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执行权法律解释和民事执行探究论文

时间:2022-12-24 04:28:00

剖析执行权法律解释和民事执行探究论文

摘要:本文从对“执行权”性质争议入手,阐明执行权属于行政权,并围绕这一性质,对执行机构组织设置、准司法权的配置及司法监督机制展开探讨,从而阐明作者对现行民事执行改革的思路。

关键词:执行权性质;执行机构;组织设置;司法监督

民事执行改革近年来一直是人们思考和探讨的法律问题的热点。有人主张加大“执行措施”改革力度,如延长拘留期限;有人主张改革“执行程序”,即参照民事诉讼模式的改革,在执行程序中,将对被执行人可供执行财产的调查义务分配给权利人去承担,以“当事人主义”取代原来的“职权主义”,执行机构在执行程序中保持中立地位;有人主张实行“执行机构”改革,将执行权从法院中分离出来。尽管这些主张出发点不一样,但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对解决当前“执行难”问题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笔者认为,民事执行改革虽因“执行难”而引起,但不能局限在为解决“执行难”而去改革。对法律制度的改革应与一个国家法律体系协调一致,应建立在一定的法学理论基础之上。民事执行改革应遵循这一原则,才有可能使民事执行制度改革具有科学性,才能与国家其它法律制度的内容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才能在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同时,不会引起法律之间的相互冲突。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执行难”问题绝不可能因民事执行制度的改革而得到完全解决。“执行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民事执行制度本身并不能包涵,而有待于其它社会制度的配套完善,如为防止债务人隐慝财产,应建立个人收入透明化制度,建立个人财产申报登记制度等。因而民事执行改革应跳出“执行难”这一圈圈,从“执行权”自身性质出发去探讨改革论文下载。

一、“执行权”性质之探讨

从我国国家权力划分看,国家权力分为三类,即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执行权属于哪一类性质权利,理论界说法不一。基本有三种观念。第一种观点为行政权,第二种观点为司法权,第三种观点兼有司法权与行政权双重性质。主张为司法权的,是建立在传统的执行权由法院掌握基础之上的,因为法院是司法机关,法院行使的权力当然为司法权。这符合对权力性质认知的一般理论,但其忽视了探讨执行改革的一个重要起因就是对传统的执行权性质的定位,以对执行权行使的传统执行主体法院来反证执行权的性质,实际上不是在探讨改革而是对传统理念的默认。主张兼有司法权与行政权双重性质的,是认为执行权在构造上由执行实施权和执行裁决权两部分组成,前者属于行政权,后者属于司法权。但该观点忽视了一个基本哲学观点,即任何事物存在一般具有两个方面,即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而对事物的性质起决定作用的是主要方面。笔者赞同执行权属于行政权的观念,其主要理由是:

1.从执行权产生的基础看:“执行权”是基于法的强制性而产生的。它的根本出发点是国家为保障制定法的贯彻实施,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这就决定了“执行权”具有主动性、职能性等行政权的特点。

2.从执行权的保障看:“执行权”是法的强制性的具体体现,这就意味着国家对执行权的保障是以军队、监狱、警察等暴力机构作为后盾的。从我国现行国家权力分配的体制看,对暴力机构的领导权集中在行政机关,属于行政机关的职能。而司法机关职能与之完全截然不同。

3.从执行权权力组成看:执行权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虽也拥有一定的裁决权(对行政机关一般称为准司法权),但这种裁决权最终目的是为了保证执行权的顺利实施。因为对执行机构来说,执行权的实施是主要权力,裁决权是辅助权力。这就决定了执行权之根本性质属于行政权。我们不能因为执行权中渗透了裁决权,就将执行权定性兼具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双重性质的权力。因为作为一个国家职能部门,拥有复合权力是一种正常情况,正如国务院也拥有行政立法权,但国务院属于行政机关,其行使的权力属行政权,对此,谁也未产生过争议一样,因为国务院行使的权力主要方面表现为行政权,决定了其权力性质亦属于行政权性质。

