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合理运用和护理

时间:2022-11-25 04:03:00

抗生素合理运用和护理

自1941年青霉素应用于临床后,人们相继发现了上万种抗生素,有200余种抗生素应用于临床。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已挽救了无数生命,时至今日抗生素仍然是医生治疗感染过程当中不可缺少的药品。然而随着抗生素的使用,引起人类疾病的许多细菌已经对它的对手产生了耐药性。药物剂量越用越大,效果越来越差。近日媒体就报道了在印度出现的超级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这种超级细菌都携带“新德里金属蛋白酶-1”基因,对替加环素和多黏菌素之外的所有抗生素都具有抗药性,其中有些细菌甚至对目前所有抗生素都有抗药性。超级耐药细菌的出现为人类过度依赖和滥用抗生素敲响了警钟。作为工作在医疗一线的医护人员,我们更应该注意怎样合理的应用抗生素,使其发挥最大的疗效而有不至于滥用。在下面我们就对应该怎样合理的应用抗生素,并且在使用抗生素的过程当中应该怎样护理进行了总结。

1抗生素的选择

1.1首先要掌握不同抗生素的抗菌谱所选的药物的抗菌谱务必使其与所感染的微生物相适应。例如青霉素的抗菌谱,主要包括一些球菌和革兰氏阳性杆菌。链球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它对青霉素保持敏感,临床应用首选青霉素。

1.2根据感染疾患的规律及其严重程度选择抗生素重症深部感染选择菌作用强,血与组织浓度较高的抗生素。如早期金葡菌、败菌症,头孢噻吩与头孢唑啉都有效,但病程较长者并已引起深部感染的金葡萄败血症,头孢唑啉的抗感染疗效明显优于头孢噻吩。因为头孢唑啉血浓度与组织浓度均比头孢噻吩高,其半衰期也较长,因此感染部位可达到较高浓度,所以深部感染时应选用头孢唑啉。

1.3根据各种药物的吸收、分布排泄等特点选择抗生素不同的抗菌药物的吸收程度和速率亦不相同,一般口服1~2小时,肌注后0.5~1小时药物吸收入血,血药浓度达高峰。由于各类药物吸收过程的差异,在治疗轻、中度感染时,可选用病原菌对其敏感、口服易吸收的抗生素,而对较重的感染宜采用静脉给药,以避免口服或肌注时多种因素对其吸收的影响。不同的抗菌药物其分布特点亦不同。氯洁霉素、洁霉素、林可霉素、磷霉素、氟喹诺酮类中的某些品种在骨组织中可达较高浓度。在治疗骨感染时可选用上述骨浓度高的抗菌药物。前列腺组织中抗菌药物浓度大多较低,但红霉素、磺胺甲基异?唑、甲氧苄氨嘧啶、四环素、氟喹诺酮类在前列腺液和前列腺组织中可达有效浓度。大多数抗菌药物从肾脏排泄,尿药浓度可达血药浓度的十至数百倍,甚至更高,下尿路感染时多种抗菌药均可应用,但最好选择毒性小、使用方便、价格便宜的磺胺类、呋喃类、喹诺酮类等。

1.4根据使用人群选择抗生素比如四环素类抗生素可导致牙齿黄染及牙釉质发育不良,不可用于8岁以下小儿。

喹诺酮类抗生素由于对骨骼发育可能产生不良影响,因此该类药物避免用于18岁以下未成年人。

2合理的给药途径和给药时间

为了确保抗生素的疗效,不仅应该给予足够的药物总量,而且要掌握适当的给药时间间隔和选用适当的给药途径。例如中效磺胺,应照其T1/2间隔一日给药2次,过少不能维持其作用。而繁殖期杀菌性药物(如青霉素、头孢菌素)则要求快速进入体内,在短期内达到较高血浓度,以发挥杀菌作用。青霉素半衰期T1/2为0.65~0.7h,用药后3~4h约90%已排泄,6h血药浓度已低于MIC(最低抑菌浓度)。因此青霉素给药时间应是歇性的,将每日1次注药改为2~3次分输。

3正确选择溶媒、pH值

3.1青霉素钠盐可选择生理盐水,尽量不用5%~10%葡萄糖或5%葡萄糖盐水作溶媒,原因是葡萄糖能催化青霉素的水解。在输液中,青霉素钠盐的稳定性主要由pH和温度决定,若温度在0~10℃及pH5~8,分解作用很小,如溶液在pH5~8以外的酸性或碱性中,其分解作用加速,以致不受温度影响。

3.2氨苄青霉素钠盐在中性或酸性环境下易被水解,其葡萄糖注射液不稳定。可选用0.9%盐水作溶媒,尽量在1h内滴完。

3.3乳糖醛酸红霉素在溶媒pH为4~8中较稳定,pH<4链水解,pH>8内酯环裂开,失去药效。所以,现在提倡500ml10%葡萄糖溶液中加入1%碳酸氢钠1.6ml,配0.1%乳糖醛酸红霉素静滴较为合理。

3.4头孢唑啉钠5%~10%葡萄糖溶液,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0.9%氯化钠和复方氯化钠溶液在室温下配伍,48h内稳定,但若用10%葡萄糖溶液溶解本品,浓度为2%,pH<3.96时,则析出结晶,浓度为1%,pH<3.38时,也会析出结晶,所以临床上用5%葡萄糖,5%葡萄糖氯化钠,0.9%氯化钠和复方氯化钠溶液配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