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化时代高校辅修专业教育改革路径

时间:2022-10-29 10:00:44

数智化时代高校辅修专业教育改革路径

摘要:随着数智化时代的到来,社会经济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辅修专业教育承担着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为适应时代需求,提出数智化时代辅修专业教育实践要从教学管理模式、教学空间变革、教学资源与平台、教学保障支持体系等四个维度实现路径创新。

关键词:数智时代;辅修专业;教育改革

现代社会数字化对于人才的主旨要求是大数据的处理与应用能力,智能化的主旨要求是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的素质与能力。数智化即是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融合。用友软件董事长王文京认为:企业数智化是指企业运用新一代的数字与智能化技术,改造企业,创新发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实现更优的经营效益的过程。四川理工大学肖兴政等人指出,人工智能是数字化的最终形态。数字经济的红利逐渐呈现,数智化是国家的战略方向,数智经济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与之相伴的业务跨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快速的技术迭代等带来的不确定性,正成为企业面临的新常态[1]。从国际到国内、从宏观到微观数智时代带来的一系列变革,必然会给人才培养模式带来深刻变革,高校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则时不我待。

一、数智化时代辅修专业发展的再认识

(一)国家政策持续支持辅修专业发展

从国际教育发展趋势来看,在跨学科人才的培养方面,是由美国高等教育最早推进实施的,鼓励开设文理交叉、理工交叉的综合性质课程。为了适应发展的知识化与智能化的要求,英国接连发表了《高等教育的框架》和《2l世纪的教育和训练》的白皮书。白皮书指出,高等教育要推动实现两个转变:一是从传统的注重人文教育向重视现代科技教育理念转变;二是从专业人才培养向综合、跨学科的教育模式转变。辅修教育作为本科教育的一部分,应该发展跨学科、复合型的教育模式,突破本学科的思维定式,培养学生创新的思维[2]。我国高校辅修专业的发展从探索到创新是一个持续推进的过程。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方针,首次提出了双学位的概念。随后教育部先后多次颁发相关规定或意见,从政策、制度层面为辅修专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如1998年《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2012年颁布《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二十五年规划》、《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等,从政策层面持续鼓励高校创新教学组织模式,鼓励培养跨学科、跨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特别是2019年7月9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了《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管理办法》(学位〔2019〕20号),其中第十四条规定“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普通高等学校,可向本校符合学位授予标准的全日制本科毕业生授予辅修学士学位”。这标志着我国的辅修学士学位教育在历经三十余年发展后正式获得了国家承认。在推动本科教育模式深化改革过程中,高校要想打破学科边界,打通学科壁垒,培养具有创新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辅修专业教育仍是首选的教育模式。辅修专业教育的发展是教育体制完善的重要方面,是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对复合型数智人才培养需求的必然选择[3]。

(二)数智时代复合型人才需求新变革

企业的数智化转型势在必行。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水平要取决于企业内部各组织单元的绩效水平,而每一个组织单元的绩效水平又是由其员工个人的业绩来支撑,而个人的绩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员工的能力高低,而每名员工个人能力与人才培养水平息息相关。数智时代企业要实现转型,将对复合型人才需求更加旺盛且急迫,亦为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带来新的变革[4]。人才培育周期要适应市场需求周期。数智化时代,人才是支撑企业实现转型的关键要素,横跨业务和技术领域的人才市场供给的周期如何与企业需求相适应,是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面临的新挑战。人才培养模式要满足数智化人才需求。在数字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习惯于“自由探索”的学习方式,他们愿意在尝试中、摸索中学习新东西。这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出了新要求。人才培养的能力要与数智时代相匹配。数智时代培养的人可定位于数字化的领导者、数字化应用人才和数字化专业人才三个层面。与之相匹配的数智化能力要包括有数据意识、懂数据处理的数字化思维能力,能够应用数据辅助自身工作的数据应用能力,懂智能化工具或平台使用的技术应用能力等。人才培养能力的复合化,为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目标。

