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贫困生思政教育状况

时间:2022-08-10 05:32:22

院校贫困生思政教育状况

伴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高校贫困生问题日益突出。高校贫困生是指国家招收的普通高校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教育费用或支付费用很困难的学生,这些费用包括学费、生活费、住宿费、书费等基本费用。根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在全国普通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约240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0%左右;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5%—10%,人数大概在160万。贫困生问题已经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曾在解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时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针对贫困生思想现状,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推动高校帮困助学工作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校园稳定、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最终实现贫困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意义。

1、调查问卷的设计与样本的选择

为促进贫困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实践性,我们从给予贫困生资助的形式和方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感恩回馈社会和心理健康等维度设计出《高校贫困生思想教育现状调查问卷》,并在新疆五所高等院校中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以新疆地区院校的2000名贫困大学生为总体目标进行调查。本次调研通过设计问卷,发放问卷,采用被调查对象当场填写,当场回收的方式,问卷由21个问题组成。此次调研得到了各院校的大力支持,共发放问卷2000份,收回2000份,其中有效问卷1800份。分别就给予贫困生资助的形式和方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感恩回馈社会和心理健康等问题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得到了一些第一手的数据,对高校贫困生思想现状有了基本的认识。

2、调研结果与分析

当问及“你对未来的规划”时,其中有11%的学生认为“没有考虑这个问题”;89%的学生是考虑过这个问题。从这个方面可以分析出大多数的贫困大学生对自己的成长关注,较积极的选择自己的人生方向。在贫困大学生参与学校社团的调查中,23%的学生认为“没有多大意思,没想过”;42%的学生认为“能参加固然好,没参加也没什么”;35%的学生“已经参加社团”。从这个方面可以看出多数贫困大学生参与团体活动的行动较被动,原因来自个体和环境较多,在这方面可以多做工作,引导学生参与到团体的活动中,寻找到自身价值和意义。问及个人成长中最重要的因素时,41%的学生选择了“自强自立的品格”;23%的学生选择“得到社会的关爱和帮助”;36%的学生选择了“家庭出身”。贫困大学生大多数能够认识到个人的优秀品格是成才的必要条件,社会的关爱和帮助能够起到催化的作用,但仍有部分的学生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念,需要思政工作者关注。问及大学生毕业后到艰苦贫困地区工作的看法时,13%的学生选择“我愿意去”;78%的大学生选择“最好能留住城市工作,实在不行了再考虑去”;9%的大学生“没想过这个问题”。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贫困大学生有去艰苦地区奉献的心理准备,其中一部分贫困大学生明确愿意为奉献社会。

3、加强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3.1建立贫困大学生信息的档案。为了准确地掌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状况,更有效地开展帮困助学工作,学校可根据校院或院系两级管理模式对贫困大学生进行登记和摸底工作,建立经济困难学生的信息档案,作为工作的重要依据和资料。学校搜集经济困难学生资料,建立贫困学生信息档案。既方便学生对自己信息及时、方便地更改,又大大减少了数据登录修改工作量和出差错的可能性。协调全校的国家助学贷款、助学金、勤工助学、学费减免、落实救助等帮困助学工作。为学校有关部门掌握学生的经济困难状况提供了科学的手段,也为实现帮困助学工作数据的动态化管理打下了基础。

3.2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引导贫困生健康成长,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都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贫困生因家庭经济贫穷往往有自卑心理,但却对集体怀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融入观念,渴望的集体的肯定。对涉及自己的事情十分敏感,容易产生情绪和情感上的强烈波动。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有的放矢,认真细致地做好对贫困生的引导工作。一方面,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要引导贫困大学生超越家庭环境给他们个人发展的制约,认识走出逆境的关键在于个人努力与发展,要积极提高自我,发展自我。针对贫困大学生对周围生活的适应不良而产生的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开展工作,选择典型的事件和情境,逐步培养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形成健全人格,在各种诱惑和挫折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在社会变革的复杂变化中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另一方面,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善于运用心理相容的原则。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坚持“尊重、说理、引导、激励”的原则,以情感人、以情教人,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同关心学生实际困难结合起来,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做到潜移默化、情理交融、润物无声。这样才能为学生所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才能有所作为。

3.3开创多种校园文化和实践活动,促进贫困生全面成长。思想政治教育要与时俱进,探索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新内容、新形式。积极开展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竞赛活动,寓思想政治教育于诗歌、散文、橱窗板报、书法书画、体育等校园文化,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健康的贫困观并克服不良心理。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大学生培养团体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组织贫困生参加公益服务社团、青年志愿者协会或开展送爱心、感恩教育等活动来体现贫困生对社会的回报,实现从“无偿式”资助向“回报式”资助的拓展。通过回报社会的实践活动,不仅可以缓解其享受贫困资助的心理压力,而且还有利于调动高校贫困生资助的积极性。

总之,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对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研究,积极探索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不断创新和探索教育理念和工作途径,努力提高贫困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贫困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