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生动物生理学课程改革与实践

时间:2022-10-31 09:45:17

浅谈水生动物生理学课程改革与实践

摘要:“水生动物生理学”是水产学科重要的专业课程,为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增养殖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本文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总结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探索出优化水生生物生理学教学效果的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主要包括调整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氛围以及强化实践等方面,并借助网络发展的优势,将网络平台巧妙地引入教学模式中,丰富了传统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学实践,改革后的课程体系在教学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育实践效果,可为其他水生相关课程的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生动物生理;课程改革;课程实践;网络平台

在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方针指导下,为了培养新一代紧随国家和世界水产养殖业发展趋势的新型创新型人才,该课程以水生动物为主线,介绍动物各种生理反应过程以及调节机制。课程详细讲授水生动物细胞的基本功能、神经生理、循环生理、呼吸生理、消化生理、泌尿生理、内分泌生理和生殖生理等内容,使学生能够掌握水生动物各系统、器官的基本生理功能以及机体对外界反应的调节过程和机制。针对水生动物医学专业的特点,本课程将涉及众多研究案例,以鱼类,贝类,蟹类等水生动物为对象,介绍当前典型水产动物的生理学研究前沿。本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教师在课堂上应对水生动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进行必要的讲授,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必要的案例展示、讨论,启迪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有关概念、理论等内容的理解,并应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加大课堂授课的知识含量。学生通过学习,从整体水平了解水生动物的生理以及对环境的适应性;掌握水生动物各器官、系统的基本生理功能以及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调节过程和机制;能够运用所掌握的生理学基本原理解释一些生命现象,达到如何利用生理学规律和知识提高水产动物生产性能和治疗、预防水产动物疾病。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人们对绿色食品的需求不断增长,健康养殖理念已经成为共识。水生动物生理学在水产养殖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品质水产动物的大量需求对人才培养提出新的机遇和挑战,也对教学改革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已很难适应当代水产养殖业的发展需求。水生动物生理课程是专业基础课,通过对实践教学的改革及创新,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技术性人才,已成为高校进行教学改革的共识。在动物生理课程教改中,通过合理安排理论与实践课教学的比例、完善实践教学的模式、改变课程的考核方法等措施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培养水产养殖领域的专业人才。

一水生动物生理学教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传统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式单一

传统的水生动物生理学课程,知识点主要来源于课本,缺乏创新型内容和当前该学科的前沿研究,相对的枯燥乏味且无法和当前学科特点相连接。此外,老师授课的方式缺少花样,经常导致课程成为“填鸭式”教学,老师成了课堂的主动者,学生被动地接受“死知识”,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导致知识传递过程中的效率很低。

(二)师生缺乏交流与沟通

思想必定是在与人交往中产生,而在孤独中进行加工和表达。”师生缺乏交流的课堂会使得学生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缺乏必要的沟通,一方面导致学生无法及时反馈自己的学习情况和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长此以往无疑会一点点扼杀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和动力;另一方面导致老师无法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状态,从而无法因材施教及时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做出必要的调整,这些对于课程的教学十分不利。

(三)课程体系及内容不完善

《水生动物生理学》是《普通生物学》的进一步学习,对于《生物化学》的学习也有一定辅助作用。这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设计的知识面很广,包括基本的水生动物机体的功能特点、对环境的适应性、预防水生疾病等,这对学生有很高的学科联系能力,但是就目前课程的开设情况来看,授课和教材一样都只是按部就班的进行,缺乏学科间的衔接过渡,这将使学生不能对课程形成完整的、全面的、科学的知识体系。

二水生动物生理学课程体系改革的内容

(一)课程内容的丰富,知识范围的拓展

本次改革结合传统的教学内容在课程中详细讲授水生动物细胞的基本功能、神经生理、循环生理、呼吸生理、消化生理、泌尿生理、内分泌生理和生殖生理等基本内容,使学生能够掌握水生动物各系统、器官的基本生理功能以及机体对外界反应的调节过程和机制。此外,根据当前水产行业的发展趋势,针对水生动物医学专业的特点,补充众多新颖的研究案例,以鱼类、贝类、蟹类等水生动物为对象,介绍当前典型水产动物的生理学研究前沿,让学生的知识可以与当前生命科学发展良好的产生链接,为日后的发展打下结实的基础。

