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台湾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

时间:2022-04-10 09:52:00

小议台湾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

一、台湾对外直接投资的情况

台湾对外直接投资,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末。1959年台湾出现第一宗对外直接投资案。三年之后,即1962年才出现第二宗对外直接投资案,发展之缓慢可见一斑。直到1973年,投资论文台湾对外直接投资案仅增加到72项,这一状况反映出工业化初期的台湾,经济实力并不强大。

20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台湾经济稳步发展,经济实力大为增强,台湾当局改变对外投资政策,规定:“海外投资申请,凡符合以下两个条件之一者,皆可获得批准,一是投资项目有助于资源匮乏的台湾获得所必需的原料;二是投资项目有利于台湾出口商品占领或保护海外销售市场。”由于政策的驱动作用,台湾对外投资趋于活跃,对外投资项目增加到142件,相当于前一阶段的两倍,投资金额也达到1.98亿美元。期间,仅1981和1982两年的对外投资,就超过整个70年代的对外投资总额。

80年代中期以后,岛内外政治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台湾经济面临空前严峻的考验:在经济方面,出于对美贸易的巨额顺差迫使新台币大幅升值;金融市场的动荡导致投资环境恶化;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导致劳动密集型产品竞争力下降;新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导致台湾出口产品备受狙击。在政治方面,虽然军事戒严令的解除使得台海两岸出现互动,但李登辉大搞分裂主义活动———不但想分裂祖国,也想分化国民党;陈水扁上台以后,在“台独”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两岸关系变得更为紧张;岛内政治经济环境日趋恶化,政治风险进一步加大。

为了摆脱政治经济因境和空前孤立的外交困境,扩大台湾的“国际活动空间”,80年代后期以来,台湾当局一再放宽台商对外投资的限制,甚至提出“南向政策”,鼓励台商向东南亚投资。广大台商为了求生存、求发展,也乘势扩大对外投资,不过不是向南投向东南亚,而是向西投进祖国大陆。2000年,台湾对外投资总额达76.84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尤其是对祖国大陆的投资更呈现出不可遏止之势。2001和2002年,受世界经济不景气影响,台湾对外投资总额略有下降,但对大陆投资却继续增长。特别是2002年,对大陆投资大幅增加,达到67.23亿美元,占当年台湾对外投资总额的66.6%。2003年春夏之间,虽然受到“非典”的影响,台商前来大陆投资的热情依然非常旺盛。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到:台湾的对外直接投资,一是起步比较早,但初期的发展较为缓慢;二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呈现出高潮迭起的发展态势;三是台湾作为海岛型与外向型的经济体,对外直接投资不仅受到其自身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的制约,也深受国际经济形势发展变化的影响;不仅受到各种内外经济因素的影响,而且也受到各种非经济因素尤其是岛内外政治局势发展变化的影响。

目前,台湾岛内政治不稳,经济低迷,而且在可以预见的期间内将难以改变;产业结构的调整也仍需假以时日;与此同时,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影响也将不断加深。所以,在今后一个较长的时间内,台湾对外直接投资势头将不会减弱,而且还会继续加强。

二、台湾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

台湾对外直接投资起步至今,已有将近半个世纪的历史,积累了不少值得重视的经验,也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既表现其在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上,也反映在其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以及对外投资的策略考虑上。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是多种多样的。

1、台湾是个海岛,资源贫乏,早期发展加工制造业需要大量原材料,于是当局鼓励厂商对外投资,以获取丰富而廉价的海外自然资源即原材料。但效果并不显著,一是因为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纷纷采取措施保护本国的自然资源;二是70年代经历了两次国际石油危机;三是台湾产业结构不断进行调整,还采取各种节能措施,从而使资源开发型对外投资日渐式微。

