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公司以人为本企业文化探析

时间:2022-10-22 10:59:43

证券公司以人为本企业文化探析

摘要:证券公司普遍存在同质化的问题,证券公司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企业文化建设不容忽视,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为证券公司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先介绍了中外企业文化发展历程,再从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建设的角度分析,为证券公司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证券公司;以人为本;企业文化

随着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逐步建立,截止2020年6月19日收盘A股总市值已超过68万亿,证券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稳步提升。证券公司作为投资者与资本市场之间的桥梁作用越来越重要。翻看中国证券业30多年发展史,能够在市场洗礼中成长起来的证券公司无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表明,企业文化在市场经济和企业发展起到渐进性和长期性的影响,也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容易被忽视,但又十分重要的因素。回顾企业文化的演变进化,核心要义就是让企业更加地高效,紧紧围绕提高企业综合效益而展开。企业文化可以概况为以下几个历程:科学管理、行为科学、管理科学、企业文化。尽管许多硬性的管理措施及手段已经十分完善,但管理上的缺陷依然存在。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就被企业渐渐意识到并加以重视。员工共同的愿景、共同的价值观更趋于一致,那么企业运作更高效,企业的经营目标更容易达成,竞争力则更强。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表现形式可能会发展演变,但本质上通常是更加贴近以人为本,更符合人本理念,分发挥人的潜能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这就是以人为本。

一、企业文化发展历程

在企业文化研究发展历程中主要分为以美国企业为代表的“硬”管理文化,偏向使用指标,系数,规章条款等量化数据指标进行硬性管理。对企业生产的主体“人”的研究并不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美国名管理学家巴钠德是最早将文化与企业管理关联起来研究的学者,并指出企业价值观会和社会传统文化会深刻影响企业管理。直到70年代,美国波士顿大学组织行为学著名学者戴维斯通过《比较管理——组织文化的展望》发表了“组织文化”的理念。在随后的几年里,彼得•德鲁克发表的“管理文化”,在企业管理界轰动一时,在《管理学》文中指出管理与文化密不可分,相互依存。直到80年代初,企业文化才从管理科学里面独立成为一门知识体系、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都在不断创新的新学科。企业文化理论基础的奠定离不开比尔•安伯纳西,他在发表一篇名为《在经济衰退中进行管理》的文章,明确了企业文化基础理论。以日本企业为代表的东方管理模式则更为强调“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柔性管理并未十分重视指标和规则制度的应用,而是重点放在对人价值观的引导、熏陶。柔性管理的实践结果就是实实在在地提升了企业效率,增强了企业生产力。80年代末,以《成功之路》《日本企业管理艺术》《企业文化》《Z理论》等著作为代表的著作推出企业文化研究领域产生了巨大的浪潮。大家开始重视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研究。这与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在《道德经》里提倡的“无为而治”的道家软性管理不谋而合。伴随着国外工商管理思想和公司管理理念传入我国,在公司管理界也掀起了大规模的企业文化改革,深深地影响了我国企业文化领域的发展。目前,我国证券公司正处于改革发展的转型期,众多证券公司真正全力发展财富管理业务。有别于原本的买卖的经纪业务,财富管理业务更多要求证券公司具备更多地主动管理能力。主动管理能力强的证券公司才能帮助客户实现财富保值、增值。然而证券公司是轻资产、知识密集型企业。现阶段,证券公司企业文化鲜有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仍然以“硬”管理为主的企业文化表现形式。普遍注重指标和公司制度的落实,轻视人文角度的考量。

