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行为经济学高校技术转移探究

时间:2022-07-16 10:18:02

基于行为经济学高校技术转移探究

摘要:高校科研是一个虚化的过程。技术的研发在很长的时间内是存在于开发者的脑子里且不可描述的东西,这就导致了技术研发主观能动性极大,多数的客观干预都是无谓的,甚至是反向的。不加干预的高校科研就会形成延展性过大的局面,利用市场、成本和利益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是技术转移现状的最优选择。市场的选择是基于参与方自我意识的,这将降低和避免高校科技人员的自主性过多受到行政性干扰的同时,引导其集中于技术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高校科研;技术转移;市场选择;行为经济学;盈利额

高校作为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中流砥柱。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与创新第一动力的结合点,不仅培养人才、传播知识,也是进行科研与技术开发的重要基地,是原始性创新成果的重要源头和实现技术成果转移的生力军。高校技术转移工作,则是高校服务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虽然我国高校每年都有丰富的科技研究成果,但最终能转化为社会可用资源的数量却很少,高校技术转移效率的评价及提升策略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科技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成长空间、关键的着力点和主要支撑体系,技术转移是应用技术转变为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现实生产力的重要环节。当前,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虽然已有较大提升,但高校技术转移体系建设依旧不是很完善,成果转化工作开展仍然不是很顺畅。行为经济学提供了从实际出发看问题的角度或曰“视角”[1]。这些视角指导我们避开细枝末节,把注意力引向关键的、核心的问题[2]。行为经济学更加符合于人的实质,即人的理性是有限的[3],同时将经济学与心理学进行统合分析[4]。行为经济学更加善于分析复杂的实际性问题。

