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产业构造状态与问题剖析

时间:2022-02-01 02:35:00

哈尔滨产业构造状态与问题剖析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坚持把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我市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具有相对特性。本文利用相关统计数据,对阻滞我市经济发展的结构性因素进行浅析并提出建议,仅供参考。

一、产业结构基本状况

近年来,我市国民经济稳定快速发展,2010年,我市生产总值达到3664.9元,同比增长14.0%,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6951元,约为5458美元。总体来看,我市经济发展已进入工业化阶段。从我市2010年GDP结构看,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11.3%、37.8%、50.9%,呈现了三、二、一的比例结构,可以看出我市当前产业结构的比例已相当于发达经济阶段产业结构水平,但这并不表明我市产业结构真的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产业层次。

我们可以按人均GDP(按当年美元汇率折算)的变化阶段,从我市的增加值三次产业结构、从业人员的三次产业构成的演变历程挖掘我市产业结构的问题所在。(见附表)

(一)建国至改革开放之初(1952年-1979年),人均GDP达到100美元至302美元,这一时期我市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变化特点:

1、国民经济在建国初的一穷二白基础上起步发展。我市国民经济经历了稳定发展的“一五”时期、十年动乱及改革开放初的恢复增长阶段,生产总值由1952年的8.6亿元增加到1979年的42.1亿元,增长3.8倍,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由1952年的32.6:44.2:22.1调整为1979年的22.3:52.2:25.6,三次产业结构始终呈现二、一、三的比例关系。

2、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起步高,快速扩张,现代化工业基础初步形成。哈尔滨市是“一五”、“二五”时期国家重点布局、倾力建设的工业城市,在当时经济基础十分薄弱的情况下,建立了电站设备、轴承、工量具、亚麻及军工产品等“十大军工”、“三大动力”企业,成为国家重要的加工制造业基地,第二产业主要是工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一五”时期末、“二五”时期末,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到55.2%、53.6%,其中工业增加值比重(占GDP,下同)分别为48.5%、52.1%;1979年,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2.2%,其中工业增加值比重为48.7%;1952年-1979年间,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了6.2倍,其中工业增长了7.9倍。

3、第一产业基础薄弱,发展滞缓。我市受国家产业政策倾力于工业扩张的影响,从“一五”时期开始,农业投入极为有限,农业没有获得应有的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作为基础产业无法适应工业化城市发展的需要。“一五”时期、“二五”时期,我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分别下降6.3%、15.3%,1952年-1979年间,我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116.2%,分别比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低5.1倍、6.7倍,比工业低6.7倍,占GDP的比重由1952年的32.6%下降到1979年的22.3%。1979年末,在全市累计实现固定资产投资71.1亿元中,农业投资4.84亿元,仅占全市投资额的6.8%,工业、建筑业投资额分别为41亿元、2.3亿元,分别占57.7%、2.3%;第三产业为23.0亿元,占32.3%。截止到1979年末,全市金融贷款余额26.8亿元,农业贷款仅为0.7亿元,仅占贷款额的0.26%。

4、第三产业呈现起步增长态势。建国初以来,我市第三产业呈现起步性稳定发展,1952年-1979年间,第三产业增加值由1952年的2.0亿元增加到1979年的10.8亿元,增长7.9倍,占GDP的比重基本稳定在22%左右。30余年间,我市对第三产业的投入逐步加大,50年代,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全部投资额的比重为25%左右,60年代提高到30%以上,70年代末期,则提高到40%以上,金融商业性贷款占比基本保持在40%以上。

(二)“六五”时期至“八五”时期末(1980年-1995年),人均GDP达到384美元至694美元,这一时期我市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变化特点为:

1、国民经济发展由调整、波动逐步趋于稳定快速发展。由于改革开放方针作用的显现,我市国民经济在历经“六五”时期的调整发展,“七五”时期的波动性增长,于“八五”时期开始步入稳定快速发展的轨道,生产总值由1980年的45.7亿元增加到1995年的535亿元,年均增长10.1%,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由1980年的21.9:53.8:24.3调整为1995年的21.3:33.9:44.9,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九十年代初从二、一、三转为三、二、一的比例关系。

2、农业投入力度加大,第二产业发展势头减弱。“六五”时期开始,国家开始注重日益增长的人民生活的需要,八十年代中期,我市在农村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农业投入依然偏低,1980年-1995年,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比重降到2.1%左右,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基本稳定在21%左右。这一时期,由于我市投资方向由重转轻,放缓了工业投入,第二产业尤其工业在接近工业化初期阶段发展势头减弱。1980年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53.8%,其中工业49.8%;1990年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降为37.0%,其中工业33.6%;1995年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3.9%,其中工业仅为27.7%。

3、第三产业崛起,逐渐成为三次产业中的主导产业。这一时期,我市逐渐加大了教育、商业、公用事业和住宅等的投入,第三产业在九十年代迅速崛起成为这一阶段我市产业结构成长的又一鲜明特征。1980年-1995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额用于第三产业的比重达到55.0%,高于第二产业12.4个百分点。1980年、1990年、1995年,我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部GDP的比重分别为24.3%、41.0%、44.9%。