二、“执行机构”设立之探讨

执行权的性质决定了执行机构属行政机关,因而在执行机构设置及管理方面应体现行政机关的特点。

(一)明确执行机构的最高权力机构为国务院

执行机构作为行政机关应与司法机构在机构管理上严格区分。有人主张执行机构作为行政机关独立后仍不应脱离法院的领导,应将最高人民法院作为其最高领导机构。笔者认为,将最高院作为执行机构的最高领导机构,虽强调了法院对执行工作的领导权,但不符合我国国家机构设立的管理体制,也易使执行机构出现多头领导现象,会造成权力的相互抵触或履行职责的相互推诿,影响执行机构的工作效率。法院对执行机构执行权约束应通过对执行权的合理配置来解决,而不应通过行政管理的方式来解决。与其他行政机构一样,应将对执行机构的最高领导权交付给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

(二)明确执行机构上、下级之间垂直领导关系

确立执行机构之间的垂直领导关系,加强执行工作上下级之间的互动性,提高执行工作的水平和效率,摆脱地方保护主义,维护司法公正,是理论界对执行机构改革的共识,也符合我国对执行工作改革的相关精神。如中共中央在中发(1999)11号文件中规定,要建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的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由高级人民法院统一管理和协调”的执行工作运行机制;2000年1月14日,最高院在《关于高级法院统一管理执行工作规定》第一条进一步明确规定,高级人民法院在最高院的监督和指导下,对本辖区执行工作实行统一的管理。执行机构作为行政机关,实行上下级之间垂直领导关系,既符合行政机构管理体制,也与执行工作改革的实际需要相吻合。

(三)明确执行机构与国家其他机构相互协调机制

“执行权”是基于法律强制性而产生的,而法律强制性是以军队、监狱、警察等国家机构作为后盾的。从司法实践看,虽然大部分生效法律文书依赖执行机构的自身力量就能保证执行,但也不排斥少部分生效法律文书仅依靠执行机构的力量是不够的,它还必需依靠于国家其它机构的配合。因而有必要明确其他机构有协助执行机构完成重大执行事项的义务。当然具体如何履行协助执行义务,需结合不同机构自身的机制作出相应的程序性的规定。由于执行机构与其他国家机构均属行政机关,无论从基层还是到国家都有共同的行政领导者。这也为该协调机制的确立提供了客观基础。公务员之家

三、“执行机构”准司法权的重新配置之探讨

由于执行机构属行政机构,因而执行机构在实施其职能过程中所拥有的裁决权亦定性为准司法权。执行机构应拥有多大范围内的准司法权,应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而不能生搬硬套外国的法律制度。因为各国国情不一样,各国制度的发展完善程序亦不一样。笔者认为在越是法制发展出成熟完备的国家,行政机关准司法权就越小,在法制发展尚不够成熟的国家,行政机关准司法权相对就越大。

(一)准司法权在执行机构的分配原则

1.效率原则。准司法权在执行机构中的配置,应遵循执行工作自身特点,应有利于保证执行机构及时、高效地开展执行工作。

2.制衡原则。准司法权在执行机构中的配置,在注重执行效率的同时,还应遵循权力之间应相互制约的分配原则。不能因为强调执行工作的高效,而赋予执行机构过多的裁决权,以避免执行机构对执行权的滥用。

(二)对我国执行机构的现有准司法权的调整

依现行的法律规定看,执行程序中需行使的裁决权基本分为三类。一是程序性的裁决权,如在执行过程中依法裁定查封、扣押、变卖或拍卖被执行人财产;依法中止、终结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依法实施搜查。二是处罚性裁决权,如对妨碍执行工作的相关人员,依法决定予以训诫、责令具结悔过、罚款、拘留等。三是实体性的裁决权,如变更、追加被执行主体,审查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的异议等。

在执行机构被赋予独立的法律地位后,执行机构享有哪些裁决权,理论界说法不一。主流为两种观点,一是将所有裁决权均划归法院,执行机构只是法院具体裁决的执行者。该观点没有从执行工作实际出发,忽视了执行工作应具备的高效性和主动性,从司法实践看,执行机构实施调查对被执行人财产予以查封、扣押等,均属经常使用的强制性措施,而且对具体的某一件执行案件来说,查封、扣押等执行措施有时会多次使用。试想执行机构每开展一步工作都须经法院作出裁决,执行工作谈何效率?执行机构谈何主动权?对法院来说,可能也会深感应接不暇。一是将涉及实体性的裁决权划归法院,程序性的裁决权划归执行机构。该划分虽简洁明了,也有利于充分发挥执行机构在执行工作中的主动性,为执行工作的高效性提供了充分的法律条件。但任何权力过于扩张,在有积极一面的同时,也会产生其消极的一面,即容易发生权力的滥用。在当前司法实践中,出现的“以拘代执”、“超标的查封被执行人财产”、“消极执行”正是执行权过于扩张,失去相应的制约而产生的不良现象。

