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5 11:29:17

机械设备论文

机械设备论文范文篇1

[论文摘要]试对纺织机械设备的管理问题作探析,旨在阐述机械设备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纺织企业的机械管理具有“机械设备精良、专业技术配套、机械操作精确”的特点,也是提高管理技术水平不可忽视的关键。工作中注意上述管理问题能够为纺织企业的机器正常运转和经济效率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纺织企业中的机械管理是企业正常运转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随着纺织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机械设备在现代化纺织中的作用已尤为突出,机械设备管理在纺织企业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纺织企业中的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正确分析与解决管理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关系,管好、用好、养好、修好纺织机械,对提高企业设备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纺织机械设备管理中的问题

(一)管理机构及制度不够完善

机械设备管理是公司维护员的事,管理部门与车间只局限于个别业务上的联系,以致盲目地精简机构、压缩甚至取消设备管理机构及管理人员,或将其工作职能并入其他部门兼管。由此必然导致管理层与操作层之间上下脱节,出现谁也不管的局面,设备管工作很难实施。

一些现有的纺织企业为了便于管理,往往减少管理环节,甚至缺乏完整、严格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对机械设备的台账、技术资料档案的建立等工作尚未完善,管理工作无章可循、管理无序,有的企业甚至在购买了新设备后,没有及时或根本不入账,造成管理工作相当被动,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二)新旧机械装备使用存在脱节

随着高新技术的高速发展,纺织企业现有的机械设备已显得过于陈旧,其机械设备整体技术状况已进入老化阶段,大半处于落后水平,造成企业在部分大型项目的投标及施工组织上受到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为了适应当前形势,纺织企业的确需要适当引进一些国内外较为先进的机械设备,以提高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但有些企业没有根据自己企业发展的需要,未能科学地制订机械设备的发展规划和购置计划,未能正确预测所引进机械设备的市场使用前景,导致所购设备不能满足纺织项目的施工要求,新置设备如入“冷宫”。

(三)机械设备的保养不够科学

目前大多数纺织企业虽然都实行定人定机制度,即每个操作人员固定使用一台机械设备,但却忽略了定人保养制度,没有把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落实到个人。正因为如此,操作人员往往只是“包用不包修”,维修人员也是马虎应付了事,每当机械设备出现故障,操作人员与维修人员往往互相推卸责任。这样,不但影响了产量、质量,也增加了维修费用、运转费用以及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企业为了提高经济效率,往往只注意产值与效益挂钩,在设备管理使用上表现为“重用轻管”,为了赶工期、抢进度,而不惜拼设备,造成机械设备常常处于超负荷状况工作,或带“病”作业,甚至违章操作,其结果是机械设备严重磨损老化。

二、解决上述问题的策略

(一)依据机械管理需要,健全管理的体制和制度

企业应根据设备的运用状况,建立并完善机械设备管理机构,实行统一规划,专人负责,进行全面的综合管理。努力做到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明确专管和群管人员的职责与权限,充分发挥各级职能人员的积极性。

我们公司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定机、定人、定岗位责任的“三定”制度,让每台机械都有专人负责保管、检修、操作。由于“三定”制度是机械化施工生产和设备管理工作的基础,其执行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企业劳动生产率、施工安全、机械的完好率与使用率,因此在执行过程中除应配备相应人员外,还需注意不要随意变动其工作岗位,以免影响机械设备性能的了解与掌握程度。

(二)重视机械设备的保养维护,纳入考核奖惩条例

我们知道,机械设备的保养、维修、使用这三者是相互关联,互为条件的。任何设备在使用了一段较长的时间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故障,为了降低故障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应根据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密切配合施工生产。按照设备规定的运转周期定期做好各项保养与维修的工作。设备管理部门在制定维修及保养计划时须认真分析各类设备的具体情况,针对新旧设备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措施。对于老旧设备,要以保证运行、消除隐患、及时修理为重点:对新设备,则以提高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维护为重点,从而有效地保证每台设备的使用性能和安全生产。

机械维护完全靠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来实施。对此,将机械设备的管理纳入企业考核条例,有利于明细工作责任,调动员工的工作激情。每年应组织开展机械设备检查评比活动。检查评比宜采用不定期抽检的方式,以防止基层单位平时不重视设备现场管理,检查时再搞突击应付。检查评比的结果还应与奖惩制度相结合,要体现增产节约有奖,损失浪费要罚的原则。这样,不但有效地推动了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还减少了设备的故障停机率,保证了企业的正常生产。

(三)加大技术培训力度,选拔优秀设备管理人才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机械设备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其自动化程度将越来越高,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重。因此,企业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全体管理和维修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就应采取“走出去、请进来、集中培训”的方法,加大技术培训力度,选拔和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管理、会细算的“一专多能”型人才,以满足企业今后的发展需要。

企业也可以有重点地组织由设备管理、维修、操作人员共同参加的设备管理研讨会,大家集思广益,出谋献计,形成学技术、钻业务的氛围。企业也可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采用专题讲座、参观学习等形式,及时推广、宣传有实效的经验体会,逐步提高企业各级人员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

三、纺织机械设备管理的注意点

1.注意技术人员素质的提高。纺织机械设备维护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技术工作,提高技术人员的素质势在必行。

2.注意设备的长期运行维护。设备维护时应根据使用说明和运行期限进行合理的操作运用,切不可“带病”工作。

机械设备论文范文篇2

[论文摘要]试对纺织机械设备的管理问题作探析,旨在阐述机械设备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纺织企业的机械管理具有“机械设备精良、专业技术配套、机械操作精确”的特点,也是提高管理技术水平不可忽视的关键。工作中注意上述管理问题能够为纺织企业的机器正常运转和经济效率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纺织企业中的机械管理是企业正常运转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随着纺织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机械设备在现代化纺织中的作用已尤为突出,机械设备管理在纺织企业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纺织企业中的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正确分析与解决管理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关系,管好、用好、养好、修好纺织机械,对提高企业设备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纺织机械设备管理中的问题

(一)管理机构及制度不够完善

机械设备管理是公司维护员的事,管理部门与车间只局限于个别业务上的联系,以致盲目地精简机构、压缩甚至取消设备管理机构及管理人员,或将其工作职能并入其他部门兼管。由此必然导致管理层与操作层之间上下脱节,出现谁也不管的局面,设备管工作很难实施。

一些现有的纺织企业为了便于管理,往往减少管理环节,甚至缺乏完整、严格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对机械设备的台账、技术资料档案的建立等工作尚未完善,管理工作无章可循、管理无序,有的企业甚至在购买了新设备后,没有及时或根本不入账,造成管理工作相当被动,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二)新旧机械装备使用存在脱节

随着高新技术的高速发展,纺织企业现有的机械设备已显得过于陈旧,其机械设备整体技术状况已进入老化阶段,大半处于落后水平,造成企业在部分大型项目的投标及施工组织上受到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为了适应当前形势,纺织企业的确需要适当引进一些国内外较为先进的机械设备,以提高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但有些企业没有根据自己企业发展的需要,未能科学地制订机械设备的发展规划和购置计划,未能正确预测所引进机械设备的市场使用前景,导致所购设备不能满足纺织项目的施工要求,新置设备如入“冷宫”。

(三)机械设备的保养不够科学

目前大多数纺织企业虽然都实行定人定机制度,即每个操作人员固定使用一台机械设备,但却忽略了定人保养制度,没有把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落实到个人。正因为如此,操作人员往往只是“包用不包修”,维修人员也是马虎应付了事,每当机械设备出现故障,操作人员与维修人员往往互相推卸责任。这样,不但影响了产量、质量,也增加了维修费用、运转费用以及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企业为了提高经济效率,往往只注意产值与效益挂钩,在设备管理使用上表现为“重用轻管”,为了赶工期、抢进度,而不惜拼设备,造成机械设备常常处于超负荷状况工作,或带“病”作业,甚至违章操作,其结果是机械设备严重磨损老化。

二、解决上述问题的策略

(一)依据机械管理需要,健全管理的体制和制度

企业应根据设备的运用状况,建立并完善机械设备管理机构,实行统一规划,专人负责,进行全面的综合管理。努力做到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明确专管和群管人员的职责与权限,充分发挥各级职能人员的积极性。

我们公司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定机、定人、定岗位责任的“三定”制度,让每台机械都有专人负责保管、检修、操作。由于“三定”制度是机械化施工生产和设备管理工作的基础,其执行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企业劳动生产率、施工安全、机械的完好率与使用率,因此在执行过程中除应配备相应人员外,还需注意不要随意变动其工作岗位,以免影响机械设备性能的了解与掌握程度。

(二)重视机械设备的保养维护,纳入考核奖惩条例

我们知道,机械设备的保养、维修、使用这三者是相互关联,互为条件的。任何设备在使用了一段较长的时间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故障,为了降低故障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应根据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密切配合施工生产。按照设备规定的运转周期定期做好各项保养与维修的工作。设备管理部门在制定维修及保养计划时须认真分析各类设备的具体情况,针对新旧设备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措施。对于老旧设备,要以保证运行、消除隐患、及时修理为重点:对新设备,则以提高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维护为重点,从而有效地保证每台设备的使用性能和安全生产。

机械维护完全靠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来实施。对此,将机械设备的管理纳入企业考核条例,有利于明细工作责任,调动员工的工作激情。每年应组织开展机械设备检查评比活动。检查评比宜采用不定期抽检的方式,以防止基层单位平时不重视设备现场管理,检查时再搞突击应付。检查评比的结果还应与奖惩制度相结合,要体现增产节约有奖,损失浪费要罚的原则。这样,不但有效地推动了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还减少了设备的故障停机率,保证了企业的正常生产。

(三)加大技术培训力度,选拔优秀设备管理人才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机械设备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其自动化程度将越来越高,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重。因此,企业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全体管理和维修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就应采取“走出去、请进来、集中培训”的方法,加大技术培训力度,选拔和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管理、会细算的“一专多能”型人才,以满足企业今后的发展需要。

企业也可以有重点地组织由设备管理、维修、操作人员共同参加的设备管理研讨会,大家集思广益,出谋献计,形成学技术、钻业务的氛围。企业也可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采用专题讲座、参观学习等形式,及时推广、宣传有实效的经验体会,逐步提高企业各级人员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

三、纺织机械设备管理的注意点

1.注意技术人员素质的提高。纺织机械设备维护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技术工作,提高技术人员的素质势在必行。

