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思想及当代价值研究

时间:2022-10-18 03:45:35

生态文明思想及当代价值研究

摘要:生态文明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理论来源和思想基础,以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共同发展为核心的发展形态。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生态文明的相关概念,但是却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整治环境、美化环境、发展再生资源、优化资源利用等多个角度进行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这些理论和实践表达了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为我国生态文明思想的完善和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石。的生态文明思想作为社会主义生态建设的重要理论来源和实践基础,是对传统生态智慧的继承和弘扬,也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我国的具体运用和发展。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生态文明思想在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步伐、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上都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生态文明思想;;当代价值

生态文明思想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传统生态智慧的继承和弘扬。作为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虽然没有对生态文明进行系统的论述,却从节约保护环境、整治美化环境、发展优化环境等多角度进行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为我国“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奠定了重要思想基础。

一、生态文明的思想渊源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

中国传统文化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智慧,它不仅对古代中国的自然建设和保护发挥着积极作用,也为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提出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思想渊源。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他倡导“和合”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认为人与自然同属一个整体,相互融合,共同发展,是相生、共存、和谐的关系。儒家强调“畏天命”“不违农时”的认识自然,尊重自然和顺应自然的发展。道家强调“道法自然”“无为”的发展,人与自然共生共荣,人类的主观意志不应强加于自然,不应干涉自然界的发展,而应该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顺应自然的发展。同时,道家也强调“先王之法,畋不掩群,不取糜夭,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

1.人是自然的产物,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认为,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恩格斯说:“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的,存在于自然界的。”人类源于自然,是自然界的产物,自然界作为人类生命体的支撑系统,人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自然界。自然界给予人类的水、空气、阳光和食物是人类维持生存的基本条件,人类在从自然界中获取能量的同时,也对自然环境进行改造,使自然界能动地满足人类自身的需求,以此维持人类自身的生存。

2.人类对自然改造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人是有意识、有目的、有主观能动性的自然存在物。在实践活动中,人类总是根据自己的思想、需要、利益、目的和能力能动地改造自然。但是,人类改造自然须以尊重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为前提,并且在考虑当下利益时,也要放眼未来的发展。马克思认为:“任何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所以,人类在改造自然、实现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自然规律相结合,按自然规律办事,只有这样做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3.人类社会的发展直接影响自然的和谐发展

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生态问题进行了细致地分析后,得出结论:生态环境破坏根源在于资本的贪婪。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大提高了人类对自然的改造能力。以资本主义利益为驱动力,人类毫无节制地开发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甚至喊出“向自然进军”“征服自然”等口号,使得人类对自然的破坏程度远远超过自然的可承受限度。因此,只有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变革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更好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才能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生态文明思想的体现

纵观的一生,他都没有明确提出过生态文明的相关概念,但却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整治环境、美化环境、发展再生资源、优化资源利用等多个角度对生态文明的建设进行实践性探索,展示他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

(一)节约资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一贯主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我国幅员辽阔,但可以耕种的土地却不多。为了节约土地资源,保护森林,率先提出了破除厚葬久丧的礼法,在全国极力倡导实行火葬。在他看来,“实行火葬,不占用耕地,不需要棺木,可以节省装殆和埋葬的费用,也无碍于对死者的纪念。”[4]110这为我国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的节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48年,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坚决地反对任何人对于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破坏和浪费。”对于工厂的生产,也指出:“每一工厂应有节省原料与保护工具的制度,养成节省原料与爱护工具的习惯。”强调保护工具,因为工具的最初形式也是自然资源。同时,不仅要建立制度,通过制度的强制性保证节约资源,而且要求人们养成自觉节约资源的习惯。一生都是勤俭节约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他一生都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早在1932年,他就对注意节约、发挥艰苦精神、提高工作效能的关系进行了相关的论述。1942年的下半年,由于抗日根据地相继进入最艰苦的时期,带头厉行节约。建国后,面对我国各方面资源的匮乏,更是以身作则,厉行节约。1951年12月,下达了《实行精兵减政、增产节约、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的决定》。1956年,在论述《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时指出:“我们要进行大规模的建设,但是我国还是一个很穷的国家,这是一个矛盾。全面地持久地厉行节约,就是解决这个矛盾的一个方法。”

