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现代化发展思路3篇

时间:2022-04-01 09:52:13

生态农业现代化发展思路3篇

第一篇

1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的渊源与内涵

1.1“生态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生态农业”一词最早是由美国土壤学家威廉•奥伯特(WilliamAlbrecht)于1971年提出的,并在欧美地区有一定的实践。在此后短短40年时间里,这一概念迅速蔓延至世界各地,国内外的农业生态学家做了一些有益的实践尝试,为生态农业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生态农业的基本含义为: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投入;经济上有生命力,有利于长远发展,并在环境方面、伦理道德方面及美学上能接受的小型农业[1]。生态农业在国外实践的过程中,虽然做法不尽相同,但基本特征可以总结为:针对常规农业高投入、高消耗的弊端,尽可能减少外来工业产品作为物质能量的投入,充分挖掘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的自身循环和发展的潜力,通过资源及环境的有序利用和保护,实现农业持久发展。国外发展生态农业呼声虽然很高,但由于实践中的诸多问题,发展势头并不强,仍处于探索阶段[2]。

1.2“循环经济”带给农业的启示

循环经济一词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Boulding)提出的,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针对对人类社会传统的线性经济的弊端,鲍尔丁形象地将生态经济比喻为用“太空人”式经济取代“牧童式”经济,这种经济体系能够较好地同地球上有限的资源和环境堆污染物的有限容量相协调,其本质在于工业的综合利废[3]。对于传统农业中高投入、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益而言,用循环经济来指导农业生产无疑是一剂良方。具体做法是按照生态学的原理,建立和管理一个生态上自我维持的低输入、经济上高产出的农业生产系统,该系统能在长时间内不对其周围环境造成明显改变的情况下具有最大的生产力[4]。

1.3我国“生态农业”的理论与实践

中国的生态农业的历史源远流长,早有轮作复种、间作套种、用地养地相结合等一系列精耕细作的耕作方式,这些都是早期生态农业的实践。“生态农业”这一名词于20世纪70年代传入中国,80年代初上升到理论研究层面,随后,全国各地展开了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试点,总结出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典型模式,如江南地区“桑基鱼塘系统”模式、北方山丘区以林果业为主农牧(渔)相结合的综合发展模式、北方农区在庭院内将种植、养殖业与制取沼气相结合的“庭院生态系统”模式等[2]。我国的生态农业继承和发扬了传统农业的技术精华,并吸收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强调农、林、牧、副、渔大系统的结构优化,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农业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把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资源高效利用融为一体,代表了农业的发展方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未来农业的发展之路。

1.4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的内涵及一般模型

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是循环经济的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具体应用,是对传统线性农业发展方式的根本变革,其核心环节是把废弃物转化为再生资源或再生产品,从而实现“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理想的目标是污染零排放,形成农业生产的闭路式物质循环系统。它依据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因地制宜构建新型的农业生态系统,使这种人工生态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形成一种高效、联动式的循环体系,使无机环境—绿色植物—动物—土壤—无机环境的闭路式能量和物质循环系统得以实现。

2中原经济区战略的实施给河南农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2.1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历程回顾

从2010年4月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提出要科学界定中原的内涵之后,中原经济区的概念经过河南省内外专家论证,迅速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关注。2011年1月,中原经济区被写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标志着中原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2011年3月,中原经济区写进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2011年9月正式印发《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32号),标志着中原经济区建设作为国家战略进入了实质性操作阶段。

2.2关于中原经济区战略定位的解读

与中原经济区的概念一同被人们认可的,无疑是这样一个核心词———“农业”。河南作为全国粮食主产区,被誉为中国的“大粮仓”,担负着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任务。推进农业发展,确保粮食安全,是国家对河南省的根本战略定位,也是河南省不容回避的责任。从概念首次提出,到成为国家战略并进入实质操作,中原经济区的定位都围绕着这样一个核心任务:积极探索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协调发展的路子。在《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关于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定位,农业被放在首位:“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全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大力发展畜牧业生产,建设全国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培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断提高农业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建成全国农业现代化先行区”[5]。

2.3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是河南农业发展的最优化出路

综观沿海发达地区的经验,不管是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还是快速发展的沿海地区,都是以牺牲粮食和耕地为代价发展起来的,这对于有着上亿人口,担负着国家粮食安全重任的河南省显然是不可行的,河南的发展不能违背国家对河南粮食增产的基本要求。然而,面对人口数量庞大,土地、水等自然资源稀缺的事实,河南要想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科学规划,在农业生产方式上下大文章,建立多环节新型产业链,依靠农业带动工业、服务业,最终推动河南的城市化进程,达到经济、环境、社会发展共赢的目的。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是河南农业发展的科学之路,在推进经济结构升级转型,巩固提升农业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将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3河南省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模式构建

河南省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呈西山东川特征,地势由西向东呈阶梯状下降,由中山、低山、丘陵过度到平原,基本地形分为豫东平原、南阳盆地、豫北山地和豫南山地。在规划农业生产模式时,我们应充分考虑到地区的资源特点和农业生产条件,结合传统经验,因地制宜,构建值得推广的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模式。

3.1平原粮食主产区物质循环利用模式

河南省位于中国中部,地处北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降水丰沛,南北两个气候带的优点兼而有之,有利于多种植物的生长。河南的大半地区是平原和盆地,其中平原占全省总面积的一半以上。94个平原、半平原县农业生产大多以种植业为主,养殖业和加工业为辅[6]。河南省平原区域农业开发历史悠久,土壤肥沃,水、热、土组合条件较好,是我国重要的农耕区。平原粮食主产区物质循环利用模式是按照生态系统内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规律而设计的。在系统中,一个生产环节的产出(如废弃物的排出)是另一个生产环节的投入,使得系统中的各种废弃物在生产过程中得到再次、多次和循环利用,以期最大效率利用土地资源和能量,并有效地防止了废弃物对农村环境的污染[7]。常见的类型有作物复合型、农—林—果复合型、多元种植产业链延伸型、废弃物综合利用型、庭院种养加结合型、粮—畜—沼—肥型等模式。以郑州毛庄蔬菜基地、黄河滩地奶牛—肉牛养殖基地为例,具体做法是以蔬菜栽培为基础,提倡使用有机肥和生物农药,采用生物防治技术,大规模开发无公害绿色食品,建立奶畜、肉禽、禽蛋、水产养殖等生产基地,利用农业高新技术生产高产质优无污染农产品,逐渐形成绿色食品开发产业化规模,经济效益显著[6]。

