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单位超概风险及控制对策

时间:2022-04-23 10:20:06

建设单位超概风险及控制对策

摘要:项目实施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是预防建设项目投资超概算的关键阶段,通过对项目实施阶段因建设单位原因造成的超概算因素分析,提出了通过严守国家投资政策,严格合同管理,严把变更签证程序、优选施工方案、限额暂估材料的采购、创新管理模式等一系列具体措施,达到控制投资概算的目的。

关键词:建设项目,实施阶段,超概算工程

建设项目设计概算是初步设计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批准后的初步设计概算,作为国家对该项目投资规模控制的最高限额,原则上不予调整。工程项目概算控制就是保证在批复的概算内完成所有工程内容的建设,它是实现工程项目管理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工程项目的概算控制涉及工程项目建设的全周期阶段,其中施工阶段是实现投资目标、预防项目超概算的重要环节。本文针对在我国建设工程投资控制过程中,长期存在的超概算问题,通过对本阶段中因建设单位原因造成的超概算因素分析,提出了以建设单位为工程项目全面管理的中心,控制项目实施阶段超概算风险的措施和对策。

1实施阶段的超概原因分析

1.1政策性因素造成的超概风险。从项目决策、设计、招标到实施,建设周期长、时间跨度大,引起一系列客观和政策性因素的变化。比如建设标准提高导致的相关设计规范变化较大,尤其是涉及抗震等级、安全系数、人防、消防、节能等,为满足验收要求需进行设计变更,从而导致施工增加,相应建安工程造价及管理费均增加;项目建设期间,国家对工资、税收、利率和汇率以及工程量消耗定额、计价依据和费用标准等的政策性调整;建筑材料、人工费等物价的变化等均是造成超概的重要因素。1.2项目前期阶段工作疏漏带来的超概风险。1)初设概算批复太低,在源头上存在超概隐患。2)设计深度不够,需要在施工阶段进行二次设计或深化设计;设计错误、图纸矛盾与施工现场不符等,需要设计变更来解决。3)勘察深度不够造成地质资料、地下隐蔽设施掌握不准,进而造成设计依据不够充分,不能很好地指导施工,必须在施工阶段通过变更设计来解决。比如,造成地基处理的施工组织措施方案保守、地基处理措施费增加等。4)招标阶段工程量清单中缺项、漏项多,项目特征描述不准确;暂定价设定太多,不利于控制投资。5)施工合同条款调价因素多,不严谨、漏洞多,达不到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1.3实施阶段因管理不严造成的超概算风险。1)对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把关不严。对于图纸问题的疏漏或错误,施工单位对设计变更方案的施工方便性和利润率考虑的多,对建设项目设计的合理性和功能的完善考虑的少;监理单位对工程造价管理的责任心不够,对签证不认真审查,涉及造价方面不担责;建设单位对变更的必要性、合理性、经济性缺乏评估测算,存在不按程序变更、签证,擅自扩大建设规模、随意更换工程材料、以现场签证取代设计变更的问题。2)施工组织措施和施工方案未引起重视。采用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措施不同,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也不同。如果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又没有对方案或措施的经济合理性进行严格审核,经批准的施工方案或措施有可能成为增加造价的依据。3)对招标遗留问题处理不当。对工程暂定价材料设备的采购价格控制不当,存在提高暂估价材料的造价标准问题;对招标清单漏项的处理不当,造成套用价格错误的问题。招标清单漏项价格的确定,涉及的专业面较广,可能同时存在深化图纸设计、增加设计变更、优化施工方案、材料定价标准的选择问题。4)不合理压缩工期推高工程造价。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在施工阶段,建设单位要求压缩工期,改变了施工部署,不考虑施工代价,只求形象进度,发生赶工费、技术措施费、安全措施费等,造成工程索赔。5)资金不到位,导致的建设工期延长。部分项目由于盲目上马,资金到位差等原因造成工程款拨付困难,工期被迫延长,造成工程造价和计价基准出现较大的变化,比如材料、设备和人工等费用的上涨,导致建设管理费用、工期索赔和贷款利息增加。6)工程竣工结算审查不严格、不准确。施工单位在结算中高估冒算,巧立名目虚报工程量;监理单位、建设单位未对已完工程量进行细致的盘点;审计单位人员不了解现场,造成超额计量的现象。