(二)整治环境整治环境,美化环境

人民群众生活的卫生条件和环境是密切关注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就把注意力放到医疗卫生和防疫事业上,到1952年底,就医疗卫生和防疫问题的批示和作词就达到10次。1951年,提出:“今后必须把卫生、防疫和一般医疗工作看作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极力发展这项工作。”同时,为了改变中国卫生不良和遏制传染病蔓延问题,抵御西方的细菌攻势,1952年,为响应号召而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群众国卫生清洁运动。到1958年,他又在《工作方法六7十条(草案)》中规定:“开展以除四害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9]1960年,又制定了《中共中央关于卫生工作的指示》以及《关于卫生工作问题的意见》等关于提高卫生条件的政策性文件。这一系列的整治,使我国的卫生环境得到根本上的改变,提高了人民防疫疾病的能力,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森林资源不仅能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而且能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还注重植树造林,美化环境。早在1932年3月,亲自签署中共历史上的第一个关于植树造林的正式文件《对于植树运动的决议案》。1941年1月,颁发《陕甘宁边区植树造林条例》。新中国成立前夕,主持编订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提出“保护森林,并有计划地发展林业”的方针。新中国成立后,将植树造林与改造荒地并举。七届六中全会上,他在《农业合作化的全面规划和加强领导问题》的报告中指出:“绿化荒山和村庄。”1958年4月,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在全国大规模造林的指示》中要求:“迅速地大规模地发展造林事业,对于促进我国自然面貌和经济面貌的改变,具有重大的意义。”1973年11月,《国务院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第七条要求:“绿化一切可能绿化的荒山荒地。”对于植树造林和改造荒地的重视,为推进我国环境绿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我国林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三)发展再生资源发展再生资源,优化资源利用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面临资源匮乏、经济落后等困境,将目光转向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和发展,并作出了诸多相应的可行性探究。1959年10月28日,在合肥市蜀山视察工作,看完当地的沼气站后说道:“这样很好嘛,又能点灯,又能烧饭,又能做肥料,要大力发展,好好推广。”1959年10月31日,在《关于发展养猪业的一封信》中提到:“一人一猪,一亩一猪,如果能办到了,肥料的主要来源就解决了……一头猪就是一个小型有机化肥工厂。”在他看来,这种模式不仅提供了肥料的来源,而且有利于促进畜牧业的发展。之后,他又多次向竺可桢先生请教如何进行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关于发展可再生资源的思想在我国资源异常紧张的年代,为缓解我国资源紧张的局面和新能源的发展打开了突破口。此外,还提出“综合平衡、统筹兼顾、综合利用”的思想,即优化资源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1952年,就开始关注水资源的综合利用问题,并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得到明确:“注意水利资源的综合利用,通盘地考虑防洪、灌溉、水力发电和发展航运的需要。”工业资源的优化利用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对工业原料的优化利用。1958年2月,在抚顺视察工作时指出:“煤的综合利用很重要,你们要好好抓一抓。”[17]对“煤的综合利用”的号召得到全国人民的响应,各地纷纷开展技术革新。到1959年,我国工业原料的优化利用取得了巨大成就,大大节省了我国能源资源的开销,推动我国工业原料优化利用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另一方面是对工业废料的优化利用。1960年4月13日,在谈话中提到:“废水、废液、废气,实际都不废,好像打麻将,上家不要,下家就要。”在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我国人民优化了资源的利用,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走上了发展循环经济的道路。

三、生态文明思想的当代价值

的生态文明思想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生态智慧的继承和发扬,也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我国的具体运用和发展,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论来源,的生态文明思想在当代社会仍然发挥着重要价值。

