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原则论文

时间:2022-09-19 08:48:00

家长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原则论文

教育可分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教育的效果是这三个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三方面教育如果步调统一,相互促进,他们的合力就大,效果就好。

而有不少家长一直以来都有这样一个错误的观念:教孩子读书是学校的事情,把孩子送到学校就万事大吉了。严重地忽视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从而引起孩子受教育的不平衡性。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是孩子接触知识的第一课堂。随着学习化社会的到来,如何搭建好这第—课堂?如何正视家庭在孩子学习中起的作用?诸如此类的问题孕育而生。如何解决,则成为当今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全面探讨的问题。

自古以来,凡是有成就,有作为的伟人都能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有过1350多项发明的发明家爱迪生,他的成就是与他母亲对他的教育分不开的,爱迪生的母亲懂得儿童心理,深知儿子好问是求知欲强的表现。因此,对小爱迪生提的各种问题,她总是耐心地给予深入浅出的回答,她发现自己的孩子对物理、化学特别喜欢,她就到街上买来有关物理、化学的科学书籍,给儿子读,对儿子的一次次奇想和实现,她都给予精心的诱导和指点,因而使爱迪生能成为举世瞩目的发明大王。我国近现代爱国主义名人郭沫若在母亲的教育下,从小就能咏出“翩翩少年郎,骑马上学堂。先生嫌我少,肚内有文章”的诗句。再如我国古代“孟母三迁”、“岳母刺字”、“诸葛亮教子俭养德”等家庭教育故事,都说明了家庭教育在古今中外发展史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对孩子教育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作为家长应努力做到:

(一)要严于律己。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现在,则有为数不少的家长反其道而行。他们严于教子,宽于律己。当今社会是一个学习化的社会。每位家长把自己所有的希望与梦想都转嫁到孩子幼弱的肩膀上,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成龙成风。然而社会的竞争是残酷的,最终能真正成龙成风的寥寥无几。孩子不是机器,他也需要有自己呼吸的空间。而父母往往忽视孩子的自身需求,甚至无视它们的存在,只一味的强调学习。而涉及到自身学习,就一味的以“年纪大了,记不住啦”等语言搪塞。不读书,不看报,不接触国家大事,闭门造车,不思进取。然而,你却忘了,家长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孩子心目中的偶像。你这样按不同标准要求,不但破坏了你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同时也为孩子今后的成长留下了弊端。

报上曾刊载过这样—个中学女孩的日记,恰恰生动地印证了这一点,其中一段写道:“爸妈都在出版社当编辑,可吵嚷起来和街上那些小商小贩差不多。而且他们都是两面派,在家一抹脸皮就吵,出门就换上另一张脸谱,可指责我的时候却一点也不惭愧,两面派!”家长在孩子心中的威严扫地,不能为孩子起到表率作用,不能对孩子正面发展加以影响和指导。因此,各位家长一定要把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落实到实处。要给孩子树立起良好的榜样,做好孩子心中的偶像。

(二)要关注孩子的倾诉,学会真诚地与孩子沟通。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一座桥梁。如何架设好这座桥梁,如何使这座桥梁能架设到家长和孩子的内心深处,也是一门很深的学问。然而,现在却有不少的家长,往往由于各种原因忽视与孩子进行交谈,只提供给他们物质上的满足;或不会与孩子进行交谈。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进一步腾飞。如今的青少年,在生理和心理发展越来越趋于低龄化。家长与学生之间的代沟越来越大,隔阂也越来越明显,用鲁迅先生的话来说就好象隔了一层透明的厚障蔽。记得我曾经问过一位女同学:“你和你父亲的关系融洽吗?”她很直白地对我说:“我现在和我爸越来越没有共同语言了。现在我回家从不理我爸,根本就不和我父亲说话。”父母与亲生子女之间本应是血浓于水,而现在不仅产生了隔阂,更有甚者形同陌路。是说孩子拒绝和父母交流沟通吗?我想这是不会的,还是我们所采用的方法不正确。

家庭是孩子安全、可靠的港湾。因此家长应该把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为家庭教育的最终要求,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理念。真正的架设好家长与孩子之间的那座桥梁。

(三)家长对孩子要把握好一个尺度,不要过于热情。

每位家长都非常爱自己的孩子,这是无庸质疑的。然而你对孩子的爱是否把握了这个尺度呢,这可就很难说了。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世界上最为真挚的一种爱。它是一种不加任何附加条件的,骨肉之情。因此,在很多时候,往往就是由于这份爱倾注的量太重而失衡,而我们的家长们又不去注意,最终使孩子养成很多不良的行为习惯。

