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行经济资产调配与管理思索

时间:2022-06-01 06:06:00

商行经济资产调配与管理思索

1商业银行与商业银行资产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企业,通过进行金融产品经营和面向社会提供的金融服务,实现自身的利润。我国的商业银行制度是以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主体的综合性银行制度,银行经营的范围包括面向社会的公共存款吸收、贷款发放和金融服务的提供。在我国商业银行本身在中国人民银行的管理下,独立开展业务,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参与市场竞争,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我国现代商业银行逐步进行并完成了公司制和股份制改革,逐渐形成现代企业制度,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对银行业的基本要求。银行的经济资产主要由现金、信用资产和金融市场的各种有价证券和票据组成。现金部分主要包括自持现金、法定准备金和跨行存款组成。自持资金指商业银行拥有的,可以随时调拨的,可以自行管理的各种法定货币的总和。自持资金是进行银行日常经济往来所需要的资金,主要维持银行自身日常存款支付业务和各种成本费用支出。法定准备金是根据中央银行规定将全部存款中的固定比例上交中央银行管理作为支付储户对付存款需求的部分。根据我国相关法规要求,超过存款准备金率要求的部分也需要存放于中央银行的有关账户中进行集中统一管理。跨行存款主要指不同商业银行为完成相互之间的结算和支付业务在各自账户中保存的现金。跨行存款是现代市场经济进行企业之间远期结算支付业务对现代商业银行相关制度安排的要求,是维持远期付款和承兑、结算业务的重要金融保障措施。信用资产是银行信贷行为产生的借贷资产。信用资产的质量依赖于借贷企业的信用状况和抵押品状况,具有很大的风险但也是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各种有价证券或票据是商业银行通过自身在金融市场上的经营行为和办理贴现金融业务而形成的各种虚拟资本的总和,伴随我国银行经营管理体制改革进程,各大商业银行已经纷纷上市,吸纳市场投资。

2商业银行的经济资产管理

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主要受到三种管理理论的指导,并形成了相应的管理模式,形成了商业银行经济资产管理的基本形式。商业银行的传统资产管理理论为自偿理论。自偿理论认为企业应当保持自己资金的流动性,使银行本身拥有充足的现金进行支付业务。基于该理论,银行应当采取的管理模式是优化自己的贷款结构,对自偿性、生产性贷款加以倾斜,保证银行能够进行及时的货币回笼以稳定流动性。在现实经济资产管理中,该理论的指导意义在于银行进行信贷资产管理是应当优化信贷资产结构,坚持贷款审查的合理性和严谨性,防止大量不良信贷资产的存在。伴随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和金融法规的建设,我国金融市场经营行为已经逐渐规范化,金融资产运营过程中的违约行为已经得到相关法律的逐步制约。因此我国商业银行正在逐渐接受转移理论,认为在保证流动性充裕的前提下,可以将一部分货币资金进行远期投资,使银行能够在远期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在该理论的指导下,银行逐渐形成次级准备管理模式。次级准备管理模式是通过进行一部分资产的远期贴现或金融投资形成次级金融资产。在银行流动性充裕时,将次级资产作为银行拓展市场份额的远期投资。当银行流动性短缺时,可通过金融市场将次级准备变现,从而实现流动性补充。

现代信息化设备的广泛使用为银行进行长期借贷提供了技术基础。长期贷款需要银行对贷款客户进行充分科学的贷款分析,使用技术经济分析手段进行项目可行性分析。通过净现值、净年值和内部收益率等指标的核算和敏感性分析的处理预计未来的收益和可能为贷款行为付出的成本。指导这个过程的理论是预期收益理论。该理论认为预期收益应当作为银行长期发展的利润来源,再考虑到自偿性的前提下,应当进行适当份额的针对实体经济的远期贷款,从而实现远期收益。该种经济资产管理模式相对于前两种而言更适用于银行资金更加充裕、金融法规更加健全和贷款公司信用额度较高并且当时宏观经济状况较好的时期进行。以保证银行的贷款风险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银行拥有更大的投资回报。

3银行的经济资产调配

银行的经济资产调配过程是进行经济资产的内部划拨过程,是资金流出的重要前提。银行内部的资金调配过程可以被划分为部门间调配和营业网点间调配。银行内部经济资产部门间调配是未实现银行的最大利润,在银行的各种主营业务之间进行资金的投入组合的选择。

