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城市设计教学研究

时间:2022-09-13 10:19:54

生态修复城市设计教学研究

摘要:基于对生态修复理念的发掘与学习,结合当前城乡规划专业发展的需求与趋势,面向传统城市设计教学的典型问题,研究提出注重空间功能复合性的城市设计教学框架,构建基于“解读-整合-分析-设计”的教学内容,培育学生的规划意识。

关键词:城市设计;生态修复;教学方法

1教学研究背景

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颁布、城市工作会议的召开,以及“十三五”规划纲要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确立,我国城乡发展模式正面临深度改变与创新的挑战。2015年5月,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的时代选择,也为未来城乡规划指明了变革的方向。促进生态文明,提升城市功能已经成为城市设计的重要时代使命,并成为城市设计教学必须回应的关键命题。就我国的现代城市设计教学而言,受建筑学教育传统的影响,普遍以城市物质空间规划与设计为主导方向,注重对学生空间形体设计能力的培养。虽然随着我国城市设计理论研究与实践的不断深化,城市设计的教学内容也不断拓展、完善[1]。但在城市设计的教学实践中,学生们仍主要关注开展城市物质空间形体的创造性设计与表达,而普遍忽视了城市设计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作用。基于此有必要探讨融合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理念的城市设计教学改革。

2教学思路与方法

城市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着重回应我国城市设计事业发展、转型过程中的专业教学的“三个对接”问题,即:教学目标与转型期城市设计人才需求变化的对接;课程教学体系与人才培养规格的对接;教学模式与人才培养规格的对接。并从如下三个方面凝练了教学改革思路与方法。首先,在“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指导下,通过研究我国城市设计工作及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特征,调整教学目标及人才培养规格,即:知识领域由侧重工程技术拓展为对城市生态人文等的全面关注;能力结构由物质空间形体设计转向规划统筹;素质结构由注重技能转向职业和综合并重,并注重价值观培养。其次,根据人才需求变化下的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在传统城市设计课程教学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了课程资源、拓展教学内容,完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具体包括:通过文献研读、案例分析、田野调查等教学环节的开设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通过快题设计,强化学生的规划思维和专业能力。再次,搭建多元、开放的“学习-交流-实践”平台,拓展知识和信息获取途径,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具体包括:通过专家讲座、主题座谈等活动,拓展学生的视野,结合“湖南小城镇调研”等活动,加强与地方规划建设部门的交流互动,提升学生的服务社会意识与综合实践能力。

3教学内容及环节设置

就城市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及环节设置而言:其原模式主要包括:“城市公共空间调查的基本内容”、“城市公共空间分析的方法”、“概念规划的原则和方法”、“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成果的基本表达方法与手段”等。教学组基于前述改革目标及思路,并依托“水敏感城市设计策略”等科研成果,对课程实践教学进行适当整合与调整,形成“解读-整合-分析-设计”的教学内容框架,具体如图1及下文所阐述。3.1解读:城市生态格局的认知与意义解读首先,在开课之初,教学组开展“设计结合自然”的专题教学,培养学生建立城市设计的“生态意识”。其次,组织学生搜集并整理课程对象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的基本状况,如自然、轴线、骨架、标志、生态基底等诸多要素,进而引导学生从“人的需求”角度思考城市生态环境的含义和核心目标,并完成基本认知报告。3.2整合:城市生态格局的辨析与信息整合引导学生以城市生态空间为基底,通过实地踏勘和测绘,从“山、水、人居”等角度[2],系统梳理空间功能配置、环境景观营造、人居生活组织等方面的关键信息,进而综合从“斑块-廊道-基底”三个层次划定城市生态空间的尺度范围,并依此自主选择其中的关键地段作为详细规划设计范围。3.3分析:城市生态格局分析组织学生涉足所划定的规划范围及周边环境,立足于区内各关键视点进行实地调研,同时,深入与当地居民进行座谈,最大限度地认知当地的山水格局与生态环境,以及居民对未来发展的认识与建议,基于此来完成综合现状分析和发展前景分析报告。3.4设计:基于城市生态格局下的城市设计在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规划定位及规划设计。在规划定位方面,要求学生从生态格局的基础上探寻规划地段的本源特性,而非仅依据现时功能属性和需求进行确定。在规划设计方面,引导学生从地段空间环境的创造性设计走向对城市整体生态格局的统筹经营[3]。即:使学生认识到局部地段的城市设计并非仅是一项孤立的技术过程,而是关联着城市整体格局。基于山水等生态要素的规划设计将成为彰显城市特色的关键所在,其形式将被市民和游客直接识别、认知,并建立地对城市环境的理解[4]。前述“解读-整合-分析-设计”四阶段式的教学框架,在实践中强调了从自然、人文、空间三个方面对学生的积极引导[5]。首先,引导学生既要认识城市设计对象的现实状态,更要注重其生态资源,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能更真实地、整体地理解设计结合自然的真谛。其次,引导了学生既要认识物质空间环境和生态环境,更要认识其中的“人”,认识空间背后所蕴涵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第三,引导了学生既要把握城市的自然特色与人文信息,更要分析其空间秩序,分析具有统筹意义的整体结构,进而有依据的进行城市设计。

4结语

注重生态基底的城市设计,要求学生认真谨慎地按照“解读-整合-分析-设计”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是一个十分重要而艰巨的过程。关于此教学改革的初衷,启示并非强求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全而准的把握城市生态环境的所有信息,其重在培育学生树立正确的规划认识及价值观,进而在日后能对自然怀有敬重之心进行规划学习和实践。

参考文献

[1]王建国.城市设计(第二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2]汪德华.中国山水文化与城市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3]刘宛.城市设计实践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4]陈宇琳.“山-水-城”艺术骨架建构初探———以千年古县蓟县为例[J].城市规划,2009(06):33-40.

[5]迪特尔•普林茨.城市设计(第六版)[M].吴志强,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作者:刘丹 单位:长沙理工大学建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