3.2水域生态系统农林牧副渔一体化模式

该模式是针对以水域生态系统为主要生态环境的地区提出的。这一模式的早起成功经验是南方的“桑基鱼塘”,以其巧妙的设计原理,统筹合理利用资源,迅速得到人们认可并得以推广和发展。河南省也有一些成功的案例,如信阳地区稻田养鱼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稻田养鱼既增加了养鱼的面积,又能以鱼除虫除草,鱼粪肥田水稻增产。近年来,信阳地区的一些农户又开展了稻—萍—鱼—豆复合型的试验:水田中种稻、放萍又养鱼、田埂上种豆。这样萍可作为鱼饵料或肥料,豆花、豆叶落入田中,既可肥田又是鱼的饵料,形成了鱼吃草、鱼肥稻、稻护鱼、萍助稻的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8]。按照这个理论,可以再增加养殖鸭、鹅、农家旅游等环节,依托有限资源获得更大的收益。河南省沿黄地区近几年发展起来的草基鱼塘是对这一模式的又一成功实践。如商水县汤庄乡的猪、鱼、禽水陆养殖模式,开封北郊乡郭楼村的稻、草、猪、鸭、鱼等加工、销售的种养加模式等都是水域生态系统农林牧副渔一体化模式的典型代表[8]。

3.3果园山林立体种养殖模式

该模式以果树及林木种植为核心,同时,选择合适的季节和作物进行间种套种,林间放养禽畜,在低洼地区挖塘养渔,放养鸭鹅,收获初级农产品的同时,延长生产加工产业链,还可以加入生态旅游、农家采摘、农家乐等休闲娱乐项目,最终实现果树、禽畜、加工农产品,如果酒、果醋、肉、奶、蛋、皮毛等,农家乐、生态旅游等多项收益,同时,作为天然有机肥的动物粪便,减少了农业生产的投入及对环境的污染,实现了良性循环的立体农业模式的设想。这种模式在河南省三门峡果业经济主产区较为普遍。三门峡自2002年提出发展果业循环经济的战略计划以来,经过10年的推广与实践,三大发展模式基本形成,可归纳为果品—加工—果渣—饲料—养殖———粪肥入园模式(简称“果—加—养”模式)、果枝—食用菌—废料入园模式(简称“枝—菌—园”模式)、果园—种草—养殖—沼气—粪肥入园模式(简称“果—草—畜—沼”模式)[9]。郑州市郊生态园区建设也是该模式的代表。以郑州市侯寨乡为例,利用7万亩涵养林地资源,积极发展林下经济、特色种植、特色养殖项目,如孔雀养殖、特种蘑菇种植、林下养殖场等,既能充分利用、开发既有资源,提升了附加值,又实现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10]。侯寨乡的樱桃沟,利用特色农产品打造樱桃沟樱桃品牌,积极开拓市场、在寻求樱桃深加工以延长樱桃产业链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他们从科研机构请来相关领域专家,研制樱桃酒、樱桃醋、樱桃干等,同时,利用低洼地区挖塘养鱼,利用其品牌知名度和紧邻郑州市区的优势,吸引市民双休日、节假日来采摘垂钓、带动了农家乐旅游、餐饮服务业等一系列附加收益[10]。

3.4矿区生态综合治理模式

河南是我国重要的矿业大省,矿产资源种类丰富,主要分布在京广线以西和豫南的丘陵、山区。其中规模较大的有中原油田、永城煤田,义马、新密等地的煤矿、灵宝金矿、栾川、汝阳、信仰等地的钼矿、郑州至三门峡以西的铝土矿等。以资源开发为基础产业的矿区,其特殊的生产方式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地面塌陷,煤矸石和粉煤等工业固体废物侵占耕地、矿井水污染、水资源大量消耗,以及由此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等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围绕矿区特点规划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我们的目标。永城发展的“黑白绿”三色循环经济是矿区生态综合治理模式的典范[11]。“黑色经济强财政,白色经济富群众,黑白经济兴永城。”是对当地经济的形象评价,“黑色经济”指煤炭产业,“白色经济”指粉生产和深加工,“绿色经济”指芒砀山生态旅游。永城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结合塌陷区的治理,在未塌陷区种植牧草和建设林地。如速生杨,带动畜牧业和造纸业的发展,形成以纸养林、以林促纸、林纸结合的良性循环;在积水塌陷区,通过挖深垫浅,形成鱼塘和耕地,发展立体养殖,力求达到最佳综合效益;建设塌陷区湿地地质公园,发展旅游经济;加长产业链条,发展新型农业和农产品深加工构造“小麦—面粉—食品”、“种植—养殖—畜产品深加工”、林果、绿色蔬菜等多种产业链共存的生态经济;推行秸秆粉碎、过腹还田、生态沼气等技术,提高农业综合效益[11]。

4关于中原经济区发展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的决策建议

4.1思想层面

深入调研河南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分析困扰河南粮食增产的瓶颈,构建符合河南实际的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理论体系,从根本上解决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加大宣传,加深农业规划部门的决策者和农业生产者对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的理解,让农民真正认识到发展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改善环境的有效途径,进而树立符合循环经济的生态农业理念和消费观念。

4.2规划层面

加强政府的宏观管理职能,运用生态工程技术,科学合理规划农业发展产业链,结合地区特点,由政府层面开展对当地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的专题研究,高起点规划,高起点实施,提升农业生产领域循环开发利用的综合效益,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4.3制度层面

完善农业发展的政策法规,设立奖罚制度,发挥利益驱动机制,鼓励农民创新农业生产。要善于运用市场经济的杠杆作用,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提升农业循环开发的综合效益。完善农业生产循环经济法规体系和规范标准,把循环经济理念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依法强制实施清洁生产审核,从源头上实现污染的减量化、无害化。

