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发展观的差异探究论文

时间:2022-09-20 06:28:00

邓小平发展观的差异探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发展观;时代背景;发展目标;发展模式;发展战略

论文摘要: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战略思想,、邓小平的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来源。对、邓小平的发展观的差异性进行研究有利于我们梳理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发展轨迹,从而更加深入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本文拟从时代背景、发展目标、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四个方面对、邓小平发展观的差异性进行对比分析。

发展观就是指一个社会如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1]。当前,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2]、邓小平的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来源,本文拟对、邓小平发展观的差异性进行简要分析,从而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和丰富内涵。

一、时代背景

任何发展观的提出总是受一定的时代背景的影响,建立在对特定的时代主题、社会发展形势、发展任务的判断基础之上的。要探究、邓小平发展的差异性,首先应当对于他们所处的不同时代背景进行分析。

(一):战争与革命

战争与革命是二十世纪前、中期的时代主题。新中国一成立就处在了东方社会主义阵营和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冷战、敌对的大环境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采取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政治上孤立的手段对新中国的发展进行遏制。加之自从苏共二十大后中苏之间在一系列问题上的分歧不断扩大以及中苏两国国家利益冲突的加剧导致两国国家关系逐渐恶化,乃至于最终破裂。此时,亚非拉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不断兴起。革命与战争的时代主题贯穿于进行社会主义探索的绝大多数时间并成为影响发展观的重要因素。

(二)邓小平:和平与发展

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世界局势逐步趋于缓和并出现了新的特点。一方面,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在相互斗争的情况下长期并存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如若还是维持原有的冷战思维对双方都是不利的。另一方面,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完成本国民族革命的任务后都要求发展本国经济,消除贫困落后的局面。时代的主题逐渐由战争与革命过渡为和平与发展。“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发展问题。”[3]时代主题的转换和中国国内发展的成绩与挫折,经验教训与共同决定了邓小平必须重新思考中国社会的发展问题。

二、发展目标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华民族所面临的历史任务就是努力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现状,实现国家的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后永恒不变的主题。

(一):“四个现代化”

早在中共七大召开时就把实现“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作为党的奋斗目标。七届二中全会上又提出“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4]建国后我国工业基础极其薄弱,我国又面临着严峻的国内外局势。所以只有迅速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才能够改变国家的落后状态,保障国家的独立,实现国家富强的目标。据此我国制定了以工业化为核心的一五计划,这也与当时人们认为现代化主要就是工业化的认识是相符的。一五计划的完成之后,四个现代化的思想逐步形成。

1954年在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5]八大以后对社会主义建设目标的探索不断深入,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中进一步指出:“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6]之后在阅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对“四个现代化”进行了第一次完整的表述,即工业、农业科学文化和国防的现代化。四个现代化的提出表明在强调工业化这个核心的同时也关注了社会其他方面的发展,从而使得的发展观更加全面、深刻了。

(二)邓小平:社会主义现代化

邓小平继承了的现代化的发展目标思想并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调整、完善。早在改革开放之初他在谈及中国现代化问题时就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7]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邓小平对社会发展目标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80年代初党中央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高度文明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这样富强、民主、文明就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目标。这一目标的提出拓宽了人们对现代化的认识,不仅有利于社会的全面发展,而且具有了更强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三、发展模式

在确定了发展目标之后,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采取何种方式、途径来具体实现发展目标这就涉及到发展模式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邓小平所采取的不同发展模式进行比较分析。

(一):苏联模式

总体来说采取的发展模式是苏联模式,这期间经历了对苏联模式完全肯定、提出质疑、重新肯定这三个过程。由于新中国成立后一穷二白的国内经济现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新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和苏联模式的巨大示范效应等原因使得新中国在建国伊始几乎照搬了苏联模式。

苏联模式也确实在我国建国初期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了积极影响,但是也逐渐暴露了一些问题。早在1955年底就发现了苏联模式的一些弊病,提出了“以苏为鉴”。特别是苏共二十大后,在说赫鲁晓夫“捅了漏子”的同时也称其“揭了盖子”。此后试图冲破苏联模式探索适合本国发展的道路,并逐步提出了一系列有创造性的思想。但是并未意识到苏联模式的根本症结所在,更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框架,只是在肯定苏联模式的前提上在一些具体问题上进行了探索。后来中苏两党在对斯大林的评价、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国际局势的判断、国家利益冲突等一系列问题上产生了分歧并逐渐演化为两党长期的论战,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并且反过来强化了斯大林模式在中国的地位。公务员之家

(二)邓小平: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

邓小平在吸收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深切认识到了苏联模式的弊端。十一届三中全会根据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的现状,果断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做出了把工作重心重新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必须深入调整那些不利于经济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的改革主要表现为突破原有的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的错误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