]车文博.弗洛伊德文集[M].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4]詹佩.后现代语境下中学语文文本阐释[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5]王迪.基于阐释学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6]王明明.“内部研究”视野下的高中语文文本解读[D].吉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7]弗莱.批评之路[M].王逢振,秦明利,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8]代迅.去西方化与寻找中国性———90年代中国文论的民族主义话语[J].文艺评论,2007(03):4-11.

作者:阙培 单位: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