2.注意设备的长期运行维护。设备维护时应根据使用说明和运行期限进行合理的操作运用,切不可“带病”工作。

机械设备论文范文篇3

(一)管理机构及制度不够完善

机械设备管理是公司维护员的事,管理部门与车间只局限于个别业务上的联系,以致盲目地精简机构、压缩甚至取消设备管理机构及管理人员,或将其工作职能并入其他部门兼管。由此必然导致管理层与操作层之间上下脱节,出现谁也不管的局面,设备管工作很难实施。

一些现有的纺织企业为了便于管理,往往减少管理环节,甚至缺乏完整、严格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对机械设备的台账、技术资料档案的建立等工作尚未完善,管理工作无章可循、管理无序,有的企业甚至在购买了新设备后,没有及时或根本不入账,造成管理工作相当被动,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二)新旧机械装备使用存在脱节

随着高新技术的高速发展,纺织企业现有的机械设备已显得过于陈旧,其机械设备整体技术状况已进入老化阶段,大半处于落后水平,造成企业在部分大型项目的投标及施工组织上受到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为了适应当前形势,纺织企业的确需要适当引进一些国内外较为先进的机械设备,以提高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但有些企业没有根据自己企业发展的需要,未能科学地制订机械设备的发展规划和购置计划,未能正确预测所引进机械设备的市场使用前景,导致所购设备不能满足纺织项目的施工要求,新置设备如入“冷宫”。

(三)机械设备的保养不够科学

目前大多数纺织企业虽然都实行定人定机制度,即每个操作人员固定使用一台机械设备,但却忽略了定人保养制度,没有把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落实到个人。正因为如此,操作人员往往只是“包用不包修”,维修人员也是马虎应付了事,每当机械设备出现故障,操作人员与维修人员往往互相推卸责任。这样,不但影响了产量、质量,也增加了维修费用、运转费用以及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企业为了提高经济效率,往往只注意产值与效益挂钩,在设备管理使用上表现为“重用轻管”,为了赶工期、抢进度,而不惜拼设备,造成机械设备常常处于超负荷状况工作,或带“病”作业,甚至违章操作,其结果是机械设备严重磨损老化。

二、解决上述问题的策略

(一)依据机械管理需要,健全管理的体制和制度

企业应根据设备的运用状况,建立并完善机械设备管理机构,实行统一规划,专人负责,进行全面的综合管理。努力做到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明确专管和群管人员的职责与权限,充分发挥各级职能人员的积极性。

我们公司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定机、定人、定岗位责任的“三定”制度,让每台机械都有专人负责保管、检修、操作。由于“三定”制度是机械化施工生产和设备管理工作的基础,其执行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企业劳动生产率、施工安全、机械的完好率与使用率,因此在执行过程中除应配备相应人员外,还需注意不要随意变动其工作岗位,以免影响机械设备性能的了解与掌握程度。

(二)重视机械设备的保养维护,纳入考核奖惩条例

我们知道,机械设备的保养、维修、使用这三者是相互关联,互为条件的。任何设备在使用了一段较长的时间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故障,为了降低故障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应根据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密切配合施工生产。按照设备规定的运转周期定期做好各项保养与维修的工作。设备管理部门在制定维修及保养计划时须认真分析各类设备的具体情况,针对新旧设备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措施。对于老旧设备,要以保证运行、消除隐患、及时修理为重点:对新设备,则以提高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维护为重点,从而有效地保证每台设备的使用性能和安全生产。

机械维护完全靠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来实施。对此,将机械设备的管理纳入企业考核条例,有利于明细工作责任,调动员工的工作激情。每年应组织开展机械设备检查评比活动。检查评比宜采用不定期抽检的方式,以防止基层单位平时不重视设备现场管理,检查时再搞突击应付。检查评比的结果还应与奖惩制度相结合,要体现增产节约有奖,损失浪费要罚的原则。这样,不但有效地推动了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还减少了设备的故障停机率,保证了企业的正常生产。

(三)加大技术培训力度,选拔优秀设备管理人才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机械设备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其自动化程度将越来越高,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重。因此,企业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全体管理和维修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就应采取“走出去、请进来、集中培训”的方法,加大技术培训力度,选拔和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管理、会细算的“一专多能”型人才,以满足企业今后的发展需要。

企业也可以有重点地组织由设备管理、维修、操作人员共同参加的设备管理研讨会,大家集思广益,出谋献计,形成学技术、钻业务的氛围。企业也可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采用专题讲座、参观学习等形式,及时推广、宣传有实效的经验体会,逐步提高企业各级人员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

三、纺织机械设备管理的注意点

1.注意技术人员素质的提高。纺织机械设备维护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技术工作,提高技术人员的素质势在必行。

2.注意设备的长期运行维护。设备维护时应根据使用说明和运行期限进行合理的操作运用,切不可“带病”工作。

3.注意设备的前期检测维修修。技术人员应在设备保养期,详细的了解每个要件的运行情况,以做到“未雨绸缪”。

总之,我们应体会到机械设备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人员的全面参与、积极配合。机械设备管理应该抓住搞好设备现场管理、强化维修保养这项中心工作,以发挥其最大功效。

机械设备论文范文篇4

[论文摘要]试对纺织机械设备的管理问题作探析,旨在阐述机械设备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纺织企业的机械管理具有“机械设备精良、专业技术配套、机械操作精确”的特点,也是提高管理技术水平不可忽视的关键。工作中注意上述管理问题能够为纺织企业的机器正常运转和经济效率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纺织企业中的机械管理是企业正常运转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随着纺织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机械设备在现代化纺织中的作用已尤为突出,机械设备管理在纺织企业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纺织企业中的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正确分析与解决管理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关系,管好、用好、养好、修好纺织机械,对提高企业设备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纺织机械设备管理中的问题

(一)管理机构及制度不够完善

机械设备管理是公司维护员的事,管理部门与车间只局限于个别业务上的联系,以致盲目地精简机构、压缩甚至取消设备管理机构及管理人员,或将其工作职能并入其他部门兼管。由此必然导致管理层与操作层之间上下脱节,出现谁也不管的局面,设备管工作很难实施。

一些现有的纺织企业为了便于管理,往往减少管理环节,甚至缺乏完整、严格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对机械设备的台账、技术资料档案的建立等工作尚未完善,管理工作无章可循、管理无序,有的企业甚至在购买了新设备后,没有及时或根本不入账,造成管理工作相当被动,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二)新旧机械装备使用存在脱节

随着高新技术的高速发展,纺织企业现有的机械设备已显得过于陈旧,其机械设备整体技术状况已进入老化阶段,大半处于落后水平,造成企业在部分大型项目的投标及施工组织上受到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为了适应当前形势,纺织企业的确需要适当引进一些国内外较为先进的机械设备,以提高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但有些企业没有根据自己企业发展的需要,未能科学地制订机械设备的发展规划和购置计划,未能正确预测所引进机械设备的市场使用前景,导致所购设备不能满足纺织项目的施工要求,新置设备如入“冷宫”。

(三)机械设备的保养不够科学

目前大多数纺织企业虽然都实行定人定机制度,即每个操作人员固定使用一台机械设备,但却忽略了定人保养制度,没有把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落实到个人。正因为如此,操作人员往往只是“包用不包修”,维修人员也是马虎应付了事,每当机械设备出现故障,操作人员与维修人员往往互相推卸责任。这样,不但影响了产量、质量,也增加了维修费用、运转费用以及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企业为了提高经济效率,往往只注意产值与效益挂钩,在设备管理使用上表现为“重用轻管”,为了赶工期、抢进度,而不惜拼设备,造成机械设备常常处于超负荷状况工作,或带“病”作业,甚至违章操作,其结果是机械设备严重磨损老化。

二、解决上述问题的策略

(一)依据机械管理需要,健全管理的体制和制度

企业应根据设备的运用状况,建立并完善机械设备管理机构,实行统一规划,专人负责,进行全面的综合管理。努力做到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明确专管和群管人员的职责与权限,充分发挥各级职能人员的积极性。

我们公司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定机、定人、定岗位责任的“三定”制度,让每台机械都有专人负责保管、检修、操作。由于“三定”制度是机械化施工生产和设备管理工作的基础,其执行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企业劳动生产率、施工安全、机械的完好率与使用率,因此在执行过程中除应配备相应人员外,还需注意不要随意变动其工作岗位,以免影响机械设备性能的了解与掌握程度。

(二)重视机械设备的保养维护,纳入考核奖惩条例

我们知道,机械设备的保养、维修、使用这三者是相互关联,互为条件的。任何设备在使用了一段较长的时间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故障,为了降低故障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应根据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密切配合施工生产。按照设备规定的运转周期定期做好各项保养与维修的工作。设备管理部门在制定维修及保养计划时须认真分析各类设备的具体情况,针对新旧设备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措施。对于老旧设备,要以保证运行、消除隐患、及时修理为重点:对新设备,则以提高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维护为重点,从而有效地保证每台设备的使用性能和安全生产。

机械维护完全靠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来实施。对此,将机械设备的管理纳入企业考核条例,有利于明细工作责任,调动员工的工作激情。每年应组织开展机械设备检查评比活动。检查评比宜采用不定期抽检的方式,以防止基层单位平时不重视设备现场管理,检查时再搞突击应付。检查评比的结果还应与奖惩制度相结合,要体现增产节约有奖,损失浪费要罚的原则。这样,不但有效地推动了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还减少了设备的故障停机率,保证了企业的正常生产。

(三)加大技术培训力度,选拔优秀设备管理人才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机械设备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其自动化程度将越来越高,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重。因此,企业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全体管理和维修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就应采取“走出去、请进来、集中培训”的方法,加大技术培训力度,选拔和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管理、会细算的“一专多能”型人才,以满足企业今后的发展需要。

企业也可以有重点地组织由设备管理、维修、操作人员共同参加的设备管理研讨会,大家集思广益,出谋献计,形成学技术、钻业务的氛围。企业也可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采用专题讲座、参观学习等形式,及时推广、宣传有实效的经验体会,逐步提高企业各级人员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

三、纺织机械设备管理的注意点

1.注意技术人员素质的提高。纺织机械设备维护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技术工作,提高技术人员的素质势在必行。

