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契约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

时间:2022-05-06 03:12:07

心理契约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

一、阐述心理契约的概念特征

心理契约不是明文书写的合同,是基于主观体验产生的,不具有法律上的约束效力,因此心理契约具有非正式性;一旦成员不能够遵守契约,双方之间失去了对彼此的信任,那么心理契约也就不复存在,因此心理契约具有脆弱性。

二、分析心理契约双向视角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和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教育的关键环节,而调查研究发现原本产生于企业的心理契约论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之间存在较强的耦合性。在高校教学过程中,心理契约是维持正常的人际关系、增强组织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纽带;是缓解大学生阻抗心理,增强大学生幸福感的良药;是实现教育目标,促进个人和组织共同发展的平台。建立良好的心理契约,借助一根无形的绳索将组织中的每个人牢牢拴在一起,形成一股强劲的力量,提升个人和组织的活力,壮大个人和组织的综合实力,是心理契约在高校教育中的主旨所在。具体而言,心理契约双向视角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大方面。

1、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突出组织的凝聚力

心理契约产生并存在于、发展于人与人的交际之中,在高校教育活动中,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教师和学校之间在交往、交流的过程中不自觉地产生了情感上的互动,并逐渐衍生出一种无形的默契关系,这种默契是以互利互惠为基础的,为了维持这种互惠,双方愿意敞开胸怀,认同对方的行为观点,并改善自己以让对方信任自己。当双方之间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时候,心理契约便初见雏形,同时催生出一种融洽、温馨、充满人文关怀的教育氛围,增强了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加强人文关怀,缓解大学生的阻抗心理

心理阻抗代表了个体对一种不安情绪的消极对抗,对某种痛苦经历的抵触,对某种既定事件的回避,或是对某种认知行为的排斥等。心理阻抗是心理问题患者为维护其自尊,保护其身心不受伤害,而对他所感到的某一威胁性事件所暴漏出来的抵抗与逃避。受主观、客观因素的制约,在大学教育中,学生对教育内容所产生的阻抗心理是学校教育中无法避免的一种消极的心理现象。大学生心理教育过程中,由于对教育内容存在思想上的抵制,学生会逐渐形成冷淡、漠视的学习态度。大学生教育过程中心理阻抗主要表现在行动上对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抵触、不配合和心理上的逆反。具体而言,学习态度消极落后、遇到问题时抱怨诉苦、倾向于理论辩驳、盲目质疑教师权威、将原因归结于他人、拒绝从自身寻找问题原因、课堂提问上答非所问或者不置可否、转移组织的话题、挑衅学校的管理制度等。而一旦产生心理契约,学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到来自对方的承诺信号,从而敢于试着接受对方、融入组织。长此以往,学生的阻抗心理慢慢减弱,所感受到的爱、热情、积极、乐观、舒畅、好奇等积极情绪越来越多。积极情感的积累则有助于提升人的幸福指数,增强人体的生理免疫系统,激发学生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教育活动。

3、完善教学过程,促进个人和组织共同发展

教学过程中心理契约的主体———教师和学生在完成各自目标的过程中,不仅注重自己的目标实现,同时也尊重、理解对方的目标。自我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被认为是同步的、协调进行的,而不是“各扫门前雪”。教与学的过程绝对不是教师高屋建瓴、强制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双方在实现各自目标和共同目标的过程中处于互帮互助、相互友爱、和谐温馨的关系中。在教学过程中,不单单是学生接受了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在某种程度和意义上,教师也通过学生上课的配合,提高了自己的教学能力,实现了自己的教学任务。教师在进行知识的传递时更注重照顾到学生的理解能力,尊重学生提出的意见,重视学生给出的不同观点,适时给与学生表彰和激励。课堂上提倡鼓励学生敢说、敢想、敢质疑、敢发问,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平等对话、真诚交流,进一步激发全体学生不同层次的个性思维,促进个人和组织的共同发展。

综上所述,契约是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与人际关系的保证性工具。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和学生是最重要的参加者,双方之间关系的规范、权利和义务的履行离不开心理契约的约束。

本文作者:张松涛工作单位:广安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