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发展方式和革新出路

时间:2022-05-21 05:44:00

低碳经济发展方式和革新出路

长期以来,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单位GDP能源消耗强度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煤炭、天然气和水电的消耗强度都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上,[2]这表明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对当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极为不利。而在全球将低碳经济作为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式的大时代背景下,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因其传统的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备受外界的关注,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西部民族地区的必然选择。在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地理区位优势、减排优势和后发以及政策优势明显,对发展低碳经济来说蕴藏着较大的机遇。但与此同时还要考虑到诸多的制约因素,只有有效突破环境、技术和产业等约束,才有可能将该地区的低碳经济引入到正常化的发展道路。由此可见,研究和探讨西部民族地区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和创新路径,为该类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智力支持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西部民族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探索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路径的需要。从西部民族地区近年来的发展状况来看,其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粗放、经济增长方式单一是不争事实,在传统高能源消耗的持续作用下,结构性矛盾较为严重,经济持续发展的约束明显,后劲不足。因此,西部民族地区应充分利用其自然条件、资源特征、生态环境、人文资源以及劳动力优势,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探索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路径。

2.转变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的需要。西部民族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内容是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降低能源消耗,转变和优化产业结构,弱化经济发展高能耗、产品结构低层次的结构特性。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西部民族地区的地理和资源优势,加快西部民族地区节能环保产业、绿色产业、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提高该类地区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经济效益,降低资源的消耗力度和环境污染水平,最大限度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3.保护西部民族地区自然生态环境的需要。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一般地处偏远,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索取力度较高,依赖性较强,这种长期形成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已经使生态环境遭受了重创,修复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在该类地区发展低碳经济,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能够进一步改善民生,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4.实现西部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全球经济逐渐向“低碳”靠近的同时,我国的西部民族地区要以此为契机,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在提高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积极倡导清洁生产、绿色经营和绿色消费的理念,下力气夯实经济可持续发展基础,保护生态环境,注重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谋求长期的健康的发展。

二、西部民族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分析

1.减排优势。自2001年来的十年间,西部民族地区的能源消耗强度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图1),煤炭、天然气和水电的消耗强度都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上。这说明西部民族地区以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为主,能源的利用率低。当然,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表明,西部民族地区的减排空间大,减排优势明显。此外,按照《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规定,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减排成本介于15-30美元之间,虽然略高于我国全国的平均水平,但却低于公约规定的标准。同时,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正处于高能耗阶段,如果能够加强节能技术的应用,有效治理能源漏洞,调整产业结构、改善管理手段,将能够进一步扩大节能减排的空间,使该类地区能源消耗的不利局面得到有效的改善。

2.环境优势。我国西部民族地区自然资源丰富,环境优势明显。西部民族地区的大部分区域,除了蕴藏储量巨大的石油、天然气、煤炭和水利资源外,还拥有大量的可再生资源,其中,储量居全国首位的风能就是其中的一种,在当地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已经开始显现;西部民族地区的太阳能资源也很丰富,年日照时间一般在2600小时以上,且基本具备建设太阳能基地的各项条件;此外,西部民族地区的森林资源异常丰富,五大草原牧场均集中于此,开发碳汇资源的潜力巨大。

3.后发优势。西部民族地区正处于经济发展的上升阶段,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借鉴东部地区和西方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经验教训。例如,可以借鉴其他地区在节能建筑、可再生资源和节能产品的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同时,还要对失败的案例进行深刻的反思,防止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危险道路。

4.政策优势。在我国内部,党的民族政策和西部大开发等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规划,给西部民族地区发展低碳经济带来了政策方面的优势。在外部环境方面,国际社会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降低碳排放水平,要求发达国家按照清洁发展机制条款向发展中国家实施碳汇项目,在这一背景下,可以将更多的低碳技术和碳减排资金应用于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低碳经济建设。

三、西部民族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创新路径

1.建立多元化的低碳经济发展支撑体系。西部民族地区在缺乏资金和技术的支持,仅靠自身条件无法实现低碳经济的健康发展。为此,需要中央政府的主导作用,在该框架内,突出对西部民族地区的政策倾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和转移支付的比例,推广和应用节能减排等“低碳”技术。同时,要在国家的指导下,研究和制定适合民族地区地理和资源特点的低碳经济发展规划,进一步形成结合当地实际、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进一步开拓和培育西部民族地区的低碳市场,让中央、地方、企业和社会广泛参与其中,形成多元化的低碳经济发展支撑体系和运行机制,建立低碳经济的发展秩序,使其于经济社会的其他事业能够同步进行。

2.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对能源消耗强度相对较高的西部民族地区而言,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战略措施必要条件。在该前提下,首先要坚持节能减排优先的发展模式,将一些耗能高、附加值低、市场占有率低下的产业和工艺淘汰出局,保护生态环境,降低CO2的排放水平。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持续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建立起基于低碳发展模式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共同发展的新的经济体系,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3.充分利用各类资源发展低碳经济。近几年来,我国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已经悄然进行,大量的工业资本流向了西部民族地区,如何利用此类资本、实现产业升级和发展低碳经济就显得非常重要。为此,需要在政策的指引下,通过各种类型的经贸合作,合理利用各类资金,引导其在生物能源、可再生资源、旅游开发等领域发挥作用,使西部民族地区的低碳经济在广阔的道路上行进。

4.通过低碳金融支持低碳经济的发展。发展低碳经济不但与观念和技术有关,还要受到资金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获得金融支持就显得非常必要。实际上,我国西部民族地区长期以来受资金供给的制约,各项工作包括低碳经济的推行都极为艰难。而从市场化的角度讲,低碳经济的成功取决于价格上的优势和资金上的保证,因此,与此相配套的低碳金融业务就成为其中的关键,创新金融供给是西部民族地区实现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途径。为此,西部民族地区的金融部门应正确把握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优化信贷资源配置,支持低碳经济的发展。

四、结语

从发展的眼光看,未来区域的竞争将是低碳意识、低碳经济的竞争,一个地区能否获得长期的健康发展,能否顺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能否实现地区的和谐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低碳经济的调整能力、适应能力和发展能力。因此,西部民族地区应以全球的“低碳”倾向为契机,积极建立和健全低碳系统和低碳技术体系,以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消费模式的转变为依托,实现向低碳经济的战略转移,实现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