4、我市就业结构严重滞后于增加值结构。从有资料的年份看,1985年,我市从业人员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二、一、三,增加值结构比例为二、三、一。1990年,我市从业人员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37.1%、38.9%、24.0%,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结构比例为二、一、三,增加值三次产业比重为22.0%、37.0%、41.0%,比例结构为三、二、一。1995年,我市从业人员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34.2%、34.4%、31.4%,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结构比例仍为二、一、三,增加值三次产业比重为21.3%、33.9%、44.9%,比例结构为三、二、一。表明我市第二、第三产业成长较快,但由于产业基础薄弱,吸附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水平偏低。

(三)“九五”时期初至“十一五”时期末(1996年至2010年),人均生产总值由817美元增加到5458美元,这一时期我市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变化特点为:

1、国民经济呈现稳定、快速增长态势,产业结构表现为三、二、一的比例特征。这一时期,我市生产总值步入稳定快速增长轨道,保持两位数增长,年均增速达到12.7%。从三次产业看,第三产业在工业化阶段保持了强势发展势头,产业结构由1996年的22.8:32.6:44.6调整为2010年的11.3:37.8:50.9,始终保持三、二、一的结构层次。

2、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滑,“三农”问题日益突出。一直以来,我市同全国一样,投资重心为二、三产业,第一产业发展始终偏弱,1996年-2010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下降了11.6个百分点。近年来,中央认识到三农问题已成为经济发展乃至建设小康社会的严重瓶颈,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财政实行一免两补,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积极性,得到了一定的实惠,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20元,比1996年提高5524.2元。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07.3亿元,比重达到4.0%。

3、第二产业发展势头有所回升,第三产业稳步增长。这一时期我市进一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及全面实施老工业基地战略,第二产业乃至工业保持了较高的发展势头,1996年-2010年我市第二产业年均增长14.8%,工业年均增长14.8%,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1996年的32.6%提高到2010年的37.8%,但工业比重基本保持在26%左右。第三产业保持了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势头,年均增长13.2%,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由1996年的44.6%提高至2010年的50.9%。

4、就业结构滞后于增加值结构。1996年-2003年间,我市从业人员三次产业构成基本保持一、三、二的结构层次,2003年之后,三次产业构成转为三、一、二的结构层次,表明我市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能力很弱,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能力逐渐增强。

二、我市产业状况的基本评价及问题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市产业结构在计划经济时期已形成重化工业的产业结构。改革开放后,我市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相对萎缩,第三产业加速成长,而就业结构、城市化水平等依然保持较低水平。

(一)农业问题

1、农民收入偏低。近年来,我市农民在一系列惠农政策中获得了实惠,农民收入增长加快,2010年我市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8020.3元,增长18.4%,增幅居“十一五”时期以来最高,但这并未从根本上改变我市农民生活低水平的状况。我市作为农业大市,农业人口占全市人口的50%以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占人均GDP的21.7%,仅占全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45.7%,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居13位,仅高于长春、西安两个城市。同时二元户籍制度使得农民在就业机会、发展机会、受教育机会等方面与城市居民缺乏同等公平的待遇,在农民原本偏低的收入中还要承担教育、医疗保险等方面的生活福利成本。

2、农业居民消费水平偏低,巨大的农村消费市场启动难。居民生活消费水平取决于收入水平。收入水平较低,农民购买力不足、消费需求不旺、农村市场难启动,对工业品的需求量小。近年来看,2006年-2010年,我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为2495.7元、2888.9元、3415.9元、3924.3元、4665.9元,分别占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29.3%、31.1%、31.7%、31.8%、33.5%,可以看出,农村居民消费额占比持续上升,但仍不足城市居民的三分之一。2010年,我市县及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218.3亿元,仅占全部零售总额的12.3%,我市农业人口多,国内市场的潜力和容量很大,但由于农村购买力水平太低,农村大市场难以活跃起来,与城市居民消费存在着断层情况,因而也严重制约了工业、服务业等相关产业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制约性因素。

3、长期投入不足,农业发展基础薄弱。农村为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奉献和积累了大量资金,却得不到应有的技术、资金、设备和智力投入,建国以来我市用于农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为325.9亿元,仅占全市同期累计投资额的3.4%,截至到2009年末,金融农业贷款占全市金融贷款余额的4.5%,远低于第二、第三产业。

4、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度增加。随着农村城市化、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提高,农村富裕剩余劳动力问题日益突出。我市作为农业大市,把农民增收的重点放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已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工作的重点之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2010年,全市乡村劳动力245.2万人,其中转移到非农产业劳动力人数达101.3万人,占乡村劳动力的41.3%,分别比2005年提高4.0个百分点,但仍有大批的富余劳力没有转移出去。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调整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近年来,国家为促进产业升级,对第二产业进行了大规模的结构调整,大批城镇职工下岗,城市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给意欲进城淘金的农民增加了在城市就业的难度。我市工业基础薄弱,工业结构偏重,吸纳劳动力多的轻工业相对较弱。2010年,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7.8%,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为21.7%,我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50.9%,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占全部就业人口的47.0%,说明我市作为工业化城市的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水平有限,第三产业吸纳潜力有余。同时由于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低,也使农村转移就业处于劣势。

