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时代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研究

时间:2022-08-08 10:19:21

经济时代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研究

摘要:公民意识的培育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梳理我国生态文明意识培育历程,尽管成绩突出,但仍面临生态问题关注度低、生态道德意识薄弱、生态建设参与不足、生态消费意识淡薄等诸多难题。“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意识培育必须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通过激发公民生态问题关注度、提高公民生态道德自觉性、发挥公民生态建设主动性和树立公民“生态消费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开创人与生态和谐、友好的新局面。

关键词: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

生态文明意识是指在处理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方面关系时所形成的,能够提前思考人类活动与自然关系、妥善处理人类活动与自然矛盾,积极总结人类活动与自然规律的思想、观念、态度、价值、心理等。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旨在引导公民确立正确的生态道德观,形成自觉的生态保护意识,提高爱护自然的思想觉悟,养成良好的道德文明习惯,并具备处理不同领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水平和能力。

1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历程

1.1国外公民环境教育历程。现代环境教育培育伴随着西方国家相继进入工业文明时期不断增强的环境保护理念而出现。通常认为,卢梭是现代环境教育的奠基人,他重视人的自然本性,阐述了自然教育的宗旨及其内在要求。真正意义上的环境教育则是社会学家古德森将流行于19世纪英国的“自然学习”引入乡村学校教学,学生对自然现象认知的“环境学习”与学校的户外教学,即为环境教育的前身。世界范围内的公害事件促使环境意识不断高涨。随后的一系列国际会议,相继正式使用“环境教育”概念、设立环境教育机构,环境教育如火如荼。随着美国率先增设环境教育本科课程,环境教育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并逐步走向正规化、系统化和国际化。与此同时,国际环境教育也呈现出理念现代化、模式新颖化、操作规范化等趋势,并推动可持续发展成为其主流教育内容。西方发达国家在该领域起步较早,经验丰富,环境教育已经摆脱简单获取知识的局限而成为环境价值培育和环境伦理教育的一部分。另外,西方发达国家关于环境教育体系的构建、环境教育立法的健全、相关机构的设立和经费的保障以及非政府组织作用的发挥等,能够为我国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提供良好的思路和有益的借鉴。1.2我国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历程。随着现代环境教育在世界范围内的重视和普及,我国开始在全社会树立环境教育理念,开启环境教育和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中国模式。从参与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关注环境意识培育开始,到环境教育思路的确定和框架的建立,再到特色及专业环境教育的实施,我国政府与国际社会共同奋进,始终走在该领域的最前沿,诉诸专门的组织机构和完善的政策法规,使环境意识培育深入人心。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出后,以可持续发展为内容的环境教育持续推进。自此,环境意识培育的形式更加多样,层次更加鲜明,规格更加详细,成果更加丰硕,并逐步向目标更高的国际环境教育合作迈进,不仅为新世纪环境教育增添了新的活力,而且专业化和规范化程度日趋提高,在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同时,也使可持续发展意识不断提升。生态文明思想汲取中国哲学所蕴含的生态理念,立足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结合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和目标,重构了生态文明理论体系及其价值内涵,奠定了新时代态文明意识培育的基础。在重要思想指导下,近年来各类环境保护专项整治活动不断开展,生态文明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积极推进,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逐渐走向成熟。