2.注意设备的长期运行维护。设备维护时应根据使用说明和运行期限进行合理的操作运用,切不可“带病”工作。

机械设备论文范文篇5

(一)管理机构及制度不够完善

机械设备管理是公司维护员的事,管理部门与车间只局限于个别业务上的联系,以致盲目地精简机构、压缩甚至取消设备管理机构及管理人员,或将其工作职能并入其他部门兼管。由此必然导致管理层与操作层之间上下脱节,出现谁也不管的局面,设备管工作很难实施。

一些现有的纺织企业为了便于管理,往往减少管理环节,甚至缺乏完整、严格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对机械设备的台账、技术资料档案的建立等工作尚未完善,管理工作无章可循、管理无序,有的企业甚至在购买了新设备后,没有及时或根本不入账,造成管理工作相当被动,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二)新旧机械装备使用存在脱节

随着高新技术的高速发展,纺织企业现有的机械设备已显得过于陈旧,其机械设备整体技术状况已进入老化阶段,大半处于落后水平,造成企业在部分大型项目的投标及施工组织上受到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为了适应当前形势,纺织企业的确需要适当引进一些国内外较为先进的机械设备,以提高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但有些企业没有根据自己企业发展的需要,未能科学地制订机械设备的发展规划和购置计划,未能正确预测所引进机械设备的市场使用前景,导致所购设备不能满足纺织项目的施工要求,新置设备如入“冷宫”。

(三)机械设备的保养不够科学

目前大多数纺织企业虽然都实行定人定机制度,即每个操作人员固定使用一台机械设备,但却忽略了定人保养制度,没有把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落实到个人。正因为如此,操作人员往往只是“包用不包修”,维修人员也是马虎应付了事,每当机械设备出现故障,操作人员与维修人员往往互相推卸责任。这样,不但影响了产量、质量,也增加了维修费用、运转费用以及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企业为了提高经济效率,往往只注意产值与效益挂钩,在设备管理使用上表现为“重用轻管”,为了赶工期、抢进度,而不惜拼设备,造成机械设备常常处于超负荷状况工作,或带“病”作业,甚至违章操作,其结果是机械设备严重磨损老化。

二、解决上述问题的策略

(一)依据机械管理需要,健全管理的体制和制度

企业应根据设备的运用状况,建立并完善机械设备管理机构,实行统一规划,专人负责,进行全面的综合管理。努力做到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明确专管和群管人员的职责与权限,充分发挥各级职能人员的积极性。

我们公司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定机、定人、定岗位责任的“三定”制度,让每台机械都有专人负责保管、检修、操作。由于“三定”制度是机械化施工生产和设备管理工作的基础,其执行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企业劳动生产率、施工安全、机械的完好率与使用率,因此在执行过程中除应配备相应人员外,还需注意不要随意变动其工作岗位,以免影响机械设备性能的了解与掌握程度。

(二)重视机械设备的保养维护,纳入考核奖惩条例

我们知道,机械设备的保养、维修、使用这三者是相互关联,互为条件的。任何设备在使用了一段较长的时间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故障,为了降低故障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应根据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密切配合施工生产。按照设备规定的运转周期定期做好各项保养与维修的工作。设备管理部门在制定维修及保养计划时须认真分析各类设备的具体情况,针对新旧设备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措施。对于老旧设备,要以保证运行、消除隐患、及时修理为重点:对新设备,则以提高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维护为重点,从而有效地保证每台设备的使用性能和安全生产。

机械维护完全靠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来实施。对此,将机械设备的管理纳入企业考核条例,有利于明细工作责任,调动员工的工作激情。每年应组织开展机械设备检查评比活动。检查评比宜采用不定期抽检的方式,以防止基层单位平时不重视设备现场管理,检查时再搞突击应付。检查评比的结果还应与奖惩制度相结合,要体现增产节约有奖,损失浪费要罚的原则。这样,不但有效地推动了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还减少了设备的故障停机率,保证了企业的正常生产。

(三)加大技术培训力度,选拔优秀设备管理人才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机械设备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其自动化程度将越来越高,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重。因此,企业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全体管理和维修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就应采取“走出去、请进来、集中培训”的方法,加大技术培训力度,选拔和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管理、会细算的“一专多能”型人才,以满足企业今后的发展需要。

企业也可以有重点地组织由设备管理、维修、操作人员共同参加的设备管理研讨会,大家集思广益,出谋献计,形成学技术、钻业务的氛围。企业也可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采用专题讲座、参观学习等形式,及时推广、宣传有实效的经验体会,逐步提高企业各级人员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

三、纺织机械设备管理的注意点

1.注意技术人员素质的提高。纺织机械设备维护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技术工作,提高技术人员的素质势在必行。

2.注意设备的长期运行维护。设备维护时应根据使用说明和运行期限进行合理的操作运用,切不可“带病”工作。

3.注意设备的前期检测维修修。技术人员应在设备保养期,详细的了解每个要件的运行情况,以做到“未雨绸缪”。

总之,我们应体会到机械设备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人员的全面参与、积极配合。机械设备管理应该抓住搞好设备现场管理、强化维修保养这项中心工作,以发挥其最大功效。

[论文关键词]纺织企业机械管理策略

机械设备论文范文篇6

关键词:公路施工机械设备管理

引言

近年来,公路施工机械设备管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以及管理科学的发展而逐步发展了起来。公路施工企业在机械管理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工程机械管理水平还远远落后于现代施工的要求,影响了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已经成为公路施工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公路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1.1配置不经济,没有科学规划公路工程复杂多变,随着施工环境和施工条件的改变,采用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是不同的,需要的施工机械设备品种、数量,也是变化的,这就需要适时的购置相应的设备。在购置中由于施工企业缺乏对设备配置的长期规划,致使机械设备的购置存在盲目性,不切合实际,有些是重复购置,有些设备机型不符合要求,使机械难以发挥低成本,高效益的功能,有时反而造成设备完好率低,利用率不高。更有甚者,有些设备从购进调入仅使用过一两次,就成了闲置的“死机”。在管理中也存在着重购置,轻管理的现象,缺乏合理规划,科学配置,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的管理理念。

1.2管理制度不完善,考核办法不健全在施工企业中,人员和机械设备“大锅饭”的意识仍然存在,没有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机械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完全实行车辆机械单车核算,机械效益单机考核的制度,仅仅管理了车辆机械的油料和安全。

1.3管理人员专业不强,操作人员素质不高一方面受重生产,轻管理思想的影响,对机械设备管理工作重视不够,大多企业由非专业人员管理设备。有的由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担任机械管理员,但又不专职管理,出现管理上一团糟的现象。另外受养护作业整体机械化程度低,养护方式陈旧落后和养护经费影响,养护单位宁可用人力,也不用机械,淡化了机械管理人员的参与意识,没有充分发挥管理与指导作用。另一方面是施工企业注重眼前效益,忽视长远利益,缺乏对特种机械操作人员的培训,有的操作人员文化水平低,说明书都看不懂。有的一人多机,既操作压路机,又操作装载机,还操作摊铺机,结果一样也不专。

二、加强公路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的措施

2.1配置经济化

2.1.1施工方案优选化。公路施工方案的经济性可以在不同方案之间进行优化选择,依据工程量大小、工期决定设备的规格、型号、数量以及进出场时间,以达到工程进度与设备使用的协调一致与有效控制。如公路建设项目工程量大时应采用大型机械和先进设备,而工程量小时则应采用中小型机械和现有设备。但这不是绝对的,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公路土方工程施工中,要特别注意挖掘机和运输车辆、推土机等关键设备的优化选择。在路面工程施工中,要特别注意沥青混凝土拌和站、摊铺机和运输车辆等关键设备的优化选择,以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同时避免浪费,降低施工成本。

2.1.2配套设备效率化施工企业应解决好机械设备组列内部的合理配套关系:①以设备组列中主要设备为基准,其它配套设备以确保主要设备充分发挥效率为选配标准;②设备组列数量最小化原则,即尽可能选用一些综合型设备,以减少配套环节,提高组列运行的可靠性;③次要设备并列化原则,即在可能的情况下适当注意组列中的薄弱(运行可靠性低)环节,实现局部施工设备的并列化。

2.2管理专业化

2.2.1管理人员专业化。施工企业应明确分管设备的领导,明确施工所需的设备管理和操作岗位,同时配备相应管理工作人员和设备操作专业技术人员,这不仅会影响机械设备的技术使用寿用,还直接关系到施工工程质量,所以,一定要加强管理人员和操作手的专业会培训,在施工间隙采取多种形式学习,不但要为眼前的生产需要服务,还要站在战略的高度教育职工树立终身学习、多能服务观念;既培养专才,也培养通才;理论与实践并重,形式与效果齐抓,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2.2.2日常管理数量化。机械设备的使用和运作实质上是资金的运作。施工企业应进行单机成本核算,如油料使用,维修换件,月完好率,日工作量,台班成本与利润的核算等等。核算出每台机械设备的投入和产出,并对投入产出比率进行统计分析,对机械设备的施工经济效益进行量化,使现有机械更好的发挥效益,提高对设备的经济控制力。

2.2.3项目目标责任化。管理人员应对机械设备管理目标责任制定相应的经济技术指标和考核制度,做到分层管理、责任到人、成本核算、项目细化,以确保各项考核指标的完成。

2.3作业规范化

2.3.1施工作业操作规范化。机械设备的使用者必须严格按照设备的操作规程及使用说明操作使用设备,要求技术性与纪律性并重,必须严格遵守项目的机械设备使用管理规定。实行“三定”制度,主要设备实行定机、定人定岗位制;每台机械的专门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和考试,获得“操作合格证”之后才能操作相关的设备;坚持持证上岗,严禁未经培训的非岗位人员操作设备。

2.3.2安全教育经常化。工程施工安全出了问题,将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处理安全事故,造成施工项目的大量经济损失,同时带来不良的社会影响。为了消除一切对机械设备安全的不利因素,避免安全事故发生,施工企业要以多种形式进行安全教育,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知识考核,每一位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后,严格执行考核、持证上岗制度,根据工种进行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注意事项等方面的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作业,提高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操作技术水平、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做到规范化施工、标准化作业,确保最终实现安全生产。