我相信,每位孩子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都倾注了无限的爱,在教育和培养孩子方面,家长们都费尽心思。作为家长,应该充分了解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自觉地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尽好家长的责任与义务,多一点耐心,少一点急躁;多一些爱抚,少一点指责;多一点理解,少一点埋怨;多一点鼓励,少一点批评。公务员之家

未来社会充满竞争与挑战,要让孩子在新世纪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让孩子养成自觉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素质。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教育是什么?简单地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学习习惯是学习者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的与学习有关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或趋向。例如,一个有着良好作业习惯的孩子,每天放学回到家里,都会不由自主地想一想老师布置了什么作业,作业如果没有完成就寝食不安,非要按时完成作业才能安心。学习习惯对于学习是一种巨大的力量。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就可以推动学习者自觉自愿地进行学习,既不需要外部力量的监督与提醒,也不需要自己意志的努力,而且轻松愉快,效率较高。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式各样的困难,难免会感到枯燥单调,对于没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人,会觉得又苦又累,如果外部力量的监督不到位、或者本身意志努力不够,很容易半途而废;而对于已经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人来说,则一般不会发生这种情况。我们看到,具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上课专心听讲,作业及时认真,学习自觉,不需要老师和家长的督促;而学习习惯不良的学生也有一些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上课东张西望,作业马虎拖拉,学习上依赖老师和家长的督促,自己往往不能约束自己。所以,一定要从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良

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纠正起来将十分困难。学习习惯在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早已被教育心理学所认识和肯定。有关的调查研究表明,学习成效与学习习惯直接相关: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往往也是养成了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往往是没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尽管提高学习成效可以从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多方面入手,但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却是最简捷有效的途径。不仅如此,英国哲学家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学习习惯是人生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对学生一生的学习都有很大帮助,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修养,完善学生的人格,促使其事业有成。纵观古今中外一切学有所成和人格高尚的人,无一不是年轻时就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上小学和初中一年级时并不十分用功,但上初中二年级时,他遇到了一个好老师王维克。在王维克的引导和培养下,华罗庚开始对数学产生了兴趣,并养成了自学的好习惯。对数学的浓厚兴趣和自学的好习惯,使他辍学回家后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仍然坚持自学数学,19岁那年发表了一篇轰动当时整个中国数学界的论文而受到数学泰斗熊庆来的赏识。经熊庆来推荐,华罗庚到清华大学数学系当了一名管理员,白天忙于事务性工作,晚上才能抽出时间进行自学和研究。四年内,除了数学学习和研究,他还自学了英、法、德三门外语,25岁那年接连在国外有名的学术杂志用英文发表了9篇重要的数学论文,一跃成为蜚声国际的青年学者,并很快成长为世界公认的自学成材的第一流的大数学家。华罗庚在回忆他的成长过程时深有感概地说:“自学的习惯是终身受用的好习惯!”除了学习习惯的培养,父母还应配合老师着重对孩子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教育:

一、树立自信心。自信心是成功的重要支柱,然而目前独生子女的状况却令人担忧:许多孩子在家庭的呵护中变得胆小懦弱,缺乏自信心,凡事都让父母代劳,如果要让他自己做,''''我不行''''三个字就脱口而出。这种对自己缺乏自信的孩子,怎么能担负起新世纪的重任?孩子''''行''''与''''不行''''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教育培养的结果,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直接影响着孩子自信心的形成。因此,要帮助孩子改变''''我不行''''的不良心态,经常向孩子发出''''你一定能做好''''的正面信息,使孩子逐渐形成''''我一定能行''''的良好心态,同时多给孩子提供实践的机会,让孩子亲身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对自己充满信心。

二、学会合作。要学会合作,首先就要学会与人交往。要平等的对待孩子,使孩子与成人友好共处。还要大胆的把孩子放出去,或者热心的把小伙伴请进来,鼓励孩子到群体中去交往、游戏,帮助孩子学会发现同伴的优点,从而逐渐形成接纳、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三、学会公平竞争。公平竞争、优胜劣汰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应提供给孩子公平竞争的机会,让孩子意识到要把成功建立在自己努力的基础上,社会是在竞争中求得进步和发展的,用物质或地位撑起的保护伞保护不了孩子的一生。

四、培养承受挫折的能力。成功人士都具有良好的承受挫折的能力以及百折不挠的精神,这些都需要从小培养。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我们的希望。希望家长和我们一起,为把孩子培养成国家的有用之才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