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探索

时间:2022-06-03 10:21:19

院系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探索

摘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要环节,有助于大学生认识社会、国情,增强其服务意识与社会责任感。通过研究针对A高校和B学院教育学专业的本科生与硕士研究生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与参加学生工作及社团活动具有相同的“个人特质”,不同学历阶段的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的认知有偏差等现状,发现主体驱动、环境驱动、学习能力等因素会影响到社会实践活动的成效,并结合影响因素相对应地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现状特点;影响因素;活动建议

社会实践是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要环节和途径,有助于大学生认识社会、国情,增强其服务意识与社会责任感。2017年中共教育部党组颁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及2012年教育部等七部委联合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均高度肯定了社会实践的作用和价值。2018年青年节前夕,总书记及教育部等部委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视,以及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本身对于大学生个人的成长作用,凸显了社会实践之于大学生的重要意义。

一、当前院系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特点

本研究选取了国内某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A类名单中A高校的B学院作为取样单位,该学院教育学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实力最为雄厚。(一)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特质与参加学生工作的特质相匹配。经过研究发现,积极参加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群中,担任过或正在任职学生工作(包括学生会及学生社团)的受访者比例很高。有的社会实践活动队伍中,8人中有6人都担任过学生干部。有受访者表示,担任过或正在担任学生工作会在某种程度上与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关联性。因为这两种实践存在着较大的相似性,就任学生工作及学生社团组织的学生之间具有更相似特征的交际圈,所以他们更容易获得各种渠道的消息,也更容易组队。归根结底,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成员是否担任过学生工作或者参加过学生社团活动并不是学生有意愿主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根本因素,而是因为能够驱动一个个体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特质与驱动其参加学生工作或是社团活动的特质是相似的甚至是相同的,因此这个“特质”才是两者的共同点。因为这种“特质”的存在,个体更愿意积极参加学生工作以及社团活动,同样地效果也反映在了社会实践活动中。(二)不同学历阶段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的认知有偏差。研究发现,本科阶段的受访者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评价普遍较为积极,这与硕士研究生群体的观点形成了显著性差异。经研究发现,首先,本科生的兴趣点外化得更为广泛,因此在选择上更加多元,对待社会实践活动的态度也更加积极;反观硕士研究生,因为其对学历身份的认知更加清晰,即使其兴趣点较本科期间没有较明显的“衰变”,但是硕士研究生期间的学术任务使其将兴趣点进行了“隐藏”——外化表现不明显。其次,是受访者对于社会实践的认识有偏差——这点上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受访者均有表现(即使是后期的访谈)——受访者群体将社会实践直接等同于“暑期支教”活动的表现较强。根据共青团中央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类型定义,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分为: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社会公益、志愿服务、科技发明、勤工助学。但是课题组因为前期没有预测到受访者的认知可能会出现这样的偏差,因此没有在问卷中做涉及,所以暂无法给出详细的占比。但是通过后期的访谈,访谈对象中有很多是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队长及积极分子,其认知依然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偏差,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这个问题。(三)院系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参与的主要渠道。研究中,选择参加院系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占到了七成以上。1.因时间限制而选择提供便利性的院系活动受访者更多参与院系组织的活动的根本原因是受到了时间的限制——在读大学生目前共同的空余时间多为寒暑假,而寒假时间短且要过年,因此只有暑假的时间较为合适。以高校本科生为例,在本科期间,本科前三个年级都有更为丰富的课程,而学生在课程学习期间通常是不太有充足的时间参加志愿服务等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所以更多的学生只能利用暑假的时间参加社会实践。因此支教对于教育学专业的本科生来说,就是一个在学业与专业时间实践当中互相两全的一个选择。同时,一些短期的工作实习也可以利用假期时间参加。2.出于安全与信任而选择院系活动受访者更多选择参加院系组织的因素也包括对于院系组织活动的放心。有受访者指出,由学部院系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更有权威性,学生们更容易和实践单位建立联系。同时在活动行程中的安全保障方面,学部院系也能提供较好的保障。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影响因素