一、高校技术转移体系问题的行为经济学分析

在我国复杂的科研管理和发展历史的背景下,科技研发机构或单位众多、体制复杂、运行流程和管理归口不一。中科院系统、教育部系统、企业研发机构等情况各不相同[5]。就高校技术转移体系来说,其发展并不顺畅,在多个方面被社会所诟病。其原因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和共识。本研究通过行为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将高校技术转移体系发展的根源问题总结如下:(一)人才培养与需求矛盾———高校技术转移被社会诟病的根源。高校技术转移被社会诟病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对社会、企业的技术支持力度不够,而是其培养的科研人才能力与社会、企业的现实需求不一致。高校的根本任务是教学,但现今高校背负的社会责任和义务越来越多,究其根本,高校的核心还是在于科研人员的培养上。如果把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比较,就会发现问题所在。高校的主要职责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6],而科研院所的主要职能普遍被认为只有科学研究。技术转移的目的,就是科研机构对企业和实际生产的技术支持与服务。那么,为何主要指责没有指向专门从事科研的科研院所或相对技术研发能力贫弱的企业,而是指向了“副业”繁多的高校呢?尤其是高校在奖励评价、、专利申请方面都表现出色的情况下。技术转移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其历经的过程主要包含了思想的总结和梳理、科学研究、技术试验(小试、中试)、规模生产、产品投放、品牌营销,涉及研发专业领域、金融领域、法律领域、国际外交及其他交叉学科等。技术转移体系又分为死亡之谷和达尔文之海。如此深奥和涉及广泛的技术转移体系,能弄懂和发出指责之音的人本应少之又少,但为何高校又变成众矢之的呢?原因就在于人才的培养上[7],或者直接说是在毕业生的就业关系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级科研人才需求激增。尽管随着需求增加高校普遍形成扩招的态势,但是由于高校的应届毕业生并未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人才供需矛盾仍然直接导致了高校的诟病不断。如果追溯到高校普遍追求于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其科研方向的培养的普遍现象来看,会发现高校教师普遍与社会企业接触有限,其项目、科研方向均与企业需求相去甚远。传道授业解惑乃师之道,如果为师者自己一知半解,又如何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呢?(二)改革开放不到位———高校技术转移不畅现状的原因。高校技术转移工作不畅通的现状是由什么造成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改革开放尚有未解决的课题。改革开放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经过40多年探索实践的经历,取得了令人民群众满意的成果。不管在哪个上行的方面,我国在这40余年均是从无到有或由少到多的过程[8]。高等教育也不列外,教师数量、师资水平、科研投入、基础建设、毕业生数量等基本呈年年提高和增加的趋势,但是高校技术转移整体的不顺畅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转变过来。从人才稀缺到人才泛滥,为谁培养人才的方向却一直未变。改革开放前,科研人才是急剧匮乏的。当时所有的大学生几乎全部由国家分配,有些被当成了“种子”继续培养下一代高等人才,有的进行高精尖攻坚(相对当时国内水平而言),就业出路极其有限。一直到1996年,我国开始执行《国家不包分配大专以上毕业生择业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大学生开始自主择业。1999年,教育部又出台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高等教育开始进行扩招。这里,有必要分阶段分析一些改革开放以来显而易见的变化。1.1996年之前的情况培养一名科研人才是需要大量投入的,其产出也是不可预期和后置的。但是,人达到一定年龄就会自然而然的因工作而产生价值。当时,大部分具备从业年龄者可以参军,可以进工厂、进林场当工人挣工资,务农的也可以挣工分,而培养一名大学生却是费时费力的事。正是因为大学生的稀少性及其导致的稀缺性,使其有着不错的控制划分社会资源的能力。2.1996-2012年的情况1996年,《暂行办法》的执行的作为一个分水岭,其后大学生开始自主择业。与其说这一变化是改革开放的一部分,不如说是改革开放的一个结果。因为我们用了整整18年的时间,使高等人才面对社会需求没有那么稀缺了。说明了我国的社会在当时培养出的高等人才数量已经超过了国家必需的人才数量。可以将一部分人推向社会竞争,并在竞争中选取优势人才为国家和社会服务。