4.4技术层面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建立较为完善的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理论体系,重视科技成果的推广和转化工作,依据“整体、协调、自生以及循环再生”的生态工程技术原理,构建高效、联动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搞好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建设,同时加强对农业生产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工作,使一线农业生产者掌握必要的知识与技能。

4.5宣传层面

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向农民宣传先进生产理念和生产方式,利用条幅、标语、展板、网络、广播、电视等媒体,普及循环经济知识,增强全民资源忧患意识和环境保护责任感,大力宣传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的典型案例和具体做法,引导农民创造性地改进农业生产。

4.6推广层面

重视对成功案例和典型示范项目的经验总结与推广。针对已取得的成功经验,及时加以总结提炼,完善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的理论体系。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法,利用科技下乡、广播电视节目、组织参观学习等多种形式,为农民提供学习先进经验的有效途径,缩短先进经验的推广周期,以点带面,推广典型,推动河南农业的发展。

作者:陈光磊王智红工作单位:郑州师范学院

第二篇

一、太湖流域生态农业建设现状与特点

作为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先行地区的太湖流域,各级地方政府在农业经营模式不断创新、农业生产效益大幅提高、农民收入明显改善的同时,把生态、特优、外向作为农业发展的总体定位,强调农业的生态功能,制定了生态农业建设的目标,努力协调保护和发展、产品产量和内在质量、经济效益和内部结构等之间的关系,生态农业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减少化肥农药用量,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控制

农业面源污染正在成为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过量施用化肥和农药不仅降低农产品品质,也成为主要的污染源。环太湖区域随着化肥和农药减施工程的开展,已收到一定的成效。农用化肥施用(折纯)总量和单位量同步减少。从总量看,2011年太湖流域农用化肥施用总量为25.65万吨,比2007年减少了2.994万吨,年均递减率为4.58%。从单位量看,按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计,2011年农作物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为20.30公斤/亩,比2007年少施用5.76公斤/亩。单位面积施肥量减少幅度最大的是南京地区,5年间减少了11.53公斤/亩。田间农药施用总量和单位量持续减少。从总量看,2011年太湖流域农药施用总量为1.44万吨,比2007年减少0.48万吨,年均递减率为5.61%。从单位量看,按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计,2011年农作物单位面积农药使用量为0.96公斤/亩,比2007年少施用0.34公斤/亩。单位面积农药使用量减少较快的是镇江和无锡,5年来分别减少了0.51公斤/亩和0.47公斤/亩。

2.禁止秸秆焚烧,促进农业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

农作物秸秆是农村环境污染源之一,提高农作物秸秆还田率是综合利用秸秆的重要途径之一。环太湖地区农村秸秆粉碎还田机增长较快。2011年太湖流域地区拥有秸秆粉碎还田机12905台,是2007年的3.64倍。由于农作物秸秆主要是粮食作物产生,这里按粮食种植面积计,2011年农作物每万亩粮田拥有秸秆粉碎还田机6.86台,比2007年每万亩增加6.20台。其中,镇江地区增加量最大,5年来每万亩增加了13.90台。

3.综合整治畜禽养殖场所,有效改善太湖水体环境

一是对规模畜禽养殖场所进行摸底调查,排出限期达标的重点整治单位。二是制定相应的治理方案。根据各个畜禽养殖场不同的生产规模和基础设施条件,分别采取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的治理方法,实行关、停、整顿搬迁;采用了干湿分离、建造化粪池、沼液过滤还田等办法,有针对性地开展粪便等废弃物的综合治理工作,基本上杜绝了污水直接进入河道污染水体。三是加大投入治理资金的力度,如苏州市近3年累计投入3000多万元,对全市排出的多家规模养殖场进行治理。

4.推行循环经济模式,初步形成循环农业发展框架

环太湖地区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步伐不断加快,逐渐形成了几种循环模式:主要有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种养复合生态循环模式、农业面源污染生态拦截模式等。这些模式都有取得比较成功的典型,实施后获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如:南京卫岗乳业有限公司淳化生态牧场开展的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通过粪水三级沉淀、曝气发酵和生物净化后用于饲料地、绿化地,形成“三圈一带”自流灌溉的循环型生态体系。干粪经过堆积发酵,还可用作肥料还田还茶,加工后的有机肥每吨售价20元,每年给牧场带来近6万元的收入,整个牧场达到绿色环保目标。

5.加强品牌建设力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为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城乡居民身体健康,促进农业增效和可持续发展,环太湖区域农产品“三品”基地和认证工作稳步开展。2011年太湖流域农业“三品”基地面积为851.90万亩,农产品“三品”认证个数为3639个。与2009年相比,三品认证个数增加了1145个。

二、太湖流域生态农业建设面临的主要难题

太湖流域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传统农业正在向现代农业转变,受市场与环境的约束越来越明显,围绕太湖水环境治理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形势更加严峻。在建设生态农业的过程中面临以下难题:

1.水环境治理与农业循环利用目标难同步

自2007年太湖水危机爆发以来,防治水污染和修复湖区自然生态系统成为政府及社会各界关注的首要任务,进一步强化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生态农业建设的紧迫性。为实现太湖水环境的尽快好转,强制性的禁渔、禁养(畜禽养殖)、禁种(水稻种植)等行政禁令,在快速改善湖水周边生态环境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生态农业有机循环链条的断裂,造成了农业各产业之间的关联度降低,原有的种养立体循环模式被破坏,产业内部废弃物重复利用的耦合性失去可能。例如,畜禽粪便本是农作物有机肥料的天然来源之一,对养殖业的普遍关停造成了生态农业投入成本的快速增长,人为地中断了种养业内部的可持续发展。太湖流域的一些强制性治理措施带来了农业经营者短期经济效益的损失,导致他们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很多误区:一方面,重经济效益、轻生态效益,为降低成本,往往不愿意采用精耕细作的传统技术,更倾向于使用可快速带来显著效益的化肥、农药。另一方面,重产品产量、轻产品质量,更关注提高农作物产量,以获取较多的现金收入,不愿意花费力气开发利用秸秆、人畜粪便等生物资源,通过较长期的改变土壤质量和产品品质,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效益的共同改善。