银行经济资产的营业网点调配也成区域调配,是为完成银行正常的收付业务,进行资金的内部周转。经济资产的部门间调配主要通过银行内部的管理过程实现,银行内部的管理过程为银行内部的经济资产调配过程做出宏观的指导,经济资产调配完成经济资产管理的基本目标。银行区域间资金调配则体现银行流动性的变动状况,该过程完成之后需要对相关信息进行合理收集,从而实现对流动性的分析判断,为银行进行次级准备调整奠定现实依据。

马克思哲学人力资本思想价值

一、“人力资本”思想的内涵及价值体现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多次使用“劳动力”这个概念,并认为“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它存在于他的活的人格中,他把它推动时,通常会产生一种使用价值。”人本身单纯作为劳动力的存在来看,也是自然对象,是物,不过是活的有意识的物,而劳动本身则是这种力的物质表现。同时,对劳动力的形成,马克思揭示了劳动力的价值同其他任何商品一样,也是由生产、再生产所必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在劳动力的价值总和中,应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在正常状态下,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用以重新补偿劳动者劳动力使用中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二是劳动者为养活家属、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保证劳动力商品的不断延续和更新。三是劳动者接受教育和培训所支出的费用。由此可见,马克思不是简单地把劳动力看作是现成的“自然资源”,而是要通过人类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才能形成的,而劳动力价值构成的三项内容中,前两项是生存性的人力资本投资,而第三项是发展性的人力资本投资。马克思还十分注重教育和培训对增加人力资本的作用,他认为人力资本的形成源于教育培训和保健,即知识技能和身体素质。劳动者根据其人力资本的差别,其所从事的劳动的复杂程度也就不同,可以将这些劳动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而正是由于人力资本的差异,不同的人力资本在使用中形成的价值量也就不同,“比社会平均劳动较高级的复杂的劳动,是这样一种劳动力的表现,这种劳动力比普通劳动力需要较高的教育费用,他的生产要花费较多的劳动时间,因而它具有较高的价值。既然这种劳动力的价值较高,它也就表现为高级的劳动,也就在同样长的时间内物化为较多的价值。”而且,“比较复杂的劳动只是自乘或不如说多倍的简单劳动,因此,少量的复杂劳动等于多量的简单劳动。”他指出:“要改变一般的人的本性,使它获得一定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而这就得花费或多或少的商品等价物。劳动力的教育费随着劳动力性质的复杂程度而不同。因此,这种教育费—对于普通劳动力来说是微乎其微的—包括在生产劳动力所消费的价值总和中。”自由迁徙是人力资本增值的另一途径。马克思指出,劳动者的智力水准是否能提高,是大工业发展生死攸关的问题。在现代化条件下,资本具有很大的流动性,社会内部的分工变革很快,劳动者如果不接受综合训练,不开发智力资源,是根本无法适应劳动的变换和全面流动性的。大工业的本性决定了劳动的变换,职能的更动和工人的全面流动,并且这种地区间的流动性是“不可克服的自然规律”,也正是这种地区间的流动改善了劳动者的就业机会,增加了人力资本的价值量。

二、“人力资本”的生产主体地位和价值创造作用

马克思详细阐述了劳动力在生产和价值增值过程中,具有与物质资本不同的主体地位和价值创造作用。马克思认为,资本的实质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而资本之所以能带来剩余价值,原因不在于它的“死劳动”形态,而在于它购买了“活劳动”,即能够创造价值的劳动力为实体形态的“可变资本”,这里所说的“可变资本”其实质就是人力资本。马克思指出:“我们叙述了劳动过程的不同因素在产品价值的形成中所起的不同作用,事实上也就说明了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在资本本身的价值增值过程中所执行的不同职能。”“变为生产资料即原料、辅助材料、劳动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并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相反,变为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改变自己的价值。它再生产自身的等价物和一个超过这个等价物而形成的余额,剩余价值。这个剩余价值本身是可以变化的,是可大可小的。这部分资本从不变量不断变为可变量。”在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的对比区分中,马克思进一步揭示了资本家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和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而这种差异不同同样被后来的人力资本的各种经验和理论所证实。