2.4维护科学化

2.4.1预防检查日常化。实践证明,设备的大多数故障如能在日常检查中早期发现并采取措施,就能及时有效地防止突发故障的发生。为此要做好设备的预防检查,可由日常维护和巡检两个环节组成,日常维护由机械操作手来完成,主要内容就是“十字作业法”贯彻机械设备的整个进行过程,直到停机下班。巡检的工作由修理人员来做。项目部根据每个工地的实际情况,把所运行的设备具体责任到人,设立机械综检日志,并把每台设备的巡检情况与当月该设备的运行及维修情况对照,对维修人员进行经济上的奖励或惩罚。

2.4.2设备维护科学化。机械设备的科学合理维护是完好率、利用率、工作效率的根本保证。设备维护应严格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的要求科学的进行,避免盲目维护带来的危害。比如公路施工现场出现的润滑用油更换时不讲牌号、更换的周期不按时等不科学的作法,虽然其后果不会立即显现出来,但却严重影响设备的有效使用寿命,也给突发性故障埋下了隐患。公务员之家:

2.4.3专业检修定期化。机械设备的定期检查是制定维修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施工机械设备故障检修大多是维修工靠经验来判断,进行解体——更换配件——再组装的工艺流程,这种作业方法及时、方便、但也造成故障判断失误率高,返修率高等缺点。应通过必要的仪器设备来测定机械设备的技术状况、劣化程度,确定机器的性能,决定其修理的内容和时间。特别是目前公路工程施工中的机械设备配套化、设备来源多元化、设备结构复杂化等情况越来越多,专业化的定期检查和定项修理就愈发显得重要。

总之,为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作用,必须重视施工机械管理。切实执行相关的机械设备使用和维修管理规定,同时根据工程的实际特点,优化管理制度,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保障施工任务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机械设备论文范文篇7

关键词:施工企业;机械设备;安全管理

安全是施工企业永恒的主题,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不断应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的不安全因素。施工过程机械设备的安全直接关系到每个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的安全,关系到施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改革开放的顺利发展,关系到企业的兴衰和存亡,因此,我们必须消除和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加强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以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1施工企业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几个难点问题

(1)施工任务繁重,工作环境恶劣。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工期短,同时,不少项目为了降低施工成本,虽然面临很大的工作任务量,投入的施工机械数量却不多,完全靠少数机械设备加班作业来完成施工任务,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机械设备的超负荷运转,有些时候甚至在带病作业,极大地影响了机械设备的技术性能状况与使用寿命,加速了机械设备的老化。另一方面,由于工程施工大部分是在远离城区的野外,山区。阴雨天气里到处泥泞,晴朗天气里,也是到处充斥灰尘与施工产生的粉尘。作业场地机器布局互相影响操作,机器之间,机器与固定建筑物之间不能保持安全距离。有时作业场地过于狭小,地面不够平整,有凹坑,油污水垢,废屑等;室外作业场地缺少必要的防雨雪遮盖;有障碍物或悬挂突出物,以及机器可移动的范围内缺少防护醒目标志。夜间作业照明度不够,隧道施工过程通风,温度,湿度均超出机械设备本身的工作环境要求等一系列的问题,造成了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工作环境恶劣。

(2)施工设备调运频繁。由于企业内部各个施工项目分布比较散乱,每个项目对机械的需求时间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同一台机械在一个项目部还没有施工结束,下一个项目部又要马上开始投入使用。对机械设备的需求不确定性和缺少计划使得公司内部不少机械设备在各个项目部之间的调运十分频繁,设备材料管理站无法将到了保养期需要进行二保的机械设备召回仓库修理车间进行维修保养。

(3)设备轻保养。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施工现场不少施工人员与指挥人员只一味地追求施工进度,对设备只注重使用,而对其保养维护工作不闻不问。这就造成了操作人员为了完成施工指挥人员指定的工作任务,没有时间对所操作的机械设备进行保养的可能。如此一来,便形成了忽视机械设备的日常保养,经常带着小毛病作业,等到出现问题修理的时候,不得不进行大范围修理工作,不少时候要更换总成,既浪费大量时间,又无形中提高了设备的修理成本。

(4)人员素质不高,培训少。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很多操作人员本身文化层次较低,又加之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就直接上岗,先上岗操作一段时间,再去补办一个操作证的现象时有发生。更有甚者,个别操作人员在有事离开时,随便叫一个对本机械而言没有操作经验的人来代班。施工现场也是到了非用不可的时候才去寻求相应的操作人员;为了应急,不少施工现场会出现随意叫一个略懂一二但没有受过专业培训(当然也不具有操作证)的人员来进行机械设备的操作,然后通过某种渠道去搞一本操作证来应付检查。而对操作人员的实际培训工作却做得很不够。

许多作业人员没有接受过正规培训就上岗或者培训工作做得不够及时,上岗前的三级安全教育工作过于形式化,没有针对性和真实性,且千篇一律的现象比较严重。

(5)存在侥幸心理。对强制要求检测的设备不检测,老旧设备不淘汰。侥幸心理是很多机械事故的根源,这已经造成了不少血的教训,看看新闻,几乎每天都有人员伤亡的工程事故发生,塔吊倒塌,钢丝绳断裂,工人掉进搅拌机等等,已经不止一次地发生过。造成事故的原因是什么,问题发生之后,大家都会意识到:不遵守操作规程,设备太陈旧,控制系统失灵……而这一切的根源都是侥幸心理在作怪。

很多单位在事情没有发生之前,老是觉得花钱去搞设备检测是“投入没有产出”的行为,不愿意去花这个“冤枉钱”,对那些比较陈旧老化的机械设备,只要还能使用,就舍不得淘汰掉,因为这样做会提高自己的工程成本。表面上看来,的确是这样,但是,我们深入地想一想,透过其表面现象一台陈旧的设备,已经丧失了工作的机械可靠性(可靠性是指机器或其零部件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和使用期限内,执行规定功能而不出现故障的能力),显然,此时机械设备已经超出了规定的使用条件和规定期限,执行功能是否会出现故障已经不可预料。

2解决措施

(1)正确选型,合理调配。

任何一种机械由于自身的性能,结构等特性,都有一定的使用技术要求。如能严格地按规定合理使用机械,就能充分发挥机械效率,减少机械磨损,延长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因此,在安排施工生产任务时,就要使工程项目和机械设备的使用规范相适应。

(2)正确使用,即时保养,“用养修”相结合。机械危险是指由于机械设备及其附属设施的构件,零件,工具,工件或飞溅的固体和流体物质等的机械能(动能和势能)作用,可能产生伤害的各种物理因素以及与机械设备有关的滑绊,倾倒和跌落危险。为此,在机械设备的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与指挥人员人员一定要按照相关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该设备。同时,公司在保证机械操作人员与施工现场指挥人员正确使用机械设备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地预防机械事故的发生,管理部门在“管好,用好,养好,修好”的同时,推行机械设备的风险评价工作。

机械风险评价是指以机械或机械系统为研究对象,用系统方式分析机器使用阶段可能产生的各种危险,一切可能的危险状态,以及在危险状态下可能发生损伤或危害健康的危险事件,并对危险事件的概率和程度进行全面评价的一系列逻辑步骤和选代过程。

机械的风险评价工作综合考虑了可能影响机械安全性能的诸多因素,从机械事故的根本与源头上控制了机械安全事故的发生。

保养工作方面:在实际运行中,公司严格要求机械操作人员按标准、规范要求,做好设备每天开机前、作业中和停机后的“一日三查”的例行保养工作,发现问题和隐患及时予以排除。这样既确保了设备在完好状态下安全运行,又有效地控制了设备的维护成本。

针对设备的运载周期,运用计算机辅助管理,控制设备一、二级维护,落实专业机修人员到施工现场按工艺流程规范维护,公司要求现场机械操作人员做好配合,督促,监督,并由专业检验人员验收质量,保证设备现场维护质量。

严格执行机械设备退(转)场之间进车间实施二保带修制度,强化二保带修的预检,过程中检验和竣工终检工作,严格把好质量关。最终将合格的设备按施工生产需要进入现场使用或移交设备材料管理站保存。

依靠规章制度规范施工现场服务行为。公司在规范现场服务行为的实践中,逐步提炼归纳出机械设备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五个到”:即“身到,眼到,手到,心到,情到”。每个机操人员每天上岗工作要认真做到。

有了以上几个方面做保证,机械设备的自身性能与工作效率都得到了很大提高,有效避免了设备故障的出现,减少了因机械设备而出现的怠工,没有了工作任务的拖延积压,从而也就避免了机械设备的超负荷长时间运转与带病作业。

(3)做好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测。特种设备就是与人身,财产安全,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承压和载人设备的总成,在生产过程中,比一般性生产设备具有更大的潜在危险性。由于特种设备是属于危险性较大的设备,易发生事故造成操作者本人或他人的伤害,以及机械设备。公共设施等重大的财产损失。为保证其正常运行必须进行定期和巡回检测检查,以避免机械事故的发生,保障安全生产和生命安全。

特种设备必须经技术检测部门检测合格,取得合格证后才能投入使用。

公司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对分布于各个项目部的实验仪器,计量系统仪器,架桥机,筑路机械,拌和楼,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除了建立相应的设备管理卡对其进行维修与检测方面的台帐记录外,在其工作的过程中,进行设备(特别是重大,危险设备)的安全监察,动态控制,提前做好设备的检测换证工作。

(4)人员培训,持证上岗。人员培训包括作业技能的培训与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要做到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考核,有针对性:一要抓好施工项目机械操作人员的准入关,将上岗前的三级安全教育工作做到位;二是编制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与安全操作规程手册,发给现场的每一位作业人员;三是做好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同时,对相关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应树立“全员安全教育培训”的理念。

对机械的操作和维修人员,不仅要对其进行安全技术理论方面的培训,还要确保其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落到实处,重点是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操作技能和预防事故发生的实际能力以及设备危险意识和处理事故的能力,有效控制特种设备事故的发生。

对新添置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维修,公司邀请设备生产厂家的技术人员开专题讲座,并到使用现场对机械操作人员和机械维修人员进行培训。在操作人员上岗之前,达到正确操作,安全驾驭的要求。做到机械设备的持证上岗率100%。