2、台湾岛内市场狭小,其产品对海外市场存在高度依赖性。20世纪80年代台湾经济对外贸的依存度曾高达97%,90年代以后略有下降,但仍维持在75%以上。台湾的海外市场又高度集中在美国,最高时曾占台湾出口产品的50%左右,通常也保持在40%以上。美国经济一有风吹草动,必然波及台湾。80年代中期,经济不景气的美国,竭力推行贸易保护主义,使台湾深受打击。台湾厂商先是向泰国、马来西亚等国投资,后转赴越南和中国大陆投资,以利用美国提供给这些国家的进口配额,将台湾在第三国(地区)生产的产品销往美国。这样,既绕过了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又维护以至扩大了其产品在美国市场上的占有率。

3、随着经济规模的日益扩大,台湾劳动力的短缺也日趋严重。其他生产要素,如厂房、土地价格也逐步上升。为了寻找更为低廉的生产要素,节约或降低生产成本,维护台湾产品的竞争优势,台湾厂商也纷纷对外投资。

4、80年代以后,台湾高科技工业突飞猛进。1984年台湾电子电器产品,首次超过纺织品成为最大宗出口产业。2000年,电子电器产品出口已占出口总额的55%,电子资讯产品中有14项产品产值名列世界首位。至今,台民营企业数额在2亿新台币以上的重大投资案中,有六成以上投向高科技产业。高科技产业必须依靠高科技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的支撑。台湾高科技产业的迅猛发展,使人才奇缺更为突出。据有关调查,到2002年止,台湾缺乏高科技人才5.7万多人,2001至2006年间短缺高级管理人才2.1万人。其中高科技人才若依靠台湾自身培养,在未来10年也无法解决。为突破人才瓶颈,台商只好向岛外人才比较集中和充裕的国家和地区投资,以获得人力资源或生产技术。

5、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也给台湾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和原有的国际分工模式带来压力和挑战。为了紧跟时代潮流,台湾必须重新安排其生产布局,调整固有的国际分工模式,即既要向发达国家投资开展高科技产业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水平分工;又要凭借自身优势,由台湾接定单,经东南亚国家和中国大陆加工装配再出口第三地(主要是发达国家),从而形成国际垂直分工态势;使台湾在当今国际经济环境变换中变被动为主动。

6、在对外直接投资动因中,最具有台湾特色的是,为了维持“中心卫星厂制度”而进行的对外投资。所谓“中心卫星厂制度”,是台湾传统产业中的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为了共同发展而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民间性质的非紧密型的合作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往往以一家大型企业作为核心(即中心厂家),周围环绕着一批中小企业(即卫星厂家)。为了共同的经济利益,中心厂家与卫星厂家在经营、管理和生产过程中相互连结,在同一产业的上、中、下游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产销体系。在这个体系之内,大中小企业之间产生了一种特殊的依存关系与互动关系。这种网络体系,不仅在岛内生产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在对外投资中也起了重要促进作用。一旦中心厂家向岛外投资,常常会带动其中下游大批卫星厂家外移;同样,一旦中下游的卫星厂家群对外迁移,也会促使其上游中心厂家联袂行动,一起对外投资。比如宏基电脑到广东投资,中华汽车到福州投资等,都带动了大批配套卫星厂家前往投资。这种群体效应,对于受资地,显然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发展机遇。

7、在台湾对外直接投资中,还有两个与政治有关的动因:—个是为了扩大台湾的“国际活动空间”,另一个是为了分散政治风险。所谓为了扩大台湾的“国际活动空间”,基本上是一种行政行为:即由台湾当局制定有关导向性的政策措施,有目的地指引工商界向有关国家或地区投资。从李登辉到陈水扁,都曾一再推行“南向政策”,鼓动台商向东南亚地区投资。其目的,不仅是想利用台湾与东南亚的地缘、人缘关系拓展对外经贸关系,改变台湾“国际孤儿”的形象;而且还想利用经贸合作,在中国大陆与东南亚国家关系中打进楔子;同时,还起到阻挠台商向西———到中国大陆投资的作用。1997年东南亚爆发金融危机,大多数前往东南亚投资的台资企业,受到严重冲击甚至搭上了血本。事实证明,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用行政手段来左右企业的对外投资,如果不是完全徒劳,也是事倍功半。