2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现状

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旨在引导公民确立正确的生态道德观,形成自觉的生态保护意识,提高爱护自然的思想觉悟,养成良好的道德文明习惯,并具备处理不同领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水平和能力。目前我国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虽然成绩突出,但仍面临较多难题。2.1生态问题关注度低。目前公民对生态问题的认识和关注,基本上体现在宏观政策层面、重视程度层面以及环保行动层面。不同部门和组织的调查结果显示,公民普遍对环境问题较为敏感,对环境保护较为重视,对国家环保政策较为关心。但是,相比贫困、教育、就业等其他社会问题,公民对生态问题紧迫性的认识不足,重视程度较低。在社会发展目标的关注方面,公民对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社会公平等发展目标的关注远远高于生态环境保护,尤其是生态环境保护与其他建设的协调和融入,公民缺乏应有的认识。此外,公民仍将环境污染治理和环保专项行动视为国家层面的应对措施,认为其与自身环境卫生状况的改善相距较远,从而缺乏自觉行动、自觉保护、自觉监督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唯有公民个人利益受到侵犯时,主张和维护自身权益的环保行动才会出现。2.2生态道德意识薄弱。生态道德意识,即在生态环境保护中以提高道德认识和锤炼道德品行为主要内容的行为规范的自觉遵守,倡导培养对自然尊重的道德情怀,提倡道德地利用自然,确立正确的生态道德观,形成自觉的生态道德意识,提高爱护自然的思想道德觉悟。调查显示,公民能够使自身行为完全符合生态道德要求的比例较低,且存在较为严重的城乡不均衡,比如环保购物、垃圾分类等。公民关注的重点在于自身的环境健康,对与个人生活质量有关的日常行为,主动符合生态道德要求的比例大幅增加,比如家庭装修、绿色食品等。这虽然能够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动力,但仍属于浅层生态道德意识,属于自我保护型意识。公民缺少对气候变暖、耕地减少、荒漠化等远离日常生活的生态灾难的忧患意识,缺少解决生态难题的责任感,而这属于深层生态道德意识范畴。这也说明公民生态道德意识培育任重道远。2.3生态建设参与不足。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积极关注生态环境问题和主动培育生态道德意识,更需要有效促进公民具体生态行为的实施。调查结果显示,由于知识、认识、意识(简称“三识”)的不足,公民生态建设参与层次和水平偏低,主要表现在:缺少参与家庭环境、居住环境外周边环境、区域环境和整体环境建设的主动性;缺少积极履行本职工作中关于生态建设的规定和义务;缺少对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和对环境行政执法行为的有效监督;缺少支持环境公益诉讼的勇气和环保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的动力;缺少推进生态文化建设和提高生态道德标准从而形成良好环保风气的氛围。另外,公民对污染生态环境单位和个人的首要处理方式为消极劝阻,其次为寻找媒体和政府部门。以上表明公民行为方式上的冷漠和参与生态建设力度上的不足,这不利于环保政策的实施和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制裁。2.4生态消费意识淡薄。生态文明,既是人类存在的载体和形式,涵盖人类关系的全部;又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和消费方式,需要按照生态学规律,促进资源增值,实行适度消费,实现永续利用。但在现阶段,推动我国公民“树立生态文明消费观,形成消费生态视野”的目标尚未完全实现。尽管随着环保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和公民参与环保运动积极性的提高,“消费合理性”“适度消费”“绿色消费”等理念日渐深入人心,但公民往往缺乏行动上自觉性。另外,公民对“合理”“消费”“绿色”等概念的理解和把握差异较大,仅仅作为尝试改善消费习惯的主观努力,缺少外部约束和规制。在国家层面,生态消费尚未成为政府部门决策关注的重点,消费政策和经济政策的协调度不足。对多数老百姓来讲,生态消费仍只是部分人的呐喊而非日常行为模式。