2.发展需求与供给能力存在差异

生态农业建设不同于传统农业,其设施性、标准化等高要求,需要获得充足资金、先进技术、稳定土地等各种资源的协同保障。就当前而言,这些要素供给还远远不到位。从资金投入来看,生态农业资金缺口大。根据镇江市“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测算,“十二五”期间,全市建设41.7万亩高标准农田,投入资金总额达9.6亿元,平均每亩需要投入2300元。其中用于测土配方施肥、商品有机肥应用补贴、秸秆还田等耕地质量建设的投资总额有1.8亿元,平均每亩需要投入434元。从技术保障来看,生态农业建设需要现代技术支撑与应用型农业科技研发推广滞后的现状存在矛盾。由于科研、教学、推广与生产需求相脱节,生态农业的诸多技术尚未成熟,急需典型性强、效益好、易推广的专项生态农业技术的普及和传统技术的挖掘和提高,包括秸秆还田技术、利用畜禽粪便生产有机肥技术、小麦水稻收获后的集中晾晒技术、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技术等。从土地稳定性来看,农业的弱势地位导致农业用地因规划频繁变更,容易被工商业或公共基础设施侵占。农业生产周期性较长,对土地的依赖性强。规模经营农户往往还没等到土地变成“熟地”就被收回了,配套建设的排涝、大棚等基础设施也常因此遭到损坏,既不利于土壤持续改良,又动摇了农民对农业投资的信心。

3.经营主体素质与生态农业要求不匹配

目前农业经营主体的整体素质不高,难以达到从事生态农业所需的理念、知识、技术等水平。他们在生产及销售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容易受到市场波动和政策调整的各种风险打击。部分地方政府、企业及农户的生态环保意识不强,掠夺式生产屡禁不止,看不到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食品开发的广阔市场前景。以特种农产品为例,效益高的农产品生产一哄而上,缺少长远规划,在对市场竞争估计不足的前提下,产品营销渠道不畅,价格变化频繁,成本居高不下,优质品牌效应及品质差异无从体现,经营收益大打折扣,经营信心因此动摇。缺少专业技术人员和一线劳动力的难题普遍出现。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现象严重,缺乏青壮年后备力量。各镇农业服务中心这样有正规编制的部门,也难以招收到对口农业大专院校的大中专毕业生。工作在农村一线的往往是“40、50”后技术人员,随着年龄的增长,因身体健康等原因纷纷转岗。在果蔬等农业产业园,采摘、施肥、打药等生产过程仍需要大量劳动力,经常会陷入“招工难”的局面。

4.扶持政策初衷与实施成效相背离

首先,省级层面主要出台导向性方针,多数措施以地方制定实施细则为主。因地区差异大,又以地方自行配套资金为主。有利的是更加符合地区实际,经济发展快的地区推广的快;不利的是对于经济条件较差又必须实施生态种植业的地区推进力度显得不足。加强统一标准的制定、加大省级财政支持力度,十分迫切。第二,已有政策或因时间演进效力降低,或因对实际状况了解不足而执行力减弱。例如,一些污染治理工程或生产经营工程往往由非农业部门下达,因缺乏对实际情况的深入把握,造成投资大而收效微的后果。如面源氮磷流失生态拦截工程项目投资可观,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万顷良田工程需要大块成片土地的整合,涉及宅基地、渔塘、工厂等搬迁整理,但复垦整理质量粗糙,很难作为农业使用。第三,还有些农户急需获得的政策尚未出台。例如,推动生态种植业后期营销过程的配套政策比较缺乏,有些优质农产品因营销不到位而出现滞销、亏本的现象,影响农户或企业生产的积极性。又如,大型农业机械的投入不足。农产品收获量大且收获期短,如果遭遇突变恶劣天气,无法及时收割存放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缺乏大型烘干设备和正规晾晒场所等问题依然突出。

三、太湖流域生态农业建设的推进措施加快太湖流域生态农业建设步伐,需要采取综合配套的政策措施。

1.建立生态农业长效投入机制

首先,要加大省市县(市)三级财政对苏南太湖流域生态农业的投入。地方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尽快形成生态农业建设资金的稳定来源。加大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农业的比重,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逐年提高。建设用地税费提高后新增收入主要用于生态农业建设。其次是加快制定农村金融整体改革方案,努力形成商业金融、合作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小额贷款组织互为补充、功能齐备的农村金融体系,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担保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生态农业建设的信贷投放。再次是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抓紧建立支农投资规划、计划衔接和部门信息沟通工作机制,完善投入管理办法,集中用于重点生态农业地区、生态农业重点项目,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要注重发挥政府资金的带动作用,引导工商企业、农民和社会各方面资金投入生态农业建设。加快农业投入立法进程,加强执法检查。

