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业大学的文化建设论文

时间:2022-07-19 06:42:00

西北农业大学的文化建设论文

摘要: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突出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极端重要性,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了全面部署。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注重继承传统、立足现实、凸显特色,不断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凝练大学精神,培育创新人才,为引领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推进社会文化进步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关键词:文化建设;大学精神;创新文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一、引言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要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十七大报告中突出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极端重要性,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了全面部署。这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当今时展趋势和我国文化发展方位的科学把握,体现了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高度文化自觉。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文化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标志。加强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客观要求。教育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文化以教育的方式世代绵延、生生不息;教育以文化的指引不断前进、持续发展。大学,作为一种功能独特的文化机构,注定要承载神圣的文化使命。面对各种文化思想相互激荡的大潮,面对社会文化生活多样活跃的态势,面对人民群众日益旺盛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全社会求知求乐求美的强烈愿望,大学如何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二、大学精神及大学精神衰微的原因

文化的核心在于精神。随着时代的变迁,任何物化的东西都会消逝,只有精神的力量是永恒的,精神支撑人类追寻幸福、自由、文明,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对经济的发展最终是为了满足精神的需要,充实人内心的世界。人需要精神,大学更需要精神。古代大学是哲学思维的场所,中世纪大学是传播人文知识和道德真理的圣殿,如今,大学虽然走出“象牙塔”,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服务社会的重要力量,但真、善、美仍然是大学永恒的追求。“大学围墙淡出,但大学精神永存”。

大学精神是指大学以拟人格化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气质,是在校园传统文化基础上,通过校园文化主体的实践活动并经过历史的积淀、选择、凝聚、发展而形成的,是校园精神文化体系中高度成熟并业已被全校师生员工一致认同的主体精神文化。

从哲学层面看,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理想目标、精神信念、价值取向的理性汇聚,是学校办学理念、育人方针、学术追求、管理模式的哲学抽象;从文化学的层面看,大学精神是校园精神文化的最高境界,统领校园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是大学的灵魂、理想之所在,内涵批判精神、创新精神、求真精神、研究精神等;从教育学的层面看,大学精神内化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大学教师的文化素养、大学校长的文化自觉意识,折射出的独特感染力、凝聚力、约束力和辐射力,极大地影响着校园人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品格行为等的养成;从历史的角度看,大学精神不是一朝一夕铸就的,它是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历史中积淀、选择、凝聚、发展而成的,是大学主体进行价值判断、价值取向和价值认同的自然结果;从社会的角度看,大学精神是大学尊严和价值得以实现的支撑,是大学文化格调、文化品位的本源,社会公众对一所大学的认同从根本上来说是对一所大学办学理念、管理模式、办学成效以及其对社会影响力的肯定,而这些无不以大学精神为基础和引领。所以说,大学精神“具有相对于政治组织体制而言的独立性,相对于意识形态而言的自由性,相对于组织化社会自我确认特性而言的批判性,相对于重视功利的社会习性而言的创造性与传授知识的超脱性,相对于社会分工专门定势而言的包容性”。

然而,当大学走出象牙塔,越来越走近社会政治、经济舞台时,在与世俗、功利的较量中,大学精神却逐渐衰微了,主要表现为:

1.人文精神失落。人文精神是蕴含在人文科学之中的普遍价值观念,是对人类生存意义的拷问,是对人类存在价值的肯定,是对人性自由的释放,是对人类权利的维护,是对至善、至美精神境界的追求。人文精神体现了一种对人的存在、发展的生命意义的终极关怀。人们常常用“有知识,没文化;有技能,没素质”来评价当代的大学生,归根到底是由于我们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塑造。

2.办学功利化。高等教育要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是现代大学的一大职能,但是大学不能跟着市场走,市场经济的过多介入,必然导致大学产生急功近利的倾向。大学要体现出一定的文化格调和文化品位,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大学要创造新的人类文明就要为了真理而追求真理,追求真理本身就是目的,因此它天然地反对功利,与社会即时的、功利的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3.学术世俗化。一个民主、文明、公正的社会不能没有一个相对独立的、享有一定学术自由的、不屈从于任何外在权威并能够摆脱任何外在诱惑的精神气质的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的存在。否则,社会创新和发展的动力就会受到削弱,社会就会流于鄙俗,成为人欲横流、精神颓废和理想黯淡的名利场。而在世俗文化的冲击下,抄袭、剽窃等学术腐败现象却使大学陷入了诚信危机之中。

4.校园文化庸俗化。在社会体制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冲击下,没有大学精神的支撑和引领,校园人的价值选择显得无所适从。快餐文化、速食主义、拜金享乐、唯西方为上代表了一部分大学生的心态和行为模式。

