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会计规范诚信管理

时间:2022-10-15 10:17:00

剖析会计规范诚信管理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严重危害性

会计信息是决策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会计信息最基本的质量特征就是决策有用性,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是保证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决策的基本前提和条件。由于各种原因,目前我国存在十分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一个国家的角度讲,会计信息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会计信息失真使得有关核算资料发生扭曲,使国家宏观调控失去了可靠基础,政策制定失误,干扰市场经济的发展,资源配置低劣化,国有资产严重流失,造成大范围的国家利益受损,严重影响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

(二)从企业的角度讲,会计信息是企业经营决策的依据,会计信息失真,会对企业造成误导,使企业决策失误。同时由于企业对外提供的信息失真,给投资者、债权人带来重大损失,也导致他们对企业失去信任而拒绝与企业再次合作,从而使企业失去市场机会,经济资源浪费,企业的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受损。

(三)从会计行业及社会大环境的角度讲,会计信息失真不仅削弱了会计基础工作,影响了会计工作秩序的正常运行和会计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使会计内控系统秩序失控,也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社会经济秩序,对各单位的经济管理和整个市场经济的运行产生了极为严重的消极影响。人为的虚假会计信息成为了一些人骗取“乌纱帽”的资本,同时也为各种经济犯罪打开了方便之门。偷逃税款,挪用公款,贪污腐化,行贿受贿等违法行为屡禁不止,在社会上造成了极恶劣的影响,各种不正之风肆意滋生,污化了整个社会大环境。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且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根源。归纳起来,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负责人法制观念淡薄

长期以来,为了确保国家宏观利益的实现,采取了相应的一系列激励方法,如行政手段激励(职位晋升),保障机制激励等。也即是说,对应上级而言,下级在对经济活动的管理中做出成绩(主要以利润、产值)衡量,就取得了“政绩”,有了“政绩”就有可能被提升,从而为个人带来更多的货币收入和非货币收入。于是“数字出官,官出数字”、“财务造假”出现了。一些企业负责人作为企业负责人作为企业法定代表人为追求个人和企业不正当的政治经济利益,指使和纵容会计人员弄虚作假。而目前企业会计人员收入和任免是由企业负责人决定的,如不按其意图办事,往往被调离会计岗位或遭到其不公正待遇。因此,会计人员难以依法维护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在企业负责人对会计信息有随意处置权的情况下,会计信息因而失真。

(二)会计监督体系不健全,企业外部监督软弱无力

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还在于会计监督不力。首先,企业内部审计部门本来对企业内部的财务状况进行独立审计,从而履行职能,而内部各部门只是在企业主要负责人领导下行使职权开展工作的,故内部审计人员往往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无法独立行使审计职能。其次,企业外部虽有许多监督机构,但各自为完成自身任务,各有取舍,如工商部门对企业的监督,往往就是一年一次的工商年检,而财政部门平时与企业几乎无联系,税务仅监督企业是否如实纳税等,都没有对企业会计工作实施具体全面的监督,企业外部未能形成一个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有效的整体监督的体系。最后,从社会监督来看,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其独立性远未达到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一方面受注册会计师队伍素质方面的制约,未能充分发挥客观监督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国家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管理的不规范以及一些中介机构出于商业的目的,给企业虚假的财务报告出具审计报告,如“银广夏事件”就涉及会计师事务所,这样助长了会计信息失真的恶性循环。

(三)会计制度本身的不完善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

所谓会计制度,从广义上说,泛指为界定、确认和保护产权而制定的、规范和指导会计活动的各种法律、规则、准则等,同时依据诺斯的制度定义,会计制度还应当包括约定俗成的惯例、道德准则等等。作为一种制度,会计制度也不能例外的是一个多重的、多次的社会博弈的结果。

理想的会计制度要能充分兼顾各方的利益,成为博弈双方自愿执行的有约束力的社会契约。任何人如果想通过违反制度来得到什么好处的话,那么他必将从别的方面受到更大的惩罚,结果使其得不偿失。

我国会计制度的制订无论从时间上还是从空间上都缺乏一个充分博弈的过程。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新的经济事项、新的经济业务不断涌现,旧的会计制度急需更新,而新的会计制度尚在酝酿之中,在这样一个新旧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在新旧会计制度交替之际,会计制度难免有漏洞和不完善之处。

