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思索

时间:2022-03-11 10:25:29

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思索

【摘要】生物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的学科,尤其是分子生物学。对生物类本科专业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对于提升实验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首先结合生物类本科专业分子生物学的特点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优化进行了分析,接着对实验教学方法和成绩考核方式的改革方式进行了探讨,以期探索出一套完善的生物类本科专业分子生物实验教学体系,提高分子生物学实验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生物类本科专业;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策略

分子生物科技已经渗透到了生命科学的多个领域中,如遗传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等,这项技术代表了人类文明的先进技术,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我国培养综合型专业人才是我国高等院校的重要使命,生物类本科专业分子生物学作为培养我国生命科学专业人才的重要学科,必须要时刻保持着先进性和时代性。这就要求高校生物类本科专业分子生物学必须要加强对实验教学的重视,并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进行全面改革和创新,以此来使得生物类本科专业分子生物学始终保持着先进性。由此可见,加强对生物类本科专业分子生物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

一、结合专业特点,优化实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1.构建完善的实验教学体系。高校生物学本科专业应当要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对学校实验资源和科研力量进行整合利用,创建符合本校特色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体系。同时根据生物科学、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这三个专业的特点,对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划分,并将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体系分为基础型、创新型、设计型和综合型四个层面,在生物科学专业中基础型、创新型和综合型实验分别占比50%、20%、30%。在生物工程专业中基础型、创新型、综合型和设计型实验分别占比40%、20%、20%、20%。在生物技术专业中基础型、创新型、综合型和设计型实验分别占比40%、20%、30%、10%。其中创新型实验主要分为科研型创新实验和应用型创新实验这两大类,科研型创新实验是指在教师所承担的科研项目和应用研究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紧密联系科研实际,从不同的角度自主设计研究方案,课题教师会对学生的实验研究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审核,以此来把握实验的总体方向。在此基础上,学生进行自主创新性实验。2.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在生物本科专业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内容在设置的过程中应当要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经典到特色、由基础到应用的原则。首先,在对分子生物实验教学内容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注重“经典型”和“创新性”并重,适当的增加自主实践环节,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自主实践创新平台,以此来确保实验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其次,虽然在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基础型和综合型的实验教学内容具有相对成熟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步骤,但是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分子生物技术日新月异,为了确保分子生物实验教学的先进性,实验教学内容必须要进行及时更新,补加新的分子生物技术和方法,从而将最新、最先进的分子生物知识和技术传授给学生,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最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内容在设置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追求充实、新颖,更加重要的是要确保整个实验教学内容的合理性和具体性。为此,在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可以将某个操作步骤或简单的验证性实验省略,并将实验教学任务设计成相对独立且相互联系的实验内容,比如,在实验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用质粒作为实验材料,进行质粒转化大肠杆菌和电泳检测等实验,以此来确保实验教学内容的连续性和系统性。

二、创新实验教学方法,增强实验教学效果

1.实验教学准备工作创新。在以往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实验准备工作通常是由教师或高年级学生包办的,虽然这样可以提升实验准备工作的效率,但是很多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却表现出操作不规范、动手能力差等问题,甚至有的学生连实验台面上的试剂溶液的配置方式都搞不清楚。针对这样的现象,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实验准备工作中,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清楚的了解整个实验过程,同时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2.合理利用课堂资源,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实验课堂是教师进行实验实践教学和学生进行实验探索的主要阵地,在实验课堂上,教师即需要扮演组织者、讲解者的角色,同时也需要扮演参与者和协助者的角色。首先,教师需要对分子生物学教学内容进行专业、详细的讲解,并对实验中的重难点知识和关键步骤进行重点讲解和必要的演示,以此来确保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精确性。其次,在学生开展实验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在基础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应当要及时指出并引导学生纠正。而对于学生提出的疑问和实验过程中技术难点,教师则需要给予适当的点拨,以此来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实验。最后,由于分子生物实验过程间隔时间长,为了提升实验教学的效率。教师则可以充分的利用实验等待的时间,针对实验内容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以此来达到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互渗透的教学效果。3.开展互动、互助性实验教学。在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此来促进学生专业本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教师可以在科研试验和创新实验中培养一批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组织能力和独立性的学生,并让这些学生担任“小老师”。这些“小老师”需要对教学大纲中实验内容进行全面掌握,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指导其他学生开展实验。在预备实验和科研实验中,教师就可以充分发挥这些“小老师”的作用。教师可以让一个“小老师”带领4-6人开展实验教学,这样即可以提升实验教学的效果,同时也可以锻炼这些“小老师”实验技能的指导能力,从而将实验课堂中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三、改进实验成绩考核方式

以往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实验成绩考核主要以学生的实验报告完成情况、实验数据处理以及考勤等方面进行评分。这种实验成绩考核方式容易产生主观印象,很多学生为了完成实验报告,通常会将教科书或讲义中的内容一字不漏的填入到实验报告中,这样会使得学生的对实验教学产生轻视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实验教学的质量。因此,高校生物本科专业应当要对分子生物学实验成绩考核方式进行改进和创新,以此来确保实验教学的质量。高校生物类本科专业可以对实验考核内容进行创新,将更多的内容纳入到实验考核内容中,并将为不同的考核项目设定不同的分值比,以此来客观公正对每个学生的实验成绩进行衡量。考核内容包括考勤和纪律(10%)、实验技能操作考试(40%)、实验方案设计和实验报告单(20%)、实验预习记录(10%)、课堂提问回答(5%)、实验记载(5%)、实验态度和团队协作能力(10%)等。在这样的实验考核体系当中既可以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全面考察,同时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升实验教学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生物类本科专业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不仅是提升实验教学效果的必然要求,同时系统、完整的实验教学体系、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灵活多变的实验教学方法和全面公正的考核方法,对于学生生物实验操作技能、专业能力的提升和科研创造精神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高校生物类本科专业应当要加强对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的研究,以科研推动实验教学革新和发展,构建出集基础、创新、设计和综合为一体的实验教学体系,以此来切实提升生物类本科专业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效果,为我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生物学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素梅,周青,张胜权,汪渊.医学本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9,40(16):2090-2091.

[2]杜婕,徐国强,赵运英,曹春蕾,蒋伶活.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广东化工,2016,43(05):194-195.

[3]邓培渊,袁伟,郭红玲,李玉华,刘会丽.生物科学专业分子生物学实验改革探索[J].郑州师范教育,2015,4(02):76-79.

[4]严明理,刘丽莉,周建良,唐新科,贺玲.生物类本科专业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07):73-75.

作者:徐刚 单位:贵州大学贵州省森林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