5.发展趋同化。一所大学的精神同这所大学独特的历史、地理、文化环境有密切关联,是国家意志、社会趋势与学人精神相互融合的结晶。这就注定大学精神具有浓厚的独特性,因此才能彰显出一所大学的形象、特色、风格和水准。譬如我们常听到的“北大之创新,清华之严谨,南开之笃实,浙大之坚韧”,便是人们对于这些国内著名学府所特有的精神概括。而现今我国诸多高校的发展有趋同化的现象,没有独特的大学精神为引领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大学精神

大学以其博大、精深、理想、价值、智慧等精神特质超越了世俗的功利物欲,捍卫着人类的理想信仰。大学是人类文明的精神家园,不断地凝练大学精神,才能固守好我们的精神家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坐落于我国的农业硅谷——部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杨凌,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由教育部与农业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和陕西省共建,是我国目前农、林、水学科最为完备的高等农业院校。学校现为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也是全国设有研究生院的56所高校之一。经过70多年的历史沉淀和积累,学校秉承了“诚朴勇毅”的校训精神,结合新时代“热爱杨凌、扎根基层、无私奉献”的杨凌精神,围绕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特色,不断凝练大学精神,培育创新人才,推进学校的纵深发展。

(一)继承传统——大学精神的积淀和延续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我国西北地区现代高等农业教育的发源地。在“建设西北”、“开发西北”的呼声中,由著名爱国人士于右任先生、杨虎城将军于1934年选址中国农耕文明的发祥地——杨陵,创办了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1999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同处杨凌的原西北农业大学、西北林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陕西省农业科学院、陕西省林业科学院、陕西省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等7所科教单位合并组建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与关怀。、、乔石、朱镕基、李瑞环、吴邦国、、贾庆林、曾庆红、黄菊、吴官正、李长春、回良玉、吴仪、陈至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来校视察,李岚清曾6次抵校视察,对学校改革、建设与发展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特别是2004年4月1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视察学校并与专家、教授座谈,提出学校“要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任务,求真务实,顽强拼搏,竭诚奉献,开拓创新,攀登农业科技高峰,为促进农业的发展,为实现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使全校师生深受鼓舞。

建校73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农为本,强农富民,以推进我国旱区农业发展为己任,在西北大地谱写了一曲曲“教稼之歌”。学校在长期的发展中,积淀形成了“民为国本,食为民天;树德务滋,树基务坚”的优良传统。一代代师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成长,秉承“诚朴勇毅”之校训精神,心怀社稷,情系苍生,行当代“教民稼穑”之为,使学校的优良传统得到了继承和延续、发扬和广大。

(二)彰显特色——大学精神的独特亮点

长期以来,农业高校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由于人才的培养模式陈旧、专业划分过细、课程结构单一等问题,使得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多数是“窄深型”的专才,这样的人才知识面和实践视野狭窄、基础薄弱、适应性差,与市场经济和现代农业发展的节奏不协调。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的是基础厚实、专业面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具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的人才。因此,学校在教学改革中努力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将教学、科研和产业三要素优势互补、紧密结合,形成更大的教育系统——产学研一体化的教育系统,将“深窄专家型”培养目标变革为“广适通才型”培养目标,重视人才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的提高,培养全面发展的“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普适型农业科学研究人才、农业工程技术人才、农业经营管理人才和其他各类人才。

产学研紧密结合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73年一脉相承的鲜明办学特色。学校植根于中国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以服务旱区农业为己任,实现了“教学、科研、推广有机互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协调发展”的良性发展机制。在产学研紧密结合办学思想的统领下,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深入开展,使大学精神彰显出独特的风貌。学校合并组建后,在教育观念上转变了教育人才观,树立以人为本理念,按照“厚基础、强实践、重创新”的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转变教育质量观,树立全面素质教育理念,推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在办学思路上,坚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建立厚基础、宽口径、强专业、重实践、多层次的培养体系,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国家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学校坚持以“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为宗旨,形成了以产学研紧密结合为特色,以科技支农、科技下乡为主体,以文化教育下乡为辅助,以“绿色营精神”为支柱,以“博士+硕士+本科”模式组队的社会实践新格局,通过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升了社会服务功能,增强了学生“学农、爱农、扶农”意识。

(三)凝练杨凌精神——大学精神的进一步深化

2007年4月18日,荣获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著名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友李振声重返母校,为广大师生作了题为《学习•实践•创新》的报告。作为曾在杨凌工作生活31年的老一辈科学家,李振声院士深情回忆了几代知识分子扎根杨凌为祖国农业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提出要认真总结“杨凌精神”,并欣然题词“杨凌精神代代相传”与师生共勉,其情之切,其意之深,令人感动,发人深思。“热爱农业,扎根基层,艰苦奋斗,做出贡献”的“杨凌精神”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广大师生的热烈响应,一场“向李振声院士学习,发扬杨凌精神”的活动在全校范围迅速展开。广大师生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对杨凌精神做出了最好的诠释,使大学精神得到进一步的深化。