(一)参加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受主体驱动和环境驱动。研究发现,驱动一名受访者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动力主要来自个体自身驱动与周围环境驱动两个方面。主体驱动方面,主要是源自受访者个体主动有意愿的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受访者往往带有明确的目的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的是为了便于延伸自己的专业学习与锻炼,有的并不是有很明确的意愿,而是一种尝试,将社会实践活动当作一个试错的过程,通过参加不同类型的实践活动,体验不同的实践活动,明晰何种类型的活动更适合自己,做好排除法,逐渐缩小就业范围,为就业进行初步选定——社会实践是性价比较高的就业前锻炼机会。综上,主体驱动的本质是就业意向与目的。在环境驱动因素方面,主要是源自院系方面的大力宣传以及院系已进行的和正在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受访者的吸引。社会实践活动举行的第一年,很多学生也许还都在观望,然而待第一年活动结束后,通过院系宣传,以及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及宣传,到了第二年可能就会有更多人参加。核心是活动本身质量高有意义。通过调查,“以活动带动活动”的引领效果还是能够得到较好的反馈。同时,同伴的环境驱动效果也有作用。寝室同伴的积极响应会带动仍在观望的个体,同时的反馈也会打消个体原本的积极性。同时,也应注意到另一个较为明显的环境因素——学部院系的奖励机制。不少本科生受访者表示,院系将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学业评价机制是驱动他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环境因素。(二)学习能力与团队意识促进社会实践活动体验。研究发现,个体的学习能力与团队意识对于个体在参加大学生社会实践后的体验有着积极的作用。这里的个体学习能力具体指的是学习社会知识的情况、学习动力与专业技能。其中,学习专业知识的情况与社会实践满意度呈现负向关系,该结果说明对理论知识的良好掌握并吧不是能够较好进行社会实践操作的必要条件,理论知识好不一定实践操作好。可以进一步说,理论与实践有时会存在偏差。个体对于专业知识掌握的程度越牢固,其对于实践现状的期待就会更高,因此当实际接触到实践时,现实与期待的落差往往也会更大,因此会出现负向关系。(三)多种非活动因素制约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体验。研究发现,A校B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制约因素中,有相当多的因素并非是活动内容、质量、保障等本身制约的,而是活动之外的因素对于队员参与实践活动形成了较大制约。首先,时间因素。不少受访者均表示,原本自己有意愿参加多种类型的社会实践,但是结合了自身学业任务,时间便成了重要的制约因素。其次,实践活动的评价机制。受访者皆提到了实践活动后的评价机制带给实践队的工作量过大,并且以实践队的角度看,受访者皆认为部分评价内容存在着无效的问题。再次,经费问题。但这并不是指经费数额不足,而是经费使用上的问题。如外学院同学的加入限制以及活动之后烦琐的报销流程。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建立的建议

