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量服用抗精神病药物42例临床分析

时间:2022-08-31 04:17:00

过量服用抗精神病药物42例临床分析

【关键词】过量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中毒;自杀

【摘要】目的探讨精神障碍患者过量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临床现状。方法对42例过量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住院精神障碍患者的诊断、服用药物种类、临床症状及相关社会原因进行分析统计。结果42例患者中服用氯氮平和氯丙嗪为多,氯氮平平均剂量(3425±1136.75)mg・次-1,氯丙嗪(3000±1000)mg・次-1;疾病分类中以精神分裂症为主(66.67%),其次为抑郁症(16.66%)。自杀原因以婚恋关系导致抑郁症状及幻听出现为主。结论患者家属要管理好精神药品及观察病情变化;精神病医院应大力加强精神卫生宣传及心理咨询工作,并做好社区精神卫生防治工作。

【关键词】过量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中毒;自杀

精神疾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抗精神病药物服用过量而需进行抢救的患者临床上可经常见到。为系统探讨服药过量的原因和产生的后果,作者对5a来具有完整资料的病例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选取2000年~2005年洛阳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急救的42例过量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为调查对象。其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13a~57a,平均(23±4.8)a;文化程度:小学8例(19.04%),初中13例(30.9%),高中12例(28.17%),大学5例(11.9%);婚姻状况:已婚38例,未婚4例;过量服用药物导致自杀37例(88.1%),因精神症状复发误用过量5例(11.9%)。中毒病程:≤8h24例(57.14%),≤16h11例(26.19%),≤26h7例(16.67%)。

1.2方法对入组病例的一般资料、入院前用药及过量用药的基本状况等进行分析统计。

2结果

2.1诊断精神分裂症28例(66.67%),精神分裂症后抑郁4例(9.52%),心境障碍抑郁发作7例(16.67%),分裂样精神病1例(2.38%),急性心因性反应2例(4.76%)。

2.2患者过量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种类及剂量,见表1。

表1过量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种类及剂量(略)

表1显示,患者服用过量的主要药物为氯氮平、氯丙嗪,其次为苯二氮艹卓类药物。服药原因以自杀为主。

2.3中毒症状(1)一般症状:发热伴多汗13例,体温偏低3例,流涎4例,舌质紫蓝色1例。(2)神经系统症状:意识障碍17例次,肌强直10例次,肢体抽动6例次,肌震颤10例次,张口困难8例次,双上肢不自主摸索动作4例次,癫痫发作4例次。(3)心血管系统症状:心率增快18例,血压升高14例。(4)呼吸系统症状:呼吸急快10例,双肺湿罗音伴痰多9例,呼吸衰竭2例。(5)泌尿系统症状:尿失禁11例,尿素氮升高5例。(6)消化系统症状:腹胀伴肠鸣音减弱8例,呕吐6例。(7)内分泌系统症状:血糖升高4例。(8)血液系统症状:白细胞升高15例,白细胞减少3例。

2.4抢救措施入院后立即给予洗胃、排毒、保肝、催醒及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治疗,并保持呼吸道通畅,抗生素预防和治疗感染。经抢救,42例患者最长在48h后完全恢复意识。症状缓解后患者均住院继续进行抗精神病治疗。

3讨论

导致精神病患者过量服用抗精神药物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常见的原因仍与疾病的症状有关。如抑郁、绝望、命令性幻听、意识恍惚等。本调查结果显示,过量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中精神分裂症占66.67%,抑郁症占16.66%,与蒋承继[1]的调查结果相似,而略低于韩桂林[2]的70.6%。

本组中因自杀过量服药者37例(88.09%),因婚恋不满意导致抑郁绝望服药者18例(42.9%),受命令性幻听支配服药者19例(45.2%),误服药物者5例(11.9%)。姚坚[3]对普通人群自杀的调查结果中精神障碍者占15.62%。本组男:女为1.3:1,与既往研究不一致[4],可能与受调查地区重男轻女思想文化背景有关,而本组患者平均年龄偏低(23±4.8a),与蒋承继[1]调查的(42.33±12.5)a不一致。

总之,导致精神病患者过量服用抗精神药物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处于康复期的精神病患者对应激事件的承受能力较弱,并可增加患者自杀的几率。因此,家属要特别重视抗精神病药物的管理,并定期到医院进行心理咨询,加强医患沟通,防止和减少药物过量服用而导致的不良后果。

参考文献

[1]蒋承继,翁毅仁,林沾光,等.96例精神药物过量患者资料分析[J].上海精神医学,2003,15(3):150

[2]韩桂林,张坚学,钟友彬.34例院外精神病人自杀状况分析[J].临床精神医学,2001,11(2):123

[3]姚坚,冯再昆.云南省自杀情况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2002,12(4):240

[4]钟华.精神科急诊抢救中的自杀32例分析[J].上海精神医学,2000,12(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