(二)工业问题

1、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不足。我市的工业是重化工业结构,吸纳劳动力水平低下。2006年-2010年,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持续下降,分别为127万人、126.3万人、124.3万人、121.9万人、106.3万人。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工业化、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使我市的人口优势能真正发挥出来,是遵循比较优势的要求,这将有利于促进就业规模扩大和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顺利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有利于改善我市工业结构。近年来,我市轻工业发展开始回升,2006年-2010年轻工业总产值比重持续上升,分别为45.8%、47.4%、48.3%、49.8%、52.0%,但相对而言仍发展不足,可以在大力发展主导优势产业基础上,支持食品、农副产品、商贸、社区服务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利用劳动密集型产业较高的就业弹性促进就业增长。

2、我市产品结构层次低,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规模较小,影响产业升级转型。我市同全国一样,产品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十分突出,一般产品相对过剩和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产品短缺同时并存。在主要工业品中,我市的钢材、汽车、卷烟等产品生产能力利用率过剩接近30%。我市的高新技术产业、环保产业等新兴产业尚属起步阶段,缺乏竞争力。截至2010年11月份,按照全省标准,我市列入新能源、新材料、新型环保、生物、信息、现代装备制造等六大新兴产业统计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3户,占规上工业企业数的19.1%,实现工业总产值296.5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14.1%;利税总额32.9亿元,占规上工业利税的14.1%。总体看,我市新兴产业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总体规模不大,产业发展尚未形成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集中度和集聚度还处于较低层次。

(三)服务业问题

第三产业结构层次总体水平有待提高。首先,现代服务业增长低于传统行业。2010年,我市金融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软件业、科学教育等现代服务业行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均低于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5%,低于传统行业同期增幅2.2个百分点。其次,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偏缓。目前,发达国家服务业中的支柱或主导行业已经集中在新兴行业。其中金融、保险、房地产和商务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和服务业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而我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生产性服务业总量较小,比重偏低。2010年我市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为36.1%,按照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增加值占全部服务增加值比重60%以上的正常标准,我市仅为一半。第三,居民消费结构层次低。人们通常用恩格尔系数(居民食物消费支出占居民总消费支出的比例)、服务消费支出比重来判断消费结构层次的高低,恩格尔系数越小,服务消费支出比重越高,消费结构的层次也越高,反之亦然。2010年,我市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33.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我市城乡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比重分别为35%和26.0%,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几点建议

(一)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使农业逐步获得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要保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增长和农业的持续发展,关键是看能否增加各种要素的投入,尤其是资金的投入。以此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产业化程度。要积极促进农业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改变传统的小农生产方式,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重点强化名、特、新和鲜活农副产品的生产,逐步推广高档精细、无公害的农作方式,使高效农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此外,还要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农村非农产业化进程,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转移渠道。

(二)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实现就业结构的优化。首先,要发展非农产业,拉长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价值链,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增加非农产业就业容量,增强第一产业内部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其次,挖掘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潜力,注意发挥规模经济效益,发展壮大一批影响大、实力强的企业集团,带动全市第二产业的发展,加大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力度,并积极鼓励发展中小型工业企业,以增加就业岗位。第三,加快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尽快改变目前我市以传统服务业为主体、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的状况,充分发挥第三产业在吸纳劳动力就业方面的独特优势,使其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

(三)改造传统工业,提高竞争力,发展新兴产业,促进工业产业结构升级。要鼓励传统工业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改进生产组织方式,改善经营管理状况,提高竞争力。要加快装备制造业的改造,重点开发光电一体化设备、生产过程控制系统及数控系统、集成制造系统和柔性制造系统、新型工艺和自动生产线的成套设备,大力发展通讯电缆、机电一体化产品、发电设备、直流输电设备、大型石油和化工设备、环保设备、包装机械、新一代家用电器、办公自动化设备和现代化农用机械设备。要充分发挥技术优势、综合优势和尖端优势,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技术产业体系。重点加快电子信息、生物工程、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技术的产业化。环保产业的发展要以技术和工艺先进的废水治理、大气污染治理和垃圾处理等工业和城市污染处理设备为重点,要扩大无公害农药、化肥等产品的生产与应用。

(四)打造现代服务业,提升第三产业层次水平。一是结合东北老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以装备制造业为基础,发展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如金融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现代物流业、商务服务业、会展业等。二是发展特色旅游业,并提升消费性服务业水平。积极开发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如工业旅游、冰雪旅游、生态旅游、文化历史旅游、民族风情旅游等。同时不断提升商贸、餐饮、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的水平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