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幼教素质应对方式与幼儿问题行为的研究

时间:2022-04-12 11:40:00

导语:小议幼教素质应对方式与幼儿问题行为的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小议幼教素质应对方式与幼儿问题行为的研究

论文关键词:教师素质;应对方式;幼儿问题行为

论文摘要:目的筛查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为幼儿教师完善其教育实践提供心理学依据。方法选取沧州第二幼儿园100名教师和230名幼儿进行问卷调查,用SPSS12.0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论幼儿问题行为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教师素质中的情绪因子和应对方式中的解决问题方式与幼儿的问题行为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合理化方式与幼儿的问题行为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进入21世纪以来,提高新世纪幼儿教育工作质量,是当前幼教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课题和紧迫实践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一些新问题的出现,幼儿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目前,我国对于幼儿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研究多集中在家庭因素,关于教师对幼Jbt~,理健康影响的定量研究则很少。本研究采用访谈法和问卷法对幼儿问题行为与教师素质应对方式的关系进行了定量的筛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沧州市第二幼儿园的教师和幼儿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幼儿教师1130名,对他们自身素质、应对方式和所教幼儿的问题行为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共调查在园幼儿230名,男女各半,年龄范围2岁半一6岁,(均以有效回收问卷为准)。

1.2应用的测量工具

(1)Conners儿童问题行为问卷(教师用量表):1978年修改版,共2:B个条目,归纳为四个因子:品行问题、多动、不注意、多动指数,包括了儿童在学校中常见的心理问题。此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已通过检验。

(2)自编教师素质问卷:共2:8题,包括三个因子,因子1:教育观,共7个项目,主要反映教师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关注程度;因子2:教育方式,共14个项目,主要反映教师对幼儿的态度和教学方式;因子3:情绪,共7个项目,主要反映教师的情绪稳定性。整个问卷采用3个等级记分,得分越高素质越好。

问卷各项目的分半信度是0.513,根据斯皮尔曼——布郎公式,计算出整个测验的信度为r:0.84(p<0.01)。

(3)肖计划等编写的《教师应对方式问卷》:共62个条目,归纳为退避、幻想、自责、求助、合理化和解决问题六个因子。重测相关系数分别为:0.72;0.62;0.69;0.72;0.67;0.72。

1.3统计分析

对问卷调查结果用统计软件SPSS12.0进行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

2结论

2.1幼儿问题行为的性别差异分析

T检验结果显示,幼儿问题行为的四个因子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的问题行为显著地比女生严重。(见表1)

2.2幼儿问题行为的年龄差异

方差分析表明,幼儿的问题行为的四个因子都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表现为:年龄越小问题行为越严重。(见表2)2.3教师的情绪和应对方式对幼儿问题行为的影响(见表3)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幼儿的品行问题和教师素质中的情绪因子存在很显著的负相关;多动症状与教师的情绪有很显著的负相关、与教师应对方式中的解决问题方式有显著的负相关、与合理化方式有显著的正相关;与其他的因子相关不显著。

3讨论

研究表明:

(1)幼儿的问题行为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孩的问题行为比女孩严重。这可能是由于性格的性别差异和家庭教育的性别差异造成的。一方面由于生理条件的差异男孩有着活泼好动的天性,另一方面在传统观念中男孩应该具有男子汉气概;女孩应该乖巧听话。这种观念反映到家庭教育中,导致男孩和女孩问题行为出现显著差异。因此,在幼儿教育中要多关注男孩问题行为的矫正。

(2)幼儿的问题行为随年龄增长呈现减少趋势。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有了一定的是非判断能力,集体生活、与同伴的交往以及教师的教育,所有这些因素的影响,导致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问题行为有所缓解。所以,对存在问题行为的幼儿,不能认为不可救药,采取歧视态度,要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帮助其改正。

(3)教师的情绪对幼儿的品行问题和多动行为有显著影响。教师解决问题的应对方式对幼儿的问题行为存在负相关;合理化的应对方式与幼儿的问题行为存在正相关。教师的情感表达会直接感染幼儿,教师的情绪变化,无论是欢乐还是忧伤、欣慰还是愤怒,都会直接影响幼儿的个性特征的形成和发展。所以,教师要学会适当地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情绪稳定,让幼儿读懂教师的情绪。应对方式是一种缓解情绪紧张、维持心理平衡、调节行为表现使之符合外界要求的方法和手段。‘解决问题”是一种比较成熟的应对方式,能够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工作和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困难,表现出比较稳定的人格特征和应对方式。“合理化”这类应对方式集成熟与不成熟的应对方式于一体,在应对行为上表现出一种矛盾的心态和两面性的人格特点,是一种不健康的表现,这种不稳定的人格特征也会影响幼儿的行为。所以,为了教师和幼儿的心理健康,要加强幼儿教师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