诠释客家文化在海南的传承与发展

时间:2022-04-20 05:12:00

诠释客家文化在海南的传承与发展

客家民系是中国历史上多次移民运动的产物,客家人经过历代长期艰苦奋斗,使民族性格得到考验和磨炼,成为汉民族中的一支优秀民系,客家精神,诸如开拓进取、崇文重教、崇先报本、爱国爱乡等等,也带有浓重的移民文化的特质,成为客家民系独特的生存理念。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客家民系的不断播衍、发展中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根据古小彬《海南客家人》一文介绍:“与大陆仅一琼州海峡之隔的海南岛上,居住着为数不少的客家人,据不完全统计,现有三十多万。主要分布在儋州、定安、三亚(原称崖县)、澄迈、临高、万宁、陵水、文昌、琼中、海口等市县。岛上客家人最早出现在宋代。那时,海南岛上缺牛,客家人便从广东省高州、雷州贩牛到海南用以耕作和食用,居住地域在古儋州客家村——大同村。……从宋代迄今,客家人在岛上居住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历元、明、清、民国。自广东、广西、福建诸省陆续渡海居琼者络绎不绝,从而形成一支客家大军。”

由上可知,海南客家人也是移民运动的产物,那么,客家精神在海南是否得以传承和发展呢?本文试图根据海南网站搜集到的资料,从客家精神中开拓进取、崇文重教、崇先报本、爱国爱乡四个方面进行一番粗浅的探讨。

一、勇于开拓进取、造就了海南客家人。

移民运动,前路遥遥、风云莫测,充满着冒险。客家人发展的历史,正是披艰历险,顽强拼搏的历史。风雨磨难,铸就了他们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性格。“不靠亲不靠戚,全凭自己长志气”、“人有志,竹有节,有志有节世上立”、“山高高不过脚板,石硬硬不过手掌”,这些谚语,正是客家人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极好写照。而强烈的开拓进取精神,正是客家移民运动得以成功的首先要条件。

据《渡琼客家史概述》介绍:客家渡琼曾经出现过四次高潮。第一次高潮,起于鸦片战争以后,终至太平天国革命前夕。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帝国主义列强迫清政府开放广东沿海口岸,而导致在广东的台山、开平、新会、报宁等地的客家人口激增,势力的扩展,逐渐形成“土客相争”,“仇客分声”的局势。在此种局势的威迫下,该地区的客家人为了谋求出路,南迁渡琼,来到崖县、定安和儋县的沙帽岭(又名沙坡岭)山麓等地开山种田,后人就把这批客家人称为“老客”。嗣后,到了同治三年间,因广东西路事件(赤溪事件)及客家人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失败的影响,为了避开“世乱”及“逐客”的悲剧,客家人又第二次大规模地渡海来琼,分别居住于儋县、定安、崖县、澄迈、临高、万宁、陵水、琼中等八县的山区,前前后后一共有1万人左右,这也是后人所称的"新客"。这些“老客”、“新客”就是当今渡琼客家人的开山始祖。

三十年代初期,大陆军阀混战不迭,各称霸一方。一些民族资本家和华侨实业家急于寻找一个相对稳定的投资环境,来发展自己的实业。与大陆隔海相望的海南岛因物阜土沃,又比南洋路近一程,正好成为这些实业家所寻求的"海外桃源",于是一大批客家人就分别从南洋、广东梅兴地区漂流渡琼,在儋县那大、琼中县三脚岭等地,投资经营矿、植(橡胶)业。兴办万发、侨兴、联昌、松涛等公司,创建海南客家街--那大梅兴街和松涛爪哇街。这客家渡琼的第三次高潮,人数虽然不多,但影响很大,来客多为殷富商贾巨子,资本雄厚,是海南橡胶种植业的创建人,后因风云变幻,这批客家人也相继转移到南洋去了。

第四次高潮是在1949年至1958年间。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成立,接着人民解放军马不停蹄地南下解放了海南岛。海南建设需要大批人才,当时适逢政府大张旗鼓地征召人才随军南下,开发建设海南,对于那"无用武之地"的梅县客家人来说,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是,一大批客家人就从梅兴地区随军南下琼州参加队和垦荒队,进住海南各县镇乡村,成为五十年代初,巩固海南,建设海南的主力军之一。

