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源净化规模养殖安全措施

时间:2022-09-06 04:56:24

种源净化规模养殖安全措施

当前,不同疫病的流行仍是我国家禽规模化养殖面对的最大问题。虽然我国养殖业者都知道在合理有效地使用多种疫苗的同时,还必须做好养殖场的生物安全,但对生物安全的内涵却并没有真正理解,更没有切实的措施实现有效的生物安全。一些规模化鸡场认为只要做好隔离消毒、全进全出就是做好生物安全,但这远远不够。在过去多年里,许多鸡场忽视了阻断垂直传播性疫病在生物安全中的关键作用,即忽视了雏鸡来源的种鸡场对垂直传播性病原体的感染状态的监控,而预防和阻断种鸡来源,这恰恰是生物安全的最基本核心措施。

现代不同类型的养鸡业都分别有原祖代—曾祖代—祖代—父母代—商品代的繁育生产链。上一代携带的可经种蛋垂直传播的疫病很可能传给下一代的雏鸡。有多种疫病能够通过种蛋垂直传播,如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症病毒(REV)、禽白血病病毒(ALV)、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CAV)、鸡呼肠孤病毒(ARV)、禽脑脊髓炎病毒(AEV)、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EDS76)、沙门氏菌、支原体等,被这些病原微生物感染的雏鸡除了会发生各自特异的病症如肿瘤、贫血病、关节炎、脑脊髓炎、鸡白痢等外,很多还会诱发严重的免疫抑制,从而引起其他继发性病毒或细菌性疾病或多重感染。重要的问题是,这些经种蛋垂直传播的疫病的感染率往往会逐代放大。这是因为蛋传病毒或细菌不仅在雏鸡出壳后就可能排毒,而且在刚出壳的雏鸡间特别容易发生横向感染,这种横向感染在孵化厅及运输箱中很容易发生。有报道表明,在装有80~100只初生雏鸡的运输箱中,如果有1只雏鸡已经垂直感染ALV并排毒,在24~48h内可使同一运输箱内30%的其它雏鸡被感染。而且,一些病毒和细菌在鸡的不同年龄都有很强的横向传播能力,如CAV、ARV和沙门氏菌等,导致这些病原微生物逐代放大的比例大大提高,从而加快了在鸡群中的蔓延速度和程度。因此,如果只认真做好“全进全出”、彻底清洗和消毒鸡舍、严禁外来人员和物品的进入、对进入鸡场的人员和车辆物品严格消毒等物理性的可见生物安全,而忽视对污染某种垂直传播性病原雏鸡的监控和检疫,这种生物安全是很不完整的。显然,养殖业的生物安全应从源头做起,要把种源净化当做是养殖业生物安全中最基本核心措施。

在过去20年中,禽白血病特别是J亚群ALV(ALV-J)诱发的肿瘤/血管瘤给我国不同类型的养鸡业都曾带来了重大经济损失。即使现在,在某些蛋用型鸡群和黄羽肉用型鸡群中禽白血病仍然不断发生,并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特别是对商品代蛋鸡。这是一种典型的主要由感染ALV的种鸡场带来的经种蛋-雏鸡感染的垂直传播性疫病。近两年来,大多数鸡场都认识到了白血病的传染途径,不论是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还是鸡场本身都开始高度重视种源的净化,禽白血病的发病率显著下降。北京德青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拥有全国最大的规模化、自动化养殖场,鸡场对常规物理性的可见生物安全措施一直非常严格。但是在2009年前,连续多批商品代蛋鸡发生肿瘤/血管瘤。从2009年下半年起,要求商品代雏鸡供应商种鸡公司允许该公司亲自采集并检测血清ALV抗体,坚持仅从ALV-J抗体阴性的父母代鸡场引进商品代雏鸡。

两年多的生产实践证明,只要从ALV-J净化的种鸡场引进商品代雏鸡,再配合相应的鸡舍清洁、消毒、隔离措施,就能有效预防商品代蛋鸡的肿瘤/血管瘤发生。该公司的鸡场养殖条件和其他管理措施都没有改变,仅仅采取了严格的净化种源这一项措施,就完全控制了该病的影响。不仅禽白血病得到控制了,由ALV感染诱发的鸡群免疫功能下降带来的其他疫病也大大减少。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经验,也是一个典型的实例,充分证明了选择和净化种源是控制该病的最重要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