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角转变环境犯罪研究

时间:2022-11-16 10:06:09

视角转变环境犯罪研究

[摘要]工业文明使人类社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对大自然的无限索取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逐渐使人类陷入与自然对立的状况。世界各国为了保护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不断寻求解决途径。目前,生态环境恶化的程度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世界各国已认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和亟待解决的紧迫性,同样注意到仅仅保护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是不够的并开始转变思维,将环境犯罪的范围扩展至生态环境。同时,环境刑事立法法益保护也由传统的人本主义向生态主义与人本主义并重过渡,环境犯罪伦理基础也逐步向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转变。文章基于此视角上的转变,提出处罚环境犯罪同时还应加入环境刑罚辅助措施,以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环境犯罪;生态环境;环境刑罚辅助措施

一、环境犯罪概念之界定

(一)环境概念之界定。若要界定环境犯罪的概念,必先清楚环境的概念。环境一词的内涵十分丰富,因不同领域而不尽相同。环境犯罪的产生又源于刑法对环境问题的介入,故限定环境刑法领域该适用怎样的环境概念亟待解决。从传统的法学研究领域和世界各国环境保护立法的状况来看,绝大多数国家通常将环境科学意义上的环境即人类的生存环境作为自己法律保护的权益。德国则将人类的生存环境与生态环境并重考虑,同时列为其法益的保护范围。德国学者认为刑法之所以保护环境,不仅是因为从人类的角度出发环境对人类的生命健康至关重要,同时,土地、大气、水源是生活的基础,环境是人类生活的组成部分,应该从生态学的角度对环境这一法益加以认识。①时至今日,众多学者仍对生态学上的环境概念是否应该纳入环境法和环境法学,这样做是否抢夺了人类的利益争论不休。环境状况恶化的今天,人类能再以狭隘的眼光和自私的心理去向大自然无偿索取,因此,作为环境犯罪意义上的环境,主要为人类生存的环境,还应该包括部分生态学意义上的环境。(二)环境犯罪概念之界定。目前对环境犯罪概念的界定仍无统一的标准,但根据对环境犯罪的不同称谓,学界当前对环境犯罪的界定没有太大的差别。通过对环境概念的考察可知,环境犯罪破坏了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资源,触犯了《环境资源保护法》和《刑法》的规定。纵观世界各国对环境保护的做法,在广泛运用刑法作为保护手段的同时,还需配合经济法、民法、行政法等方面的辅助手段。从传统的立法模式来看,对环境犯罪惩治的目的通常将保护人类利益置于首位,只有当人类的健康和财产受到环境犯罪的损害时才对其进行惩治。20世纪70年代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开始逐渐引起各国广泛关注,众多学者和保护环境的志愿者呼吁将环境保护的范围扩展至生态意义上的环境法益。在这一点上德国对环境犯罪中环境的保护走到了世界的前沿,德国刑法对环境法益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以保护人类生命健康为中心”到“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中心”的转变。最初德国刑法保护环境的目的在于使人类的生命健康免于遭受环境的侵害,后来转变为认为生态环境也是社会法益的一种,生态环境这一社会法益本身就应受到刑法的保护。这一转变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因此,应当确立一种具有现代意义的危害人类和社会整体利益的犯罪概念,由单纯对人身权、财产权的保护扩展至人的生存权利、经济权益、环境品质和生活品质的保护,从重视事后的惩罚转变为事后惩罚与事前预防并重,尤其要重视环境犯罪前的预防。基于以上论述,笔者倾向于将环境犯罪表述为:自然人或单位违反环境资源保护法规和刑法规定,破坏人类环境和其他生态环境,使生态平衡和人类社会受到威胁或实际损害,构成犯罪的行为。