2.制定以环境保护为导向的生态农业补贴政策

首先,增加生态型农业生产资料的补贴。要逐步减少直至停止对苏南太湖流域地区化肥、农药和除草剂等农业生产资料生产厂商的政策性补贴,取消对农民购买化肥、农药和除草剂的农资补贴,增加农民购买化肥、农药和除草剂的货币成本。同时,对生产销售商品有机肥、生物农药、机械除草等农业生产资料生产厂商强化政策性补贴力度,并对农业经营者少用化肥、农药和除草剂而多用农家肥料、商品有机肥、生物农药和机械(或人工)除草的环保生产实行补贴,进行奖励。促使农业经营者进行环保生产和清洁经营,使苏南太湖流域地区过去遭受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起来,增加生态系统对气候的调节能力,使农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得到优化。另外,以有机肥料替代无机化肥、用生物农药和机械除草替代化学农药和化学除草,增加土壤的有机质成分,增加土地肥力,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其次,增加生态型农业产业的生产补贴。一是加大以水稻为主的粮油生产的补贴力度。在工业化、城市化超前发展的苏南太湖流域地区,由于水稻生产在保持自然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的特殊作用,其生态和社会功能在某种程度上已超越生产粮食的经济功能。因此,要统筹城乡规划和空间布局,建立永久性的水稻生产区域。依托商品粮基地强化基本粮田保护,建立稳定的生产规模和综合生产能力预期;建立标准化生产体系,推进无公害和绿色优质稻米生产。对于水稻种植面积增加和保有程度好的区域实行奖励,相反的给予惩罚。对于从事生态粮油生产(绿色、有机、无公害)的农业经营者给予更多的补贴和奖励。二是加大荒山丘陵地区以造林绿化为主的生态修复工程的补贴力度。对于进行丘陵山区农业开发的企业和农民,地方政府要在资金、技术、人力和土地使用等方面给予支持。三是加大“四沿”(沿江、沿湖、沿河、沿路)生态公益林种植区域和沿江、沿湖湿地保护区的补贴力度。在太湖流域水环境治理方案中,设立为禁种(禁止种植水稻、果蔬等)的区域,目前以每亩每年400~600元标准补贴农民,明显侵犯了农民的土地权益。必须建立沿江、沿湖、沿河、沿路生态公益林种植区域的公平合理的补贴制度,其补贴金额建议以上一年水稻产量的市场价格为依据。四是开发生态休闲观光农业,打造农业发展和旅游服务业新的亮点和经济增长点,重点是建设规模较大、功能较全的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基地,提高生态农业经济效益,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再次,增加生态型循环种植模式和耕作方式的补贴与奖励。一是重视传统生态农业种植方式借鉴与利用。苏南太湖流域地区有许多生态农业种植方式,如通过不同作物的间作套种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将农作物的根茎叶、秸秆、杂草、人畜粪便沤制肥田,将河、沟、渠中淤泥清理还田等,增加土壤有机质。要支持奖励农业企业和农业经营者加工利用上述废弃污染物用作有机肥还田“变废为宝”。要研究开发农作物废弃物收集、加工、运输、还田的一整套方法。二是推广应用现代生态循环种植模式。苏南太湖流域在现代农业建设过程中,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三大原则,初步建立了五种循环模式,即种养生态化模式、工业农业循环化模式、生活垃圾农业循环模式、蚯蚓生物处理循环模式和种养加沼气复合型循环模式。要强化资金技术的支持,通过进一步的试验、示范,加快推广应用步伐。最后,增加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补贴与奖励。对于农业废弃物应提高综合利用程度,通过机械方式或生物方式转化为有机质,一方面减少农业废弃物对水体环境和生活环境造成的污染,另一方面增加有机质的生产量,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如推进稻麦秸秆还田、以及蔬菜藤茬沤制还田,建设秸杆气化站或有机肥料生产企业,进一步加速相关农业废弃物的处理速度与处理能力,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和利用水平。特别是要多措并举积极推进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与综合利用,开展油菜、玉米等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与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与试验示范。加快引进和示范推广秸秆捡拾打捆机及配套的草捆装运机等,为秸秆后续利用(如:秸秆气化炉、造纸、发电、编织、制绳、菌菇养殖、饲料生产等)提供服务。积极探索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及综合利用的机制及措施。

3.减施化肥农药

从源头上控制污染,是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一环。大力减少化肥农药施用,推广有机肥和农药的替代品使用,应是今后生态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加强有机肥的推广应用,减少化肥面源污染。对使用商品有机肥的经营主体,增加地方政府的财政补贴力度。根据实际发展情况调节对商品有机肥生产原料供应商、生产企业和有机肥“零排放”农户的三方补贴。强化有机肥与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有机结合,与培植基地种植大户、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等有机结合,积极引导农民增施有机肥。加强农药污染源头控制,采用多项成熟的减少农药用量物化技术,辐射到村。严格控制高毒、高残化学农药用量,在流域范围内大力推广使用低毒、低残农药替代了高毒、高残农药。化学农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具有高效、速效、方便的特点,这些特点导致农业生产中对其过分依赖,结果是农业环境污染严重。建议取消目前的农药补贴,转向补贴推广绿色植保工程:如频振杀虫灯灭虫技术、性诱剂诱杀害虫技术、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等技术。大力推进专业化防治队伍建设,加大病虫统防统治力度。对连片50亩以上规模基地当年新添置防虫网、杀虫灯、性诱剂、诱虫板、穴盘育苗、养鱼网箱等先进生产设施。

4.培育生态农业经营主体

要积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大户三大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主体的壮大来提升生态农业生产经营水平,以主体的力量引领现代生态农业建设。三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具体身份来源主要涉及五大类,即“投资农业的企业家”、“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基层创业的大学生”、“农村种养能人”、“农村干部带头人”。但他们几类的个体特征、创业背景以及优势劣势却不尽相同,因此,在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中,应根据“分类指导”的原则,为上述五类群体提供与其相适应的创业条件,并且为他们提供针对性的扶持政策。首先,从长远发展角度看,要重点扶持“年富力强”的经营主体。“返乡农民工”和“大学生”是“年富力强”的农村创业者群体的代表,会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力军”,从长远看,应扶持这两类“年富力强”的经营者。尤其重点鼓励种养殖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投身农业,要在农业继续教育、农业科技项目立项、农业成果审定等方面,享受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科技人员同等待遇;对承包土地经营的,县级农业主管部门等优先提供担保支持,农村金融机构给予贷款利率优惠等。其次,从经济效益角度看,要大力扶持“强效辐射”的经营主体。由于在生产资本、管理经验等方面的优势,“企业家”是最有经济带动效应和辐射作用的经营主体。通常情况下,他们投资或开发的项目规模比较大、科技含量比较高、经济效益比较好,因而对周边农户或相关产业农户的带动效应比较大。因此,从现实经济效益角度看,政府应大力扶持这类经营主体从事生态农业生产,为他们提供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方面的便利,从土地、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引导他们成为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生态农业龙头企业。再次,从社会效益角度看,要积极扶持“土生土长”的经营主体。农村种养能人和农村干部带头人一般是来自于传统农户,大多是“土生土长”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他们的转型与发展不仅对现代农业发展,而且对农村社区的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常情况下,他们的经营规模和组织规模不是很大,但是他们的出现,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又可以维系一大批农业经营者的热情。因此,从社会效益角度看,政府应当特别关注这类“土生土长”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鼓励他们按产业布局,建立农业产业实用人才实训示范基地;鼓励他们组建能够吸纳分散小农的从事生态农业生产的合作社,并为他们提供包括信贷、技术、保险、土地等方面的政策扶持。

