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于乐”在中学体育的融入

时间:2022-12-20 03:57:12

“寓教于乐”在中学体育的融入

【摘要】中学开展体育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锻炼身体素质和思维能力,从兴趣出发,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本文将对寓教于乐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融入和应用实践进行探索,文章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探讨寓教于乐教学思想及教学原则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融入,第二部分探讨寓教于乐教学方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融入。

【关键词】寓教于乐;中学体育教学;准备活动;体育游戏

寓教于乐教学法通过开展各种趣味性较强的教学游戏活动,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融入课堂的目的,可以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高。而且寓教于乐教学法非常适用于中学体育教学,既符合中学学生年龄性格的特点,也与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相适应,因此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是在组织学生开展游戏活动的过程中,也要注重方式方法,在愉快的氛围下完成教学任务。

一、寓教于乐教学思想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融入

(一)寓教于乐教学思想的内涵。古罗马文学家贺拉斯在《诗艺》中说:“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才能符合众望。”寓教于乐教学思想经过漫长的发展与演变,其思想内涵不断被补充和完善,目前已经成为教育领域重要的学术思想之一。总体来说,寓教于乐具有两层含义,即“乐教”与“乐学”。教者若只履行了“教”的义务,而未乐在其中,则教育是生硬而枯燥的。学者若未在“学”中发现乐趣,那么学习也成为了一种负担和苦痛。因此,现代教育强调寓教于乐,通过趣味性教学活动的融入,沟通教者与学者的情感,将知性和理性融为一体,让学者在较为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完成知识技能的学习,并体会到学习的充实和快乐[1]。(二)寓教于乐教学法的应用原则。中学体育教学融入寓教于乐教学思想,应遵循以下几方面原则:(1)安全性原则,开展体育活动的目的是强身健体,适当的体育锻炼强度可以达到这一目的,过度则会让学生的身体肌能受到损伤,也容易发生危险;(2)教育性原则,寓教于乐的本质是一种教学思想,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融入也是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因此要把握好张和弛的度,快乐不等于放纵;(3)趣味性原则,趣味性是寓教于乐教学法区别于其他教学法的主要特征,以此为指导,中学体育教学应追求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的新颖,追求教学情境的生动,让学生乐于参与体育锻炼。

二、寓教于乐教学方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融入

(一)在中学体育准备阶段的应用。准备活动是中学体育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组织学生做好准备活动,可以让学生充分热身,从而能够承受课堂主体内容的体育锻炼强度。以往体育课的准备活动过于单调,普遍以自编操、基础抻拉运动为主,虽然能够达到热身的目的,但难以让学生的思想也做好准备,融入到课堂氛围中。在寓教于乐思想指导下,中学体育教学的准备活动应与课堂主体教学内容联系起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身心都融入到课堂中。(二)在体育技能教学中的应用。技能教学是中学体育教学的核心部分,也是教师“教”的环节,在这一环节应充分融入寓教于乐思想。在教师教的过程中,应积极与学生开展互动,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比如篮球教学,教师在讲解传球的基本动作要领时,可以选一名同学配合自己进行演示,慢动作演示传球时身体各个部位的发力方式和正确的传球姿势。也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习惯进行传球,学生由于发力不合理,可能会把球传偏、力度过猛或力度不足。错误的示范让学生一笑的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更深刻的认识正确发力的重要性。此时教师再让学生进行两两分组练习,并在一旁进行指导,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掌握传球技能。(三)在体育游戏中的应用。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安排适当的体育游戏内容,并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游戏过程中。可以采取分组游戏的方式,根据教学内容,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比如篮球教学可以分为4~5个小组,足球教学则按男女进行分组即可。体育游戏内容也不应局限于竞赛形式,可以增加一些趣味性游戏,比如“贴烧饼”、“花式跳绳”、“捉老鼠”等游戏,充分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结束语:综上所述,寓教于乐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各个环节中的应用可以强化教学效果,实现体育教学目的。通过在准备阶段融入寓教于乐思想,让学生快速放松身心,调整好状态迎接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在体育技能教学和游戏中的应用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欲望,并在参与过程中形成顽强拼搏、勇于进取的体育精神。因此,应促进寓教于乐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在中学体育课堂的融入,帮助体育教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立飞.寓教于乐———浅谈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选择与应用[J].青少年体育,2017,05:82-83.

作者:游大庆 单位:太仓市陆渡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