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大学生微博问政

时间:2022-12-26 08:10:04

刍议大学生微博问政

一、大学生微博问政的意义

(一)促进公民意识的觉醒,激发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关于“公民意识”的定义,朱学勤教授给出了两个方面的解释:“一是当民众直接面对政府权力运作时,它是民众对于这一权力公共性质的认可及监督;二是当民众侧身面对公共领域时,它是对公共利益的自觉维护与积极参与”。由微博的发展带来的对社会的冲击,代表的是技术改变社会进程的又一次标志性事件。与微博技术一同兴起的,还有一般公众的公民意识。从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受访大学生对于微博在未来公民参政中所起作用的期待,主要体现为“让草根的意见进入各级政府领导的决策视野”以及“更有效地解决群众反映的切身问题”。

(二)搭建全新的舆论平台,形成全民参与的网络模式。微博的广泛运用,颠覆了传统意义的参政方式与渠道,形成自下而上的一种趋向。让全民成为媒体人,让全民参与到监督机制的有效运行,实现了麦克卢汉“媒介即人的延伸”的理论———每一个可以成为信息的者、扮演大众传播中的“记者”角色,找到一种创新性的管理途径。在微博信息迅速传播的过程中,信息的被动消费者俨然已成为信息的主动生产者,使得“人人都能发声,人人都可能被关注”成为了现实。

二、大学生微博问政的阻力

(一)政府微博的形式、空壳化。就目前的现状来说,有些政务微博没有互动,仅仅把它作为一个信息的平台,每天例行公事般的几条信息,在网上象征性的几个问题,然后来解答,而对网民的留言不管不问,挫伤了大学生网民参与的积极性。

(二)大学生自身的政治素养局限性。由于发微博的自由度较为宽泛,大学生们还没有形成较为理性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因此他们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再者,当代的大学生普遍个性比较张扬,在他们的眼里,容不得半点瑕疵,否则就群起而攻之,意见表达情绪化。他们还没有对作为一个合格的公民有清晰合理的定位,有时会导致他们因为微博的一句话而触犯法律。微博表达的任意性和匿名性,难免会导致一些人做出不当行为,不当信息,混淆群众视听。

三、消除阻力,推动大学生微博问政的成熟化

(一)加强对政务微博管理者的培训与教育,提高其对新媒体应用规律的认识。“目前,虽然许多政府机构和官员都开了微博,但是对于‘微博’并不很了解,微博的很多功能和应用知之甚少,有些政务微博害怕自己的言论可能招致网友‘拍砖’而变得谨小慎微,有些政务微博由于开通准备不足,无力管理,引起民众的不满,还有的政府官员仅仅把微博当做一种聚敛人气和制造政绩的工具,将‘微博问政’作为一种‘时髦’,仿佛官员上微博了,账号中有不少‘粉丝’,再用微博发一点儿政府公告和地方新闻什么的,这就是‘微博问政’了。”[4]因此,必须加强对微博管理者的培训与教育,提升政务微博管理者和维护者在网络环境中运用微博,驾驭微博的能力。

(二)领导者转变权威性的观念,走亲民路线,做真正的公仆。根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王晨提出的,政府部门要运用政务微博使之成为“拓展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渠道和手段,”“要及时权威信息,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不断改进政府工作”领导者应该通过政务微博来信息,与民众进行沟通交流,广聚民意切实树立自己作为公仆的意识,深入网民,与他们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鼓励大学生积极参政议政,在大学生中发展意见领袖,确保领袖在微博舆论中的正确的引导方向。

(三)高等学校明确大学生发展的定位与管理。因为它不仅关系到人的发展的问题,更关系我们国家、民族的发展。重视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管理和引导工作,要加强制度和组织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加大力度,强化软件建设,建立与完善一支强有力的工作队伍,将团委、学生处、思政部和教师等部门的资源和力量整合起来,加强队伍的组织与培养,齐抓共管,贯穿于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全过程,贯穿于大学生线上和线下生活,贯穿于大学生课前、课中和课后,确保不使大学生网络生活成为管理和引导的死角,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德育格局,努力使大学生网络组织工作形成党委领导、党政结合、强化行政、突出自我、强调创新、齐抓共管的学生管理和德育发展运行机制。

四、对大学生“微博问政”的几点思考

每一样新鲜事物的出现都会有它自身的利与弊,它到底是带给人们的是利还是弊,取决于人们对它利用的方式是否得当。“微博为民众的政治参与引入了一种新的力量,在很大程度上补正了过去对于来自社会、草根等多元话语平台的意见进行屏蔽的状态,能够有更多的人从更多的角度来参与公共问题解决的互动”。进入“微博时代”,网络空间为公众带来了新气象。在这个背景之下,微博已经发展成为大学生参与微博的一种重要载体和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大学生可以更好地实现法律赋予他们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并促使他们不断增强自己的网络参政观念,提升自己的公共参与的能力,培养数字化新时代“微博公民”的素质。从目前政务微博发展的现状来看,无论是政府部门的官方微博,或者是一些官员的私人微博,都需要形成一种规范化、制度化的“问政”理念。

作者:马贵芳桑晓鹏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