5.构筑生态农产品质量监督及流通体系

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既是生态农业的重要属性,也是保障农民利益的关键手段。各级财政每年统筹安排农产品质量管理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农产品质量监管、监测、追溯、宣传、培训及相关工作。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鼓励和引导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对农产品进行包装和标识。加强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和壮大农产品物流主体,建立现代型、多元化的农产品流通平台,提升生态农产品流通水平。大力推广“农超对接”和“农贸对接”等新型农产品供应链。促进城乡超市和企事业单位与农产品生产基地直接对接采购生态农产品,最大限度地减少中间环节。

作者:张玉庆徐曙东高珊曹明霞工作单位:江苏省农业产业发展研究中心

第三篇

1新疆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农业用水制约性显现

新疆农业用水占水资源总量的97%,从新疆水资源供给和需求的结构来看,2005-2010年,新疆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为10.74%,第一、二产业平均增速分别为9.08%和12.62%,第二产业比重迅速增加,占新疆地区总产值的比例从42.4%上升到47.7%。与此同时,新疆的第二产业用水比重也呈上升趋势,分别从2005年的2.07%到2010年的2.66%,且第一产业用水比例略有减少,第二产业与生活用水则略有增加,这与新疆“三化”发展速度一致(表1),随着新疆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业用水将会进一步下降。

2节水生态农业发展成就

新疆兵团自2001开始节水技术推广到目前为止,兵团节水灌溉面积已达73万hm2,新疆地方节水灌溉面积达100万hm2。建设无渗漏现代高效节水灌溉网络,田间以有压盐作用,而且最节水的膜下滴灌为主,逐步实现微灌化,输配水渠道管道化,河川径流水库化。加上膜下滴灌对耕作层的压盐作用,就会根治干旱地区农田的痼疾—盐化危害;节约的水扩大灌溉面积种树种草,建设绿洲高标准的防护林和田间林网,根治沙化;保持农田面积以维持生计,扩灌种草推行1∶1大比例的草田轮作,加快提高耕作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根治农田肥力退化,根治了土地沙化、荒漠化、盐渍化,为建设绿洲农林牧复合生态系统提供了前提[2]。

2.1节水生态农业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

由于绿洲农田几乎全部处于干旱地带,农田作物需要全生育期长年灌溉,农业总用水量达460亿m3,灌溉水占可利用水资源的比例达97%以上,新疆目前传统灌溉网灌溉水资源用量13500m3/hm2左右[2]。现新普遍采用膜滴灌模式,水资源用量只有4500m3/hm2左右。一般节水率都达到50%-60%左右。水的利用系数提高到0.52,提高了近50%。采用无渗漏灌溉网络后,全新疆0.03亿hm2灌溉面积节约总水量达到325亿m3。若推广应用现代节水灌溉技术,农业用水量可减少50%,把这部分节约的水用来在低产田地块上种植饲草或退耕还林还草,发展林果业和畜牧业,既可以农养牧,以牧促农,形成种地养地相结合的良性循环,又实现了从“粮—经”二元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结构的转变,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生态平衡。这样,一能增加农场职工收入。二能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更为重要的是能使农业内部种植结构更加优化合理,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走出一条快捷、有效、可行的新路。

2.2经济效益得到明显提高

常规灌溉的棉花平均产籽棉3450kg/hm2,采用膜下滴灌技术的棉花平均产籽棉4200kg/hm2-5250kg/hm2,平均增收约3450元/hm2。棉花是新疆兵团的主要种植作物,在棉花的生长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肥料、农药、灌溉用水及人工。采用膜下滴灌技术,在施肥方面:通过人为合理科学的调控肥料,在灌水过程中把肥料放入其中,在灌水过程中同时达到施肥的效用,与传统的施肥相比,可以节省肥料20%-25%左右。在农药喷撒方面:与常规灌溉相比,滴灌水的输送方式是采用管道进行运输,可以有效避免了病虫害通过水进行传播,除此以外,地膜附近较干燥,缺少病虫害生长的湿润环境,可以节省一些用于除草、杀虫等农药的使用,据统计,可以间接节省农药10%-20%[3]。在人工方面:采用膜下滴灌后,田间工作人员主要检测田间水量,定期进行灌溉,与常规灌溉工作相比,他们主要观测水量仪表,控制操作阀门,并且一些肥料、农药都可以通过膜下滴灌进行完成。田间工作有很大的减少,人工管理棉花面积也从过去的2-3hm2提高到7-8hm2。

2.3促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

新疆农业结构较为单一,结构性高耗水情况普遍存在。解决居民对粮食的基本需求,长期以来,灌溉农业基本上是以粮食及棉花为主的种植业。以2002年为例,农业种植比例中,粮食种植面积占作物种植总面积的43.43%,小麦、水稻的种植面又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59.59%,棉花种植比例40%。由于作物生育期的年耗水量,小麦在450mm-500mm,玉米的耗水量在600mm-700mm,水稻耗水量1000mm-1200mm,棉花耗水量900mm-1000mm[4],从农田水分利用效益分析,新疆农业处于一个结构性高耗水的状况,部分灌溉作物的生产成本与产出基本相抵,农业水资源的短缺问题更加突出。这就要求加快发展以“节水增效、保护生态”为核心的节水生态农业,大力提高有限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新疆地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非常有利于作物光合产物的积累,有利于农作物产量形成和产品品质的提高。新疆是我国棉花、糖料、水果等农产品主要生产基地。新疆地区还有约有0.08亿hm2未开发的在水源、耕作条件较好的河谷地带,可作为农牧民的基本生活保障田。通过大力发展节水生态农业,合理配置和开发土、肥、水、光、温等资源,综合运用科技手段,建立起农牧结合、粮经结合、发展名特优新农产品的节水生态农业结构,提高农田产出水平,减少旱灾威胁,走“节水致富”的良性发展道路,对促进新疆农业的多样化生产,发展出口创汇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2.4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膜下滴灌有效解决土壤盐碱问题,改善植棉区土壤环境,促进棉田的可持续利用。棉花的膜下滴灌容易使棉株的根系周围形成一个较低的盐区,能极大提高棉花幼苗的成活率。膜下滴灌由于是采用的深层渗漏,可以减少水分蒸发,防止土壤板结并且提高棉苗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由于减少了灌溉用水,增加了向河道下游的下泄水量,一些已经萎缩甚至干涸的湖泊重新恢复活力。同时,利用节余下来的水种植芨芨草、红柳等植物作为防风林,使周边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3不同区划节水生态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的选择