二、环境刑法法益保护和伦理基础转变与环境犯罪的关系

(一)环境刑法的法益保护之转变与环境犯罪的关系。环境刑法中所保护的法益对象根据环境犯罪概念可知,为人类环境和其他生态环境。但从传统立法模式看,人类利益首先是考虑对象,环境立法的初衷不在于一般的保护生态环境,而在于保护人类的生命健康以及财产等利益免于遭受被破坏的环境的侵害。如果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没有造成对人类的实际损害,刑法则不会出面干预。这种立法思想存在以人类为中心的倾向,主张以人类为中心的人类生存环境,忽略人类所处的生态环境,最终法律保护的仍然只是人类自身利益,破坏生态环境仅仅是侵犯人类利益的媒介,惩治环境犯罪的行为仅为保护人类的自身权益。②生态环境对于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重要价值是不可低估的,生态环境受影响的程度明显或潜在地影响着人类社会。传统的法益更注重保护人类自身的利益,这就使得一些行为虽然已经对环境资源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但由于并没有实际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健康、财产等利益,或者并未对这些利益造成威胁,传统刑法典便不认为是犯罪。因此,转变法益保护的观念至“生态中心主义”与“人本主义”并重成为焦点,因为仅追究造成人的健康、生命和财产的实际损害或威胁环境犯罪行为的责任时,可能使那些造成了环境的破坏但并没有危害到人类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利益的行为,免受法律的制裁,显然这是不利于环境资源的保护的。基于这种思想的转变,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世界环境刑事立法的趋势逐渐由传统的“人本主义”向“生态中心主义”与“人本主义”并重过程中转变。在兼顾人类自身眼前和未来利益的同时,还应对生态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给予相当程度的重视,生态环境法益保护逐步成为主流观点。(二)环境刑法伦理基础之转变与环境犯罪的关系。因环境犯罪的产生源于刑法对环境问题的介入,环境刑法又是运用刑罚手段保护环境的法律,是刑法的有机组成部分。环境刑法作为一种必要的“恶”,就需要与道德规范体系相一致并获得伦理上的支持,使之具有正当性根基。不同社会、不同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因社会、政治、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处于一个不断转变的状态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伦理学逐渐建立,环境伦理被认为是人与人之间应当建立一种平等的伦理关系;人与人负有道德义务,人对人之外的自然存在物也负有道德义务。环境伦理道德影响环境刑事立法始于20世纪初,目前,人类对伦理道德的认识已经不断攀升到新的高度:公正和平等成为刑法道德理念的核心,公开和宽容成为刑法道德理念的基础,人道成为刑法道德理念的直接体现。③环境刑事立法法益保护的对象于20世纪70年代后开始由人本主义向生态中心主义转化,基于法益转换和价值观的改变,世界运用刑法手段保护环境生态法益的面越来越广,力度越来越大,对如何整治环境犯罪提供了越来越坚硬的基础。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道德观是一种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观,现代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以生态中心主义为中心,重视人类自身的长远发展和生态利益。不仅注重代内公平、代际公平、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更注重以此为基础的环境刑事立法,制定合理的环境犯罪防控对策,有效约束人的行为,取得更为理想的法律效果。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实际就是生态中心主义与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结合,很大程度上反映生态中心主义的价值重要性,也即部分学者所谓的折中环境伦理观念,它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环境刑法的指导思想应当是人本主义和自然本位主义的有机结合,因此,环境刑事立法既要考虑人类的利益,还要兼顾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利益,这样才能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已日益被人类所倡导且被世界各国选择适用,相信在今后的社会进程中,人类和大自然将会重修友好。

三、惩治环境犯罪刑罚方法之转变

(一)适当采用非刑罚辅助措施。预防和控制环境犯罪不仅要从各国的环境刑事立法上加以限制,还应注重现代生态中心主义在实践过程中的运用,加大对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的宣传力度的同时,还应实施一些积极的非刑罚辅助措施,同时倡导和鼓励人民群众参与维护生态资源,维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不再单独依靠某一个职能部门对环境问题进行查处,建立专门的执法部门或将相关的部门进行整合,加大对环境犯罪的打击力度,同时在适当时机辅以环境刑罚辅助措施。目前从我国的环境刑事司法在整治环境犯罪过程中收益不甚明显,效果不尽如人意。纵观环境立法还可发现,对环境犯罪的惩治力度仍然以刑罚为主,规定的处罚一般为自由刑与罚金,对环境保护所起的作用收效甚微,非刑罚方法使用较少。目前刑罚辅助性措施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立法和司法中被推广,我国对此方面是否应该积极采纳和运用,应尽快达成共识以贯彻落实到实践中。世界各国在保护生态环境过程中对环境犯罪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立法,虽然对环境犯罪而言,刑罚是惩治环境犯罪的主要手段,但刑罚不是对所有的环境犯罪都起到作用,因此,有学者主张,对生态环境犯罪在适用刑罚方法的同时,还可以使用一些非刑罚措施,以促进生态环境的恢复:第一,教育措施,即对行为人进行批评教育,使其认识到环境犯罪的危害性;第二,民事措施,责令行为人采取补救措施,以促进生态环境的恢复;第三,行政措施,比如限期治理和勒令解散。这种观点十分可取,应在实践中广泛运用,不仅有利于大自然生态平衡的恢复,还可以造福于人类自己。(二)增强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刑法是法律的最后一道防线。环境犯罪不只是一个刑法的问题,仅靠刑罚的处罚难以有效解决环境问题。有效地遏制环境犯罪的再发生,不仅需要不断完善刑事立法,还需要人类伦理道德观念的提升,增强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将二者相融合可谓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强有力途径之一,再配之以相应的合理惩罚措施与环境刑罚辅助措施,相信生态环境会得到相当程度恢复,还可有效地预防环境犯罪的发生,减少人类与自然间的冲突,从而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四、结语

有效地解决环境犯罪离不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升,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重视环境犯罪的事前预防,在环境犯罪发生之后采用适宜的刑罚方式对犯罪人予以惩戒,才能有效减少环境犯罪的发生。同时,人们生存的生态环境受到社会活动发展的影响,环境犯罪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因此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环境犯罪,随着环境犯罪的变化采用适合的刑罚方式。不断完善刑事立法,增强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将二者相融合才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

作者:赵倩倩 单位:河南广播电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