(二)因材施教,改善教学模式

根据授课对象,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由于我校动物生理学涉及专业广,授课学生多,学生所需了解掌握的知识点各有不同。因此虽然是同一门课程,同一本教材,同一套教学课件,授课教师也得根据授课对象的专业,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做到同课程,各有所侧重,尽量满足不同学生对课程的不同需求。此外,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将传统教学方法与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相结合,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网络优势在课程中的应用

二十一世纪,网络的高速发展便利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次课程改革借助当前网络信息优势,创建水生动物生理学公众号,及时分享当前水产动物生理研究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在动物生理学上的兴趣,拓展知识面,积极主动地了解相关热点,提高学习效率。通过建设微信群及课程公众号,课程老师在线对学生进行课后疑难解答,给学生创造一个互相交流与沟通的平台,并分享与水生动物生理学相关的前沿实验技术和热点,使学生能够将最新的知识点和技术运用到水生动物生理实验当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衔接。

(四)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创新与变革

1.教学方法的变革

(1)以多媒体授课,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包括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并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包括观看录像片等。校EOL平台和微信群将作为本课程网络教学辅助平台各类通知、访问资源和学习资料、开展在线测试和讨论。

(2)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穿插采用任务驱动型的教学方法,首先对学生进行分组,在课前布置课程任务,小组互动交流后轮流上台展示,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了解。采用“头脑风暴”的方法,课程老师给出论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并鼓励学生对他人的观点互相补充,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辩证性的思维,促进创新性思维的延续。

(3)本课程将建立微信公众号,每学期建立微信群,推送水生动物生理学前沿热点和实验技术。鼓励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强大功能,主动收集与水生动物生理的相关信息,了解水生动物生理的研究进展,在扩大自己的视野的基础上,形成独特的看问题的新的视角,在保证了学生积极性的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

(4)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衔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老师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向试验基地和实验室,到工作的第一线去检验自己所学的知识,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在知识运用过程中加深并且升华对知识的理解。

2.考核方式的丰富与补充

本课程考核方式为考察,考察范围涵盖所有讲授及自学的内容,考察内容能客观反映出学生对本门课程主要概念的记忆、掌握程度,对有关理论的理解、掌握及综合运用能力。多种考核元素的添加在多方面检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对本课程的掌握程度,从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度。

(五)专业的教学团队

水生动物生理学课程组的老师同时也是动物生理学及水生动物生理学实验课程的主讲教师,课程组老师一直非常重视课程建设和提高教学质量。在水生动物生理学讲授过程中,课程组成员根据专业不同,调整授课内容,并进行教学改革。在水生动物生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是所有课程组教师一直以来关注的问题。课程组教师认真、负责,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调动学习积极性,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三水生动物生理教学改革的思考

(一)解决课堂“低头族”问题迫在眉睫

随着电子产品的广泛使用,方便人类生活的同时,其弊端也在逐渐显现。就当前多数大学生课堂来说,总是不缺乏低头玩电子产品而不认真听课的。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已经引起多方面的关注。这就需要课程老师与时俱进,积极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给每个同学创造足够的机会参与课堂中,让学生感受到课程的魅力之处。此外,老师需要引导学生走出教室,在实践中感受知识的魅力。

(二)老师与学生的无障碍沟通交流

当前大学的教学模式,学生除了在课堂上能够与老师面对面的交流外,其余时间很少有机会可以见到老师。只有加强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学生才能把自己内心的疑惑反馈给课程老师,课程老师才有依据来使教学方式不断优化,起到真正的教学相长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俭,詹一览,黄巧香.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下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17(21):43-45.

[2] 农运红.水产健康养殖理念与发展对策[J].河南农业,2017(08):53-54.

[3] 胡梦红,张文博,胡忠军,等.优化本科教育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水产养殖专业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2(31):39.

[4] 王林枫,杨改青,王月影,等.交流法在动物生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3(05):61-62.

[5] 王超,周波,康友敏,等.动物生理实验中学生动手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10):222-224+232.

[6] 胡梦红,王有基,刘其根.基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以《水域生态工程与技术》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3(09):73.

[7] 陈慧英,孟文科.多管齐下,让大学课堂“低头族”抬头[J].知识经济,2014(17):151-152.

作者:王有基 胡梦红 单位:水产科学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