(一)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价值

1.的生态文明思想是对传统文化生态智慧的继承和弘扬

以儒、道、墨、法为主的诸子百家分别从各自的思想角度对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进行了论述。的生态文明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的沃土里,汲取了传统生态智慧的精华。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化孕育的生态智慧为的生态文明思想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不断丰富着的生态文明思想。同时,的生态文明思想又为传统的生态智慧注入了新生命,让传统的生态智慧不再是仅存在书本里的文字,不再是仅存于文化遗产里的苍白符号。

2.的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在中国的具体运用和发展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曾提出:“地球是我们存在的首要条件,也是一切人类事物的基础。”同样地,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也表达了人类对于土地等永久性自然资源财产的使用必须是合理的,要充分考虑后代的生存和再生产。而的生态文明思想也无时无刻不在体现着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论十大关系》中,说道:“天上的空气,地上的森林,地下的宝藏,都是建设社会主义所需要的重要因素。”这充分体现了呼吁保护生态环境,为中国未来发展,为子孙后代着想的智慧。由此可见,的生态文明思想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运用和发展,是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的时代产物。

(二)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价值

1.为新时代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提供重要借鉴

的生态文明思想为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提供了借鉴。生态文明建设,是从根本上对人们以往生产、生活与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念进行最革命、最彻底的变革,为实现这样的变革,我们必须依靠法律和制度。在其讲话中也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通过法律与制度的强制性,规范人们的生活消费行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改变人们的一些传统陋习,创造更多幸福感和获得感。通过进一步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和建立健全资源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完善和发展生态环境监督管理体系,大力推动生态伦理准则和环境管理法律制度建设等方式,改变我国体制不完善、机制不健全、法治不完备的现状,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奠定基础,凝聚力量。

2.为新时代以人为本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提供指导

当前,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和能源危机等愈发严重,政府应当充分发挥向心力作用,凝聚力量,以人为本,引导全国人民不断提高生态意识,通过“双向”交互活动引导市场。即:人们在消费活动中自觉抵制有损于环境的产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不断扩大绿色产品的需求量,以此刺激企业改进生产技术,引导企业绿色生产;生产企业通过自我技术革新,采用绿色生产技术,推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建立绿色产业链,引导人们树立绿色消费观念,提高市场竞争力。人们生态意识的觉醒,有助于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和实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3.为新时代推动美丽中国建设提供行动指南

的生态文明思想彰显了他对生态环境的重视,透露着他对“美丽中国”的美好期待。党的报告指出:“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50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已经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期许。到2035年,我们要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的目标。推动美丽中国目标的实现,要发挥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作用,坚持人民群众建设美丽中国的主体地位,携手人民共同参与生态系统保护、复垦工作,将发展与保护生态相结合,在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中求发展,在发展过程中注重改善和保护生态系统,让人民在共建中共享,为美丽中国的建设助力。

4.为新时展医疗卫生和防疫事业,提高人民健康指数提供依据

报告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医疗卫生和防疫事业是关系亿万人民健康的重大民生问题。高度关注我国医疗卫生和防疫事业的发展,提出了适合中国医疗卫生和防疫事业发展的相关工作政策和理论,也建立和完善了相关的医疗卫生制度体系,为中国医疗卫生和防疫事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新时代,我们发展医疗卫生和防疫事业,必须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做到完善国民健康政策、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医生队伍建设、健全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实施食品安全战略、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促进计划生育与经济发展配套衔接、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事业发展。从这一系列政策入手,着力推进新时代中国社会医疗卫生与防疫事业稳步前进,定能使人民健康指数不断提高,使人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逐步提升。

参考文献:

[1]佚名.淮南子[M].陈广忠,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486.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4.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51.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文稿:第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5].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16.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63.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39.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文稿:第2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446.

作者:刘超 周明珠 单位:桂林理工大学 兰州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