此外,""年代后的三年困难时期,一大批饥肠辘辘的客家人,分别从广西、广东各地牵男携女、成群结队到海南"找老乡"。还有大批印尼难侨来到海南、进了华侨农场。成了海南建设的又一批生力军。

试想,这些“老客”、“新客”来到海南偏僻山区开山种田,需要付出多少的汗水和辛劳?如果没有开拓进取精神,海南人生地不熟怎么敢来?来了怎么吃得了苦?又怎么能与当地交流融合,并在海南站稳脚跟?

正是开拓进取精神,激励他们以坚恝不拔的毅力、无艰不摧的勇气排千险、克万难,才能在海南岛站稳脚跟,成为海南岛的主人。

顽强的开拓进取精神,还体现在客家人在海南发展实业上。又据《渡琼客家史概述》介绍:三十年代初期,大陆军阀混战不迭,各称霸一方。一些民族资本家和华侨实业家急于寻找一个相对稳定的投资环境,来发展自己的实业。与大陆隔海相望的海南岛因物阜土沃,又比南洋路近一程,正好成为这些实业家所寻求的"海外桃源",于是一大批客家人就分别从南洋、广东梅兴地区漂流渡琼,在儋县那大、琼中县三脚岭等地,投资经营矿、植(橡胶)业。兴办万发、侨兴、联昌、松涛等公司,创建海南客家街--那大梅兴街和松涛爪哇街。这次客家渡琼,人数虽然不多,但影响很大,来客多为殷富商贾巨子,资本雄厚,是海南橡胶种植业的创建人。至海南解放前夕,海南客家实业已发展到较大规模。海南解放后,这些橡胶园大都被国营农场接管,属华南垦植局管辖的西联、西培等八大橡胶农场密集于那大地区的周围,就是以这些客家人开创的胶园为基础发展而来的。而这些骄人的成就,不也是客家人开拓进取精神的结晶吗?

二、执着的崇文重教精神,培养了海南客家人。

客家人继承中原华夏文明优良传统,历来崇文重教。

客家人在移民运动中,吃尽千般苦,更希望通过教育,让子孙能“学而优则仕;同时为了谋求生路,为了经商、做官,也必须学习文化知识;所以,客家地区向来文教事业比较发达。此外,在客家宗族社会中,宗族的社会地位,往往同家族中士绅学子数量的众寡、学问的高低,紧密相关。高、众者,则家族声隆;低、寡者,则家族不显。各家族为振家声、族威,倾力集资开办族塾,培养族中子弟,望其考科入选,金榜题名。旧时,凡中举人以上者,可竖“楣杆”,以显示功名,借以光耀门楣、光宗耀祖。因此,客家人把对家族子弟的教育当作一桩大事来办。定制立规,写入谱牒。正如学者崔灿在《客家三论》中所言:“客家人办教育的热情源于中原,而又极大地超过了中原。中原人办教育,入学的多是贵族或富人子弟,穷人子弟往往拒之门外。客家人办教育是博施于民,只要是同宗同族的子弟,不论贫富一律收授……”正因如此,客家人勉励儿孙读书的谚语俯拾皆是:“山瘠栽松柏,家贫子读书”、“补漏趁天晴,读书趁年轻”等,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客家人注重教育的情形。

海南客家人也不例外,始终把兴办教育、培养客家人才奉为金科玉律。清末民国初年,杨梦焦(兴宁人)秀才、叶梦同(儋县南丰头茶人)等先贤创办了那大地区第一间客家学堂--陶江书院。1905年,钟可权(梅县人)、叶元勋(南丰头茶人)、钟鹰杨(南丰深田人)等在那大海北街(今儋州市卫生局内)创建了“客族大同会馆“。民国8年(公元1919年)2月,琼崖道尹饶芙棠先生(梅县松口人)为“客族大同会馆“题匾改名为“渡琼会馆“。1935年邓瑞英(那大合罗人)、李英华(南丰尖岭人)等名贤创办了那大第一间客家小学——那大二高(以渡琼会馆作校址)。1945年至1946年,邓瑞英、梁少海、钟天统在那大创办海南第一间客家中学——中原中学(借那大二高校舍建校),后改为琼西中学(今那大中学前身)。客家人以客家学校、客家会馆为基地,致力客家子弟的培养教育,为弘扬客家精神,继承先贤优良传统作出了可喜成绩。宋后,海南建起“文昌孔庙”、“五公祠”、“苏东坡书院”等名人纪念馆,更加激励子弟“学而优则仕”。至科举制度废止,计共中举人700多名,登进士100余名,从“三代进士”至“公孙尚书”,出现了海南人入朝当官的可喜变化。

