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文化与校园文化耦合与优势

时间:2022-03-27 10:16:45

院士文化与校园文化耦合与优势

[摘要]高校的校园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健康向上的价值理念、良好的道德素养和专业的文化修养,成为培育大学生积极向上精神品质的重要内容。大学生在校园的四年之中,耳融目染的都会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对其思想认识、道德观念、能力素质等的提升有明显作用,因而高校校园文化现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但是,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却有着特色不明显、文化主题不明确,文化内涵不丰富等问题,这严重制约着地方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和“以文化人”功效的发挥。实践证明,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纳入“院士文化”,可以丰富地方高校校园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助推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帮助高校坚守本体功能和文化属性,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新路径。

[关键词]院士文化;高校校园文化;耦合与优势

一、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

高校的校园文化指的是大学生、高校教师、高校管理者在校创造的高校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是学校在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软实力,是学校师生们长期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道德观念、行为规则等。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重要的基石,具体包含学校的建筑物、校园内外环境、科学研究场所、整个校园的建设和布局等,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制度文化是高校在组织运行过程中展现出来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历史传统、约定俗成的礼仪形式和高校的规章制度等,它已经成为维系学校正常秩序不可忽视的保障机制。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最高层次的内容,它主要包括校园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综合反映。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高校校园文化的同心圆结构。

二、院士文化的内涵

院士普遍接受了良好的高等教育,拥有深厚广博的文化底蕴。第一,对待工作,对待人文主义倾向比较明显,展现了较高的文化素养;第二,院士是国内学术水平顶尖的科学家,不论是学习、科研都渗透了现代科学的精神气质,受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熏陶。院士们以科学精神作为科研工作的基础;又以人文精神指引科学精神,使之有了动力,科学的方向和目标。其中由中科院学部联合办公室、东南大学以及安徽教育出版社共同协商、组织、编写的《院士思维》一书讲述了几百位院士的生平和故事,为我们了解院士精神提供了一定的思路。院士是当代中国最优秀的科学技术专家,他们所体现的精神情操包含以下特点:(一)院士普遍有着强烈的爱国热情。院士尤其是老一辈院士往往将自身命运发展与祖国繁荣富强的目标相结合,报效祖国是老一辈院士开展科学研究强大精神动力,并以此转换成为我国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行动目标。院士们将学科前沿与我国社会需要紧密关联,研究出最先进的成果投入社会建设,并将科学技术上升至学科前沿,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科技发展道路。院士们能够很好地把与国际接轨和中国特色很好地结合起来。(二)超前的科研视野和严谨的研究态度院士们往往有着超脱历史、超越未来的眼光,更加开阔的学术视野,能够从全球利益角度出发审视自身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果断地把握科学研究的目标和发展趋势,这展现出院士们超前的科研视野和水平和严谨的科研态度。(三)重视在科研工作中的组织和协调工作。或许是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院士们强调科研要遵循严于律己、宽厚待人,事实数据要遵循从客观事实出发,坚持有理有据的原则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对于有异议的观点坚持采用婉转的方式进行说服,准确把握科学研究的大方向,更好地开展科研工作。这种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精神面貌要顺延至同事或上下级关系之中,并贯穿于整个科学发展的全过程。(四)重视弘扬中国传统美德。科研工作总是枯燥乏味的,院士们战斗在科研工作的一线,需要灵活运用有限的资源将其转化为推进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因此长期的艰苦奋斗成为常态,展现着中华民族的奋斗精神;同时院士们在承担专业技术课程时,普遍把德育置于教学工作的首位。