(一)激活个体能动性,改善实践参与环境。1.以生为本,兴趣导向启迪参与热情。院系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长效开展建立离不开学生作为能动主体的决定性要素。脱离了学生群体,院系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只会是没有育人价值的自娱自乐的活动。而提高学生主体的参与热情,则可以以兴趣导向为突破口,调研当前院系学生群体主要的兴趣方向,并以此指导设计、安排和组织社会实践。当前在本科生与硕士研究生群体中,相当多比例的学生是以锻炼能力为目的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尤其是向预备就业的方向进行锻炼。院系应当首先充分了解学生的预备就业倾向;其次发掘意愿职业需要的基本技能;再次筹备与学生主体意愿职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最后创新思路变换形式,以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进行。2.加强宣传,扩大社会辐射。一方面,加强宣传可以扩大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辐射范围,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了解到社会实践活动的。研究发现,一部分学生没有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非是没有意愿,而是没有畅通的信息获取渠道。但是,这条渠道的不畅通,并不是院系的单方面责任,学生作为能动的主体,若是没有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动机与积极性,院系方的宣传也无济于事。然而从院系工作的角度出发,院系方面不能奢求每一位学生都积极主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院系方面能做到的,则是提供尽可能全过程的社会实践培训,大力宣传社会实践活动。另一方面,有效地宣传还起到吸引学生们持续参加或选择参加社会实践的作用。在调查中,有受访者表示并不喜欢单纯上课般的社会实践教育,而他最终确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因为看到了院系对于已举办过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宣传。她通过参加已完成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总结与表彰大会,以及后续的经验交流会等,被社会实践活动所吸引,因此最终选择参加。院系对于社会实践的宣传,吸引了新的力量加入社会实践活动中,这也扩大了实践活动的辐射范围,更是一次生动的活动培训教育,并对院系社会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的建立有着正向作用。(二)强化能力意识,增强参与体验。1.重视指导,关注社会实践全过程。打通院系与实践活动成员在实践活动中的沟通渠道,使得双方的信息能够及时互通互达。这样,不论是活动前期的策划筹备,活动进行中的及时沟通以及活动结束后的及时总结以及活动宣传,院系开展工作都能够得心应手,最终形成“策划—组织—跟进—总结—收尾”这样的院系社会实践活动工作模式。2.坚持培训,实现全程教育。院系方面通常在确定了社会实践活动后,会对已报名学生进行集中培训,更加专注于特定的社会实践活动方面。从院系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培训针对的只是单次既定的活动,对于活动的长效开展并无明显作用。若是院系仅仅只将培训局限在已确定好活动参加人员之后进行,那么院系对于学生的实践活动参与将不会掌握主动权,也就是说只有等学生先选择了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后,院系才会有所行动,这就成了一种被动的工作模式。院系应当在实践育人的工作中掌握主动权,注重对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教育,这种培训要是全过程的,从学生入学伊始就进行主动的实践教育。这样,院系才能尽可能从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动机中入手,使得更多的学生认识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社会实践活动,有意愿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以及最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同时,实践活动结束后的总结培训等也很重要。因为院系实践育人工作是长期的,不能仅仅止步于单次实践活动的结束,在每次汇总之后注重总结经验教训,也是必要的。应注意的是,培训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应仅仅局限为“讲授式”教学方式,也可以是模拟实践操作、经验分享交流会、实践活动创意比赛、社会实践活动观摩活动等等。根据调查结果,一味地进行教学式的培训会引起学生们的抵触情绪,不利于社会实践活动有效开展。3.加强沟通,建立长期实践基地。建立长效机制,院系应当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地点相对固定。通过建立社会实践活动定点基地,与对接单位/学校实现长期的合作。这样的优势有以下几点,首先,稳定了院系的实践活动对接单位,实现长期的合作,保障实践活动的长期开展;其次,能够逐步减少实践活动的沟通成本。研究发现,很多实践活动未能按计划顺利开展的原因,是因为与实践单位的沟通不到位。因此如果能够固定接收单位,则双方将逐渐互相了解,随着了解和沟通的深入,一些前期会遇到的沟通问题随着实践的多次举行也就不存在了,沟通的成本也就大大降低了。(三)优化管理工作,简化活动流程。1.专人专职,集中力量制度化工作。建议院系针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设置专人专岗,并根据实际工作量招聘学生助理成立相关工作室,专门负责院系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一个工作室或是一个部门的建立,其基本的工作管理就会需要规范化的制度,而一旦制度建立起来,工作人员便能够根据每次实践活动反映出来的问题不断理顺工作思路,对部门制度进行更有针对性的修改,完善活动的组织流程,使得实践活动的开展逐渐规范化,减少活动组织方面对于活动本身的影响。2.规范程序,待办事项列表化。长效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规范化是基本条件,但是当前院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工作还存在着制度不规范。如一些既定的事务性程序存在通知不到位而在实践活动过程中临时通知的情况。这样极易打乱活动参加者的既定安排,影响社会实践活动的最终成效。因此,首先应当科学规划实践活动,提前计划,明确可预测到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流程;其次将既定事项通过清单等易见的形式对即将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们进行公示及必要的培训指导;最后,打通便于实践活动参加学生与院系交流的渠道,以应对实践活动进行中可能发生临时性事务。3.简化流程,避免烦琐事务干扰实践。院系对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往往会忽略社会实践活动后的程序,比如最为明显的就是报账程序,这是所有的实践活动参加者抵触情绪最大的事务环节。同时,外院系的学生在意欲参加另一学院的社会实践活动时,往往也是因为院系归属问题无法报账而不得不放弃,这也直接成了院系社会实践活动扩大受众辐射的障碍。因此,首先应当简化报账流程;其次,设专人专职(这也是成立专门的工作室或者部门的意义之一)指导学生们保障,毕竟学生们对于报账事务来说并不都是专业的;再次,尝试打通身份限制,使得外院系学生也能够顺利参加本学院的社会实践活动,扩大影响,但是如何控制好范围避免与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撞车”,也是需要考虑权衡的;最后,“防患于未然”,在社会实践活动前期的培训中将报账培训作为一个侧重点,进行培训指导。

作者:苗欣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