按照资源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区位条件等将其分为生态资源较丰富经济欠发达区、农牧业主产区、城郊经济发达区、绿洲边缘节水区和的近沙区等五个区划。每一个区划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各具特色。

3.1生态资源较丰富而经济欠发达区———生态资源开发模式

该区域主要包括新疆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喀什和和田地区,生态条件较好,属于偏远地区,区域经济以农业为主,其农业增加值占GDP的40%左右,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该区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生态资源尚未得到有效的利用和开发,区域的经济主要是效益较低的传统农业,以种植业为主要收益,并且农村区域内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极为缓慢,农牧民收入很难保证[5]。基于上述理由,该区域的节水生态农业现代化的重心是对生态资源的开发,通过开发当地生态资源来带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主要表现在重新对该区域的生态资源进行合理的定位,通过对当地资源环境的开发转化为节水生态农业的增长优势,从而促进现代农业的高效率发展,也其可采用生态标志型产品开发、生态旅游农业开发等生态农业综合开发等模式。该模式的做法:一是确定地域内的生态资源类的主导产品。主导产品要根据当地的经济、资源和区位等条件初步进行选择,然后要结合市场的导向,政府的扶持政策等方面,最终确定自己的主导产品。二是对生态标志性产品进行认证,保护产品的竞争优势。通过相关的认证部门对生态产品进行认证,既保护了产品不被模仿,又可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三是构建专业化的生态产品生产基地。通过对产品进行专业化生产,提高产品的规模效应,还能带动当地就业,最终生产出符合标准的生态产品,进而生产出富营养、多功能、多系列的安全食品,实现生态标志型产品的规模效益。如和田的红枣、青河的沙棘产品等已享誉全国。

3.2农牧业主产区———“农—林—牧—加”复合生态农业模式

该区域主要分布在新疆的伊犁地区、博尔塔拉州地区,农牧业较发达,形成了优势产业带和特色优势产品的基地,农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40%左右,工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60%左右,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这一地区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农副产品产品效益比较低,产品是深加工附加值不高,农牧民在增收方面不太容易,并且随着当地经济和人口压力的增长,对当地的土地资源有很大的压力。该区节水型生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路径是在继续发展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对这些产业进行生态化升级改造和产业化经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该分区采取的为“农—林—牧—加”复合生态运行模式:(1)以生态化的方式改造现有的比较发达的种植业。一是改善现有农田生态环境。利用滴灌节水技术对农田进行林网化改造,对区域内农田统一规划,铺设节水设备,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二是调整现有的种植业结构。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由传统的粮食类生产或者粮食、经济作物的二元生产结构调整为粮食、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三元结构,为区域内的畜牧业发展提供原料。三是实行林果、粮经立体生态套种的复合模式。依据作物不同的生长特征,在林果类前期的生长阶段进行套种粮食、经济作物等瓜果类。如在棉花地套种茴香,在果树中套种打瓜等,通过这些复合形式的套种,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获得更高的单位收益。(2)以生态化的方式改造现有较发达的畜牧业。一是实施林果—畜禽复合生态种养工程,在林地或果园内放养各种畜禽动物。放养畜禽应以野生取食为主,人工饲养为辅,以便达到生产出更为优质、安全的多种畜禽产品的目的。二是建立大型生态养殖场或养殖基地。其中,养殖应以畜禽动物养殖为主,辅以相应规模的饲料粮(草)生产基地,以此达到生产优质畜产品。同时,还应围绕基地来对农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和供给,积极引导产业集聚,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此外,还要通过对企业和农户全过程的生态化生产和销售,达到发展龙头企业和绿色品牌,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进程[6]。

3.3城郊经济发达区———都市型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该区域主要分布在昌吉州、乌鲁木齐地区,地区生产总值较高,城市化程度较高,农村人口较少,第二三产业较发达,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70%左右,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这一地区的农业和农村的功能和结构比较传统,农业投入大、劳动力成本高、产品无法满足都市的需要。该区节水型生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路径为都市型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该模式是充分利用城郊地域优势,结合高科技种植技术,多依靠生态农业科技园区的形式,集农业生产、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都市型生态农业发展模式。(1)根据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都市需要,围绕着生态功能来对农业生产的目标和功能定位进行调整。使服务于基本生活保障的低级农产品的农业生产转向服务于都市生活需求较高级别的农产品和服务的现代的、开放的农业生产。(2)用绿色健康的理念调整农业生产方式,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实现农业生产的无害化和全过程的清洁生产。(3)根据都市目前的休闲的需求,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全面建设生态村,使这些区域不仅成为生态产业发达的区域,提升居住和消费水平,成为人居环境优美的区域,以便吸引城市人到这里居住、生活和休闲。