2对策与措施

2.1严格执行国家投资控制政策。建设单位要加强管理,要充分认识概算批复的重要性和严肃性,强化对政府投资项目造价控制的意识,将其作为刚性文件严格执行。凡未经项目审批部门批准,擅自扩大建设规模,提高工程建设档次的,建设单位要承担责任[1];建设单位还要严格对设计、咨询、施工、监理等参建方的管理,将控制投资管理内容写入合同严格执行。变被动控制为主动控制,变人为控制为制度控制。2.2严格签证变更程序。1)严格规范变更签证程序。实行变更、签证会签制度;变更签证要实行申请审批制度,由提出方做出申请,其余参建单位审批。要严格履行变更签证程序,对工程中不可避免的变更签单要按章办事、坚持原则、实事求是、依据合同、规范操作。建设单位领导尤其要带头执行变更签证制度,不能随意指示扩大建设规模,根据个人喜好调高建设标准,随意更换建筑材料或设备。2)严格审核变更签证的必要性和经济性。对于必须的设计变更和施工方案一定要多方案比选、经济性论证,选择经济合理的方案。2.3严把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措施。1)与工程方案有关的措施费往往费用巨大,属于不可预见因素,要在合同中有具体约定。比如常见的除工程本身的建安投资外,又额外增加了的其他的相关费用:包括深基坑支护、深基坑降水、地下不明障碍物、暗河流沙、周边建筑安全防护(如避免深基坑施工引起附近房屋沉降的措施费用与补偿费用)等均可给工程造价带来很大的影响。主要措施是对此类方案或措施费的必要性、可行性、投资估算的评估,实行先评估后实施,先批准后实施。2)安全文明施工费用,近年来,我国对环保治理力度的加大,不少地方要求施工达到“六个百分百”,因此减少施工噪声、扬尘、强光扰民等加强文明施工的措施费用逐年增加。对于此类费用,建设单位要带头执行环保政策,避免设置不合理工期和违反环保政策赶工,规避因违反政策扩大成本风险。2.4规范工程暂定价项目的采购。1)对于工程量清单中的暂定价的材料或设备,要严格控制在投资限额内采购。2)制定规范的暂估价材料管理制度。对于达到招标规模的项目,建设单位应根据投资预算,细化招标技术需求,明确其型号规格、技术参数,有利于施工过程中控制质量,减少纠纷。3)在合同中明确招标的组织形式以及暂定价材料的结算方式。当暂估价材料由施工方担任招标人时,建设单位要确定招标控制价并审核招标文件和合同条款。2.5严格合同管理。合同管理是建设项目造价控制的核心内容。严格合同签订工作,对于涉及费用调整的条款要严格把控,承发包双方的权力义务要明确,文字表达要严谨。严格工程的质量管理,避免因质量问题带来的返工,尤其要注意甲供材料的质量问题;严格执行合同工期,不随意压缩合同工期;确保资金到位,严格按合同节点按时支付工程款,确保工程进度。选择熟悉技术、法律、造价的人员对合同的管理,降低因建设单位原因推高建设成本,造成工程索赔。2.6严把工程结算。工程结算阶段是控制工程造价的最终阶段。所以要严把竣工结算关,将承包人编制的工程结算送交有资质的审计单位进行审核,借助专业审核部门技术力量尽量将投资损失控制在最下线。首先,在竣工结算时,应收集和整理各种与竣工结算相关的资料,做到完整无漏,注意工程预付款、甲供材料、质保金等价款的扣除及甲方代缴的一些费用。其次,建设单位必须借助现场监理和现场工程师的力量,对已完工程量进行盘点,对高套定额、虚报工程量、材料价格虚高等情况应给予核减。2.7发挥好监理的作用。工程监理合同中应明确其对工程造价的控制责任。项目建设过程中应大力发挥监理单位对施工质量、变更签证和进度款支付的监督、检查作用,协助建设单位对整个工程造价进行监督控制[3],把好现场造价管理的第一道关。监理单位在审查施工单位报审的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时,如果出现有工程造价增加的条款,应及时与建设单位现场负责人沟通,确定合理的解决办法,或者是找到一个安全与投资最为合理的优化点。2.8创新管理模式。工程造价管理是专业性、技术性、政策性强的工作,大部分建设单位存在管理人员专业性不强和人员配备不齐的问题,直接影响整个基建项目管理质量[4]。因此,建设单位应当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和自身的管理能力,合理选择工程建设组织实施方式,来规避因自身管理能力不足引起的超概算风险。建设单位可在特定的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下,以合同的形式约定项目参与各方的责任、义务和风险分担,更有效地控制工程进度、质量和造价。比如,对于建设内容明确、技术方案成熟的项目,采用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方式对于控制项目超概算风险具有积极意义。2.9加强建设单位队伍建设。1)建设单位作为工程项目管理中心,需要有一支懂工程、懂概算的复合型队伍,专业的队伍才能决策科学、达到专业管理,系统协调各参建单位的水平。2)要加强对建设单位相关人员专业培训。工程建设管理是发展的科学,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逐步采用,相关建设规范不断更新,价格指数不断调整,只有加强建设单位管理人员的培训,才能不断更新管理知识,确实做好三大控制,避免各个环节风险。

3结语

施工阶段是项目实施的关键阶段,也是一个节约投资的重要环节。然而,概算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贯穿于建设项目的全过程,而绝不是单纯性的末端控制。因此,通过加强建设单位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的建设,加强对项目各参建单位,设计、采购、施工、监理等单位的管理,不断化解因设计、招标等项目前期阶段工作的不深入或失误带来的影响,细化本阶段的造价影响因素的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防止超概算现象发生,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黄碧娟.工程建设项目超概算成因及对策探讨[J].低碳世界,2019,9(4):311-312.

作者:陈润生 单位:太原科技大学基本建设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