(5)老旧设备淘汰。随着企业经营年限的增长,机械设备使用时间的增多,机械设备大多使用寿命越来越短。这个时候,我们要及时地引进新设备,淘汰旧设备,不能抱丝毫侥幸心理去继续使用。为此,需制定以下机械设备淘汰与报废的技术标准:①到设备使用年限,折旧已提足,技术性能已达不到国家规定和安全操作规程要求的。②因事故等原因设备主要结构性能损坏严重,无修复可能或修复费用超过更新设备价60%的。③能耗高,效率低,污染严重,经济效益差,技术改造又不经济的。④国家和有关部门规定淘汰的。⑤自制非标准专用设备,无继续使用价值的。

对于达到以上任一报废条件的机械设备,都要毫不犹豫地予以淘汰。坚持这样做,确实有效控制了机械事故的发生。

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课题,除了把好管、用、养、修关之外,还必须做到领导重视,各级机械管理人员,机械操作人员,维修人员及相关配合人员之间责任明确,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记录清晰,有人操作,有人监督,奖惩分明,专管与群管相结合,并注重强化机务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使用、维护、保养严格按规程办事。只有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保持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真正做到“预防为主”,就一定能够杜绝重大机械设备事故的发生,保障机械设备安全优质高效地为我们的施工生产服务。

参考文献

机械设备论文范文篇8

1.堵复口门方案选定

“96.8”洪水期间,原阳武庄防洪路口门冲块恢复时,在石料,柳料运不进去情况下,利用滞留在工程上的机械和土工布做土袋抢堵,利用装载机和挖掘机结合土工织物纺织布做成土工袋进行口门复堵,取得了堵复口门的最终胜利。

1.1方法:在装载机斗容里铺一长5米、宽4米的土工织物纺织布,编制布的长宽可根据实际需要任意调整。用挖掘机向装载机斗容编制布上卸土,装满后利用电动缝包机和三股尼龙线将土工布上口往返两道缝严,用电动剪刀将多余的土工布剪掉,然后利用装载机的力量将一个长2米、宽1.5米,高1.2米的土工织物土袋倒入决口处,利用此方法层层叠压,步步进占。

1.2优点:比重大,在动水条件下充填,铺设比较方便,袋体柔软变形能力强,在压载作用下很好地服帖于基面上,便于储备、运输,且施工简单,操作方便,机械化程度高、速度快,效果好,劳动力强度低,节省大量石料和铅丝笼,并且闭气效果比石料、石笼更佳。

2.土工织物与机械设备的配合设计

2.1装载机斗容上的铲爪应卸掉,以防装卸时挂破土工织物土袋,斗容的大小可根据需要进行更换调节。

2.2土工织物可根据斗容的大小加工成适当的布块,也可以为增强土工织物的强度缝成双层或多层。

3.土载织物土袋尺度的确定

利用土工织物反滤土袋进行合龙后的闭气效果要比石块和铅丝笼好的多。

3.1单个土袋的长度:单个土袋的长度可视水流流速和水流动能系数及所做占体的宽度等因素通盘考虑。按《水利水电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的规定,计算出土工织物土袋长度为2-3米,如此长度不能满足占体的宽度需要时可铺2-3排,甚至多排。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掌握。

3.2单个土袋的宽度:单个土袋的宽度与水流速条件及装载机斗容体积有关。块体宽度大,搭接少且省料速度快,但需要和其配套的施工机械的斗容相适应,块体过窄,则排压多且费料,整体性能差。因此,单个土袋宽度更要根据具体情况适当选择,结合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单个土袋的宽度在1-1.5米之间效果最佳。

4.土工织物工程材料的选择

4.1土料

土袋可用各种土料,包括取用附近滩地、提防后戗和淤背体的土料(沙土、两合土、砂砾石),情况急时可临时取用堤防超高部分堤身的土料。

4.2土工布

土工布要保证它的透水性,又要使细土颗粒不能穿过。

5.堵复口门工程的实施

5.1施工方法

首先探测口门水深、流速情况,如水深较深、流速过大,装载机在抛投土袋前可在土袋两端系上绳缆,在工作面两端适当位置打1.5-2.0米的木桩,打入后的木桩高出地面0.3-0.5米,用以固定绳缆,直到袋体露出水面不需系绳缆固定为止。如水较浅、流速较缓时,袋体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在于允许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时,可不系缆绳。

5.2工效分析

根据原阳武庄控导工程复串沟实验资料统计:由3名机械操作手和5名抢护队员及两台大型载机、一台挖掘机组成,串沟水深5米,宽10米,流速小于2米每秒的情况下,挖掘机配合两部装载机连续不断地装袋抛袋,经过2.5个小时,一个长10米、宽6米、高6米的土工织物占体顺利完成,如果增加几部机械两岸同时作业,进度则会更快。

6.结论

6.1堵复口门所用的土工布、缝包机、尼龙线、电剪刀的规格尺寸品种繁多,在市场上极易购到,为了满足紧急堵口或其他险情抢护的需要,应在黄河仓库中储存一定数量。

机械设备论文范文篇9

摘要:工业化社会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对机械制造工艺提出了新要求,传统机械制造工艺与加工技术不仅无法满足实际需求,甚至会导致大量的资源浪费。在全球化趋势明显的现代社会,机械制造与精密加工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自主创新和工业化社会发展程度的关键指标。通过分析机械加工工艺危险性控制的意义及工艺特点,提出控制机械加工工艺危险性的策略。

关键词:机械加工;工艺危险性;危险性控制

1研究机械加工工艺危险性控制的意义

研究机械加工工艺危险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第一,研究机械加工的危险性有助于降低危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在机械加工工艺制作过程中,难免会发生一些意外,如果清楚掌握危险性的来源,则可以大大降低危险性事件的发生概率。第二,研究机械加工的危险性是保障员工安全的一种必要手段。工作的危险性不可避免,但是可以通过各种方法降低危险性。此外,研究机械加工的危险性是机械加工发展的必经过程,只有研究机械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危险,才能找到机械加工工艺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发展机械加工工艺,改进加工方法。

2机械加工工艺特点

机械加工工艺特点主要有:第一,机械加工工艺的工种类型比较多。机械加工工艺并不是特指某一项工艺,而是一些工艺的集合,相比其他工艺而言,机械加工工艺的工种类型比较多。第二,机械加工工艺涉及的设备和工具类型比较多。从大型的重工业设备到微型的小工具,种类齐全、品种复杂。第三,机械加工工艺的加工对象比较复杂。对象的复杂是指形状的复杂,如配合件、模具等。同时,加工工艺的材质也比较复杂,如钢铁、铝件等都是机械加工工艺的加工对象。

3机械加工工艺危险性研究

3.1平面磨床危险性研究。在整个机械加工工艺中,比较危险的工种是平面磨床。平面磨床很容易出现一些意外事故。比如,在对一些比较坚硬的材料进行磨损时,很容易出现机械卡住、机械失控、磨损碎片飞出等情况。因此,在进行平面磨床工作时,一定要做好安全防护。3.2车工、镗工操作危险性研究。车工、镗工是机械加工工艺中比较危险的部分。调查显示,车工和镗工是仅次于锻工危险性的工作之一。在车工和镗工工作中,容易发生以下几种人身伤害:第一,绞伤。车工和镗工同样涉及较大型的加工机器,如果操作不当,极易发生绞伤事件。第二,崩伤。在车工和镗工加工过程中,有许多切削环节,如果这些环节没有防护措施或操作不恰当,很容易造成崩伤。此外,在车工和镗工加工时,会使用一些比较锋利的刀具,也容易对人身造成伤害。3.3铣工操作危险性研究。铣工操作在机械加工工艺中也存在危险性,但相比车工和镗工等加工工艺,铣工的危险性较低。铣工的危险性主要表现在铣工主轴上,铣工主轴的组成部件中有一把比较锋利的铣刀,对操作员工的伤害主要来自于此。铣刀的切削能力是非常强的,由高马力的电动机带动工作,如果操作不当,极容易对身体产生伤害。此外,崩伤与绞伤也是铣工操作过程中容易发生的危险。3.4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危险性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控车床和数控铣床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工作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但是,这种技术也有一定的危险性。数控车床和数控铣床很容易发生故障,如果最初加工制作时,没有按照程序设置参数,就会带来毁灭性的后果。轻者材料被毁,重者机械车床出现质量损坏。

4控制机械加工工艺危险性的策略

4.1提高员工的职业技能。引发机械加工工艺危险性的部分原因是操作不当,因此,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是非常有必要的,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定期对机械加工工艺操作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培训的目的是让员工掌握最新的、最全面的专业技能,以降低他们工作过程中错误操作发生的概率。第二,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技能的考核。考核的目的是督促员工不断学习,掌握娴熟的技能。此外,机械加工工艺相关企业也应不断招聘具有专业技能的员工。4.2加强防护装置的采购。第一,相关企业和部门应加大资金投入。资金是一项工作运转的前提,想要购买防护装置,首先应筹集足够的资金。第二,企业应搜集防护装置的相关资料,进行装置的性能分析,选择性价比高的装置进行采购。市面上的防护装置有多种,价格各异,花最少的钱买到质量最好的防护装置是每个企业的目标,此外,国家也应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偿。4.3加强生产管理工作力度。管理工作是保障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如果没有相关的管理制度,那么工作开展过程中一定会遇到阻碍。机械加工工艺也是如此,需要严格的管理,因此加强生产管理工作力度非常重要,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设置专门的部门进行生产管理工作。第二,制定完善的管理工作制度。完善的管理工作制度是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4.4把好机械工艺所需工具的质量关。首先,在工具采购前,对所需要采购的工具进行质量调查。选择一些质量可靠的工具进行采购。工具进厂过程也不能松懈,对采购进来的工具要逐一检查,确保质量过关。此外,要定期对使用的工具进行检查,对出现问题的工具,要及时维修、更换。

5机械设计加工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5.1材料的选择。选材对于机械加工而言至关重要,只有符合相应标准的、适宜的原材料,才能确保机械加工产品的高质量和零件的精细化,特别是对于一些质量要求较高、需要较长使用周期,且在使用期间需要稳定性能的零部件,错误的材料选择会产生较大影响。在机械加工作业开始前,应对零件的需求做出全面评估,选择最合适的材料,如果传统材料性能优质,则可以直接采购,而如果需要新型材料才能达到既定要求,就应对新材料进行调研与考察,再选取所需材料,以满足机械加工作业的材料标准。机械设计加工的选材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机械零件的使用性能。机械加工零件使用性能要求主要是抗损性、耐磨性、刚性、美观度等,实际加工过程中应根据用户需求进行性能分析。第二,工艺性能。机械加工零件在使用时应根据设备结构特点进行相应调整,比如切削加工或热加工,应根据参数衡量,确保零件的切削性、铸造性能、焊接性等。第三,零件的经济性能。不同的材料造价不同,且材料消耗量也不同,因此,在选材时要寻求最佳的投入产出比,即通过了解材料的采购价格、利用率、维护费、加工费等,尽可能减少消耗,降低加工总体成本,使经济效益最大化,符合节能低耗的环保理念。5.2选择适合的加工工具。在机械设计中,机械设计师要根据零件材料,选择适合的加工工具。对于加工材料很坚硬的零件,机械设计师要选择坚硬的切割工具,以保证切削工具切削出的零件符合切割标准。因为零件各个部分的尺寸都有严格要求,如果不符合标准,零件就无法满足机器设备的要求,甚至会影响机器的正常运转,甚至导致机器设备出现安全事故,因此,机械设计师在选取切割工具时,一定要选取最适合的。

作者:王禹 单位:黑龙江省机械科学研究院

参考文献:

[1]芦博.机械制造的生产过程和加工工艺[J].科技传播,2016,(08):140-141.