笔者认为,执行机构的准司法权的配置,必须遵循执行工作效率原则和对权力的制衡原则。只有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合理配置执行机构的准司法权。笔者认为,执行机构基本职责是以权利人的申请,对生效法律文书依法予以执行,强制义务人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保障权利人依法享受的权利,维护司法权威。基于该职责,执行机构除依法享受执行实施权外,对一般程序性的裁决权和一般惩罚性的裁决权也应享受。如对既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被执行人,有权裁定查封、扣押、变卖或拍卖其相应的财产,对妨碍执行的有权决定,予以训诫、责令具结悔过;对拒不到庭的义务人,有权决定实施拘传等。对重大程序性的裁决权或涉及实体性的裁决权仍划归法院行使,基本上有三类。一是对生效法律文书有直接影响的裁决权,如在执行程序中依法追加、变更被执行主体,因案外人确有理由的异议而需依法中止,对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标的物执行的;二是对生效法律文书有间接影响的裁决权,如在执行程序中依法需中止、终结对生效法律文书执行程序的;三是对义务人有重大影响的裁决权,如对有履行义务能力的而拒不履行义务的义务人的人身、财产采取的重大性的措施,如实施拘留、罚款,(下转第130页)(上接第123页)对义务人的住宅实施搜查。前两类职权因牵涉到对审判部门司法权威的影响,并与执行机构基本职责即对司法权的服从和维护相冲突,故不宜有执行机构行使。执行机构在执行程序中遇到这两类事项,只能提出建议,报请对司法权享受监督权的法院按有关法律程序审查,并由法院予以裁决。第三类职权因牵涉到对公民的基本的人身权利和义务人财产权利的保护,为防止执行机构片面追求对权利人权利的保护,而置义务人基本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不顾,损害义务人的利益的事件的发生,故应对该权利的行使加强司法监督,亦不宜由执行机构行使。公务员之家

四、对执行机构实施司法监督之探讨

1.建立该制度的理论依据:权力之间相互制约是保证权力规范行使的必要措施。而执行机构行使的执行权是法的贯彻实施的最后的守护者,该权力能否依法行使直接影响着法的权威,因而对该权力加强监督尤为必要。

2.司法监督途径和方式。由于司法权具有最高的司法权威,因而执行权在由法院行使时,法律并没有规定对其相应的监督措施,而是由法院在司法实践中自由掌握。然而,当执行权从司法权利人脱离出来,作为行政权行使时,如何落实对执行权的监督,就成为一项值得探讨的问题。而执行权与一般行政权又有不同的区别。一般行政权执行的好坏,影响的是具体行政机关的权利,而执行权行使的好坏,不仅影响执行机构的权威,更主要地是影响作出生效法律文书的相关部门的权威,最终影响整个社会法制的权威。因而对执行机构的监督,既要遵循对行政权监督的一般法律规定,又要探讨比对一般行政权监督更高途径的监督方式。对行政权的行政监督笔者不再赘述,对执行权利的司法监督,笔者认为应通过下列途径予以落实和加强。

1.确立司法机关对执行机构的询问制度。司法机关依据职权或相关利害关系人的申请,有权要求执行机构对执行程序中的相关事项接受询问,对发现的违法执行行为或消极执行行为,要权责令执行机构限期改正或予以实施,并有权提出司法建议,要求有关部门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相应的处理,有关部门对司法机关提出的司法建议必须在合理期限内作出明确的处理意见。

2.确立司法机关对执行程序中重大事项的审查制度。依据裁决权在法院与执行机构之间的划分,对执行程序中需实施的实体裁决权、重大程序性的裁决权、重大惩罚性的执行措施的决定权依法赋予法院行使,法院通过行使这些权利,对执行机构的工作予以监督。

为保证上述制度的执行,还应建立相应的辅助制度,如因执行机构或执行人员的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相关权利人财产损失的,执行机构应承担赔偿责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