(三)辅修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差强人意

辅修专业设置的主要目标是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辅修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界定问题,是高校不可回避的一个关键问题。从质量的基本内涵出发,人才培养质量内涵的界定有四个维度: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是辅修学士学位教育的引领者,辅修学士学位教育必须满足国家发展的需要,符合政府有关教学管理等方面的要求;高校是辅修学士学位教育的实施者,高校的辅修学士学位教学质量要与符合其办学目标、教学要求质量标准;学生是辅修学士学位教育的接受者,辅修学士学位教学活动质量从短期、长期发展两个维度要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要求,要满足学生学术兴趣,要有助于提升就业能力;用人单位是辅修学士学位教育质量的检验者,辅修学士学位教学活动质量与满足社会用人单位对人才要求的程度相关联。辅修教育经过30余年的发展,其人才培养质量又如何呢?辅修专业教育的发展在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标准偏差。对标国家本科专业教学质量标准,开设辅修学士学位的专业,在培养规格、师资队伍、教学条件、质量保障等方面,与同名主修专业仍有较大差距。二是质量偏差。从高校本身来看,辅修专业教育的教学组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标准与同名主修专业标准不一,课程安排相对集中,课容量较大,前导课程基础不够,其他实践教学环节多有缺失,教师激励机制不健全,辅修专业教学改革动力不足、主动性不强等,导致辅修专业教育质量难如所愿。三是认识偏差。学生对辅修专业的选择往往基于短期的利益获取,存在着一定的短视认知。基于辅修专业教学大多安排在晚上或周末的现实情况,在面对学习任务重、时间紧、压力大等困难时,学生多数以顺利通过考试,能拿到应修读相应学分为目标,对有用的知识不求理解、不愿深究,多停留于表面。用人单位招聘辅修专业高校毕业生时,对其知识、能力的要求于同名主修专业的毕业生是同一标准的,但事实上,辅修专业学生知识体系、知识掌握程度、专业能力很难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5]。

二、数智化时代辅修专业教育实践的路径创新

2017年9月8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人民日报》撰文《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深化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掀起“课堂革命”的高潮,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018年10月,“新时代高等教育40条”明确提出,“推动课堂教学革命”、“重塑教育教学形态”、“课堂革命”的号召,意味着以“教师、教材、教室、理论”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范式转型。2019年10月,教育部了《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各高校应着力打造线上、线上线下混合形式的“金课”,杜绝“水课”,开展基于“互联网+教育”形式,倡导智能教育,推动课堂教学革命[6]。辅修教育制度是深化教育改革,调整专业结构的一种重要举措,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面对数智化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面对本科人才培养的质量革命,开展辅修教育的各高校,务必根据时代的新要求,制定适合学生特点的,具备可行性的辅修教育教学模式,以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一)教学管理模式创新

辅修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教学管理模式创新是起点。关于辅修专业教育,目前的主流模式是主修/辅修专业并行模式,辅修学生在修读本专业的同时,修读其他专业作为辅修专业。修满主修专业及辅修专业规定的学分,即可取得辅修专业毕业资格。这种模式的教学安排多选在课余时间,学生学业压力大,课程教学标准普遍低于同名主修专业,结果是辅修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预期目标难以实现。信息技术进步在带来社会的变革的同时,带动着各行业的管理模式的变革。我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要“构建智慧学习支持环境”。信息技术将赋能教学管理模式的变革。辅修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可采取以下两种模式:一是推行完全学分制模式。完全学分制改革的推进对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要求较高,以完全学分制为基础,不再传统地分为主、辅修专业,改革学分制、完善选课制,将主辅修有机地结合起来,打破传统的“以主修专业为主,辅修专业为辅”的传统理念,将辅修制度与正常的教学体系有机融合,采用弹性的机制使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这一方面可增强时间效率,正常教学时间内同时完成主辅修专业学习,克服了挤占学生课余时间的困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留有充足时间;另一方面教学质量效果有保障,主辅修学生同一课堂完成专业学习,同一标准进行评价,可促进辅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7]。二是推行跨校辅修模式。信息技术的发展,智慧教学平台的搭建,可打破学校的边界,通过合作办学,整合资源,发挥各自的平台优势、师资优势、课程优势、实验教学资源优势甚至是校园文化优势,学生辅修专业的选择面大,并延伸专业成长的空间。