3.4绿洲边缘的节水型生态农业现代化模式选择———生态恢复和治理模式

该区域主要分布在阿克苏地区,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生态系统脆弱,承载力有限,且地处偏远,经济不发达,主要以农业为主。该区由于环境因素,处于绿洲边缘,生态比较脆弱,农业生产受到一定影响,同时面临经济贫困的问题。因此,该区域在发展节水型生态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主要选择生态恢复和治理模式,通过引进生态恢复技术,重视生态环境的治理,保障农业生产,发展生态产业。主要是以自然保育、恢复为主,辅之以人工过程修复受损的生态功能。(1)通过建设灌排系统,引进优质牧草品种和科学确定载畜量等措施,以减少对天然草场的压力。与此同时,通过对一些沙地或天然草场进行改良,为牧业的发展提供更为优质的饲料,并在绿洲边缘的草场建立防护林,防治由于风沙对草地生态系统的侵害,造成草场的退化。(2)继续实施和加大退耕还林或退牧还草工程,在不适合耕种的耕地上种草或树,以便达到恢复生态系统的目的。主要有两种做法:一是采用草地围栏工程。用围栏把一些生态退化的草地固定起来,防止由于过度放牧造成草地的破坏,达到恢复草地生态系统的目的。二是采用轮放的方法放牧,避免由于过度放牧造成草场的超载,最终保障了区域草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3)以人工方式建设家庭生态牧场。这种模式是在绿洲边缘把散养放牧方式固定下来,建立家园,不在采用逐水草而居的生活,目前,在新疆牧业发达地区已经采用这种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以牧业为主,同时利用当地资源和人工种草的方式固定下来,适度发展基本的农业生产。这种模式通过人工的方式提高牧业的产量和利用率,保障了生态的可持续性。

3.5近沙区———沙区生态产业化模式

该区域主要分布在哈密地区,地处库姆塔格沙漠的近沙区,是绿洲和沙漠的过渡带,水资源较丰富,荒漠化、盐碱化较重,选择耐盐碱的植物建立乔灌草复合带,不仅利用了绿洲生产废水(农田排出的微咸水),有效防止了绿洲次生盐渍化侵蚀,还形成了巨大的绿洲生态屏障,改变了传统绿洲防护(农田防风林)格局,有巨大的生态效益。这一地区生态农业现代化路径为发展沙产业,形成独具特色的沙区生态产业化模式。该模式主要是立足当地的水土光热资源,充分应用科技手段,形成沙产业发展的“生态—产业—技术”模式。(1)建立荒漠生态保护区,发展荒漠生态旅游业;该模式的做法指一些具备开发农业生态旅游的资源的地区,根据各自的农业资源、农业生产条件和季节特点,充分考虑其区位条件合交通条件,对传统农业进行加工和包装,把农业生产、科技应用、艺术加工和旅客参与农事活动融为一体,利用原有的旅游景区和景点,扩大和增加观光农业项目,达到既发展了农业,又保护了环境的农业与旅游业合一的新型产业模式。如新疆兵团150团的驼铃梦坡荒漠生态旅游。(2)配合“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大造防风固沙林带,封滩育林育草,加大“绿色生态屏障”规模。(3)大力实施“白色革命”,推广温室技术,发展地膜粮食、棉花和温室大棚蔬菜瓜果等现代设施农业。(4)大力发展以中药材为主的沙产业。自从20世纪80年代,钱学森提出沙产业的构想,为我国防沙治沙提供了一个新的思维。沙漠也是一种资源,它的光、热等资源为一些如肉苁蓉、甘草、锁阳等中药材原料提供生长的空间。如新疆兵团149团建立人工种植滴灌梭梭肉苁蓉667hm2示范基地,接种肉苁蓉200hm2,目前已经有所成效,单产鲜肉苁蓉150kg/hm2—3000kg/hm2,产值在30000元/hm2—45000元/hm2,并且是一次播种多次寄生,一次寄生多次采割,经济效益可持续5—8年。在保护生态效益的同时农户又有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极大促进的近沙区节水生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4节水生态农业现代化发展保障措施

4.1节水生态农业与环境“一体化”政策节水生态农业与环境政策的“一体化原则”是指在制定农业政策时,将环境保护政策纳入其中,环境与农业发展综合决策。一体化的环境政策要求人们在制定和实施农业经济政策的早期就对环境问题加以考虑。由于一体化是一个双方过程,制定和实施环境政策时也应全面考虑它们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潜在影响,要求政策制定者按其政策对其他所有部门目标产生的影响进行充分考虑,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4.2政府应加强对节水生态农业的政策扶持,构建节水生态补偿机制在新疆绿洲发展节水生态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必然要加大对节水生态农业各方面的建设,如购买节水灌溉的设备和引进节水先进技术,这些都会加大新疆绿洲节水生态农业现代化的成本,最终会转嫁在农户身上。为了弥补农户在发展节水生态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损失,政府应该对节水生态农业提供扶持政策,建立生态补偿机制[7]。为此,要首先健全节水生态农业补偿投融资体制,既要坚持政府主导,努力增加公共财政对生态补偿的投入,又要积极引导社会各方参与,探索多渠道多形式的生态补偿方式,拓宽生态补偿市场化、社会化运作的路子,形成多方并举,合力推进。然后成立一个节水生态农业生态补偿资金的运营机制此外,遵循分类补偿原则,逐步完善农业生态补偿措施。

4.3水利政策法规建设制度是节水的重要保证。节水也成为新疆农田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新疆水行政主管部门积极配合自治区人大、自治区人民政府法制部门相继出台了一批有关水资源管理、河道管理、水土保持管理、渔业管理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规章。颁布实施了《关于大力加强水利建设的决定》、《自治区实施<水法>办法》、《自治区实施<水土保持法>办法》、《塔里木流域水资源管理条例》、《自治区河道管理条例》、《自治区水文管理暂行办法》、《自治区取水许可制度实施细则》、《自治区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实施暂行办法》、《自治区凿井管理暂行办法》、《自治区湖泊管理暂行办法》、《自治区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自治区水土保持防治费和水土流失费征收使用管理暂行规定》、《全疆农业节水灌溉项目管理办法》、《自治区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自治区水利工程价格核算办法》等细则办法,初步形成了水利法规政策体系。为开展大规模节水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4.4不断深化水权、水价改革水权明晰,节水才能有积极性,建立水权市场,规范水价管理秩序,使灌溉水价达到供水成本的70%。近两年在天山南北推广的“供水到户”,增强了每一位农民的节水意识。改变过去水管站供水到村(连),按用水总量收费,喝“大锅水”,浇地不管多少,最后按地平均的作法。

作者:张红丽1方宾伟1郭永奇2工作单位:1.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农业现代化研究所2.南阳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