3“新时代”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对策

生态文明思想汲取中国哲学所蕴含的生态理念,立足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结合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和目标,重构了生态文明理论体系及其价值内涵,旨在生态与经济目标的共同实现,是新时代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理论支撑和行动指南。在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应多措并举,多方合力。3.1激发公民生态问题关注度。广泛的政治参与有利于改变传统政府主导的治理模式,提高公民对生态问题的关注度,保障公民环境权利的履行,实现生态问题的友好解决。扩大公民政治参与,一方面要明确公民生态参与的作用,保障公民知情权,普及各类知识,奠定参与基础,另一方面要规定公民参与方式和程序,建立参与奖励机制,鼓励生态环境监督,不断提升参与质量。其次,注重开展公民生态实践活动,组织各类主题的生态教育,鼓励公民生态实践参与,提升公民生态道德修养,激发公民生态情感。再次,引导公民加入环保非政府组织,支持公民投身环保志愿活动,在参与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激发公民的责任感,使环保非政府组织成为“政府”和“民众”沟通的桥梁;最后,培养公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促使公民自觉遵守环境准则规则,自觉抵制环境破坏行为。3.2提高公民生态道德自觉性。生态道德自觉性培育根植于民众并提高至可持续发展层面且融入公众意识和习惯,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生态问题,实现环保目标。首先,强化生态道德教育,突出人与自然关系的德育教育内容,注重教育的全面化和系统化,培养公民的理念和素养以及深层生态道德意识,通过自觉的生态道德实践,促使公民履行生态道德义务。其次,提高管理者生态道德素质,切实关心民生,关爱环境,带头贯彻执行生态环保法律制度,创新生态环保考评力度,防止不道德行为的发生。再次,加大农村地区公民生态道德知识普及,采用农村居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营造生态道德环境,缩小城乡生态道德要求的差距,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最后,加强企业生态道德教育,促使企业摒弃传统“经济利益最大化”原则,树立生态环保理念,积极承担环境社会责任。3.3发挥公民生态建设主动性。公民不仅是生态建设的客体,更应当成为生态建设的主体,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共同构成生态环境治理网络节点,发挥自身功能和作用,履行生态管理职责。在生态环境治理网络中,公民、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生态管理主体地位平等,各方通过协商、对话的方式,承担生态建设的各项任务。首先,公民生态管理中的基本义务。对政府所进行的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生态法制建设、生态管理机制完善等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事务管理,公民的支持、配合、协作即为生态建设主动性的发挥。其次,公民生态管理中的基本权利。作为生态环境治理网络节点之一,公民有监督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的权利,对他们的不作为以及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检举、控告,因此公民的积极监督即为生态建设主动性的发挥。最后,公民以生态管理为宗旨自发形成的环保非政府组织,具有传达政府政策和联系基层民众的双重作用,同时可以对企业环境违法行为取证、曝光,是公民生态建设主动性发挥的重要平台。3.4树立公民“生态消费观”。马克思对“异化消费”,尤其是生产资料私有制所导致过度消费、超前消费乃至炫耀式消费等资本主义流行的消费模式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指出与工业文明相比,生态文明强调公民“生态消费观”的构建以及人与自然关系模式的再处理和再塑造。首先,树立循环可持续利用的理念。循环可持续利用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应积极引导循环可持续利用成为现性消费趋势,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其次,培养勤俭节约的消费习惯。摒弃工业文明时代推动资本主义社会作永久性运行的文化价值认同体系———“三大拜物教”,传承中华民族艰苦奋斗、质朴纯真的优良传统,使消费与生产发展、生态承载相协调。最后,推动绿色科技支撑。通过绿色科技改变工业生产模式和公民消费方式,大力倡导绿色办公、绿色出行、绿色生活等价值取向,促进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的有效对接。

4结语

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既受个体因素制约,又受经济、社会、环境、科技、管理、价值观等因素影响。梳理西方发达国家公民环境教育历程和我国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成果,思想激发、自觉践行、机制完善是培育的重要方式。随着国家的不断重视和公众的日益响应,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发展势头强劲、趋势良好。只要我们以“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结合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和目标,构建符合我国实际的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顶层设计和实施路径,必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目标,开创人与生态和谐、友好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刘仁胜.生态马克思主义概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22-27.

[2]沈满洪.生态经济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11-14.

[3]姬振海.生态文明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81-86.

[4]李荣娟.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我国生态县建设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75-92.

作者:李荣娟 李冠杰 李高侠 宋敏 张会珍 单位:1.咸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2.咸阳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