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对和谐社会的启示

时间:2022-08-17 10:55:49

邓小平对和谐社会的启示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并根据中国的基本国情,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其中蕴含大量关于和谐社会的思想。当前,我国改革发展处在关键时期,社会利益关系错综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深入研究邓小平的和谐社会思想,对于今天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调“发展是硬道理”,为社会和谐运行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总结了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从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中,果断地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彻底实现了工作重心的根本转移。首先,从理论层面上,邓小平坚持认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从而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他多次强调,“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1]并且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其次,从实践层面上,在推进社会发展过程中,邓小平认为,我们面临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的工作都要统筹兼顾,相互配合,但只能有一个中心,这就是经济建设,经济建设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是现代化建设的主体,经济发展不起来,一切问题都难以解决。因此,邓小平强调必须先把经济搞上去,“离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这个危险。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2]中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邓小平将这一切概括为一句话:“发展才是硬道理。”[3]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调“发展是硬道理”,这是基于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和社会主要矛盾进行科学分析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邓小平把发展问题提高到时代根本主题的战略高度,从而科学回答了当代马克思主义所面临的历史性课题,为建立健康稳定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二、注重民主法制建设,维护社会的安定有序,为社会和谐运行提供了牢固的法制保障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领导下,一方面加强民主建设,希望逐步实现民主的法律化、制度化。邓小平认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而民主必须形成制度,“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4]另一方面,邓小平对法制建设也相当重视。比如,邓小平说:“在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同时,还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做到既能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又能保证我们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5]从历史的曲折道路上走过来的中国人民深深懂得,和谐社会离不开安定团结。安定团结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同时也是达到和谐社会的必要手段。这一点,邓小平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比如,他说:“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6]可见,在经历了多次政治运动特别是“”的动乱之后,广大人民群众迫切希望有一个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邓小平顺应了历史的潮流和人民的愿望,不断加强民主法制建设,逐步实现了社会的安定团结,营造出了一个健康、民主、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障。

三、密切联系群众,坚持走群众路线,为社会和谐运行提供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改革开放以来,面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错综复杂的情况,邓小平反复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关心群众生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邓小平看来,党也“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胜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7]邓小平还明确地指出,我们必须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和归宿。他说:“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党的组织、党员和党的干部,必须同群众打成一片,绝对不能同群众相对立。如果哪个党组织严重脱离群众而不能坚决改正,那就丧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败,就会被人民抛弃。全党同志,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经常记住这一点,经常用这个标准检查自己的一切言行。”[8]因此,在邓小平看来,人民群众的利益就是党的利益,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一切从群众的利益出发并以此为归宿。群众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怎样看待和认识人民群众,如何处理执政党和群众之间的关系,执行一条什么样的群众路线,是任何一个政党和个人都必须回答的问题。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密切联系群众,坚持走群众路线,为社会和谐运行提供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社会和谐运行提供了重要的精神支撑改革开放以来,从总体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文化的主体,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社会上还存在一些愚昧落后的文化,甚至还存在一些腐蚀人们精神世界的腐朽文化。而要想彻底克服落后的精神文化,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邓小平对此十分重视,提出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比如,邓小平曾深刻地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9]“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主要是使我们的各族人民都成为有理想、讲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人民。”[10]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关系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中华民族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经济建设和其他事业就会全面兴盛。精神文明建设搞不好,人心涣散,精神颓废,经济建设和其他事业也难以搞好。可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概念的提出,说明了邓小平对和谐社会探索的进一步深入以及认识上的进一步升华。

五、历史的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对和谐社会的思考、探索与实践,是卓有成效的。它对于我们今天在新形势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给我们留下诸多的启示。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邓小平对和谐社会探索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坚持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的过程。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必然性与必要性,进行了深刻的哲学论证和系统的经验总结。邓小平关于“发展是硬道理”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关于民主法制建设的理论等等,都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之上的,都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今天在新的形势下,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树立正确的群众观。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能否始终保持和发展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盛衰兴亡。邓小平为什么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爱戴和拥护?根本的原因是他心中始终装着广大人民群众,群众观念已经在他的思想深处牢牢扎根,始终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为最高标准,以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为价值取向,以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为根本动力。这一结论启示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始终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审视中国共产党80余年的历史,就会发现,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善于依靠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在党长期执政条件下党员干部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以权谋私、与民争利,最容易失去民心的腐败堕落。党内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归结到一点,就是党风不正,执政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因此,我们要不断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增强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树立正确的群众观,还要坚持群众利益至上的观念。群众利益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问题。只有群众基础稳了,社会才能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这是提升社会和谐程度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在生产经营、资源分配、劳务关系等方面的利益矛盾逐步凸现,而由于新的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市场主体行为不规范以及市场管理方式落后等原因,极易导致利益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因而,党必须站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战略高度,坚持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高度重视和维护人民群众最现实、最直接、最关心的利益问题,坚决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群众利益是否得到保障,关系到我们事业的成败,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在不断地化解矛盾中追求社会和谐。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和谐社会”也不是没有矛盾、没有斗争、没有冲突的社会。无论是邓小平强调“发展是硬道理”,注重民主法制建设,还是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各种矛盾,从而不断促进社会发展进步与和谐稳定。这对于我们今天在新的形势下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从现实情况看,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等等。面对这些矛盾与问题,我们要以和谐理念作为指导实践的立足点和出发点的,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促进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发展。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科学处理和谐与斗争之间的关系,在不断地化解矛盾中追求和谐的境界。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吸收一切人类文明成果,建设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这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思想源泉。“中庸”是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最高理念。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11]可见,在孔子看来,“中庸”是一种“德”,含义极高。孔子还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12]这就是说,“中”是天下人们最大的根本,“和”是天下人们共行的原则,达到了“中和”的境界,社会秩序就会趋于和谐的状态。可见,“中庸”、“中和”是儒家和谐思想的最高概括,凸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中国的社会生活与精神文化产生了重大而久远的影响。另一方面,当代先进优秀的西方文化,也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思想源泉。的确,在全球化的今天,不同文化、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对于建设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具有重要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专家小组曾在其报告中强调文化开放与交流对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报告指出:“文化是对话,是交流思想和经验,是对其他价值观念和传统的鉴赏,不向世界开放,不经常与其他文化联系,就不可能有积极的或产生好的结果的认同感。只有同样确信自身的价值和伟大的诸文化之间的和平交往,才能真正地丰富这些文化。”[1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需要进行发展经济等“硬力量”建设,更要进行道德、文化等“软力量”建设。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鼓舞我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同时还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辩证取舍、择善而从,积极吸收借鉴国外文化发展的有益成果,更好地推动我国文化的发展繁荣。总之,坚持吸收一切人类文明成果,建设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无论现在还是将来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