其一涉及政治动因的对外投资,是所谓的分散政治风险。

80年代中后期,台湾当局解除军事戒严令,两岸关系出现转机,经贸合作有所发展,势头看好。李登辉对此极度恐慌,抛出“戒急用忍”的杀手锏,妄图扼杀刚刚启动的两岸经贸合作。此举遭到两岸的强烈反对,广大台商尤其不满。陈水扁上台后,将其改头换面,以所谓“灵活运用,有效管理”,对付“入世”后两岸更加密切的经贸关系,阻止台商赴大陆投资创业。李登辉、陈水扁均极力否认“九二共识”,拒绝接受“一中原则”,鼓吹“七块论”、“两国论”与“一边一国论”等,极力制造“一台—中”谬论,不断激化两岸矛盾,使两岸关系不时出现紧张状态。在这种氛围下,台湾政局不稳,人心动荡,工商界面临的政治风险日趋严重,整个投资环境急剧恶化。为了规避政治风险,分散政治风险,台商不断加快对外投资步伐。目前,台湾当局在“台独”路上正愈走愈远,台湾内部的政治风险仍在不断增大,台商为分散和回避政治风险对外投资的步伐不但不会停止,而且还将日益加快。

其二,对外直接投资的类型和区位选择既务实又富有弹性。

台湾对外直接投资的类型基本上是两种:一是防御型投资,即由于台湾的总体投资环境的恶化,而促使企业对外投资,主要目的是为了分散投资风险和降低生产成本,以力保其竞争力。二是扩张型投资,即为了赢得更加有利的生存发展空间,而积极开展对外投资;根本目的,是为了排除贸易障碍、拓宽海外市场和获得先进的技术和提高管理水平。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台商对外投资主要以防御型投资为主。80年代中期以后,则在继续加强防御型投资的同时,开始重视扩张型投资。

其三,台湾对外直接投资策略既富多样性又能因时因地制宜。

台湾对外直接投资所采取的策略涵盖了方方面面,包括进入方式、股权比重、出资与筹资形式、产品销售、产业布局、技术选择、研究与开发、经营手法,等等。在所有这些方面,台湾对外投资企业都能够因时因地制宜,形成各种各样的策略,使对外投资立于不败之地。

以台湾对外直接投资的进入方式而言,其策略就包含了以下三种选择:一是以个人名义或家族名义直接投资;二是借助跨国公司联手对外投资;三是对投资东道国企业进行兼并收购。这几种策略均因台湾企业的不同投资目的或选择不同区位的投资而有所不同。

关于经营手法,台湾采取的策略可用“三低一高”来加以概括。所谓“三低”,一是低经营成本。有关调查显示,关于产品广告费占销售总额的比重,台湾企业与东道国持平,均为3%,而发达国家则为8%。与此相联系,广告费在总销售费用中所占比重,台湾企业为5%,东道国为9%,发达国家为14%。

二是低利润返回率。台湾企业对外投资的利润返回率为3.7%,仅相当于发达国家企业的七分之一,这说明台湾企业将大部分利润留在投资东道国,以备资金周转和扩大投资之用。三是低销售利润。台湾企业的销售利润仅达22%,比东道国企业的35%和发达国家企业的41%都要低得多。“一高”是台湾企业出产的产品品质并不低,以1为最低,10为最高,台湾企业产品品质为8,东道国企业为7,发达国家为9,说明台湾企业产品品质在发展中国家保有一定优势。

从以上三个方面,我们阐述和分析了台湾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其主要目的在于:透过这些阐析,帮助我们更全面、更具体地了解台湾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帮助我们更深刻、更明确地认识每个时期台湾对外直接投资的政治、经济等历史背景;帮助我们更进一步地了解台湾对外投资企业的优劣势,以便更好地为加强两岸经济合作做好充分的准备;帮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台湾产业调整与对外投资的趋向,以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机遇,加大引进台资力度,把两岸经济合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