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住院患者情绪障碍调查分析

时间:2022-08-31 11:55:00

癌症住院患者情绪障碍调查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癌症住院患者的情绪变化。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与抑郁自评量表对100例癌症住院患者的情绪状况进行评定。结果癌症住院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和抑郁情况。结论在癌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重视其情绪的变化,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抗癌治疗效果。

【关键词】癌症;抑郁情绪;焦虑情绪

癌症患者的情绪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用药的依从性、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研究发现癌症患者的情绪障碍不会因癌症病情的缓解而自动好转[1]。癌症患者的情绪障碍常以躯体形式表现,如头痛、头昏、心慌等,使医生忽略了患者的情绪障碍。本调查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2]对不同类型癌症住院患者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了解癌症患者的情绪障碍状况。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2000年1月~8月在云南省肿瘤医院住院的100例癌症患者为调查对象。入组标准:(1)初中以上文化;(2)既往无精神病史;(3)均为昆明地区居民。其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28a~76a,平均(58.57±13.98)a;婚姻状况:已婚88例,丧偶5例,离婚4例,未婚3例;职业:工人35例,农民30例,干部18例,个体13例,其他4例;诊断:直肠癌26例,肺癌18例,胃癌12例,肝癌12例,膀胱癌9例,胆囊癌5例,宫颈癌5例,卵巢癌5例,胰腺癌4例,肾癌2例,皮肤癌2例。

1.2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调查,统一指导用语及填表方法,当场收回问卷。共发120份,剔除不合格量表后,实收100份,回收率83.3%。由3位受过专业培训的医师评分。评定标准:SAS总分42~50分为轻度焦虑,51~60分为中度焦虑,≥61分为重度焦虑;SDS总分为41~53分为轻度抑郁,54~60分为中度抑郁,≥61分为重度抑郁,且随分值的增高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加重[2]。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SAS、SDS评分与常模比较

癌症住院患者SAS及SDS总分平均为(48.23±6.65)及(50.67±7.23),常模组分别为(42.98±9.98)及(41.88±10.5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t=2.33,2.63;P<0.05)。

2.2焦虑抑郁程度

轻、中、重度焦虑的患者分别为28例、62例和10例;轻、中、重度抑郁的患者分别为32例、60例和8例。

2.3焦虑抑郁症状分布

SAS症状分布:感到紧张或容易紧张68例,容易烦恼和激动60例,四肢发抖打颤58例,手脚麻木和刺痛62例,脸部发红发热57例,消化不良76例。SDS症状分布:对生活兴趣下降78例,对未来感到没有希望72例,便秘烦恼56例,感觉心跳加快75例。

3讨论

据调查,我国城市癌症发病率高于农村;死亡率分别为128.03/10万和112.36/10万[3]。癌症严重影响患者和家庭的心理健康,患者常悲观绝望,怨天忧人,拒绝治疗,逐渐出现情绪障碍。Massie等[4]观察215例癌症患者,47%的患者有精神障碍,其中67%以上表现为情绪障碍。本调查显示,癌症住院患者的抑郁多继于焦虑后出现[5]。主要表现为紧张、烦恼和激动,生活兴趣下降及对未来感到无希望。可能原因为;(1)癌症的确诊对患者是一个重大精神刺激,使其无法接受身患“绝症”的事实而出现恐惧忧伤;(2)因患癌症无法完成在家庭中所充当的角色,且拖累家庭其他成员;(3)癌症的治疗病程较长,加重了经济负担;(4)难以控制的疼痛;(5)某些难以忍受的诊治过程,如某些侵入性检查。本调查还显示,癌症患者SAS和SDS评分增高,而且单项症状超过半数以上患者的躯体化症状各占4项和2项,易使临床医生误认为其为癌症本身症状或治疗所致,忽略了患者的情绪障碍,从而影响疗效。因此,对癌症住院患者伴发的情绪障碍,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早期发现:如果患者存在2w以上的焦虑、心境恶劣、绝望或无助感并达到一定程度[6],应该考虑存在焦虑的抑郁情绪;(2)心理干预:包括心理治疗或社会家庭系统支持,以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配合治疗。(3)药物治疗:小剂量抗焦虑、抑郁药物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抗癌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昂秋育,王祖.肿瘤与抑郁症[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0,27(3):136

[2]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34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卫生统计资料摘编[G].1991:66

[4]MassieML.TheCancerpatientWithpain:psychiatricComplicationsandtheirmanagement[J].MedcliNorthAm,1987,71:243

[5]叶维菲,徐俊冕.癌症心理研究概论[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5,3(3):182

[6]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第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