(二)课堂教学空间创新

辅修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课堂教学空间创新是环境保障。辅修专业的“课堂革命”,教学空间是载体,为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依托信息技术可赋能传统“教室”的空间改造,探索灵活、智能的学习支持环境的变革,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新动能。通过打造新型的智能化教学空间,一是可实现时间拓展,虚实结合,增强学生学习体验感,如构建立体化的学习场景,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交互体验;二是实现功能拓展、高互动的教学空间,功能将更丰富、更综合,如通过多屏交互技术,促进师生、生生之间分享与交流。通过教学空间的创新,在推动新技术与教学方法融合的同时,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支持个体学习和个性化发展;可增强教学体验感,促进教学模式的改革;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教学效果的实时评价[8]。

(三)教学平台与资源创新

辅修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教学平台与教学资源的重组、重构是资源保障。推动构建教学共同体,有两层含义:一是构建“校际教学实践共同体”,充分利用线上学习资源与平台,打破校与校之间的壁垒,加强校际合作,共享教育资源,灵活采用跨校、跨学院、跨专业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既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也可以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二是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以网络学习平台为基础,实现“泛在学习”,师生共享知识、情感,打造互教互学的“交互式”师生共同体教学模式。构建专业共建共享联盟。拓展教学平台,加强校企合作,组成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内容。推进虚拟工厂等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和应用,实施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模式[9]。

(四)教学保障支持体系创新

辅修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教学保障支持体系的完善与重构是制度保障。一是特色赋能,即“教什么”的问题。科学设计符合时代特点的辅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是实施辅修专业教育的重要一环,方案要能够保障主修专业知识体系的完备,也要能够保证学生有足够精力进行专业辅修。辅修专业教育有着主体多样性、教育需求复杂性的特点,重在两个/多个专业的整体融合,而不是简单的机械拼接。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构建,着重拓宽专业口径,实现学科交叉,实现差异化的人才培养。探索分段式教学模式,形成个性化培养方案,突出专业知识教育与跨学科知识教育进行有效整合。丰富课程资源,增加课程配置的灵活性,重视课程的特色性、实用性及实践性。二是技术赋能,即“怎么教”的问题。建立主辅修统一的管理平台,探索有限开放的招生制度,建立多维的教育空间等。考虑跨学科特点,推广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等教学模式,以培养训练学生基于问题学习的能力为课题研究改革重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鼓励师生互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增强学生创新能力。三是监控赋能,即“教得怎么样”的问题。构建多元化辅修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从专业定位、资源的构建、教学管理规范等多层面制定标准、规范流程、构建辅修专业质量监控体系,力争做到有监督、有反馈,确保教学质量,为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制度保障。如研究完善辅修专业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师资队伍建设制度、学生管理机制等[7]。

参考文献:

[1]张立军.数智化时代企业人才培养新模式[J].人力资源,2020(14):26-31.

[2]关宁.高校外语辅修专业管理模式研究[J].黑龙江教育,2019(12):80-81.

[3]王玉刚.辅修学士学位教学质量的主要问题及提升路径[J].高教论坛,2019(12):67-70.

[4]肖兴政,冉景亮,龙承春.人工智能对人力资源的影响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18(6):37-51.

[5]白雪晴,田晓红.本科生学习辅修或双学位专业的状况分析:以东北石油大学为例[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0(5):33-55.

[6]陈宝生.吹响了“课堂革命”的号角[N].人民日报,2017-09-24(01).

[7]朱科蓉.完全学分制背景下全面实施主辅修制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8(8):13-15.

[8]李晓文,叶伟剑.课堂教学范式转型的空间之维:论大学教学空间变革[J].江苏高教,2020(1):88-93.

[9]王云凤,张跃东.职业院校“课堂革命”的策略与方法[J].中国职技术教育,2020(8):72-75.

作者:王月 单位:辽宁对外经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