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课程教学模式分析

时间:2022-12-24 03:18:15

公文写作课程教学模式分析

目前,各高校广泛开设公文写作课程,在百色学院,甚至已经推广到全校各专业各班级,可见,公文写作课程在应用型高校中逐渐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本文在分析大量开设公文写作课程的现状及原因后提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即“教师讲授———作业布置———学生写作———教师批改、点评———学生完善”,为公文写作课程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效果,进而提升学生公文写作知识水平。

一、公文写作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广泛开设公文写作课,是学校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和锻炼了学生写作公文的能力,为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坚实基础。与此同时,实际教学和学习效果并不乐观,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公文写作课程教师队伍的能力问题,大量开设公文写作课程,开课的课时多,所需的公文写作课程教师增多,部分教师缺乏公文写作实践经历,经验少,在教学中存在照本宣科多,案例讲解少的现象。二是学生本身,各专业学生的公文写作基础参差不齐,公文写作基础薄弱,大部分学生社会实践少,接触公文机会少,没有意识到公文写作在工作中的重要性,公文写作能力并没有得到根本提高。基于这两点,我们很有必要探讨出一种合理的有效的公文写作课程教学模式。

二、公文写作课程教学模式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结合实际,提出“教师讲授———作业布置———学生写作———教师评改、点评———学生完善”的教学模式,该模式的运用,可为教师提供教学思路,指导教师如何更好的传授公文写作知识,提升教师公文写作教学能力的同时也更有效的提升学生公文写作知识水平。(一)教师讲授。教师们要意识到“公文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的循环往复的过程,这就要求公文写作教学要有知识讲授、例文分析、实践训练、理论提高等环节”,从这一观点看,教师讲授为第一步,如何讲,这是关键,对于公文初学者而言,公文的格式、语言表达、公文种类等都不甚清楚。因此,可从格式入手,讲格式的同时要准备好案例,越详细越好,通过多媒体投影方式展现出来,一一讲解。在公文语言表达方面,要有对比,将公文语言表达的典型案例和非公文语言表达的案例结合起来讲述。以此类推,每讲到一个文种,都应该要准备充分,把理论的知识讲解清楚。为后面的作业布置做好准备。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教师要把握好讲解传授时间,避免出现“满堂灌”现象。(二)作业布置。进入到第二环节,即作业布置,无论是公文格式还是具体到每一个文种的知识,若无练习,都难以确保学生真正的掌握了知识,因此需注重作业布置这一环节,特别是公文的基本格式以及常用公文文种写作的练习,作为任课教师,必须精心设计。而布置的作业,要切合实际,最好是结合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迹,比如,写一则会议通知,应该从学生和校园实际出发,写一份关于组织参加XXX文艺晚会的通知。再如写一份请示,可以结合目前引起热议的共享单车进校园事件,草拟一份关于禁止共享单车进入校园的请示,等等。(三)学生写作。学生动手写作,是提升学生公文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不亲自写作,无法发现自己公文写作上的问题,无法熟练掌握写作的知识。教师在布置作业的同时,建议根据作业的难易程度给予适当时间写作,由学生个人在课堂上完成,可以独立写作,或寻找搭档,一起讨论、交流,加深学生对公文写作知识的理解,共同完成作业,但要确保每位同学都是亲自撰写,切忌学生相互抄袭。期间,教师要发挥监督及引导的作用,对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及时帮助解决。通过该环节,加强学生练习,培养学生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四)教师批改、点评。当学生完成作业之后,教师应及时收集作业、及时批改、及时反馈,因为仅靠学生写作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教师重视批改和点评。该环节有两种做法可供借鉴,一是通过作业批改,挑选出一至两名写作成绩优秀的同学作为典型、榜样,到台上发言,向同学们介绍写作方法,由身边优秀学生上台现身说法,更能引导同学们找出写作的差距和不足,以促改进。二是教师批改作业后,及时对学生写作出现的问题进行分类登记,归纳汇总,然后到课堂上进行现场点评,指出问题所在,并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点评的同时可公布作业参考答案,让学生对照参考答案和教师的点评,进而反思自己写作上的问题。(五)学生完善。最后一个环节是学生完善作业,在教师点评之后,学生根据意见和建议进行修改完善作业,在修改完善的过程中,巩固知识,强化公文写作思维,从而进一步提升公文写作能力。

三、小结

综上所述,本文提出“教师讲授———作业布置———学生写作———教师批改、点评———学生完善”的教学模式,对公文写作课程的教学提供一种思路,进而提升学生公文写作知识水平。

参考文献:

[1]李醒.公文写作课堂教学模式探讨[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5(08).

[2]鲍庆忠.谈公文写作教学中的“作业教学法”[J].智库时代,2018(37).

作者:朱懋璟 单位:百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