(四)会计工作人员素质不高和地位不高

会计人员基本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质量。现实工作中,由于部分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职业道德方面存在不足,不能够准确地对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正确的核算反映,对不真实的会计事项的处理,缺乏理性的判断:对于来自领导的不正当干预(授意提供虚假会计信息资料),缺乏基本的自我防范意识,一味地顺从领导的意图从事。医院对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也不够重视,致使其素质、技能较低,发生操作性、原理性错误。尤其近几年会计制度中增加新的内容较多,如无形资产,增值税等给会计核算增加了不少难度。

(五)业绩及利益驱动

在我国国有企业的经营者主要来自政府的委派和任命,而政府对企业经营者主要的监督和管理方式是签订“目标责任书”,因此创造良好的经营业绩,既是一项经济任务,也是一项政治任务,完成任务可能仕途光明,否则可能职位不保,经营者的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都与会计人员提供的会计信息密切相关,难免就会产生粉饰会计信息的动机。同时企业的会计人员主要是由经营者直接聘任的,工资报酬由企业经营者直接决定,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会计人员工作目的的惟一性,于是企业的利润便成了“厂长利润”、“经理利润”,而不是企业经营成果的真实反映。

三、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对策

药切实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与可靠,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工作。它不仅涉及到国家的会计法律建设、企业外部经济环境的治理,而且还涉及到企业的内部会计管理工作的诸多方面。

(一)强化会计法制观念

强化法律意识,坚决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财政方针政策、法令。一方面要加大普法宣传力度,树立学法、懂法、执法的良好氛围,确保医院各项经济活动严格执行国家法规。另一方面,经营管理者、财会人员等要自觉遵纪守法,维护《会计法》的权威,规范会计工作。

(二)加强企业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

企业内部监督包括企业会计人员实施的会计监督和内部审计监督。因为他们的人事管理与经济利益均受控于企业管理当局,所以,他们工作的独立性与公正性无法保证。外部监督是指财政、审计、税务机关的监督等国家形式的监督和以注册会计师公正地对企业所作会计报表等会计工作进行的社会审计监督。外部监督具有鲜明的独立性,在组织形式上能够保证实行公正的监督。因此,在二者当中,应更加重视外部监督的作用。除了要强化财政部门对会计工作的监督力度外,一方面应大力发展注册会计师事业,扩大注册会计师的会计监督面;一方面应强化税收监督,使税收监督与会计监督结合起来。

(三)进一步完善会计法律法规体系,营造一个能够依法会计的法治氛围

治理会计信息失真,还必须健全会计法律法规体系,使会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各项法律法规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适时地进行修改,不断完善,以提高法律法规自身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对目前会计工作来说,有必要制定一个操作性强的“会计法实施细则”,保证《会计法》的执行能落到实处。鉴于企业会计人员的会计行为必然要受到企业领导层领导制约的现实,细则中要明确企业管理当局对不合法会计行为应负主要会计责任,同时要突出如何有效保障企业会计人员合法权益问题的规定,使会计人员能够积极有效地发挥会计监督作用。

(四)加强会计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思想素质

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最直接、最基础的环节。一方面随着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必须加强对会计人员进一步的业务培训,不断充实和更新其会计知识,提高其专业技能,使他们能对各种类型的经济业务做出正确的会计处理;另一方面,应当定期对会计人员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使会计人员树立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坚持原则、廉洁奉公、严明执法。同时,实行会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经过考核只有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才能取得会计资格,并且由会计管理部门对会计资格进行年检,对于违纪违法的吊销其资格证书,直至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理顺各方的利益关系,减少利益冲突。

因为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是一种委托-关系,所以理顺委托方和方的利益关系尤为重要。而要理顺这种关系,我们不妨进行如下尝试:首先应当建立专业经理人才市场,将竞争机制引入企业经营者的任命,其次进一步规范和促进我国证券市场建设,鼓励市场并购行为,活跃资本市场,通过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将替换机制引入专业经理人才市场,同时在企业内部建立经营者的基于其经营成果的有效合同激励机制(如使经营者部分持股或给予其股票购买期权等),使经营者目标与所有者趋于一致,从而减少利益冲突。

总之,会计信息失真危害严重,不仅能造成大范围的国家利益受损,严重影响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使企业失去市场机会,经济资源浪费,企业的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受损,而且还能干扰社会经济秩序,严重污化整个社会大环境。所以切实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不仅是个经济问题,也是一项事关国民经济能否健康发展、社会能否稳定的重大问题。我们要认真了解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将对策时刻运用于会计工作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解决会计信息的失真问题,使会计业更好发挥其职能为我们的国家、企业、社会更好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