科研人才的培养是需要大量投入的,并且是在前期不事生产专心学习研究的。科研人才此时可以自行创业或服务于私营、外资等性质的企业。1999年,教育部出台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高等教育开始急速扩招。扩招在应对和扩大内需方面虽然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与科研人才数量规律相悖,即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高校培养人数,而不是培养的科研人才数量会无限地促进经济发展。相对于当时科研人才稀缺的情况,多培养人才会促进经济发展是合理的,但是科研人才的培养总人数是由国家(这里的国家指国家部门、国企、科研机构、高校等)和企业(这里指全民所有制企业、私企、外资企业、个体户)所需人才的总和这一客观规律决定的。3.2012年至今的情况2012年,教育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今后公办普通高校本科招生规模将保持相对稳定。目前,高校培养人才工作的方向还是分为国家机构或者企业两大类,二者有诸多不同之处。经济发展对国家所属机构虽然也有冲击,但其冲击是有限、缓慢和延时的。因此,其所提供的高等人才的就业岗位基本上也是相对稳定的。而企业则不同,其受到经济变化和波动的影响很大,不仅体现在应届生身上,而且体现在企业工作的全体科研人员身上,只不过在应届生身上体现得更加明显。一个正在酝酿裁员的企业,是不会制定招聘计划的。市场的主体是企业,悄然无息间,随着科研主体地位的变换和转移,科研人才的流向从以国家机构为主变成了以企业为主。然而,高校长久以来培养人才的体制和机制却没有转变过来,问题就重点体现在了高校技术转移工作上。(三)教师定位缺失———高校技术转移问题的实质。企业是需要技术支持的,而高校一直以来在科研投入、项目申请、知识产权申报及各大科技奖项中均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高校与企业,即供给与需求之间无法建立起有效的途径及市场,作为卖方市场的高校技术少人问津的最主要原因,在于企业与高校之间没有形成有效需求。有效需求的概念是凯恩斯在1936年《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提出的。有效需求的概念是指总供给和总需求相等时的总需求。经典经济学的研究成果认为,供给决定需求。高校技术转移的问题出在供给上,因为需求无限而供给有限。高校技术转移的供给偏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动力偏失高校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国际交流合作5个职能,但是高校作为高级人才、科研人才的培养机构其根本在于人才培养。高校教师的第一任务是教学。高校培养的科研人才是否拥有高素质、高水平及较强的适应能力,应该是对教师的评价标准。但是,由于考核毕业生及其后续发展的成本极高,尤其是其所受教育是复杂、连贯而互相影响的,如果将后期发展不利、难以融入社会等完全归咎于仅占四分之一左右学习时间的高等教育则未免牵强(以本科生为例,大学4年、高中3年、义务教育9年)。因此,教师的评价指标变成了针对其自身科研能力的评价及评估,包括创新性、学术性、专业性等凸显特征。企业对科技的需求不仅仅是技术本身,而应是适合本企业的技术支持,但是高校教师的考核点在教学和科研上,并不包含服务社会的指标,这就导致其从事技术转移的动力大打折扣,动力不足自然无法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供给。2.需求偏失企业的需求不仅仅是技术而是适合本企业的技术支持。高校教师成为不了“好员工”的原因,一是现有考核体系导致教师动力偏失,其有限的精力势必会放在教学和科研上。二是教学占用了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教育是一种连贯的影响和系统的阐述,因此教师的教育服务是需要定量、定点和规范化提供的。这种连贯的课时制度,使教师无法长时间在企业提供技术指导。三是技术的创新性差异。适合本企业的技术支持是需要适合本企业的发展现状和需要的,而教师的科研绝大多数过于理论化或注重创新性,这就使高校的技术常常停留在书本上、期刊中和实验室里,不适应实际生产及生活需求,很难“书写在祖国的大好河山上”。四是教师在企业服务是兼职行为或履行合同的义务使然,因此企业对高校教师的控制力就会急速下降。而社会上教师地位的超然脱俗与普通企业家的地位低下更是加剧削弱了企业对教师的控制力。因此,从企业视角来看,高校教师从时间保障、技术高度偏差到员工控制都不是企业技术支持的最优解。3.成本偏失在经济学中,成本指的是机会成本(OpportunityCost):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所以,成本都是在选择下进行的。选择(Choice):由于稀缺,人们无法得到所有想要的东西,不得不在有限的资源下作出选择。动力偏失使教师从事技术转移的成本急剧提高,而需求偏失又使企业的积极性严重受创。高校的技术供需双方显然都不需要对方,致使高校技术转移链条断裂。

