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看听读对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启示

时间:2022-04-20 03:36:00

剖析看听读对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启示

一、“看”的启示

单以字形来说,手遮于目上即为看。手遮之目的,无非是为了看得更清楚、更明白。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学生看什么,怎么看确实是一个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和探讨的话题。譬如岁寒三友中的梅花,丹青妙手挥毫泼墨、刻意点染,文人墨客填词赋诗、抒其心志,南宋诗人陆游在语文教育论文《咏梅》词中写到“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而世纪伟人却反其意用之,写出了“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千古名句。说到秋天,人们看到的往往是天高气爽,果实累累的喜人意象,而欧阳修观秋赋文“噫嘻悲哉,此秋声也”,将人们引到一个凄凉悲惨的境地,“其色渗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凛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以上两例,物同而景异,景同而情异,何哉?我以为观赏角度不同,胸怀境界不同也。中学生正处在心理素质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他们可塑性强,模仿欲强,易受到外界诱惑。我们常常会发现,一部影片放完,学生看到的往往不是正面人物的智慧、勇敢,而是反面人物的狡猾多变。

因此,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看,看新闻知国家大事,看街头巷尾察风土人情,看体育比赛为中国队揽金狂欢,看家乡巨变为民殷国富欣慰。古人说得好处处留心皆学问”,教师要引导学生向细处看,从平淡无奇、司空见惯的东西中看出新意,发现真知。“见一叶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水而知天下奇寒”,观“蚂蚁上树”为团结就是力量而震憾;观游人爬山,顿悟上下求索之内涵。要教给学生用自己的眼光捕捉那些“人人心中皆有,个个笔下独无”的东西。所以说,看,不但能使学生目极四海,神骛八极,丰富知识,开阔思维,更能使学生感悟生活,咀嚼生活,获取生活的真谛。

二、“听”的启示

成语“对牛弹琴”的意思是说话办事不看对象,不讲方法,但我们换个角度,从听琴者一方理解,则另有一番深意,那就是牛根本不懂琴音琴理,哪能听出其中之奥妙。孔夫子之所以听韶乐而三月不知肉味,是因为孔子会听,听出了韶乐的真谛,《高山流水》一曲听得两知音,听之所用,何其大也。王尚文教授有一句话说得好“,听,是语文教学的精魂”,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中,听放在第一位。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让学生会听,听老师传授知识,更听老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达到“自能阅读,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其次,课内与课外并重,单单重视课内的听而忽视课外,培养出来的只能是高分低能的书呆子,一千多年前学者顾宪成所撰的东林书院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无下事,事事关心”,至今仍颇有教义。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但要有知识的深度,更需要知识的广度。听音乐诗曲,听散文戏剧,陶冶情操,感悟中华文化的美妙神韵;听涛声瀑布,听鸟语禽音,感知大自然魅力无穷,听新闻广播足不出户便知天下大事。当然,作为学生不能一切都听,要有比较有鉴别,靡靡之音使人颓废,脏言秽语污人口舌,这些都要分清,“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讲的就是这方面的道理,教师要象诸葛亮《出师表》所讲的那样,教育学生察纳雅言,辨是非,明事理,学会求知,学会做人。

三、“读”的启示

古语曰“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学生的根本任务就是读书。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学生读书面临两大课题:一是读的范围,二是读的方法。先说范围,现在学生所读书籍,占主流地位的仍是文学著作,其主要导向是言情和武打小说,而对于国之精髓,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乃至当代大家的文学作品知之甚少,更不用说先秦诸子的散文。我认为,言情和武侠小说以其消遣和娱乐见长博得的学生喜爱本无可厚非,但如果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则大错而又特错了。现代青年学生不愿静下心来读书,读的书太少,知识贫乏已是不争的事实,并由此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从轰动全国的电视歌手大赛来看,经过层层选拔的选手尽管赢得了满堂喝彩,但在一些常识性问题的出错,暴露了这些选手知识匮乏,文化素养不高等诸多弊端。因此,作为一个中学生,涉猎的知识面要宽,诗歌、小说要读,历史、地理书籍更要读。面对丰富多彩,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还要阅读报纸杂志、科普读物,学生读书的要求是务求多而不求精,要博览群书,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待用无遗。暑假鼓励学生阅读大部头的经典名著,由易到难,初一可读当代名家的小说,初三则要读古典名著。在读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勤于动笔的同学,其作文水平、阅读能力、写作速度都远远高于其他同学,因此写读书笔记,不但能积累知识,练习写作,更能够强化记忆,训练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