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力带在高校大学生体育教学的运用

时间:2022-07-06 09:48:09

弹力带在高校大学生体育教学的运用

摘要:随着体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在体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辅助训练器械对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改善。本文主要研究如何将弹力带这种便捷小巧的力量训练辅助工具运用到高校大学生的体育教学中。使得大学生在上体育课中除了学习体育课技能之外,还能在课堂中针对性地提高自身力量和激活神经肌肉。

关键词:弹力带训练;高校大学生;体育教学

一、体能训练辅助道具弹力带简介

弹力带是体能训练中的一种辅助性道具,在使用过程中提高肌肉力量、激活神经肌肉具有显著作用。弹力带的阻力是随着长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大,阻力方向也是可以随着弹力带两端位置变化而变化。便捷性、实用性和有效性很强,在各项目专业队中都广泛使用,尤其是为一些训练条件和训练水平相对较低的训练队伍以及外出比赛,没有训练器械供给的队伍中,开展有针对性的训练提供了硬件保障。

二、大学生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各大高校在开展体育教学课程中,都能够按照教育部下发的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和体育教学的各种发展规律,在体育教学中设置了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并且严格按照上级下发的指令,规定了大学生所学体育课程的课时数和学分,通过一个学期的体育教学课程的学习,可使大学生在自选的体育课中,学习到相关专业性的体育项目动作技术和规范规则,在笔者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很多学者对于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理念都有着不同的见解。比如:大学体育课程体系的核心本应该以竞技体育为主,普通教学理念为辅,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及积极性,高校的体育文化氛围也对大学生们的体育意识产生了深入的影响[1]。学生体育学习更加看重体育技术,希望达成技术标准,忽略规范性学习,无法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2]。对此,笔者通过自身课堂实践,也发现众多大学生在体育教学课程中,体育锻炼思想意识淡薄,很消极地在上体育课程,从思想上就不重视体育课,从意识上不重视自己的身体,对于体育老师所教授的一些专业性的体育运动知识、运动技巧,都不认真去体会。对于这些在体育课程中的问题,作为现代教学课程体系来说,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情况下,高校体育教师更要肩负起相应的责任。学生不重视体育,就说明体育知识和体育宣传做得还不到位;学生觉得上体育课枯燥,就说明授课老师没有在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方面做出创新和改动,每节课千篇一律,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俗话说,要与时俱进,体育课程也同样涉及此类问题。在传统教学技术手段和课程环节设置中,后者可在各环节中加入一些体育训练的辅助道具,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对体育课程的热情,以便在接下的课程中,以更好的状态学习接下来的动作技术。

三、弹力带与高校体育教学相结合

针对高校体育课程的开展,在体育课堂热身准备活动阶段可以运用力量训练辅助道具弹力带进行动态激活,大学生通过弹力带的训练,增强力量,协调和柔韧素质。1.热身辅助性练习。在传统大学体育课程的热身环节中,一般模式都是慢跑两圈再进行静态动态的操课拉伸练习。在热身环节中加入弹力带辅助性练习,可让学生具有新鲜感,设计弹力带练习手段中,可制定单人徒手上肢、核心、下肢力量练习、双人或多人组合式弹力带练习。运用训练道具不仅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还可以活跃课堂氛围,使得在课程的准备阶段,让学生们更好的进入状态,学习更加专业的体育课程知识。2.课程教学辅助练习。在常规体育课堂教学环节技术动作的讲解中,加入弹力带的抗阻力练习,增加学生练习动作的难度,当学生在使用弹力带练习时,可以课堂教学技术动作后,再将弹力带撤出,这样可以使学生对于老师传授的运动技术动作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体会。3.自身力量练习。人体的身体素质主要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这5项身体素质,其中力量素质则为各身体素质中最重要的。大学生在业余时间中,可以通过弹力带阻力练习,提高自身上肢、核心、下肢的力量。利用弹力带便捷性、实用性和有效性的特点,可以不限制训练场地、环境等因素,进行自身的力量训练。弹力带可以如表1中总结,进行以下肌肉部位的力量训练:弹力带对于力量素质能起到较好的训练效果,在训练过程中,弹力带可以运用调节关节活动范围、关节周围组织的代谢以及韧带、肌肉伸展性,对于学生的肌肉力量素质提升有一定的帮助。

四、总结

综上所述,弹力带在大学生体育课程教学中,不仅可以锻炼大学生的肌肉力量,还可以对学生的神经激活、协调能力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根据弹力带特性,在基础体育教学中,可以在不同的教学场地、不同项目的教学课程中进行运用,将弹力带的作用发挥到最大限度。通过弹力带的教学方式还可以让学生们在上体育课程中,多了些许新鲜感,使得体育课程更加的生动形象。

参考文献:

[1]万璐,万楠.大学体育课程体系创新设计方法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7(35):51+53

[2]刘东起.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2019,9(04):112

作者:李一丁 单位: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体育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