三、马克思关于“人力资本”产权的分析

马克思也曾专门对劳动力产权问题进行过研究,他认为产权本质上是一种法权关系,是生产关系的法律表现,而劳动力产权关系实际上是劳动力市场中的法权关系。它首先表现为一种自然的生理关系,劳动者是劳动力资本的所用者,是肉体力和精神力的总和,它存在于他的活的人格中,劳动力资本的所有权“天然”属于劳动者本身,是“独一无二的所有权”。这种天然特性决定了人力资本产权的私有性在各个制度结构里都不可能被取消。即使在设想中的社会主义社会,一切非人力资本都已经归全社会所有,还要“默认劳动者不同等的个人天赋,从而不同等的工作能力,是天然特权”,还必须保留按照劳动者实际提供的劳动来分配消费资料的“资产阶级法权”。其次,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劳动力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既可以完全统一,也可以相互分离。马克思研究指出,这种统一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劳动力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都属于劳动者自身,如个体农民、个体手工业者。第二种情况是劳动力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都属于他人,如奴隶社会中的奴隶。而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力的所有权只能属于劳动者本人,资本通过劳动力市场购买到的只是“劳动力的使用权”。马克思重点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力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相互分离的情况,并提出了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必要条件:第一,劳动者拥有自身劳动力的所有权和自由支配权,“要把劳动力当作商品出卖,他就必须能够支配它,从而必须是自己的劳动能力,自己的人身的自由的所有者。”第二,劳动者丧失了生产资料,除了劳动力之外,一无所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者“必须始终让买者只是在一定期限内暂时支配他的劳动力,使用他的劳动力,就是说:他在让渡自己的劳动力时不放弃自己对他的所有权。而劳动者一旦丧失这种所有权,他就会从自由人沦为奴隶,从商品所有者变为商品。”

四、马克思关于“女性人力资本”的论述

马克思和恩格斯从人类学的角度,结合家庭的起源,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系统阐述女性问题,对女性的健康权,特别是生殖健康权、人身权、婚姻家庭权和劳动权等予以关注。马、恩一些关于女性的论述、观点比较集中地体现在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马克思的《法兰西内战》、《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给路德维希-库格罗的信》,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著作中,其中以恩格斯在1884年所写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最具代表性。马克思著名的“两种生产理论”明确地提到了女性在人类历史上的伟大贡献,马克思指出:“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因素,归根结底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受着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方面受劳动的发展阶段的制约,一方面受家庭的发展阶段的制约。”无论对哪种生产而言,女性并不比男性差,她们同样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女性理应得到与男性平等的地位与尊敬。随着私有制的出现与发展,女性被排除于社会生产之外,仅局限于家务劳动之中。马恩从人类社会发展史的角度出发,探求女性受压迫的根源,首先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出现,导致男人成为土地的主人,同样也主宰了女性,而这是“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其次是一夫一妻家庭制使女性处于从属地位,恩格斯根据人类学家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的研究指出,一夫一妻家庭制只是针对女性,而不是对男性而言的,男性在家庭中居于绝对的主导地位,“现代的个体家庭建立在公开的或隐蔽的妇女的家庭奴隶制之上”。当然,女性体力弱小也是其受压迫的根源之一,而在这多种因素中,经济因素无疑是最关键的。马克思意识到,实现妇女解放的主要力量是妇女自己,只有在妇女意识到这一点,并联合起来革命时,真正的解放才能实现。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任何一个存在物只有当它用自己的双脚站立的时候,才认为自己是独立的,而且只有当它依靠自己而存在的时候,它才是用自己的双脚站立的。”只有当妇女认识到自己的附庸地位是别人强加在她们头上时,在她们中间才会爆发自觉的反抗。妇女解放是一个长期艰巨的历史过程,只有同时对男权制和资本主义私有制两个方面的压迫力量展开坚决的抗争,妇女才能取得社会平等。而这既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同时也代表着一定的生产关系;不仅受物质生产水平的影响,也受精神文明程度的影响。

五、对马克思“人力资本”思想体系的评价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本思想,其思想主要分布在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中,在当今仍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与古典及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不同,马克思用不同的社会观、方法论,从不同的立场出发对人力资本及有关问题进行了阐述。马克思分析了人力资本的定义、价值构成、在生产中的主体地位和价值创造作用、差异性、产权特征,还从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的角度为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的研究拓展了理论视野。他从劳动价值理论出发,并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终目标。他从哲学的高度论述了人是劳动的主体,自然资源是劳动的客体,二者之间通过资本资源进行联系,物质生产力的发展与人力资本的发展应该是相互协调的。但由于马克思的人力资本思想是在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进行剖析的过程中提出来的,其并没有对劳动力的生产进行充分的分析,没有对具有资本一般共性的增殖性的人力资本的效率做更深入的研究,因此,马克思的人力资本思想也具有其时代的局限性。