[2]侯兴龙.机械制造的生产过程和加工工艺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2016,(08):84-85.

第二篇:机械加工工艺编制措施

摘要:在机械加工工艺编制工作的实践运作过程之中,为了提升和保障各技术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的和质量,每名工作者都要遵循一定的工作原则和基本要求。文章将机械加工工艺编制中的要点进行了一一例举和详细分析,围绕机械加工工艺编制工作的改进,提出了富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意见。只有工作人员能够在掌握和遵循基本机械加工工业的工作原则的基础之上,才能实现其加工合格率的逐步提升。

关键词:机械加工;工艺编制;要点;改进措施

机械零部件加工水平和相应零部件加工制造的质量高低,能够直接影响甚至决定整个企业能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取得较高水平的发展地位。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社会成员自身的生活节奏以及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提升。社会上各个生产领域之中,对机械加工工艺编制制造工作开展的精密度等,都提出了严苛和精密的要求。只有技术人员切实掌握其中的工作要点,才能实现机械加工制造水平的进一步调整。

1机械加工工艺编制的主要工作要点

在技术人员从事机械加工工艺编制的实践活动时,应当严格遵循机械加工工艺的基本工作准则。每一道加工程序严格依照国家机械加工制造的基本作业流程,在尽可能保障工艺产品加工质量的同时,更好的提升相应加工工作开展的效率,帮助企业最大限度的降低相应的经济生产成本。工艺作业人员要将机械成产基本操作章程作为加工实践互动开展的最终依据,保障整个加工作业过程的安全性[1]。在此基础之上,在编制机械加工工艺的过程之中,技术人员可以通过一定形式的技术用语,将编制过程和加工内容准确无误的编制记载到加工生产记录之中。在编制加工实践工作的运行过程中,应当将大零件的毛坯应用状况以及整体生产质量等进行全面细致的考量,以确保机械起重生产设备的安全运作。在为生产流水线上的工作人员设定统一的工作服装时,应尽可能选用专用的工装设计方案。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保障技术工人生产作业的安全和高效。

2优化和改进机械加工工艺编制的措施和途径

2.1将提升机械加工工艺的编制效率作为最终目标

想要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之中逐步提升工艺编制工作开展的最终工作效率,就要首先转变相关工作人员生产管理的基本工作理念[2]。高层管理人员应当将有效提升整个机械加工工艺的编制效率作为加工工作开展的终极目标,将提升企业在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环境中的综合竞争实力作为企业战略发展规划的最终经营目标。整个机械化加工工艺编制与生产的过程应当环环相扣,实现企业内部各生产部门以及个机械加工生产环节的相互配合和衔接。根据实际加工品最终销售和出厂的市场需求,设定更加简化的机械工艺编制生产环节。在编制加工工业生产作业过程中,可以顺应当今社会变化发展的基本潮流和趋势,适当结合应用更加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应用手段。在同行业生产加工领域中,实现信息资源生产编制技术应用的资源共享,通过企业之间强强联合的加工手段,尽可能提升自身工业生产加工的实际作业效率。对于没有进行生产操作验证的工艺编制环节,应当反复结合理论性的研究成果,进行多次的模拟性实验操作,将其投入到实际的生产作业环节中。在最后,在机械加工工艺编制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大量加工生产作业难度较大以及整体工业生产结构的要求水平较高的加工编制环节。面对这一加工环节时,技术人员要在设计加工规划图纸的过程中,明确标注每一样机械加工零部件的实际布置位置,并在位置的同侧,附注上一定的页码参数信息。在相应信息内容详细标注的帮助下,技术人员能够在实际加工编制作业的过程之中迅速找到想要查找的零部件设计尺寸。为机械加工工艺编制尾声作业阶段的检验和查收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验证依据[3]。

2.2深入探究机械加工工艺编制工作开展的实际要求

技术人员如果想要实现机械加工工艺编制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全面优化和提升,还要深入探究分析整个加工实践活动开展的实际工作需求。在机械加工生产制造工作开展的整个过程中,编制设计工作是最为首要和关键性的工作环节。在编制之前对加工产品实际的生产需求以及生产规格进行逐一的核实确认,也是相关技术人员需要尤为关注的一项工作内容。技术人员要结合加工设计图纸,详细分析图纸中每一个机械加工零件的实际作用力度。在机械零部件作用力度、使用强度等主要参考系数的基础上,设定与之相对应或更加合理的加工尺寸,才能为机械加工编制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前提保障。工作人员要深刻认识到,不同的机械加工零件具备不同的运作应用性能。相应加工零件生产应用性能的不同,也会造成其在加工生产的过程中拥有不同等级的加工难度。技术人员可以在与市场消费者进行信息交流的基础上,设定相应的机械加工工艺编制方式,以确定不同机械零部件的实际加工流程。只有在不同机械零部件的加工流程不断规范的同时,机械加工工艺编制实践活动开展的质量和效率才能得到深入优化和完善。工作人员还要在选购机械零部件加工原材料时在加工成本资金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选取高质量的机械原料。可以在经济市场原材料供应商之间货比三家,为机械加工工艺的高效能生产和安全性操作提供前提保障和原料支持[4]。

2.3摆正机械加工工艺编制的定位基准

负责机械零部件加工工艺的工作人员,要在企业开设经营以及生产的过程中,设定标准的发展定位。一个机械加工生产企业能否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主义市场环境下获得长足稳定的发展,与企业自身机械加工工艺编制定位基准的设定有着直接显著的内在联系。生产加工基准的定位,从机械加工工艺编制工作的开始,一直贯彻渗透到每个生产作业流程的工作环节中,相互之间环环紧扣,逻辑联系较强。如果在加工工业的开始阶段进行的基准定位有失合理性,其余各项生产环节加工作业的流程操作步骤,都会变得艰难和复杂。技术人员可以在机械零部件生产加工工作的编制过程中,通过设立机械加工统一定位基准标记的方式,尽可能保障整个机械产品加工作业流程的高效和有序。需要相关技术管理人员尤为注意的是,加工工艺编制生产基准的定位会根据设计加工作业流程的开展近况而发生一定的改动。技术人员在必要时可以通过应用遥测越限和自动投切的技术应用手段,更好的掌握机械加工工艺编制AVC系统的实际运作状况,随时更高基准定位其中的规划数据参数,保障能够在遇到各种突发生产状况时也能自如应对[5]。

3结束语

总而言之,机械加工工艺编制工作的开展,是一项全面、系统、复杂的工作内容。在开展机械加工工艺的实践活动时,技术人员自身在加工工艺自身的运作特点,以及机械协调原作方面的控制知识技能的掌握方面,都将被提出安全内容的要求。只有技术人员在加工机械零部件的过程中,能够以生产加工的流程性为主,在严格遵循加工操作规范的同时满足指定的加工需求,才能更好的保障相应零部件的加工质量。

作者:王 亚 单位:昌河飞机工业(集团)公司

参考文献

[1]张益泉,赵发银.某安装架同轴度超差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J].新技术新工艺,2016,04:82-83.

[2]常丽平,安宏宇,霍占茂,等.基于校企合作项目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N].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1:61-63.

[3]封琥.探析机械加工工艺对零部件表面完整性的影响[J].橡塑技术与装备,2016,14:12-14.

[4]李伟鹏.机械零件工艺编制与数控加工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J].才智,2016,19:112-113.

[5]姚连波.机械加工工艺对零部件表面完整性的影响分析[J].科技视界,2016,20:86+124.

第三篇:机械加工工艺对零件加工精度的影响

摘要:随着近些年我国的机械加工产业的迅速发展,机械加工的工艺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机械加工的精密度的要求也有着提高。充分重视提高机械加工工艺水平,在具体的措施方面进行实施,对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密度和整体质量就有着积极意义。本文主要就机械加工工艺和零件加工精密度关系加以阐述,然后就机械加工工艺对零件加工精密度影响,和提高零件加工精密度的策略实施详细探究。

关键词:机械加工;工艺;影响

机械加工的工艺主要是对机械设备运用对零部件加工,零件的加工过程中,对精密度是有着严格要求的,只有充分重视精密度的严格控制,才能真正促进零件加工水平提高。从理论上对机械加工工艺的研究分析,以及对零件加工精度影响的分析,就能有助于从理论上给予支持。

1机械加工工艺和零件加工精密度关系

机械加工工艺的优化实施,对实际零件加工的要求能得以满足,对零件的质量控制也比较有利。对机械加工完善后就要实施检验工作,对于不符合规范的零件淘汰掉,机械加工的工艺流程能够严谨的呈现,就对零件加工精密度有着直接影响[1]。具体机械加工工艺的实施,对合格零件的程序也有着改造作用,结合相应标准对零件加工的要求要严格实施,这样就能有效避免外界因素干扰。机械加工的工艺是多样化的,在对零件的精度控制方面也有着不同要求,只有提高了机械加工的整体工艺水平,才能有助于机械加工的精密度控制。所以机械加工工艺和零件加工的精密度就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