建校73年来,学校始终紧扣“三农”发展的主题,坚持走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道路。广大师生始终坚持“民为国本,食为民天”的信念,心怀社稷,情系苍生,承远古农神后稷之志,行当代“教民稼穑”之为,以推进旱区农业发展为己任,为我国农业及农业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高度重视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需要的地方施展才华、建功立业。自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实施以来,学校连续四年报名和录取人数均位于陕西省高校之首,并且学校毕业生以其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吃苦耐劳的品质获得了地方干部群众的认可,涌现出各级先进典型20多人。

(四)培育创新文化——大学精神的发扬光大

“会中外学术有容乃大,凝古今正气无欲则刚。”大学是坚持人类道德风尚、文化希望、科学理想之价值使命的重要场所,再也没有其他社会机构能够取代大学而承担探求真理、弘扬正气的文化重任了。正如有人所言:大学不仅应该是人类智慧的大脑,人类思想感情的宝库,还应该是人类照亮黑暗、驱逐愚昧的良知和火把,是反映时代的脉搏和人间喷薄而出的浩然正气,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胆识、勇气、志向和智慧。因此,学校着力构筑创新理念的精神文化,大力弘扬四种精神:一是崇尚学术,探索真理;二是大胆质疑,敢于批判;三是追求个性,求新求异;四是勇于尝试,勤于实践。学校以创新教育观贯穿校园文化建设的始终,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独立创新、批判求真精神,使大学精神得以发扬光大。

为鼓励和激发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学校专门成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指导委员会,设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以项目方式支持大学生参与课外科技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科技创新的热情。为充分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学校构建了三大类实践教学平台,一是打破二级学科界限,根据学科相近原则构建了9个校级实验教学中心和38个院级教学实验室;二是与国家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入区企业结合,构建区域化实践教学平台;三是以技术服务为纽带,在杨凌区外分层次、分区域,按专业特点建立校企合作基地,搭建校外实践教学平台。通过这三类实践教学基地,使学生在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和综合生产实践三个层次上得到系统训练,激发了学生勇攀科学高峰的斗志,充分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五)引领社会前进——大学精神的升华

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转型,社会生产力的每一次进步,都伴随着相应的文化变革。对文化来说,其生命在于它不断地进步与创新,只有不断更新的文化才能源远流长。没有文化的更新和创造,就没有文化的真正发展。大学作为人类最纯洁的精神家园,是创造并培育先进文化的中心,始终辐射、影响、引领着社会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大学是国际文化和学术交流的中心,大学是大师云集的场所,大学学术自由的传统可以激发文化创造的热情。大学以其优越的条件和独特的地位在文化创造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大学引领社会文化发展的功能与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功能互相配合、互为支撑,对社会的发展产生着深远的综合作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十分注重发挥文化对社会的辐射作用,着力提升学校在社会上的认可度,使大学精神得以发扬光大。学校突出特色,建立了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队(团)80余支,加大志愿活动的社会辐射力度。学校坚持“精心选好基地,突出科技主题,发挥学农优势,深化思想教育”的指导思想,突出教育与服务两个功能,扎实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每年开展科技下乡、社会调查、政策宣传、学雷锋服务、迎新系列服务、农高会志愿者服务、保护母亲河行动、义务献血等志愿者服务活动30余项,参加各种志愿服务活动的志愿者达4万多人次。中央电视台、陕西电视台、《陕西日报》等媒体对学校开展的“保护母亲河行动”、“大学生关注环保”等活动进行了报道。

四、进一步发展大学精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建校73年来,培育出一批批以“诚朴勇毅”为精神面貌的大学毕业生。他们以自身的行动和成就赢得了社会的认可,展现出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积淀,展现了大学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魅力和风采。今后,学校一定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更加自觉、更加主动”的要求,顺应时代和实践的发展,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更深刻的认识、更开阔的思路、更有效的政策、更得力的措施,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凝练大学精神,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刘云山.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N].人民日报,2007-10-29.

[2]任剑涛.大学的主义与主义的大学[J].东方文化,1998(5):7-10.

[3]王英杰.论大学的保守性——美国耶鲁大学的文化品格[J].比较教育研究,2003(3):1-8.

[4]王冀生.文化是大学之魂[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4):42-46.

[5]王革,赵修渝.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理论研究[M].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