二、企业文化与以人为本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无论是广义上的还是狭义上的定义都应该包括以下特征能够体现企业的愿景、理念和价值观等精神层面的总和。劳伦萨•米勒出版的《美国企业精神》代表性的观点是“每一家公司现在都必须分析其文化,这不仅是为了加强本身的竞争地位,更重要的是因为国家未来的财富要由公司的文化来决定”。米勒从财富创造的角度进行了企业文化的定义。以人为本企业文化更多的是从人的角度出发设计能够充分激励人的潜能和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管理理念、公司制度。最终达到公司股东、管理层和员工的利益一致而且这种设置往往才能形成三方利益的最大化。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可以归纳为以下特点。(一)利与责相统一,合理授权。责任越大的职务,相应的考核激励也应该到位。传统的管理理念过于侧重于成本管理,对于一些责任大的职位未给予足够多的重视与激励,容易导致利与责不匹配。证券公司属于金融企业,金融企业本来就具备高风险的属性,利与责相匹配尤为重要。(二)信息沟通要及时、有效和完整。以人为本企业文化要求更多地和更有效地沟通。这种沟通不但包括上层与下层的沟通也包括同一层级内部横向的沟通。(三)尊重人才,重视人才,与人才共同成长。优秀的企业文化往往是依靠人才,最终也成就人才。企业绩效管理中“二八法则”普遍存在,在企业管理中的表现形式是二成的人才做出了八成的业绩。核心人才往往决定了一个企业的成败,以人为本其实就是要紧紧依靠这些核心人才。(四)在企业中鼓励学习,形式学习型组织。成功的企业需要在企业文化中带有自我学习,自我革新的机制,才能永葆活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知识爆发的速度越来越快。刚刚进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还被奉为典范的成功企业,经过20年来的时展很多已经风光不再。如当年的手机龙头诺基亚和摄影机龙头柯达。证券公司在每一轮牛熊变换过后都会涌出一批有特色的券商成长起来,当然也会有一批未能跟上时代步伐的券商倒下。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自然规律,证券公司要在市场跌宕中成长,就需要学习型的企业文化。只有学习才能看得清时展脉络并快速跟随时代大潮。(五)人才的包容性。对于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背景的人才企业要具备包容性,企业文化的包容性才能产生多样性,多样性才有互补性。一个团队发展少不了不同特征的人才优势互补才能多方共赢。大到一个国家,一个城市,小到只有3~5个成员的工作小组无不需要一个包容的环境和成员之间优势互补。

三、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的必要性分析

以人为本要深化到企业精神,要细化到工作中就要以企业文化的形式存在和发展。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最大限度挖掘人的潜能,来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汉字里面的“企”字正是揭示了人与企业是水乳交融,不可分开。企业有了人在上面才能活,人是企业生存的核心和灵魂,否则企业也就变成“止”了。那么以人为本要求企业理解,尊重,重视员工,与员工融为一体。企业要生存,谋发展,就必须具备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力,“霍桑实验”已经证实“人”具有“社会人”属性。所以根据以人为本理论不断增强广大职工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管理素质,切实做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才能够在竞争中一路领先。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不仅是提高员工素质的重要保证,是企业的灵魂所在,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所在。因此实施以人为本必须构筑独特的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明确应该具有明确的企业价值取向。企业归根到底是人的集合,企业管理也就是人的管理。美国的企业文化强调实现员工的个人价值,为员工构建公平的竞争平台,发掘他们的潜力。日本企业文化中“和为贵”的思想促进团队协作,发挥整体优势。印度企业文化中的精英文化、人本文化无不将人推到企业发展的关键点。纵观当今世界,一流的企业大都有一流的企业文化,如总部在上海的东方证券和总部在深圳的招商证券等都有着自己的企业文化都体现了“人”的关键因素。因此,以人为本在我国企业应以人为本的构建人本企业文化。构建以人为本,和谐的企业文化要重视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四、结语

以人为本企业文化为证券公司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企业文化建设的道路是潜移默化的,也是公司股东、管理层和员工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成效。构建以人文本企业文化更需要证券公司股东、管理层、员工三方共同努力才能成功。

参考文献:

[1]孙秀云.中外企业文化比较研究[J].经济纵横,2009(06):89-90.

[2]孙如军.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与企业可持续发展至我见[J].商场现代化,2007(08):255-256.

[3]孙景川.发挥企业文化在构建和谐企业中的重要作用[J].商场现代化,2008(01):300.

[4]孙君.塑造以人文本的企业文化[J].商场现代化,2006(03):186-187.

[5]颜春宁.建设以人文本的企业文化[J].理论前沿,2005(11):37-38.

[6]杨德军.浅析美国企业文化[J].商业经济,2004(07):134.

[7]徐学群.国家与地区经济文化概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01):96.

[8]孙筱.论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构建[J].现代商贸工业,2009(15):43-44.

[9]潘鑫军.浅论证券公司践行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J].中国证券,2016(04):17-21.

[10]段郝彬.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及解决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15):181+188.

[11]周丽影.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企业文化建设[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05):158-159.

[12]欣华.海航集团:世界级卓越企业的内涵与社会责任[J].南方企业家,2017(03):45-48.

[13]夏婷婷.基于企业文化建设的员工满意度提升策略[J].商业经济,2017(02):116-118.

作者:黄天元 单位: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