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外汇管理与便利化探讨

时间:2022-11-28 10:47:17

个人外汇管理与便利化探讨

摘要:2007年,《个人外汇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6〕第3号,以下简称《办法》)和《个人外汇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汇发〔2007〕1号,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实施。随后,外汇局陆续了多项法规,针对性解决期间发生的新情况、新问题。10余年来,以《办法》和《实施细则》为核心的制度体系,以及以便利化额度为核心的管理模式为加强个人外汇管理,稳定涉外收支平衡发挥了重大作用。但随着时展和形势变化,个人外汇管理与便利化均出现了一些问题。便利化额度如同一把“双刃剑”,既成了个人日益增长用汇需求的阻碍,又成了不法分子非法跨境转移资金的“保护伞”。在“放管服”改革背景下,如何推进个人外汇管理改革,既加强监管,又促进便利化,值得探讨。

关键词:个人外汇管理;便利化

一、存在的问题

(一)个人便利化用汇需求得不到满足。10年来,我国执行的个人用汇便利化额度不变。额度内,个人持有效身份证件在金融机构可直接办理,额度外,需提交真实性证明材料供金融机构审核。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个人用汇需求不断提升。2017年较2008年,个人结售汇和收付汇总量分别增长了100%和81%,涉汇人数增长了2倍。其中,超过便利化额度的结汇增长了10倍,购汇增长了100倍。另外,银行自助终端、手机银行等非柜台办理渠道的迅速发展,为个人客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因限额上的个人业务必须在接受银行柜台审查,无法使用非柜台渠道享受便利。(二)个人外汇成为不法分子跨境转移资金的渠道。由于便利化额度下的个人购汇无需审核,不法分子可借助他人额度,采用“蚂蚁搬家”的形式,分拆进行购付汇,实现违法违规资金跨境流出,手机银行与自主终端等非柜台渠道的出现,也助长了分拆购付汇问题的发生。2017年较2008年,4-5万美元的个人购汇金额增长了5.4倍,笔数也增长了5.4倍。在此背景下,大量地下钱庄的主营业务有向个人跨境业务倾斜的趋势。根据近年来查处案件来看,存在三种违法类型:一是地下钱庄为客户提供向境外转移资金服务,用于个人境外投资、购房、套利或资产转移等;二是为客户提供跨境洗钱服务,支出的资金再通过劳务收入、赡家款等名义回流,将脏钱洗白;三是协助企业客户骗取出口退税或政府补贴,支出的资金通过贸易款回流,骗取出口退税,或通过直接投资回流,迎合招商引资需要骗取地方政府财政补贴。

二、原因分析

(一)重行为监管,轻原则监管。随着以“了解你的客户”为核心的“展业三原则”深入贯彻,主体管理和原则监管逐渐成为银行落实防范金融风险的保护线。但目前个人外汇管理制度多为行为监管,“限制”、“条件”等明确的条款约束虽然增加银行审核的操作性,发挥了很大作用,但固定的条款也成为了不变的“靶位”,极易成为不法分子钻空和规避的对象,且个人外汇监管经常落后于违规创新步伐,合情合理不合规,不合情不合理但合规的问题凸显。(二)监管部门和数据分散。实施原则监管的必要条件是监管部门的合作与数据的共享利用。目前,对于境内个人的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可利用的数据也分散在多个部门。虽然外汇局基本具备了个人涉外收支的全部数据,数据利用基本能够实现。但对于个人主体是否存在违法前科、是否存在不良信用记录,涉汇的人民币来源和去向是否合法等,仍需形成多部门的监管合力,整合数据资源加以利用。(三)违法惩戒力度较小。目前对违反外汇管理规定的个人的惩戒措施仅为警告、罚款等。与其获得的不法收益相比,代价较低,打击力度有限,震慑作用不足。加之“逃汇”罪不可适用于个人,因此针对分拆购付汇的组织者或资金归集人而言,更可肆无忌惮。(四)核准审批存在较高的办事成本。虽然近年来外汇局大步伐推进简政放权,将大部分审核权限下放至银行,但对于个人财产转移购付汇核准、个人超限额提钞及携带现钞出境审核等方面,仍需要外汇局进行核准或审批。这给个人带来了较高的时间成本和路途成本。其高成本会引导理性个人改由其他渠道实现目标。这也成了分拆购付汇、境外提钞等现象激增的原因之一,成为地下钱庄客户来源的推进剂。

三、“放管服”改革背景下个人外汇管理与便利化建议

(一)从行为监管向原则监管转变。将监管重点从个人行为是否违规,转移至个人涉汇资金是否是合法的,是否涉及洗钱、犯罪、恐怖主义等方面。在体现监管部门对上述违法违规行为的零容忍的同时,还应体现“法无明文禁止即可为”的精神,实现放管结合。(二)多部门联合监管,实现信息共享,促进数据利用。外汇局与公安、反洗钱等部门建立优势互补的协同监管体系,共享各部门数据信息资源,实现对个人社会经济活动等全方位数据的采集与综合利用,发现可疑异常线索及时开展检查。(三)稳步推进个人用汇便利化。逐渐取消便利化额度,对于可自由兑换的科目,取消其审核环节,管理上不再区分境内个人和境外个人。将外汇局现有的审批核准权限下放银行,逐渐简化移民转移的审批要求。(四)履行个人用汇义务性报告制度。个人在金融机构办理外汇业务时,需如实向金融机构报告用汇信息,承诺资金合法,用途真实。金融机构严格履行审查职责。个人不履行报告,或不准确报告,将受到处罚,并纳入个人征信管理。

作者:中国人民银行辽源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单位:中国人民银行辽源市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