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炕围画艺术的特征分析

时间:2022-07-16 11:20:14

山西炕围画艺术的特征分析

1山西炕围画的艺术形式

民间木版年画曾在山西城乡盛行,木版雕刻技术的普及使各种画谱刊印流传,为民间炕围画匠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蓝本”。炕围画作为一种装饰艺术来美化居家环境,使得居住空间产生丰富的效果,构图华美、节奏明快、图案优美。

1.1晋北炕围画的艺术特色

据传山西炕围画起源于宋代初期,起初晋北一带农民只是在条形纸上用两种简单色彩绘制图画张贴在炕的周围,并设法涂上一层保护层。后来绘画技巧渐渐完美,乡下便有了一些专门从事炕围画创作的画匠,寻工揽活。农家人每当建盖新房,在砌好大炕之后,即请来画匠在炕面上方约80厘米以内的墙壁上绘制图画,炕围画由此发展起来。忻州一带的炕围画,一般由花边、画空子、锅台画、灶画四部分组成。花边有“云边子”,“工字边”、“竹节边”、“福寿字边”、“松竹梅兰”、“二龙戏珠”、“狮子滚绣球”、“万字不断头”等。俗称“花边一半工”,所以民间艺人十分重视花边图案上的对称,线条上的穿插变化和色调的对比,工艺极其精致。画空子居于上下边之间,有“扇子空”,“菱形空”,“圆形空”,“长方口空”等形式,“空”中有戏曲人物画,历史人物画,蔬果花鸟画,山水风景画等。“锅台画”是炕围画中面积最大且最突出醒目的一块地方,大多描绘具有象征意义的牡丹、孔雀、凤凰及娃娃戏莲等。“灶画”是民间用来祭扫灶神的,渴望灶王爷能“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保护全家平安,不生灾难,绘以西瓜、月饼、糖瓜、水果等,祭献灶神。

1.2晋中炕围画艺术特点

晋中民居的墙围画或围绕墙壁四周由墙顶至墙裙上方呈环状布置,或仅于墙裙上方呈带状布置。前者在转角处随墙转折,俗称“圈騑”。晋中墙围的主体部分施金青画,与建筑彩绘檩栏画法类似。就构图而言,墙围画一般有三段式、五段式与海墁式三种类型。三段式和五段式构图仍由截头和空子组成。截头普遍做汉锦纹,转折处的菊花盘会进行一些特殊的处理。空子心多以人物故事、花鸟鱼草和博古图案为题材。若采用圈—做法,常于金青画内侧打子母线。金青画鱼母子线之间有时还会增加一道“腰线”,饰回字、工字、万字等连续图案。

1.3晋东南炕围画的艺术特点

在上党地区,襄垣炕围画可谓独树一帜,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襄垣炕围画所独有的特点是,集诗、书、画、印于一体的“全套型”组合式炕围画,其种类形式多样,具有色调明快艳丽,主题突出的特点。绘画内容一般是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题材。襄垣炕围画流传于襄垣县北半部,羋亭、下梁、王村等;题材广泛,过去大多与传统礼教结缘,反映三纲五常、礼义廉耻、孝悌忠信、耕读传家等内容,如桃园结义、苏武牧羊、二十四孝,也有松鹤延年、三星高照等祈福图,嫦娥奔月、莺莺听琴、梁祝姻缘的姻缘图,以及山水风光、花草鱼虫等。襄垣炕围画大致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多用于青年人结婚嫁娶,制作高档,做工精细,一般叫夔龙架,也称硬架炕围,其中又有“单层楼”与“楼上楼”之分。中等适宜中老年人用,称汉纹景架,也叫软架炕围。下等是普通的,叫“三栏边”,图案简洁大方。这种全套型炕围画分中心炕围(边道、花边、池子、内心)、靠背、条屏和地围四部分。在襄垣县,人们把炕围画的单位叫“盘”,制作炕围称“打”,把制作全套型炕围叫做“打一盘炕围”。炕围画的色调选择,受地理环境和习俗风尚的影响,各地有明显的区别。晋西北人爱热烈的暖色调子,多用红、棕色做底。忻州、原平一带喜欢安静的中性和冷色调,多选粉绿色。晋中人喜欢蓝绿色。晋东南多喜欢偏深的绿色。

2山西炕围画设计构思

2.1炕围画艺术的民俗文化背景

炕围画画风淳朴自然,贴近百姓生活。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炕围画的流行和北方地区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周而复始播种希望的农耕文化有关。它是在农耕社会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民间装饰绘画艺术,是农民思维与物质观念共同作用的产物,带有深深的民俗文化烙印。百姓在精神意义上获得的诸多心理满足,正是炕围画喜庆欢愉、驱邪纳吉的文化内涵在起作用。如古人在炕围画中描绘“三娘教子”、“二十四贤孝”、“松竹兰梅”、“鹿鹤同松”等宣扬贤孝,明世礼教等内容,将“炕围画”作为一种绘画欣赏,同时用来教育子孙后代学贤行孝,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山西民间炕国画也正是围绕着这个基本的主题,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形式。