二、高校技术转移问题的解析

运用经济分析的方法,从三个方面对高校的技术转移进行解析:(一)高校技术转移的外部效应。高校的情况个性而复杂,无法建立统一的制度管理,这就导致了科研管理失效。这里的复杂是指高校与高校之间情况不同、院系与院系之间情况不同、教师与教师情况不同、项目与项目情况不同,经过精细研究而建立的科研管理与技术转移体系,可能因为变换极少的几个变量就会导致整个系统失效。在高校技术转移体系中,外部效应的影响既巨大又延迟。高校技术转移体系应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不仅仅包含高校、教师和科研,还应包含政府、企业与市场。就是说,在高校技术转移体系中,如以高校为一个整体作为研究对象,高校科研就会承受巨大的外部效应。对于高校,此外部效应来自社会和企业的需求与市场和经济的导向,但这些外部效应并没有内部化。一个政策和体系很难引导或规划如此庞大而复杂的高校科研系统,如想使其更加顺畅、有效率的发展,就需要借助和依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二)技术转移的交易费用。每个市场建立之初,交易费用都是高昂的,而在高校技术转移过程中,交易费用常常被严重忽视和低估。经济学家张五常(1999)曾经给交易费用下过一个非常广泛的定义:凡是在一个人的社会里不存在,而在多个人的社会里存在的成本,就叫交易费用[9]。想要建立起高校教师与企业之间的技术转移桥梁,就必须对其技术的交易费用有一个明确和深刻的认识[10]。高校教师“沉迷”于高科技,而需要技术的企业又各有各的不同。想要弥合市场两端的巨大裂痕,就需要投入巨大的交易费用。交易费用的获利方在经济学1中一直只有一个,那就是交易中介。反观现有情况,想要填补市场两端的裂痕就需要付出巨大的人力和科研成本,而这些成本由于公众错误的观念,将其划归给了教师方,并期盼其可以自行填补,这种期盼是不切合实际的。一是高校技术转移存在动力偏失、需求偏失和成本偏失。二是公众高估了教师对收入获取方式和成本的取向,教师更加喜欢职务收入而非企业收入。三是兼职就是兼职,不要对其期望过高。如果你想把教师送去企业做科研人员(此处指的是辞职),那他为什么不大学一毕业就去企业任职呢?不可替代性历来是中介的法宝。技术的信息不对称是技术中介突破口,其关键点就是建立信任体系。信息不对称的发现者乔治•阿克洛夫(1970)以二手车市场为例阐述了市场的消亡[11]。但美国的二手车市场并未消亡,是因为出现了叫卡尔迈克斯的二手车经销商。当然,作为二手汽车经销商的前提是你必须懂车,而不是只懂金融。