三、浓厚的崇先报本意识,凝聚了海南客家人。

历史上客家先人是被迫南迁的,常年背井离乡。游子在外,尚且“每逢佳节倍思亲”,长年迁徙,漂泊无依的客家人对故土的怀念、对祖先的崇拜自然特别虔诚,他们的后裔承传了这种带有儒家观念的传统,色彩更为浓烈。不论迁移到何处乃至海外异国他乡,客家人都不会忘记他们的祖辈来自何处。“摘瓜寻藤,崇先报本”。这种崇先报本意识强烈地体现在他们对祖宗的崇拜上。

广大客家地区几乎家家户户供奉祖宗牌位,各个姓氏还广泛盛行祭祖修谱,翻开客家每个姓氏的谱牒,开宗明义必有“树有本,水有源”这则谚语,必然少不了详细叙述氏族的起源、衍播。诸如“离乡不离土,离亲不离祖”、“天有日月,人有良心”之类的谚语俯拾皆是。目的在于告诫子孙后代,无论贫富贵贱,谁都不能忘记自己根之所在,本之所依。大陆各地,客家各姓宗亲,每年春秋祭祀祖宗,有的客家老年华侨、华裔,十几二十次返回祖国寻根问祖,深情感人。

基于这种崇先报本意识,海南客家人还注重“走遍天下,乡音依然”、“宁卖祖宗田,唔忘祖宗言”。据石屋人整理的《儋州客家文化小谈》载:客家话是海南岛八大方言之一,且以那大为著。比较集中的就在那大方圆数十里。据不完全统计,仅那大地区的客家人就有14万人左右,今日的那大不仅是海南西路重镇,也是渡琼客家人聚居的中心,所以,那大地区流行客家话。儋州市南丰镇一直被誉为“客家镇”、那大胜利路一度誉称“客家梅县街”。客家话分布在那大镇及其管辖的石屋管区、侨南管区、白南管区、红南管区、新屋村、菜园下村、合罗管区、前进农场、雅拉农场包括现在归属那大的原洛基镇的洛南、炮龙、茅园等村,及蓝洋镇、南丰镇、和庆镇。被客家文化同化的儋州地区有:西联农场、侨植农场、两院部仔、军屯管区等地区,现在大都流通客家话。在那大基督教堂里,你会听到牧师用流利的客家话诵经做礼拜;在那大的红旗市场、军屯市场不会讲客家话,经商的人是做不了生意的;在收听广播时,同样能听到播音员用标准的客家话播音。在客家村落里,客家氛围更加强烈。比如说儋州市的南丰镇,客家人占百分之九十,只要是在这个镇居住操其他方言的人都会说客家话,如在这里长期居住,不懂说客家话有可能会遭受歧视,造成诸多不便。在这里的客家人要是拿普通话与大伙交流,会被大伙嘲笑,排斥,小看,性质严重的话还会背上一个忘祖的罪名。

海南万宁市以海南话为强势语言,但万宁最重要的一个地方,却以客家话为主,那就是万宁兴隆农场,万宁的三分之一财政税收都来自兴隆。兴隆客家人对外从来都不说自己是万宁人,来自万宁,没什么事也很少去万宁城区,只有城区的来兴隆玩。正是这浓厚的崇先报本意识,使海南客家人无论走到哪骨子里深深都知道自己是个客家人。