2机械加工工艺对零件加工精密度影响和提高策略

2.1机械加工工艺对零件加工精密度影响

机械加工工艺对零件加工精密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的热变因素影响就比较突出,主要是机械加工中机床出现了热变的问题。在对零件加工中,机床是一直不停的使用的,在机床和构成部件出现了相互摩擦之后,机床的局部以及整体产生热量,在热胀冷缩的原理下,机床的温度就会随即升高面对机床的契合度就会产生影响[2]。这样在对零部件加工的时候,受到机床自身的结构没有合理化呈现,这就必然会影响零件加工的精度。热变影响当中的工件热度也是比较突出的,零件的实际加工过程中,会和机床以及刀具等接触摩擦产生热量发生变形,这就影响了零件的质量,会造成工件变形等。数控技术在当前的零件加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数控机械加工的工艺实施中,对零件精度产生的影响也比较深远。数控机床的应用有着其自身的优势,编程原点的选择上对加工的精度影响比较大。编程原点的选择恰当性对零件加工精度会造成直接影响,还有是编程的数据处理方面对零件加工精度影响也比较大。以及加工的路线和插补运算等,都会对零件加工的精密度产生影响。

2.2机械加工工艺零件加工精密度提高策略

机械加工工艺实施中,对零件加工的精密度进行提高,就要从多方面充分重视,对机械加工的工艺系统设备的整体质量要得以提高,系统的应用要完善化。完整的零件加工系统设备,对零件产品的质量保障就比较有利,这也是机械加工的核心[3]。所以在对机械加工工艺系统设备的完善实施中,可通过新技术的引进,对加工系统中的不足进行弥补,对系统设备的研发力度要不断的加强,对机械系统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要加强重视,这些措施方法的实施对零件建工精度的控制就有着积极意义。注重对温度的合理化控制。机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对零件的精密度就有着直接影响,所以为保障零件加工的精密度就要充分重视加工温度的有效控制。机械设备运行的速度比较快,温度就会升高,在这一过程中要通过冷水的方法进行降温。对零件进行打磨的的时候,砂轮的高速旋转和零件的摩擦就会产生很大热量,在温度上升后在和零件接触的时候就比较容易造成零件的变形。所以通过冷水的方法降温就能有效避免这一问题出现。减少外力影响零件加工。机械加工工艺实施后,零件就会受到外力因素的影响。在受到挤压力以及摩擦力等因素的影响下,对零件加工的精密度就很难得以保障。所以在这一过程中,就要充分重视零件加工工作人员要对机械加工设备进行检查,发现设备的构件比较紧的时候就要做出适当的调整[4]。另外就是要定期的对机械加工设备的表面实施打磨处理,最大限度的降低设备表面和零件产生摩擦力,从而有效保障零件加工的质量。充分重视对零件制作过程的有效控制。机械加工工艺的实施中,在对零件的加工中,零件加工过程中的就显得比较重要。要最大化的降低机械设备加工的几何精度误差。对机械设备的检查工作实施就显得比较关键。要从多方面对机械设备自身的误差进行检验,对已经用于零件加工作业的设备要结合实际的需求进行改造,对零件产生的误差原因要详细分析。总结数据资料的分析,以及机床运行系统当中输入数据的准确性等。找到了机械设备自身存在的问题之后,针对性的加以解决,这样就能提高零件加工的精密度。在这些层面得到了充分重视,才能真正有助于零件加工的质量水平提高。

3结语

综上所述,对机械加工工艺的实施,要注重对零件的精密度保障,只有如此才能有助于零件的正常使用。在机械加工工艺实施中,会受到诸多层面的因素影响,对零件加工的精密度就很难得到保障。所以通过从理论层面对零件加工精密度的研究分析,就能从理论上为实际零件加工提供理论依据,从而促进零件加工的整体质量提高。

作者:李金宝 单位:邵阳学院

参考文献:

[1]司立坤,刘鑫.机械零件加工精度测量技术及相关问题阐述[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11).

[2]亓文学.浅谈机械加工工艺对零件加工精度的影响[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6(11).

[3]李明明,白志红.机械加工工艺技术误差分析与控制[J].工业技术创新,2016(05).

[4]吴海钢.浅谈机械加工工艺对零件加工精度的影响[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9).

第四篇:钢拱肋加工工艺研究

【摘要】:文章以实际工程为例,论述空间既有弯曲又有扭曲,截面为渐变异形的钢结构钢拱肋的加工工艺,着重从具有复杂线形的钢拱肋模型的建立、空间三维板件到二维可数控下料的板材的处理、工装胎具的搭设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保证了空间变截面钢拱肋加工制作的精度。

【关键词】:空间;变截面;钢拱肋;钢结构;异形

1工程概况

杭州九沙大道跨运河二通道桥梁及接线工程主桥桥型为三跨连续无推力拱桥,桥梁全长145m、宽42~50.0m。主受力结构由两道边拱和一道中拱组成,辅以风撑连接。中拱和边拱分别采用不同的矢跨比。西侧拱脚伸入下部基础形成刚性连接,并辅以斜撑和拉杆,东侧拱脚和桥面梁体刚接,见图1。

2图纸分析

中跨拱由3道独立的拱组成,中拱位于中央分隔带、边拱位于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钢箱拱肋采用三维曲线造型,尤其是边拱,其在平面的投影亦是曲线线形,由机非分隔带位置逐步过渡到桥梁外侧。中拱轴线距梁体最高约9.0m、矢跨比约1/9,为竖向曲线变截面结构形式,采用倒梯形箱型截面。边拱是双曲线及扭曲变截面结构体形,轴线距梁体最高为15.75m、矢跨比约1/5.25,截面在跨中位置采用两道分离的带有圆弧形顶(底)板的小箱型截面,在接近钢箱梁或拱脚的位置采用一道整体的带有圆弧形顶底板的大箱型截面。通过对钢梁图纸的分析,为保证钢梁加工制作的精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工作:电脑建模、图纸转化、板材加工、工装胎具的搭设、钢梁组装焊接。

3电脑建模

利用电脑对钢拱肋建立准确的空间立体模型是保证加工制作精度关键的一个环节。通过准确的建立钢拱肋的空间模型,将钢拱肋的实际形状在电脑中反映出来,然后根据所建立的模型,对构成钢拱肋的每一块板件拆分并绘制施工详图,这样保证了构成钢拱肋的每一块板件下料的几何尺寸和线形的准确。采用三维放样技术和三维展开图技术,根据设计给定的拱中线和断面形式、预拱度值完全模拟现场加工形式,绘制出三维加工模型,见图2。

4图纸转化

钢拱肋整体模型建立完成后,下一步所作的工作就是对构成拱肋的各构件进行图纸转化,转化成可以施工的零件图。4.1拆分箱梁拆分钢拱肋的工作在模型内完成,根据钢拱肋的分段将拱肋模型拆分段。中拱肋分成10段,边拱肋分成9段,见图3和图4。4.2转化每段拱肋图纸将模型拆分为单元段后,根据每段模型对构成模型的顶底腹板进行拆分转化。从模型中拆分出来的每块板件都是带有曲线形状的,是无法直接用来数控下料的,因此还需要对构成箱梁的这些板件进行图纸转化处理,即采用专门的电脑软件,对这些带有三维曲线线形的板件进行展开放样,将其转化成为具有二维曲线线形的板件,才可以用于钢板的数控下料。经过展开后的图纸,可以直接输入数控机床的电脑之中,这样再经过数控机床下出来的料就是非常准确的板件,从而可以准确的保证钢拱肋组装的精度。

5板材加工

钢拱肋制作过程中板材加工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艺,从钢板的进场到组装成拱肋,板材的加工需要经过以下环节:板材复验、钢板的预处理、涂装底漆、放样(划线)切割、切割后板材的矫正等工艺环节。

6工装胎具的搭设

经过加工后的板材,在搭设好的工装胎具上组装成箱体,工装胎具是使下料后的二维板件组成三维箱体的胎具。本工程的钢拱肋构件结构形式复杂,为确保各节段构件截面尺寸准确,钢拱肋结构件的组拼焊接在工装胎架上进行,最大限度减小焊接扭曲变形影响。根据三维模型测量测量出工装胎具所有分段点、拐点、控制点的各个位置的三维坐标值,按照坐标值搭设工装胎具,精确控制钢拱的线型。本工程钢拱肋不同部位不同形式的钢构件需要搭设各种工装胎具。工装胎在施工中随时用水准仪控制三维坐标以确保制作精准度。施工时在拱顶离接头1m处布设了3个标高控制点,在拱肋预拼装及现场安装时用来控制拱肋标高;又在拱肋上下弦靠外侧离接头0.5m处各布设标尺,用来进行拱肋轴线的观测控制,防止其上下扭曲,便于控制角度。

7钢拱肋组装焊接

将加工后的各段钢拱肋腹板、底板及横隔板和加劲板等构件在修磨并清除铁锈及污物前提下,分别在不同的组装胎上进行组装焊接作业。7.1箱梁组装根据钢拱肋的结构形式,确定组装顺序为:底板单元定位→横隔板、锚固构造定位→腹板单元定位→顶板单元定位→箱体焊接→矫正→接口调整→连接板配钻孔、焊接临时连接件。在组装时,应该与工装胎具的线形保持一致,为此需要提前在工装胎具上做好限位点和控制点。在空间变截面钢拱肋装配前首先在顶、底板上将腹板位置用线划出来并在定位前重新检查尺寸,使用直角钢尺来检查腹板与顶、底板的垂直度,在垂直度满足要求时方可点焊,同时可在钢箱内侧用形为“◣”的钢板(500mm一道)和配套使用型钢(1000mm一道)将腹板与底板相连,这样既可以保证垂直度,又可以增强截面刚度。采用塞钢尺检查构件间隙,间隙超标的,重新采用自制夹具和小型千斤顶(手摇式)的方式顶紧,再点焊定位。在空间变截面钢拱肋加工中首先控制其结构线型,精准约束各构件在装配焊接中的位置;在焊接过程中,遵循先焊次要焊缝,再焊主要焊缝的原则,从而有效控制焊接变形以最终达到设计及规范精度要求。7.2焊接变形控制为减小钢拱肋组装焊接过程中的变形,在焊接过程中采用合理的焊接工艺。1)箱拱肋构件组装就位,经检查各项尺寸合格后,先采用定位焊的方式进行固定,定位焊顺序从中间向两侧实施。2)编制合理的《焊接工艺评定指导书》,焊接过程中电流、电压参数的选择应根据焊接工艺评定指导书进行。3)对于对接接头、T形接头和十字接头坡口焊接,在工件放置条件允许或易于翻身的情况下,宜采用双面坡口对称顺序焊接;对于有对称截面的构件,采用对称于构件中和轴的顺序焊接;对双面非对称坡口焊接,宜采用先焊深坡口侧部分焊缝、后焊浅坡口侧、最后焊完深坡口侧焊缝的顺序。4)对长焊缝宜采用分段退焊法或与多人对称焊接法同时运用,在焊接采用跳焊法,避免工件局部加热集中。7.3焊接变形校正在组装及焊接过程中,对钢构件发生形变的部位可采用火焰法矫正,在对称构架中轴面或中性面进行矫正时,相邻不同刚性的构件,应先矫正刚性大的构件。矫正时不允许使用铁锤直接锤击矫正面,经常校对尺寸,确定修正值。