三、院士文化和高校校园文化的耦合

在高校文化的建设过程中,通过弘扬院士文化进一步提高高校文化的育人作用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耦合作用。只有搞清楚了院士文化和高校文化的耦合性,院士文化在高校的运用才有实践的基础和理论依据。(一)院士文化的服务对象与高校文化的建设主体相耦合。院士文化虽然主要是由院士个人所展现的精神情操构成,但是其对于高校中各个部门和对象的影响是深远的,因此我们可以认为院士文化的服务对象包括学生,教师和管理者。“院士文化”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底蕴,很容易被大学生采纳、接受和认同。(二)院士文化的传承性和先进性与高校文化建设价值取向相耦合。院士作为国内顶尖的知识分子,拥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这体现了院士文化的优良传承性,同时院士代表着国内最先进的科研领域和尖端学术水平,这又体现了院士文化的先进性。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本质上是树立一种价值追求,同时进行相应的价值创造。这能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院士文化所表现出来的崇尚优良传统美德,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培养优良的道德情操;院士代表国内最顶尖的科学技术水平,能引导大学生学习文化知识,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技术人才。以此可以看出院士文化的传承性和先进性与高校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相耦合。(三)院士文化的科学性和人文性与高校文化建设的全面性相耦合。院士作为杰出的科学家,在其学习和科研过程中无不体现着科学的严谨性,敢于思考,敢于实践。敢于从微小的现象中发掘事物发展变化的原理和规律,这体现了院士文化的科学性;同时院士在科研工作中又有浓厚的人文主义倾向。多数院士研究方向遵从自己的兴趣,同时将自己的兴趣与国家发展命脉相结合,有着浓厚的家国情怀。在工作中又强调人文关怀,培养学生,尊重学生个人发展的意愿。此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结合,正契合高校文化建设全面性的要求。合格的大学生既要有高超的科学素养,又要拥有良好的人文素养。

四、院士文化在地方高校文化建设中的意义与优势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于20世纪中期。经历长时间的不懈努力、积极地探索和发展,在理论或实践领域都获得显著的成绩。但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当前校园文化建设依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急需解决。以此来深化校园文化教育实效性和助力地方高校文化建设品质的提升。推广院士文化的优势如下:(一)丰富了地方高校校园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地方高校文化建设往往会遇到瓶颈期,加之建校历史较短,很难有浓厚的文化底蕴。这使得高校校园文化内部发展产生困境。高校文化建设自身空泛化、单一化、同质化、大众化的现象严重。这一现象主要原因就是高校校园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单一。而已院士文化为基础的各类文化载体也鲜有所见。因此,以院士文化为方向,探索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可以很好的丰富高校校园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二)助推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高校的文化品牌是高校的名片,是高校育人方式的优势和特点的展示,活用“院士文化”有助于高校打造出优质、特色、包容、创新的高校文化。一方面,“院士文化”展现着该所高校良好的教育教学资源。以院士为首的科研教学资源,代表的是国内甚至是国际上最顶尖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以此对内产生良好效应,引导学生学习创新和包容。(三)有助于高校坚守本体功能和文化属性。高校文化建设也有外部的发展困境,由于各类社会思潮的涌入加上互联网文化的影响,高校文化建设容易收到非主流文化的冲击。弘扬“院士文化”有助于高校坚守本体功能和文化属性。院士文化有助于高校把握住“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历史本体功能。这有利于引导大学生习保持学习、探究的优良院士传统。此外,面对着高校内部和外部的压力,高校如何坚守独立、自主与批判精神。这是高校文化的本质属性。院士文化蕴含着文化属性。因此,高校要弘扬“院士文化”,引导高校学术型群体在科研中,永远坚守静谧、恬适的心态,保持严谨、安静的治学态度,避免高校文化属性被外界因素所左右。高校要发挥院士文化的作用,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素养,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理想信念,加强校园的文化建设是全国各个高校的必然选择。因此,院士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也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在社会实践中不断交融、反馈、升华。

参考文献:

[1]戴恒艳.浅谈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1(11):16-16.

[2]侯长林.高校校园文化的理论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13(23):23-25.

[3]吕乃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合璧———初读《院士思维》[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14(6):66-67+72.

[4]路甬祥.继往开来,为建设国家科学思想库而努力奋斗———在中国科学院第十次院士大会上的工作报告[J].科学新闻,2000(22).

[5]陈希,何进.新准则新高度新发展———对新版《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的解读与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5(8):14-15.

[6]李伟光.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与弘扬院士精神[J].学理论,2011(18):201-202.

[7]夏小书.高校文化建设的实施困境及其转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30(7):23-26.

[8]侯长林.论高校校园文化起源与变迁[J].学术探索,2012(7):101-105.

作者:邓剑刚 石杭科 单位: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