三、高校技术转移问题的解决方案

新型教师技术转移考核体系的建立,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四唯”(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五唯”(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基于反四唯、反五唯的理念,很容易建立起一套新型教师技术转移考核系统。反四唯、反五唯问题的核心是反对“唯”。但是对于一个考核体系,只增加一两个指标很难触及其根本评价导向,而这些变量的加入只会使此考核系统更加复杂,执行力和透明程度均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与其在原有考核系统上打补丁,不如下决心新建立一套基于企业和市场的高校教师技术转移考核系统。注意,此系统与原有的基于学术和奖励的高校教师考核系统不是替代关系,而是并行关系。这种方法在实质上明确了科学研究双项指标的分离,就是将科研的先进性与技术的使用性在前期就进行区分和剥离。(一)技术转移考核的核心指标。在一个考核系统建立之初,不应过多地追求系统的完整性和指标的多样化,而应以1~2个核心指标进行认定,随着此系统的发展会自行增加和完善相应指标。核心指标必须具备三个要素:一是真实性,能真实的反映相关情况。这里还有一个隐含意,就是这个指标应该是已存在的,而不是人为“制造”出来的。二是公正性,此指标的来源必须来自非被评定方。三是多重性,能最大范围的串联各方利益。因此,教师评价、高校技术转移工作的开展等考核都应基于一个核心指标,这个指标就是经济增长率(RGDP)[12],这是个宏观指标。而针对于每个老师评定的微观数据应是某企业或某些企业的税收增长率。再简单点儿,这个指标就是企业因应用高校教师技术或服务产生的利润所形成税收的增长额度。此指标以下简称赢利额。1.真实性赢利额的根本是税收,而税收是国家的根本,法律条文和实施条例林立,其真实性几乎没有异议。已经存在的指标,只需进行剥离分析,不需进行二次采集。最重要的是赢利额作为结果量,反映了企业产品售卖、加工和技术应用的综合值。以往高校提出的技术转移评定指标只针对于技术、教师或者高校,都是些中间量,如某高校将技术交易额作为评定指标,但此项指标是由人为预测而得的,最终技术产生了多大效益不得而知。2.公正性赢利额的公正性是由多个单位审核的,其中不乏国家权威机构。针对于技术转移,赢利额的数据来源是企业而不是高校或者教师,其公正性不言而喻。类比现有评价体制也是如此,高校教师的评定指标基础都是来自系统外,如期刊社()、国家部门(奖项、基金),甚至是国外(SCI、EI)等,而“帽子”、职称等只是其二次评价的产物。3.多重性多重性是赢利额最大的好处,它统一了高校教师、中介机构、企业,甚至是政府的利益,共同的效益中错开的利益点使其不会相互竞争,但又无法同流合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建立起一个由上述各单元组合起来的技术转移流程。如表1所示:一致中的不同,会使其互相合作,但又互相监督。赢利额使技术转移的参与方效益趋同,但各个环节中每个参与方又有自己的小算盘,地方政府希望企业多纳税,而企业喜欢利润而讨厌纳税。教师和高校根本不关心企业的状况,但其关注于自身的评定指标,因为评定指标是与拨款、收入和地位直接挂钩的。而只有这套体系运转起来才需要技术中介机构。(二)技术转移市场的建立。一个人可以办到的事情,理论上是不需要市场的。通过分析可以了解到,技术转移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指望教师或企业自身解决将是个永远的难题。就像没有人想让教师教他们自己都不会的东西,也不应有人期望教师能变成技术转移的全才。教师的科研能力和企业的技术需求是我国技术转移供需体系的基础,但供需双方的存在和市场的存在是两个概念。供需双方是需求方求助于供应方的过程,而市场是多方的需求通过市场自由选择而得到满足过程。就是说,如果作为技术供应方的高校和教师没有对技术转移工作有所需求,就不会产生技术转移市场。高校和教师需要通过评价指标加以引导,进而形成市场。技术转移市场是高校和企业自由选择和合作的场所,利益趋同才会产生合作,而自由选择才会产生个性化研发。企业需求的是针对其自身的技术服务和开发,而不是行业性、先进性、引领性的科研。通过市场的调节,很容易将技术转移带回正轨,而国家为此付出的代价将会很少。(三)技术转移中介的建立中介机构。参与到市场中的时间,往往比大众想象的时间点要晚得多,甚至要推迟到市场建立和运行以后。而中介机构的作用在于大大削减市场运作中形成的交易成本。就是说,中介机构是市场的润滑剂。在技术转移领域,中介机构必然发挥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1.交易成本是中介的盈利点市场运作需要付出交易成本,市场需要润滑剂。技术研发和技术需求都是个性化的,想要匹配就会产生巨大的交易成本,而这种交易成本是技术中介的盈利点,或者说是中介的立身之本。2.利益多点化中介才有利可图一旦建立起以赢利额为核心的高校教师技术转移评价体系,教师原来的以收入增长为核心的技术转移盈利模式就会改变,这些盈利点会有效地释放给中介,在初期针对中介而言会产生很大的激励效应。3.行业性中介比金融性中介将会更加有效技术转移中介会形成行业化集群,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如今的中介以提供活动性服务(对接交易会、论坛等形式)、金融服务(天使、风投)和所谓的专业服务(知识产权申请、维护等)。这些远不及市场对技术中介的期望。社会需要的技术转移中介机构应具备3个特征:(1)行业性。因为技术中介需要极高的参与性,这种参与性就要求中介对转移的技术有着大量的知识储备,而这种储备就会将中介限制在某个行业或科学领域中,使其更加有针对性的发展。(2)交叉性。随着科学的发展,科研越来越专业、越细分,这就导致了其实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核心技术。而所谓的核心技术其实是一批技术通过一定模式的整合而产生的表象(应用)。这就需要大量的学科交叉性人才,而高校的学科性建制很难产生这类人才,这就需要中介进行填补。(3)维护性。技术的维护性又可以分成两个方面:一是技术不同于普通商品,其使用效果的验证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二是技术作为一个流动的过程,在很多行业中技术与技术之间存在继承性、关联性和延展性,这就使技术应用变成了一个持续向上的发展过程。而不管哪种维护,技术提供方都很难实现,这就给技术中介机构带来了极大的发展空间。

四、结论

高校科研是一个虚化的过程。技术的研发在很长的时间内是存在于开发者的脑子里且不可描述的东西,这就导致了技术研发主观能动性极大,多数的客观干预都是无谓的,甚至是反向的。但是,不加干预高校的科研就会形成延展性过大的局面,因此利用市场、成本和利益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才是我国技术转移现状的最优选择。市场的选择是基于参与方自我意识的,这将降低和避免高校科技人员的自主性过多受到行政性干扰的同时,引导其集中于技术的实际应用。

作者:邢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