8钢拱肋预拼装

钢拱段分段加工完成后在工厂内进行整体预拼装。预拼装时在工厂内以钢板及型钢搭设起预拼装胎架,模拟安装现场,每段钢拱放到工装胎上后检查拱肋构件表面是否与预拼胎架紧密贴合,使用水准仪测量拱肋线型,根据每节段的坐标值对接口位置进行调整,去除加工余量,接口调整到理论位置和尺寸后进行下一段预拼装,直至整条钢拱拼装完成。

9结语

在杭州九沙大道跨运河二通道桥梁及接线工程主桥中钢拱肋加工制作过程中,通过精确的电脑建模和图纸转化,在板材加工、工装胎具的搭设和钢拱肋组装焊接等工艺中,采用合理的加工制作工艺,最大限度减少钢箱梁加工制作误差,保证了钢梁加工精度。经过试拼之后的钢拱肋其线形和外形尺寸完全符合国家相关规范标准、达到设计要求,美观流畅。

作者:孟庆胜 单位:津天佳市政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GB50755—2012,钢结构工程施工[S].[2]JTG/T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S].

第五篇:红参加工工艺优化研究

摘要:为解决红参加工中折干率下降的问题,对5年龄抚松县栽培人参———园参进行相关试验,探讨了负压渗透处理技术,对人参总皂苷和折干率的影响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更全面的确定红参的加工工艺。用比色法测定总皂苷含量,用常规方法测定折干率。最终确定最佳加工工艺为:蒸制时间150分钟,负压液浓度为5%,负压处理2小时。

关键词:红参;负压渗透技术;人参皂苷

人参(PanaxginsengC.A.Meyer)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干燥的地下根入药,生药称人参,是名贵的中药材[1]。人参加工成红参后有延缓衰老、抗癌、抗辐射等作用。因其含有Rgl,所以具有兴奋作用[2]。红参可抑制细胞外基质成分过度表达,从而减轻毛细血管基底膜的损伤[3]。红参能够调节ET1、ANGII、EGF的分泌和表达,对高血压性眼底动脉硬化有预防作用。传统、红参的加工操作流程包括:选参、下须、洗刷、蒸制、第一次晾晒、第一次烘干、打潮、剪红须、第二次晾晒、第二次烘干、分等级入库[4]。在加工过程中的每个步骤对红参加工质量影响都很大。本实验的目的,对红参加工工艺进行优化,最终加工出优质、红参。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均取自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万良镇所产的5年生鲜人参,取样时间为9月份,经吉林农业大学田义新教授鉴定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按正交设计的加工工艺进行加工红参的方法(表1),按公式计算折干率:折干率=鲜重/干重×100%然后,每组样品各取10支烘干至恒重,粉碎过筛(60目)后备用。

1.2试验方法

1.2.1正交设计的加工工艺为保证人参加工有更好的折干率,本实验在红参传统加工工艺中加入了负压渗透技术,并设计了正交试验,优选出红参加工的最佳工艺,具体试验方案如表1:1.2.2皂苷含量的测定总皂苷含量采用比色法[5]。

2结果分析

表2是不同工艺加工出的红参的折干率和总皂苷含量测定值。综合表2、表3、表4结果得出,该正交实验处理可使人参总皂苷含量提高1.62%,使人参折干率提高4.93%,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表3中可看出负压时间和负压液浓度对加工出的红参的折干率都有极显著影响,蒸制的时间对红参有显著影响。从表4中可看出负压时间和负压液浓度对加工出的红参总皂苷含量有显著影响。

3结语

在红参进行加工之前进行负压渗透处理,是很有必要的,是在传统加工工艺基础之上进行了优化,该正交实验处理可使人参总皂苷含量提高1.62%,使人参折干率提高4.93%,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且在整个的加工过程当中对红参的蒸制时间设定不同梯度后,进行了不完全正交实验,分析比较产量和内在质量之后,最终确定出红参最佳工艺为:蒸制时间150分钟,负压液浓度为5%,负压处理2小时。

作者:郭雅迪 赵晶晶 李昊斐 胡 今 刘岩 单位:长春科技学院医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铁生.中国人参[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0.

[2]刘向武,刘中华,白淑芝.西洋红参单体皂苷类成分研究[J].人参研究,2001,13(01):21-22.

[3]苑维,金明,等.红参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微血管病变细胞外基质的影响[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04,14(04):200-203.

机械设备论文范文篇10

随着建筑施工的机械化水平日益提高,各种机械设备层出不穷,满足了施工企业的需求。由于机械设备生产厂家的不同,其适用于各类工程施工的机械设备的型号、规格。性能、价格亦不尽相同。因此,每个工程项目施工前,都要对其所要使用的机械设备进行最合理的配置,即优化配置。在进行机械设备的配置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⑴经济性原则

配置机械设备时,必须遵循经济性原则,即要确定需要哪些机械,每种机械设备需要的数量、进场时间,同时还要考虑本单位现有机械设备的技术状况,维修费用的高低,本公司人员的维修水平。新购设备的价格等等,通过比较选择最经济的机械配置,既能满足施工生产的需要,同时产生的责任成本又低。

⑵实际操作可行的原则

选择机械设备,还需要根据施工场地的情况,选择那些利于在现有施工场地安放的机械类型。

⑶合理性原则

配置机械设备的数量时,要根据施工生产的需要来安排,既不能因配置过多造成成本上的浪费,也不能因配置过少而致使制约了施工生产的进度。

2.现场管理

⑴设备数量的确定

同一种设备有时可能需要两台或多台,具体数量的确定应以保障工程施工需要为前提,

⑵进场机械设备的技术状况的确认、维护

机械设备的技术状况对施工生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使用一台故障较多的机械,不仅会影响施工生产的正常进行,还会增加机械设备的责任成本。进场后的设备在对其技术状况确认后,应在开工前对其进行一次全方位的保养,以保证开工后能正常使用。

⑶配件合理库存量的核定及进货质量把关、价格核定

配件的库存量要根据机械设备的多少来核定,同一种设备配件的库存宜以一台设备的库存量来定,且库存配件应为易损件,非易损件的库存应根据机况进行确定。配件的价格因地区不同而会有所不同,但配件管理人员应掌握常用配件的基本价格,以保证所购配件的价格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⑷日常配件消耗的管理

①建立健全完整的配件申请、批准、领用制度,建立并认真执行单机核算制度,以便于及时查找出配件消耗不正常的原因,并总结经验教训,为以后的管理提供借鉴。

②配件管理需要领导的重视

领导的重视程度对配件管理工作有一定的影响。如果公司领导对配件的管理比较重视,对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高,能为管理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管理人员当尽心尽力地做好本职工作,把握好配件的进货质量及数量关,做好配件的库房存放管理工作,严格按以旧换新制度进行发料,保障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为施工生产快速、顺利地进行提供可靠的后勤服务。

③重视修旧利废工作

修旧利废,就是将原来从设备上换下来的可以修复的零件,经过研磨、修整或更换一部分易损件后,使其恢复使用性能。对于进口件或价值较高的零配件,如能进行修旧利废,则可以为企业节约资金,降低机械设备的责任成本。

④抓好配件的库房管理

配件的库房管理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配件入库后,要按照规定分门别类地进行摆放,保证库房内的空气流通、干湿度适当,库房内应无酸碱类物品,同时做到防盗、防火、防鼠、防水、防虫等。总之,要保证配件在使用之前必须完好无损,才能保证其使用性能,否则会造成损失,增加设备的责任成本。⑤完善机械配件的调拨制度

由于集团公司内子公司和分公司较多,不可能每个子公司每个项目都配备足够的机械设备,因此机械设备需要在各个子公司中进行协调,设备在调转过程中就必然存在着配件的调转问题。在调转设备时,调转该设备配件应采用"独机全调,多机择多而调"的原则进行调转,既可为原子公司减轻成本压力,也为调转该设备的子公司减少因新调设备而需购买易损件的麻烦。

⑸机械的日常维修管理

机械设备的责任成本很大一部分取决于设备的日常维修管理,日常维修管理工作搬了,可以减少因维修机械而消耗的配件费、材料费、人工费等。

机械的日常管理,应建立台帐,每台机械不仅要有运转记录本,还应有维修保养记录,以便于对机械进行定期的保养维护,确保机械的正常运行。机械维修保养人员应具备一定的维修保养知识,对设备的结构、原理应熟悉了解,机械操作人员应了解本人所操作的机械的性能、结构、原理,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准予操作机械,否则会对机械的使用造成不必要的损坏。

(6)退场设备的修复与调转

当工程进展到一定时期时,某些前期使用的设备就有可能在后期的施工中不会再使用,为保证设备的机械状况良好,随时可以调转到新的工程中去使用,我们必须要对这些设备及时进行修复。清洁、润滑,最大限度地发挥机械设备的效能。当全部工程施工完成后,还需要对所有设备进行一次全面的整修,恢复其性能,以便于在下一工程中再次使用。

⑺电力设施的配套工作

机械设备的责任成本也包括自发电费用和地方电费以及架设线路的费用,这部分费用在责任成本中占有的比重也较大。因此,及时合理地架设线路、减少不必要的线路都可为施工企业节约资金,降低设备责任成本。

【摘要】:通过对机械管理中的各个环节论述了在施工中洲设备的责任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及管理方法。

【关键词】:机械设备;责任成本;管理

建筑施工离不开机械设备机械设备的管册坏直接影响着建筑施工的进度、质量及成本。作为责任成本管理一部分的机械设备责任成本管理,贯穿了整个项目施工的始末,在责任成本管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