2.2实用与娱情兼备的设计意图

炕围画直接展示出普通民众的居室装饰文化,而它本身又与窑洞、厅房建筑构成完美的实用艺术组合;同时也间接地折射出民众的审美文化情趣、思想价值观念、精神生活风貌。此外,它与百姓日常生活关系密切,凡遇结婚嫁娶、旧房翻新、以至祝生祝寿、节日庆典等风土民情,炕围画常被用来作为庆娱烘托手段。可以说,它是百姓整个民俗生活的一部分,具有鲜明的生活实用价值、审美艺术价值、德育教化功能和学术研究价值。

2.3山西炕围画的工艺法则

炕围画的制作具有一定的程式与技巧,包括选料、泥墙、裱糊、刷底、打腻、托花拓样、绘制着色、刮矾、上漆等工序。它的绘画材料也非常有讲究,包括:矿物颜料、植物颜料、油料、纸张。其中矿物颜料有洋兰、毛绿、诸石、西丹等;植物颜料有品黄、大红、桃红,现代通用广告色;油料有桐油、土漆、清油;纸张有白麻纸、火棉纸、宣纸等;其他材料有白土、水胶、白矾等。炕围画的工具包括草刷、擂石、栓(上土漆专用)、各种板笔、毛笔、粉线、曲尺、直尺、软尺、专用裁刀、香头、柳碳条等。

2.4炕围画的美学特征

山西民间炕围画这种特殊艺术语言既是生活的语言,又是艺术的语言,更是情感的语言。它是劳动者在生活中情与美的表达,是劳动者的情感寄托和追求。山西民间炕围画审美中情感与形式存在着一种特定的关系,现代美术理论把这种形式常常视为情感符号,认为艺术本身也是人类情感符号的创造。几乎从所有的炕围画里,人们都能发现这其中蕴藏着的情感内容:山西坑围画就是这样的,用牡丹象征富贵,成双成对的鸾鸯象征伉俪夫妻,在传统题材里,“梅、兰、竹、菊”往往象征着品行端正的君子等,民间坑围画作家就是运用这种象征的艺术表现手法满足了群众的审美心理和愿望。

3炕围画作为艺术化生存的方式延续

3.1炕围画艺术语言

山西炕围画在艺术表现上则是工写兼具、风格多样;加之浓厚的装饰意味,把众多内容和长达数米的画面组织在一个统一的结构之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炕围画在长期的艺术发展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语言,炕围画的形式构成有一套固定的程式。即以上下两组边道,按照一定的规格布置而形成其主体框架,中间等距离安排以各种画空。既具完整对称的装饰形式美感,又具简繁对比,主从相映的丰富表现内涵。炕上部分是其主体,锅台画、灶头画、看墙画是其外延部分。炕围画的高度一般为二尺左右,现时由于房屋建筑日渐高大宽敞,炕围画亦有逐步增高之势;其长度则依照炕的大小而定。炕围画画空、边道以外的空间部分所涂色彩称为底。宁武、五寨一带喜用红棕色,红火浓艳,强烈醒目,原平、代县、繁峙一带则多用深浅绿色,素雅大方,清新悦目。二者各具其妙,各悦所好。边道图案是炕围画的精华所在,对炕围画的形式和风格的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画空也称“池子”,是炕围画的点睛之处。有长方形、圆形、菱形、扇形等多种形制。表现内容丰富,人物、花鸟、山水、风景无所不有;表现手法多样,工笔重彩、水墨写意,木版年画,月份牌年画、装饰粉画“多元并存”。

3.2炕围画艺术承载的传统文化

炕围画在很大程度上承载了中国文明的传统美德。炕围画所选取的内容多为倡导忠、孝、义、廉、勤、善、乐、美的价值取向、对门庭中的成员有着一定的无形影响力。民间坑围画是民俗文化得以视觉呈现出的物化符号,是民俗文化形象的载体。它担负着传承民俗文化的社会功能,无论是其图案纹样,还是框架结构和色彩色调,都因此而被赋予了文化和审美的特质,体现着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民俗事象,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文化候征。

4小结

炕围画作为黄河流域一支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是北方特有的一种文化符号,在全球文化趋同的形势下,保留文化的个性成为一个重要的时代话题。地方传统炕围画是昔日生活环境和民俗的载体,是极具地域特色的、深受百姓喜爱的一种民间艺术。其考究的绘画工艺、丰富的艺术语言、独特的构图规律,至今为世人所慨叹。

本文作者:郝秀梅工作单位:太原工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