四、强烈的爱国爱乡精神,成就了客家人的重要贡献。

客家人因为逃难而离乡背井,在处处无家处处家的颠沛流离中,亲人、故土分隔天涯的切肤之痛,使他们与汉民族其他民系相比,爱国爱乡之情更加强烈。对家园的安定,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崛起有着强烈的渴望。这种情怀在客家谚语中得到充分的反映:“有土才有花,有国才有家”、“国富民强、国破家亡”……表达的是强烈的爱国爱乡之心。又如:“背井离乡,故土难忘”、“别人的龙床,不如自家的狗窝”等,抒发的是深沉的爱乡之情。

客家人的爱国爱乡观念,同样体现在海南客家人身上。他们把爱国爱乡之情融入海南岛的开发和建设之中,为海南岛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远在道光元年,阳江渡琼客家人麦万杨三公(名开献)就在和庆海岸河上游的船肚村附近,独资建造一座长50米,宽2米,高5米的船肚石拱桥,该桥经历了150年的山洪暴雨的冲刷,至今仍完好无损。

清代光绪年间,儋州、临高发生土客争端,纷扰着百余村。时任琼州镇标的儋州市南丰镇客家人钟鹰扬,在阳江县征匪治邦卓有政绩,闻讯便回海南举办保卫团局,会同乡人除暴安良。与此同时,又与梅县籍钟可权、兴宁籍杨问蕉等,创办海南岛上第一间客家会馆——客族大同会馆,安置了大批从大陆来琼的客家人。

在革命战争年代,海南客家人踊跃参加革命,陶江反击战、那大战役、石屋的五岭庙战役等无不留下客家前辈前仆后继、奋勇战斗的足迹,侨南村、陶江村还是儋州市出名的革命老区。

在教育方面,如前所述,许多客家人热心建校办学、或慷慨捐资助学,为海南客家子弟的培养、海南教育事业的繁荣发挥了巨大作用。

在经济开发方面,渡琼客家人的建树尤为卓著。1904年,秘鲁客家华侨曾金城先生(番禺人)就在那大创办侨兴有限公司,经营矿、植业,开采大宝山锡矿,开辟白南、五岭一带的胶园,他是海南橡胶种植业的创始人之一。1928年至1936年,北美客家华侨吴业添先生(新会人)集资兴办联昌公司(今国营西联农场前身),第一次大规模从南洋引进橡胶苗定植。马来西亚客家华侨郑任良先生(梅县人)在琼中三脚岭创办松涛华侨实业公司。蔡惠植、赵彩兴(梅县人)在那大办起兢业胶园;范其禄在那大石屋开辟“其禄“胶园;邓瑞英、邓瑞文、邓德辉等人在那大合罗分别开辟“刻刻“、“生生“、“兄弟“胶园;杨秀春、梁少海在兰洋南罗分别开辟“清白“、“茂山“胶园;钟南歧、钟翔歧、钟宏歧、钟明岐等兄弟在兰洋加老分别开辟“南歧“、“翔岐“、“宏宏“、“岐山“等胶园;邱文蔚、陈道允、钟波平、彭志贤等人在南丰那旦等地开辟“文蔚“、“道允“、“波平“、“志贤“等胶园。这些橡胶园大都于1935年创建的,儋州客家人的经济收入大都是橡胶,所以儋州的原始橡胶产业一半是客家人生产的。

值得一提的是客家人为主的兴隆华侨农场,在全国同类农场中建场最早,先后得到中央三代领导集体的特别关怀;经过53年的发展,至今已成为一个具有固定资产2。3亿元,累积上缴利税2亿元,年创缴利税2000万元,年国内生产总值约780万元,聚农、工、商、旅游综合发展的大型华侨企业,成为全国华侨农场的一面旗帜。

传教士肯贝说:“客人确是中华民族最显著,最坚强有力的一派,他们的南迁是不屈辱于异族的统治,由于他们颠沛流离,历尽艰辛,所以养成他们爱国爱种族的爱国心理,同仇敌忾的精神,对中华民族前途的贡献,将一天大似一天,是可以断言的。”在客家五次大迁徙中,海南客家应属第四、第五次大迁徙的产物。而从海南客家薪火相传的发展历史,我们看到客家精神的代代传承与发展,有如生机勃发的种子,生根、开花,结出芳香四溢的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